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题型与复习提纲
一、考试题型
1.考试题型:选择题(1分×40)、判断题(1分×10)、
填空题(1分×20)、综合题(6分×5)。
2.综合题包括简答、算法描述。
二、各章提纲
第一章 绪论
计算、计算工具的历史沿革
了解计算和计算工具的发展史,说出每个有代表性的计算工具的特点及发明人。
当前热点计算
1. 云计算
掌握基本原理、云计算的特点及云计算对现代生活的影响等
2. 物联网
掌握物联网的含义,关键技术及应用等。
3. 大数据
理解大数据的定义、特征及应用领域等。
4. 可穿戴计算
简单了解一下
5. 智慧城市
简单了解一下
思维与计算思维
会描述计算思维的定义及理解概念,掌握思维模式有哪几种。
重要知识点 1) 了解在计算工具的发展中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如巴贝奇、冯诺依曼等
2) 计算学科与其它学科的渗透,人工智能
3) 了解当前热点技术及每种技术的特点,如大数据、云计算等的特点
4) 了解思维与计算思维,思维的分类。
重点内容汇总: P9页:巴贝奇耗费了整整10年时间,于1822 年完成了第一台差分机。
P11页: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有关单位在1946 年制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数字积分仪与计算机”ENIAC。
P13页:计算机科学自1946 年ENIAC 研制成功后,在20 世纪最后的30 年间,取得了大量里程碑式的科学业绩,得到了惊人的发展,从被认为仅是一门编程的单一课程扩展到包含系统结构、软件理论、应用技术、信息安全等的一门独立学科,并与电子工程、物理、数学、生物、经济、语言等其他学科交叉产生了许多新的学科,诸如人工智能、电子商务、计算机图形学、量子通信、生物信息学等。
P24页:当前热点计算方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可穿戴计算,智慧城市。
P24页: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
P27页:广义的物联网定义认为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借助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各种接入网络实现物体与互联网连接,形成人与物、物与物互联的巨大智能网络。广泛应用于航天、交通、农业、物流等领域。
P31页:大数据的特点是数据体量巨大、数据种类繁多、流动速度快、价值密度低。
P38页:思维模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3 种:
① 以观察和归纳自然(包括人类社会活动)规律为特征的实证思维;
② 以推理和演绎为特征的逻辑思维;
③ 以抽象化和自动化为特征的计算思维;
第二章 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概述
1. 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掌握每代计算机的特点;了解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2. 计算机的分类
掌握计算机按不同分类的划分及特点。
图灵与图灵机
掌握图灵机的执行过程简述、图灵机的思想和意义。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掌握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及软件组成、硬件的概念、软件的概念、计算机系统组成图。参考教材P57图2-4.
2.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掌握冯诺依曼计算机的思想、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简述、五大部件的描述及各自的功能;参考教材P57-58的内容。
了解信息的存储;
掌握存储器的分类及工作原理简述;参考教材P60的内容。
了解什么是总线及总线的分类。
3. 计算机软件系统
了解软件的概念、程序和文档的概念;
掌握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分类;参考教材P61图2-9.
