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家访小结

来源:一二三四网
家访小结

饶伞心

为响应省教育厅下达的“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我班全体任课教师分工明确,分别奔走不同的社区进行家访,累计走访三十多个家庭,对于居住较远的家庭,采用电话家访。通过家访,我们有以下几点感受特别深刻:

一、孩子的生活、学习环境与我们老师想象中的有差别。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为这里的孩子住高楼大厦,过着城里人的生活,学习环境优越,生活条件宽松,孩子很幸福。而事实上,大部分家庭父母较忙,他们或外出打零工,或忙于做小生意,起早贪黑,无暇顾及孩子,忽略了孩子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孩子孤独,缺乏追求,看电视、玩电脑成为主要的校外生活。如邱依妮父亲忙于开麻木;马云霞父母忙于做早点生意;谭壮父母忙于打零工;罗响父母忙于打零工。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孩子学习习惯差,虚荣心强,学习成绩也差,并且孩子自卑。

二、外来务工子女多。经过家访,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了解,才发现我班有很多学生属于外来打工子女。如田锐、张程飞、姜文萍、栗婷、魏群、胡乃桥、陈燕、曾姝、张晨阳、刘水、吴钢。他们租房子住,住房很狭窄,而且生活环境较嘈杂,孩子没有安静的学习空间,并且家长只看重自己子女的学业成绩,忽略或放松对子女的思想品德、纪律教育,造成了孩子行为习惯差、自我约束能力差,学习浮躁,学习成绩很难提高拔尖。

三、家长很现实,对学习成绩、升学看得很平淡。通过家访,我们也真切地感受到一些家长的内心世界,他们关注孩子的健康、快乐,对于孩子在校学习,他们希望孩子积极进取、不放弃,至于成绩不苛求。他们建议老师以人为本,少布置一些作业,多开展一

些课外活动,多鼓励、开导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如辛自强、邱信、文添龙、张晨阳、陈杨杨、谭琛等。我觉得这些家长的行为无可指责,也为我们的教育树立新的理念,不是去努力关注每一个孩子升学,而应是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四、家访给我们老师上了一课。通过全面的家访,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学生家庭的困境,增强了责任感。因为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四十九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与家长的交谈中也深深体会到了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

五、家访的感悟。通过家访我深切感受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至关重要。如曾姝同学,虽然家境并不富裕,父母也没有体面的工作,但和谐民主的家庭气氛、开朗幽默的父亲,让这个家庭充满了幸福。

2011.1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