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西坝镇人民政府关于上报三年人居环境整治成果的报告》

来源:一二三四网
精品文章

《西坝镇人民政府关于上报三年人居环境

整治成果的报告》

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为全面总结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工作成效,根据《金塔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验收方案》(金农领办发〔2020〕23号)精神,围绕“三大革命”“六项行动”任务目标,我镇高度重视,认真贯彻文件要求,扎实安排部署,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攻坚,分层次、全方位、有步骤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验收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位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做好农村环境整治行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实施、群众发动、问题解决、建章立制、资金使用事等宜,加强各项工作抓实见效。严格资金使用管理,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坚守底线思维,树立红线意识,合理合规使用政策奖补资金,确保资金用在实处,取得实效。加大政策宣传引导力度,坚持不懈做好群众宣传引导工作,广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自觉性。建立日常督查考核机制,与各村签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目标责任书,以严格的考核奖惩机制倒逼各村工作机制的建立完善,促进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精品文章

(二)全力推进“厕所革命”,补齐人居环境整治短板。坚持“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示范先行、有序推进,建管并重、长效运行”的原则,抓好“宣传发动、合理选址、优化模式、把控质量、后续管护”五个关键环节,优化改厕模式,严格按照农村卫生厕所建设相关标准、施工规范和考核验收办法,保证工程质量和目标任务完成。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开展以来,全镇共完成1048户户厕改造任务,改厕率达到全镇常住人口的85%以上,其中,2020年新建改建户厕608户,完成高桥村、双雁村、西红村3个村的整村推进任务。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为群众讲解改厕的目的意义、政策要求等方面的内容,群众的如厕观念和如厕习惯得到转变,卫生文明习惯逐步养成。

(三)全面推进垃圾革命,健全垃圾清运机制。一是结合全域无垃圾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健全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不断扩大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实现垃圾就地分类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二是构建起管理运行高效的镇、村、组保洁体系,在原有80名保洁员的基础上,新增35个公益性岗位,负责做好村街巷道清扫保洁工作,确保村内环境卫生管理达到“三净两无一有”质量标准(即路面净,门前屋后净,受水口净;村内无积存垃圾,垃圾倾倒点无暴露垃圾,公共卫生间有专人管理)。三是建立完善垃圾清制度。在全镇范围内以10-15户为一组,设置99个固定垃圾堆放点,由专业垃圾清运机构对村镇垃圾进行垃圾专业化收运管理。生活垃圾达到日产日清,实现了村收集,镇转运,

精品文章

县无害化处理的垃圾清理模式,全镇8个村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解决,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日趋完善。

(四)大力推动风貌革命,引领乡村文明治理新风。按照“点线面结合、连片式整治、组团式推进”的思路,狠抓“三沿一部”风貌改造任务。一是以集镇改造美化为重点。坚持以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为核心,持续优化集镇建成区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集镇“金名片”。投资500万元,实施了集镇文化体育健身广场建设项目,建成占地面积98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一处,硬化西坝大剧场场坪5200平方米,配套健身器材40套件,架设路灯20盏,安装垃圾桶20个,粉刷沿路沿街门面及墙体35户,建成旅游公厕4个,建成占地面积380平方米的垃圾收集点1个。二是以提升村容村貌为重点。按照“三沿一部”治理工作要求,深入推进“三沿一部”乡村风貌提升行动和绿化提升行动,对沿路沿线、农村房前屋后、集镇重点区域等区域的地埂、树木、荒滩、沟渠、草墩缠绕的地膜、塑料袋等生活垃圾进行捡拾整治,空段栽植绿化树木1.2万余株。投资240万元,对西红村、共和村、晨光村、西移村、张家墩村372户进行门面改造。结合2020年农村住房安全及消除“视觉贫困”专项行动,对全镇6户房屋进行拆除重建,87户房屋进行改造提升,243户废弃房屋、棚圈进行拆除,消除586户“视觉贫困”户。三是以完善基础设施为重点。大力实施“文化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建设项目,投资692万元,实施共和村、晨光村、西移村、张家墩村党群服务中心及文化体育健身广场建设项目,新建占地260平方米、220平

精品文章

方米、324平方米、324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各一处,新建占地2300平方米、2700平方米、1500平方米、2500平方米、42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各一处并配备体育健身设施。四是以精神文明建设为重点。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开展“百万先锋攻坚”“三看三评一创建”“净美其家”等主题实践活动。持续开展好环境综合整治月评比活动。在巩固完善双雁村、晨光村“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建设工作的基础上,新建共和、西红、金马、高桥、张家墩、西移村6座“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引导广大群众在参与中改善人居环境。广泛开展文明家庭、道德模范和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清洁家庭、美丽庭院积分奖励等文明创评活动,引导农民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在三年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指引下,全镇的乡村风貌和群众的精神面貌有了极大的改观,“风貌”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五)统筹推进六项行动,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按照统一规划,因地制宜,逐步推进,先易后难的原则,统一安排部署“六项行动”,做到步调一致、统筹联动。一是完成镇级污水处理项目1个,新建晨光村小康点污水管网扩容改造项目一个,按照每半年一次水质监测要求进行定期监测,加强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监督管理。二是继续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与尾菜处理行动,xx年共回收废旧地膜5863方,兑换新膜2931卷,xx年共回收废旧地膜9916.72方,兑换新膜5000卷,2020年共回收旧膜3459.3方,兑换新膜1650卷,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85%以上,尾莱处理利用率达到45%以上。三是探