了解操作系统的定义、简介;掌握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描述、常见的操作系统;了解常见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4. 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主板、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内存、只读存储器、外存储器)、显卡、声卡、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理解每个硬件的特点。
计算机问题求解
1. 问题与问题求解
问题求解的一般思维过程
2. 计算机问题求解的模型。
掌握计算机求解问题的过程。
重要知识点
1、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四代,元器件,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2、计算机的分类
3、图灵机的特点,它仅仅是概念上的模型。
4、计算机系统的五大部件构成,每个部件的特点功能
5、操作系统的功能
6、能进行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分类
7、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哪些。
8、了解认识微机的基本构成
9、什么是问题,问题的分类
10、计算机问题求解模型
11、举例求和1+2+3+…+100,能对其进行算法描述及计算机解决此问题的过程
12、各存储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GB、MB、KB之间,还有字节与位之间的关系。
重点内容汇总: P46页: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按构成计算机的电子器件来划分,至今已经历了4 代: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提出操作系统概念,出现FORTRAN等高级语言;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微型计算机开始出现;
P56页:图灵机是英国数学家阿兰图灵于1936 年提出的一种抽象计算模型。
P57页:[冯诺依曼原理] 现代计算机是一个自动化的信息处理装置,而它之所以能实现自动化信息处理,是因为采用了“存储程序”工作原理。这一原理是1946 年由冯诺依曼提出并论证的,这一原理确立了现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方式:
① 计算机硬件由5 个基本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② 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来表示程序和数据;
③ 采用“存储程序”的方式,将程序和数据放入同一个存储器中,计算机能够自动高速地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加以执行。五大部件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协调统一地工作。首先,把表示计算步骤的程序和计算中需要的原始数据在控制器输入命令的控制下,通过输入设备送入计算机的存储器进行存储;其次当计算开始时,在取指令作用下把程序指令逐条送入控制器,控制器对指令进行译码,并根据指令的操作要求向存储器和运算器发出存储、取数命令和运算命令,经过运算器计算并把结果存放在存储器内,最后在控制器的取数和输出命令作用下,通过输出设备输出计算结果。
P58页:通常将运算器和控制器统称为中央处理器(CPU),它是整个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是计算机的“大脑”, 它控制了计算机的运算、处理、输入和输出等工作。
P58页:存储容量的大小以字节为单位来度量,经常使用KB(千字节)、MB(兆字节)、GB(千兆字节)和TB(兆兆字节)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 KB = 1 024 B;1 MB = 1 024 KB;1 GB =1 024 MB;1 TB=1 024 GB。
P59页: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辅助存储器)两大类。 内存在计算机主机内,它直接与运算器、控制器交换信息,容量虽小,但存取速度快,一般只存放那些正在运行的程序和待处理的数据。外存作为内存储器的延伸和后援,间接和CPU 联系,用来存放一些系统必须使用但又不急于使用的程序和数据,程序必须调入内存方可执行, 外存的存取速度慢,但存储容量大,可以长时间地保存大量信息。
P60页: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光笔、扫描仪、数字化仪、条形码阅读器等;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
P61页:没有安装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计算机软件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其中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程序设计语言及其解释编译程序、网络管理软件等;应用软件包括文字处理、图形图像处理、音频视频处理、杀毒类等。
P61页: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必不可少的软件,是用户和计算机之间的接口,任何一个用户要使用计算机都必须首先安装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一个管理电脑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同时也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主要功能包括CPU 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用户接口等。目前常见的操作系统有DOS、OS/2、UNIX、Linux、Windows 系列、Netware 等。
P64页:主板(又称主机板Main Board 或系统板System Board 等)是微机内最大的一块集成电路板。
P65页:存储器是计算机记忆和暂存数据的部件,分为内存和外存两种。内存具有较快的速度,但存储容量有限。外存储器是指除计算机内存及CPU 缓存(高速缓存读取速
度相对更快)以外的存储器,外存中的程序和数据必须先送入内存才能被计算机执行,外存存取速度慢,但容量很大,此类存储器一般断电后仍然能保存数据,常见的外存储器有硬盘、软盘、光盘、U 盘等。
P66页:内存分为ROM和RAM,只读存储器ROM一般是装入整机前就事先写好的,整机工作过程中只能读出,不像随机存储器RAM那样能快速、方便地加以改写, 所存数据稳定,即使断电后也不会改变。
P68页:精确问题也可称为界定清晰的问题,是指初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由初始状态如何达到目标状态的一系列过程都很清楚的问题。 例如:已知A>B,B<C,问A 与C 哪个大这是一个目的非常明确的问题。模糊问题也称界定含糊的问题,是指那些对问题的初始状态或目标状态没有清楚的说明,或者对二者都没有明确说明的问题, 这些问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例如“如何写一篇论文”这个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都是不清楚的。
P75页:计算机求解问题过程首先是分析问题并建立数学模型。
第三章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
二进制
掌握常用的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二进制的运算规则(算术运算、逻辑运算)
数值信息的表示与运算
1. 定点数与浮点数
掌握定点数的概念、定点数的表示;
掌握原码、补码、反码的表示方法;并能够进行一定的运算。
非数值信息的表示
1. 字符编码
理解ASCII码,重点掌握7位ASCII码;
2. 汉字编码
重点掌握汉字编码的过程,并掌握每个过程中的编码的特点,比如汉字交换码、机内码、字形码。可参考教材P100图3-3.
