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运用(共24分) 1.古诗默写(10分)
① ,天涯若比邻。 ②念天地之悠悠, 。 ③ ,举杯消愁愁更愁。 ④行到水穷处, 。 ⑤不畏浮云遮望眼, 。 ⑥春蚕到死丝方尽, 。 ⑦最是一年春好处, 。 ⑧ ,病树前头万木春。 ⑨ ,铁马冰河入梦来。 ⑩挥手自兹去, 。 2.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作答。(4分)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只有经历了艰难困苦,你才能拥有一种厚实的质地与底蕴。①就像花草的种子在穿越了沉重黑暗的泥土后,才能更好地在阳光下茁壮成长;就像苍鹰在跌打下无数根羽毛后,才能锤炼出更为强健的翅膀。②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砺,使你拥有了花的芬芳、苍鹰的刚强。这样的成功,不仅会成就一个好的结果,更会成就一个人。
A.仿照文段中①处画线句,写一个句子。(要求:不能直接搬用文段中的句子) 示例:就像花草的种子在穿越了沉重黑暗的泥土后,才能更好地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就像 , 才能 。 B.文段中②处画“ ”线的句子有语病,请选用恰当的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3.名著阅读。(10分)
1
(1)片断赏析:
却说许攸暗步出营,径投A寨,伏路军人拿住。攸曰:“我是A故友,快与我通报,说南阳许攸来见。”军士忙报入寨中。时A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A先拜于地。攸慌扶起曰:“公乃汉相,吾乃布衣,何谦恭如此?”A曰:“公乃吾故友,岂敢以名爵相上下乎!”攸曰:“某不能择主,屈身袁绍,言不听,计不从,今特弃之来见故人。愿赐收录。”A曰:“子远肯来,吾事济矣!愿即教我以破绍之计。” A.上面选段是《三国演义》中许攸投奔___________(人物A的姓名)的情节。这一情节是小说后文,人物A在____________________之战中取得成功的关键。 B.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文中人物A是一个怎样的人。
(2)下面描写的人物分别是谁?用两到三个词语概括其主要性格特点: ①“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
人物: 性格特点: ③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四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引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
人物: 性格特点: (3)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休教天下人负我”,你怎么看待他的这种观点?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一)古诗鉴赏(9分)
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4.“草盛豆苗稀”中的“盛”和“稀”的对比说明了什么?
5.“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你是如何看待陶渊明归隐“遁世”的?
6.《陋室铭》中有一句,表现作者鄙弃官场生活的是句子是: (二)文言文阅读(9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2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阡陌交通: ②故外户而不闭: ....
8.概括甲文的大意。
9.甲乙两文都反映了古人对人类美好社会的追求,甲文采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 ,乙文采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 。
三、现代文阅读(28分)
寻石记
①我们童年所做的游戏,稍微有点新意的,也不外乎让一个小伙伴扮成白军,我们一伙红军四处去抓他。一抓总能抓得到,他不是藏在柴垛后面,就是躲在狗窝里。每次白军垂头丧气地被捉住的时候,我都要想:白军真蠢啊,怪不得胜利的是红军呢!
②这些游戏玩得腻了,有一天我们突发奇想,想砸家里的石头玩。听说石头能砸出火花,火花在白天看时不明显,须等到夜里来砸,才能把那火花看得真切和灿烂。
③一般的人家都有一块大石头,是冬季用来腌酸菜的。夏季时,这石头闲在院子里,人们就把它当成板凳来使了。老人们坐在上面吸烟锅,女人坐在那里补衣裳。A有的时候鸡也会跳上去,在上面叽叽咯咯地叫着,好像那石头是它下的蛋似的。
④终于有一个傍晚父母去邻居家串门了。我便与几个小伙伴砸家中的那块青石。它方头方脑的,大约有二十斤重吧,我们每砸一下,都要跳起来为迸射出来的银白色火花欢呼一番,直到它被砸碎为止。
⑤次日清晨,我给母亲从被窝中揪出来。她呵斥我:“你给我去找个一模一样的石头回来,要不我就剁掉你的贱手!”那石头我们家年复一年地用着,成了我们的老熟人了,它的破碎自然要让母亲大发雷霆的。
⑥我就不信我找不到一块石头,那样我不就跟白军一样愚蠢了么!我穿上衣服冲出家门,朝河岸走去,我印象中水里有大石头。刚到河畔,就见邻村的打渔人在收网,他问我一个小孩子这么早出来干什么,我如实说了。他就告诉我说,河里的石头动不得,石头底下藏着龙,我要是搬了石头,龙就会伸出尖爪子把我钩住。
⑦我想河里的石头动不得,山上峭壁旁的石头应该能让人动的。我朝山上走去。到了那里时,正碰上同村的赤脚医生在采药材。他问我一个小女孩走这么远的路来这里干什么,我说要搬一块石头回家。他就笑着对我说,峭壁旁的石头动不得,它们是山神胸脯上的一块块肌肉,你动一块,等于在山神身上割了一块肉。
⑧B既然石头都有它们自己的来历和用场,我就空着手理直气壮地回家了。 ⑨母亲根本就不相信她清晨时的一句气话竟然使我独自出去寻石头,更不相信我听到的这些传说。她嗔怪我说:“我看你不用出去找石头了,你自己就是一块石头!”
⑩我真的是石头么?如果是,我可不想做家中的那块石头。我要做山上的石头听风雨,要做水底的石头亲吻鱼。
(选自《迟子建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略有改动)
3
10.本文开头写“抓白军”游戏,其作用是 。(2分)
11.从文中A、B处任选一句品味语言,注意加点词句。(2分)
12.第⑥⑦段中打渔人和赤脚医生对“我”说起石头的传说,其目的是什么?(3分)
13.结合全文,谈谈第⑩段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大自然的语言》片断
①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②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随着时节推移的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③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温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14.第1自然段中杏花、桃花、布谷鸟分别用了“ ”、“ ”、“唱歌”三个词,作者这样写在修辞手法和内容上与 保持了一致。(3分)
15.根据所供材料,请你给物候学下个定义(所填不超过15字)。
物候学就是: 的科学 。(2分)
16.文中划 的句子分别采用了__ ________和______ ____的说明方法。(2分)
17.第3自然段的内容是写 _(答不超过12个
字)。(2分)
18.第一自然段中所选的三个例子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3分)
19.联系你所观察到的生活实际举一个物候现象的例子(用一、二句话表述),或
举出一个含有物候学道理的谚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
4
20.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的生存要适应大自然的规律。但近年不断传出某地杏花、桃花在年前就开放,某种鸟改变了迁徙、栖息习性的消息,这都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学了《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课,联系其它有关文章,你认为在维护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方面,我们应怎样努力?(4分)
四、作文(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路上,有彩虹,也有风雨。成功时,留一点清醒给自己,你会发现,更多的理想需要追求;失败时,留一点梦想给自己,你会发现,前方的道路何其宽广;幸福时,留一点责任给自己,你会发现,帮助别人多么快乐;忧伤时,留一点微笑给自己,你会发现,平凡的生活充满阳光…… 请以“留一点 给自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标题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5
200字 400字 600字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