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来源:一二三四网
《氧化一还原反应》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和应用,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高中化学基本理论的重要内容,是中 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

难点之一

。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的很多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还能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提 高学生用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观点分析化学反应的能力,同时也为高三电化学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2、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学会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2)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有关概念

教学难点:(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就是发生了电子转移。

(2)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3)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

2.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二) 过程和方法:

通过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分组合作,揭示氧化一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培养学生从微观角度准 确理解概念的能力。 (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2、 了解氧化一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并理解化学这门学科对提高人类 生活质量、促进社会

发展的重要作用。

3.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科学的态度、探索的精神学习化学;通 过创设问题情景,引

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三、 学情分析:

(一)

知识基础:

高一学生在初三的时候已经学过化学中的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通过特殊的 氧化反应例子,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有了最初的认识。通过对初中概念的逐步分析,使学习能从初中的特 殊例子迁移到高中的氧化还原概念的实质,但教学中有一定的难度。

(二)

能力基础:

对高一学生来说已基本具备了学习本节课的分析推理能力,不过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需要教师 做好知识的衔接、引

导。

(三)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心理:

高一新生还未完全从初中生的心理、思维方式上转变过来,理解能力还不十分强。不过学生上高中后 的好奇心和积极探索精神,是我们教师可用资源,积极引导培养,是完全可以接受这部分教材的。 四、 学法分析: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教学,从特例到特征,逐步进行分析,弓I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准确描述概 念、深刻理解概念、比较辨析概念的能力;

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认识的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五、 教学过程

【投影】[思考与交流]

1、 根据初中学过的知识,请列举几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讨论并交流这类化学反应的分类标准。 2、 氧化和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的吗?

【投影】第三氧化还原反应

物质得到氧的反应是氧化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是还原反应,根据物质得氧和失氧为标准来判断。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相互依存。像这样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称为氧 化还原反应。 【投影】[实验与探究]

一瓶盛满氯气的集气瓶,推开玻璃片,在瓶口上方用锯条锯出微小的金属钠,观察现象。

根据讨论进一步激疑,反应中无氧能发生燃烧现象,激烈的氧化反应是否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 氧化还原反应?究竟怎么叫氧化还原反应? 【投影】[思考与交流]

请分析下列反应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如何变化?

Fe + Mg + S + O

CuSO4

加热

2

== FeSO4

+ Cu + H2 f

2HC1 == MgCl2

SO2

加热

CuO +

【板书】一、氧化还原反应

H2 Cu + H2O

1、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关系

【投影】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思考与交流]

氧化还原反应中,粒子间发生重新组合,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必然与原子结构有密切的联系?这

种联系是什么?

要深刻地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还需要从微观的角度来进一步认识电子转移与氧化还原的关系。 【板书】2、氧化反应与电子转移的关系投影 【投影】失去(或偏离)电子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得到(或偏向)电子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没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投影】[思考与交流]

处吉电于.化含粉升髙,辙賀化

2hla + Cl2 ―― 2NaCl

得到电于,化合卅隆値.械述原

Q Y +1 -1

1、 有人说置换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 分解反应全部氧化还原反应。你认为这个说法正确吗?请说

明你 的理由。

2、 尝试画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交叉分类示意图,并列举具体的化学 反应加以说明。 [归纳与整理]

3、 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认识四种基本类型

置换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复分解反应全部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投影】[思考与交流]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B.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必然同时发生

C. 氧化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D. 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2、 CI0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2KCIO 3+H2C2O4+H2SO4===2CIO 2 f +心 SO4+2CO 2 f +2出 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KCI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C. 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

【投影】[回顾与总结]

CIO2:

B . CIO2是氧化产物

D . 1moI KCIO 3参加反应有2moI电子转移

4、从不同的观点认识氧化还原概念的发展 得氧、失氧的观点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得到氧的反应 失去氧的反应 化合价升降的观点 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电子得失(转移)的观点 失去电子的反应 得到电子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有得失氧的反应 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应的本质

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5、氧化还原反

电子得失 电子对偏移

6、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

7、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别依据

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转化关系

泰鸣发主獻反匝迩禺量泄屬I

狀刑被圧%发牛还腿施祐化%还罕顿

【板书】概括:“升一失一氧;低一得一还”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是因为在反应过程中失去电子,结果被氧化,是还原剂,还原剂具有还原 性,还原剂被氧化得到氧化产物;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

是因为在反应过程中得到电子,

结果被还原,

是氧化剂,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氧化剂被还原得到还原产物。

【投影】[补充练习]

1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 CaC03 高温CaO+CO2f B. Na20+H 2O=2NaOH

C. Na2CO3+2HCI=2NaCI+H 2O+CO2 t D. 4HNO3(浓)△ 4NO2 t +O2T +2H2O 2.

A •反应中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还原剂 B .有氧元素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的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D .氧化剂在反应中被氧化,还原剂在反应中被还原 3.

的是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下列变化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

()

A . NaCI T AgCI C. KCIO3TKCI 4.

态(单质)

B. H2OO2

D. Mn。2宀 MnCl 2

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化合物)变为游离,则该元素( )

A . 一定被氧化

C.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5.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一定被还原 D .以上都不是

A .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 B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D •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一定得到金属的单质

六、教学反思

本节氧化还原反应课属于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 目的是让学生感知在学习过程中要正确恰当地看待概 念的形成和发展。形成辨证唯物主义观,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的提高。通过步步引导,培养探 究问题的科学方法。通过课堂的提问与引导让学生参与教学之中。

从这节课目标的执行情况来看, 应该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从学生已有的初中知识入手, 学生便于衔 接和学习,然后根据具体的反应来分析,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同时在教学中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地进行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讨论、交流活动,有利于改变学生 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学会探究和创新,全面地体现“知 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这节课不尽人意之处是,我们虽然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 电子的得失或偏移,还是有个别学生还是没能真正理解,需要进一步探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