3. 多媒体信息的编码
掌握文本信息的分类;
理解图像文件和图形文件的区别,掌握各种不同图像图形文件的格式;
掌握各种不同音频文件的格式;
重要知识点
1、计算机中采用的各种进制及表示方法。
2、各种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及转换规则
3、二进制的算术、逻辑运算规则
4、数值型的数据两种表示方法定点数和浮点数,浮点数掌握概念即可,给定一个定点数会求其原码、反码、补码。
5、目前计算机中采用的主要字符编码ASCII码,掌握其7位编码,主要编码规律,大小写字母ASCII之间的关系。
6、汉字编码的处理过程:输入码、国标码、机内码、字形码。输入码的类型,国标码与机内码的关系,如何解决与西文之间的兼容与冲突问题。汉字在计算机内部处理时是用机内码。
7、输出时汉字的清晰度与点阵规模有关,点阵规模越大,输出汉字会越清晰。
8、掌握一些常见图像文件的扩展名,如 .BMP . GIF .JPG等,音频文件的扩展名.wav .mp3 .Mid
重点内容汇总: P84页:掌握不同进制之间的转换。
P89页:在计算机中数值型的数据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叫做定点数,另一种叫做浮
点数。
P90页:掌握原码、反码、补码的表示方法。
P97页:目前计算机中采用的字符编码主要是ASCII 码,它是American Standard Code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的缩写,已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采纳,作为国际通用的信息交换标准代码。 ASCII 码有7位ASCII 码和8 位ASCII 码两种编码方式。7 位ASCII 码称为标准ASCII 码,用一个字节(8 位)表示一个字符,并规定其最高位为0,可表示128 个不同字符。8 位ASCII 码称为扩展ASCII 码,用8 位二进制进行编码,最高位恒为1。
P98页:26 个英文大写字母和26 个英文小写字母也是按A~Z 与a~z 的先后顺序分别连续编码的。因此只要知道了一个英文字母的ASCII 码,就可以根据字母顺序推算出其他字母的ASCII 码。例如:已知英文大写字母A 的ASCII 码的十进制数为65,故英文大写字母E 的ASCII 码的十进制数为65+4= 69;而同一个字母的ASCII 码值小写字母比大写字母大32,故英文小写字母e 的ASCII 码的十进制数为69+32=101。
P100-102页:汉字处理过程。在计算机中输入汉字时,操作者在键盘上输入“输入码”,通过“输入码”找到汉字的国标区位码(也称为交换码),再计算出汉字的机内码后存储,而当显示或打印汉字时,则首先从指定地址取出汉字内码,根据内码从字模库中取出汉字的字形码,并以汉字字形码输出到屏幕或打印机上。
输入码是用键盘上的字母符号编码组合来表示每一个汉字的编码,它使人们通过键
入字母符号代替键入汉字,也称为汉字外部码(简称外码)。
汉字交换码是指具有汉字处理功能的不同计算机系统之间在交换汉字信息时所使用的代码标准,也称国标码。
为了能区分汉字与ASCII 码,在计算机内部表示汉字时把交换码(国标码)两个字节的最高位改为1,称为机内码。在汉字信息系统内部对汉字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运算的各个过程都要用到机内码,机内码是计算机内部真正用来存储和处理汉字信息的代码。
字形码记录汉字的外形,用来将汉字显示到屏幕上或打印到纸上,是汉字的输出形式。记录汉字字形通常有点阵法和矢量法两种方法,其中点阵规模越大,字形越清晰美观,在字模库中所占用的空间也越大。
P103页:通常没有压缩的图像数据量计算公式:
数据量(字节)= (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位数) /8
P105页:常用的图像文件格式有:BMP、GIF、TIFF、PNG、WMF、PSD、PDF、JPEG 等;
