例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6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三个和尚没水喝”,反映了__作用。 A.社会惰化 B.社会干扰 C.去个体化 D.从众
2、李红学习了英语语法后,加深了对以前学过的中文语法的理解,这种现象属于。
A:负向迁移 B:垂直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3、电报句是__。
A.由2个单词组成的完整句
B.由2~3个单词组成的不完整句 C.由2~3个单词组成的简单句 D.由2~3个单词组成的完整句
4、肌肉松弛训练法是由()首创的。 A:皮亚杰 B:雅各布松 C:艾里斯 D:沃尔茨
5、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__ A.一 B.二 C.三 D.四
6、动作特点主要表现为:动作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准确性和灵活性,动觉控制增强,不需要视觉的专门控制和有意识的活动的操作技能形成阶段属于。 A:操作的定向 B:操作的模仿 C:操作的整合 D:操作的熟练
7、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
8、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 A:一种主体活动 B:一种实践活动 C:一种认识活动 D:一种文化活动
9、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__。 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10、评定量表的评定等级一般有() A:3、5、7级 B:2、4、6级 C:1、2、5级 D:3、6、9级
11、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否则就侵犯了学生的____ A:名誉权 B:人身自由权 C:受教育权 D:人格尊严权 12、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__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洛克
13、—Do you want to____ at the meeting? —No,I have nothing to____ A:say;speak B:tell;talk C:say;say D:speak;say
14、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__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15、中学生的体育兴趣____ A:具有广泛性但缺乏深刻性 B:具有深刻性但缺乏广泛性 C:既无广泛性又缺深刻性
D:既具有广泛性又具有深刻性
16、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__
A.专政型 B.指导型 C.民主型 D.溺爱型
17、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不包括() A: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B:学生特点
C: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D:学校的要求 18、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A:比较不稳定的 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时稳时变的 D:比较稳定的
19、一般说来,注意的是一种技能。 A:转移 B:集中 C:分配 D:稳定
20、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向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班主任工作 B:团队活动 C:学科教学
D:课外校外活动
21、冬春是流感流行的季节,流感病毒的传播主要通过。 A:血液 B:食物
C:空气、飞沫 D:皮肤接触
22、教育活动中最直接的教育者是。 A:学生 B:学校教师 C:教材
D:教材编写者 23、()的主要宗旨在于向家长系统宣传和指导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A:咨询活动 B:家长委员会 C:家长学校 D:电话联系
24、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之一。 A:知识素养 B:能力素养
C:思想品德素养
D:基本任务
25、强调人生成功因素中____的决定性,使“智商决定论”成为历史。 A:智力 B:个性 C:情商 D:智力
26、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作品是《大教学论》,它的作者是。 A:夸美纽斯 B:埃拉斯莫斯 C:杜威 D:凯洛夫
二、多项选择题(共26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王老师是学校的模范教师,他上每一堂课之前总会先和同学交流一下,了解大家的情况然后再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一些启发学生的点,而在教学过程中也会不断的启发学生去思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这体现了王老师遵循了教育过程。 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B: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C: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D: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2、当同学很远时,落在视网膜上的像很小;很近时,落在视网膜上的像就很大。但人却把他知觉为同一个人,这是因为知觉的()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3、教师在教学中贯彻系统性教学原则,以下哪一项不是对于教师的基本要求?__
A.按照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顺序教学 B.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
C.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D.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4、教育教学权是教师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而必须具备的基本权利。包括() A:教师依据其所在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工作量、本学科特点等自主地组织课堂教学
B: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其教学内容和进度
C:针对不同的教育教学对象,在教育教学形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实验和完善
D:有权参加有关的学术团体和学术交流活动
5、在Word文档的一个数据表格中,为了要对一列数据进行求和运算,在【表格】菜单中选择【公式】命令,通过【公式】对话框进行相应的设置。但首先应该。
A:将光标插入该列数据下方的空白单元格 B:首先选定一个空白单元格(使其反白显示)
C:将光标插入该列数据最上一个单元格内 D:将光标插入表格中任意空白单元格内 6、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__。 A.交往 B.学习 C.课堂
D.课外活动
7、最早提出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历史时期是在__。 A.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B.第二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C.第三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D.信息革命出现
8、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可以从哪些方面人手__ A.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B.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
C.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
D.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E.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 9、幼儿形成数概念的关键是__。 A.掌握数的顺序 B.知道数的实际意义 C.掌握数的组成 D.能辨数
10、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 A:个别教学 B:课外教学 C:现场教学 D:课堂教学
11、下列哪一方法不属于家校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__ A.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 B.互访 C.家长会
D.家长委员会
12、下列属于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的是____ A:引发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13、CAI的优点体现在__。 A.交互性 B.即时反馈
C.以生动形象呈现信息 D.自定步调 E.同步教学
14、教育心理学形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的时期为。 A:20世纪20年代以前
B: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D:20世纪80年代后
15、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称为____ A:教学策略 B:教学原则 C:教学手段 D:教学形式
16、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不陵节而施之谓孙(xhn)——《学记》【注释】①陵超越。②节限度。③孙通“逊”,顺。下列选项对上文理解不正确的是____ A:强调教育应因材施教 B:重视教学的循序渐进
C:主张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
D:不超越受教育者的才能和年龄特征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
17、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__,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
A.S—B量表 B.斯坦福量表 C.韦克斯勒量表 D.比纳量表
18、当人在做某件事情失败时,常常要去寻找原因,能够激发动机的归因是__。 A.任务难度太大 B.努力不够 C.运气不好 D.能力不够
19、通过观察事物、演示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等方式获得直观经验属于____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知识直观
20、关于陈述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 B: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 C: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D:是一种实践性知识
21、__是上课的必要补充。 A.课外辅导 B.布置作业 C.检查作业 D.澡后练习
22、西方古代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是__。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主主义与教育》 E.《雄辩术原理》
23、课的类型(即课的分类)的划分是根据该节课的() A:教学目的 B:教学结构 C:教学任务 D:教学种类
24、下面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辟静兴旺嘹亮精兵减政 B:忧虑轻蔑妒忌完壁归赵 C:聪明吉祥魁梧一言九鼎 D:安宁量杯禁区吉人天象
25、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利他行为的核心是__。 A.成人的榜样
B.对他人设身处地的设想能力 C.掌握利他的知识 D.掌握利他的技能
26、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作品是《大教学论》,它的作者是。 A:夸美纽斯 B:埃拉斯莫斯 C:杜威 D:凯洛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