精品文章

索建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长效机制,秸秆饲料化率达到70%,推行畜禽粪便“订单收购”资源化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四是按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垃圾污水处理设施、产业发展、环境绿化等项目与村庄规划相结合相适应的目标要求,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五是深入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镇创建,实现“有路必养、养必到位”,实现创建目标,截至目前,全镇乡道、村道的等级路率分别达到98%、95%,路面铺装率分别达到100%、98%。六是加强村级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工作,建立健全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理事会章程和工作制度,按照理事会工作制度,选聘34名公益性设施管护人员,做好卫生清洁、公厕维护、设施维修等工作,确保公益性管护基金和管护人员工资及时到位,用好、管好、维护好村级公益设施。

(六)积极创建清洁村庄,全力打造美丽宜居家园。在创建晨光村、共和村、双雁村清洁村庄示范点的基础上,完成西移村、西红村、金马村、张家墩村、高桥村清洁村庄建设工作,实现清洁村庄全覆盖,创建率达100%。充分调动村级组织和群众积极性,引导组建社会化,专业化职业化服务队伍,制定管理考核制度,充分发挥环工保洁员、监督员作用,集中开展日常保洁,道路清洁、垃圾清理等工作。创建一个干净、整洁,有序,村容村貌明显提升,村规民约普遍形成,长效清洁机制逐步建立,村民清洁卫生文明意识普遍提高的清洁乡镇,彻底解决农村“脏乱差”的问题。

三、存在问题

精品文章

一是部分群众卫生意识淡薄,环境整治反弹较大。虽然镇村两级多次对群众进行环境整治的宣传和教育,群众的认识和自觉性有了很大提高,但部分群众依然对农村人居环境垃圾治理、风貌治理、厕所革命等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部分群众主体作用发挥薄弱,增大了环境综合整治的难度。

二是群众认识不到位,环境整治持久性差。通过对农民柴草乱堆、垃圾乱倒问题的集中整治,以及每月开展的环境卫生评比活动,各村组农户后院脏乱差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但是还是有一些离主干道比较偏远的村组,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群众抱有侥幸心理,督查检查不到位等原因,还存在脏乱差的现象。

三是农村劳动力匮乏,群众投工投劳难度大。近年来,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基本都是妇女、老人和儿童,劳动力严重短缺,大部分的村组环境卫生保洁基本靠村组干部和公益岗保洁人员完成,村干部身兼数值,村保洁队伍难持久,仅靠现有人员无法保障好日常垃圾清扫工作。

4.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强化宣传发动,引导群众自觉参与环境整治。农民群众是开展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主体,是农村各项工作的主要依靠力量,有了农民群众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高度思想自觉,积极参与治理行动,才能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深入开展并取得根本性胜利。当前,要重点解决群众思想认识不足导致的工作被动局面。加大面对农村农民的宣传教育力度,教育农民群众转变生活方式,认识开展农村

精品文章

环境整治、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生活垃圾分类、农村厕所革命的重要意义,从根本上改变环境整治上热中温下冷和干部干、群众看的状况,形成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局面。

(二)完善基础设施,健全完善农村垃圾治理机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健全相关机制,保证各项制度能够落实到地,解决实际问题。在村级普遍建立稳定的保洁队伍,保洁方式可以是农户轮值、村内雇用或竞聘保洁员等。由保洁员负责清扫、收集垃圾、宣传环境卫生意识、监督村民环境卫生行为。结合村级公益设施共建共享活动,将农村环卫设施维护保洁人员纳入公益性岗位管理,根本上解决保洁人员待遇低难留人的问题。建立上级督查、村级自查、群众投诉机制,形成保洁常态化、长效化。推行垃圾源头减量,稳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堆肥产物可以就地还田、煤灰渣土可以用作铺路填坑等,真正有害的塑料垃圾,区分转运距离的不同,在乡镇分片区建设垃圾焚烧炉等进行无害化、卫生化终端处理,逐步实现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三)健全长效机制,紧盯重点难点巩固治理成果。紧紧围绕“视线范围内无垃圾”的目标,突出重点,切实做到全方位、立体式、无死角、全领域的整治。严格落实“一月一整治”、“河长制”等制度,紧盯“三沿一部”区域,对辖区内环境卫生进行拉网式整治,重点对河渠、居民点、乡村道路等重点领域进行彻底综合整治。结合村级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工作,积极建立垃圾“户分类、组保洁、村清运、镇处理”的多元保障处理机制和农村保洁“有人员、有设施、有经费、有制度”的长效运行机制,推动卫生保洁工作向高效化、精细化、长

精品文章

效化发展。

内容仅供参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