P106页:图形是由一组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指令组成的,这些指令描述点、线、面等大小形状及其位置、维数,计算机通过读取这些指令并将其转换为屏幕上所显示的形状和颜色的方式来显示的图像,又称为矢量图,如office中的剪贴画。总的来说,由于矢量图像存储的是指令,所以要比位图图像文件小得多。
P109页:常用的声音文件格式有:WAV、MP3、MIDI等。
第五章 算法设计
1、掌握计算机问题求解过程。
2、能用算法描述1+2+3+…+100的和,能用算法描述1*2*3*......*n的积等。任选一种算法描述方法,如自然语言、流程图、N-S图、伪代码、程序描述。同第二章的第11个知识点。
3、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
4、简单介绍穷举算法、贪心算法
重要知识点
*1、掌握计算机问题求解过程的描述。
*2、算法具有的5 个重要特征。
*3、表达式1+2+3+……+N的算法描述。
4、程序设计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
重点内容汇总:
P164页:算法具有的5个重要特征:有穷性、确定性、0个或多个输入、一个或多个输出、可行性。
P165-168页:表达式1+2+3+……N的算法描述(自然语言、流程图、N-S图、伪代码、程序,掌握任意一种描述方法。)
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
P205页:从发展历程来看,程序设计语言一般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
机器语言是由二进制0、1 代码表示的,计算机能直接识别和执行的一种机器指令的集合;
汇编语言是一种用助记符表示的、面向机器的计算机语言;
高级语言独立于具体的机器系统,其最大的优点是形式上接近于算术语言和自然语言,概念上接近于人们通常使用的概念。如FORTRAN、Pascal、C、C++、Java、JavaScript、PHP、Python、Ruby、Matlab 等。
第六、七、八章
熟练掌握上机操作的各项内容,知识点不限于以下各项
1、掌握word2010的基本操作
2、word文档保存、打开的快捷组合键是什么。
3、节的作用,如何分节
4、最常见到的word视图是页面视图,打印之前要先进行打印预览,以防打印效果不合适
5、word中查找替换功能非常强大,不仅能查找替换字符还能查找替换各种格式以及一些特殊字符。
6、复制粘贴有几种方式粘贴与选择性粘贴的区别。
7、Excel中公式的写法,几个常见函数的用法,重点掌握if函数、sum函数、count函数等
8、绝对引用、相对引用的不同,当公式进行复制后,所引用单元格是如何变化的。如课本P287、第7题这样的题目。
9、PowerPoint2010的视图有普通视图、幻灯片浏览视图、阅读版式视图、幻灯片放映视图。默认视图是普通视图。
10、在PowerPoint2010中,可以在设计选项卡中选择主题,可以在切换选项卡中进行幻灯片切换过渡效果设置,可以在动画选项卡中自定义动画。
11、工作簿与工作表的关系,演示文稿与幻灯片的关系。
12、幻灯片版式有多种,由各个占位符构成。
13、幻灯片放映即可用按钮完成,也可用快捷组合键完成。从头开始放映的快捷键是F5,从当前幻灯片开始放映的快捷键是Shifit+F5。
14、图像与图形的区别。有位图矢量图之分,剪贴画属于矢量图。
15、全选的快捷组合键是什么各种输入法之间切换的快捷组合键是什么
16、Excel中文本型、数值型、日期时间型数据输入时默认的对齐方式。文本型左对齐,数值型和日期时间型默认右对齐。
17、分类汇总的操作过程,汇总的一个前提是必须先对分类字段进行排序。
18、掌握所学常用软件保存文档的默认扩展名。Word2010是.docx,PowerPoint2010是.pptx,Excel2010是.xlsx。
19、对在Word2010中绘制的多个自选图形能够进行组合,也能进行取消组合。
20、掌握Excel2010中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的主要区别。高级筛选能够自己自由创建条件区。
注:每章【练习】中有部分出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