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的基本方式
一、直接印花 DIRECT PRINTING (such as, roller print)
直接印花是一種直接在白色織物(布)或在已預先染色的織物上印花。後者稱作罩印(Color Cover Printing),當然印花圖案的顏色要比所染底色深得多。大量常見的印花方式是直接印花。
如果織物底色為白色或大部分為白色,並且印花圖案從背面看起來要比正面顏色淺,那麼我們就可以判定這是直接印花織物(注意:由於印花色漿滲透力很強,所以對輕薄織物無法按此方法判斷)。
如果織物底色正反面深淺相同(由於是匹染),並且印花圖案比底色深得多,那麼這就是罩印織物。
二、拔染印花 DISCHARGE PRINT
拔染印花通過兩步進行,第一步,把織物匹染成單色,第二步,把圖案印在織物上。
第二步中的印花色漿含有能破壞底色染料的強漂白劑,因此用這種方法能生產藍底白圓點圖案的花布,這種工藝叫拔白。當漂白劑與不會同它反應的染料混合 在同一色漿中(還原染料屬於這種類型)時,可進行色拔印花。因此,當一種合適的紅色染料(如還原染料)與色的漂白劑混合在一起時,就可在藍底織物上印出紅 色圓點圖案。
因為拔染印花的底色是先採用匹染方式上染的,如果同底色是被印上去的滿地印花比起來,底色的顏色要豐富且深得多。這是採用拔染印花的主要目的。
拔染印花織物能通過滾筒印花和篩網印花印製,但不能通過熱轉移印花印製。因為與直接印花相比,拔印織物的生產成本很高,還必須十分小心和準確地控制 使用所需的還原劑。使用這種方式印花的織物,銷售情況更好,價格檔次更高。有時候,在這個工序中使用的還原劑會引起印花花紋處織物受損或破壞。
如果織物的正反兩面底色的色澤一致(因為是匹染),而花紋處是白色的或是與底色不一樣的顏色,就能確認是拔染印花織物;仔細檢查花紋的反面,會顯露出原底色的痕跡(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破壞染料的化學藥劑不能完全滲透至織物的反面)。
三、防染印花 RESIST PRINT (such as, Batik Print) 防染印花包括兩階段工序:
(1)在白色織物上印上能阻止或防止染料滲透進織物的化學藥劑或蠟狀樹脂; (2)匹染織物。其目的是上染底色從而襯托出白色花紋。注意其結果與拔染印花織物的一樣,然而達到這種結果的方法卻與拔染印花相反。
防染印花方法應用並不普遍,一般在底色不能拔染的情況下才會使用。比起大規模的生產基礎來,大多數防染印花是通過如手工藝或手工印花(如蠟防印花)等方法實現的。
因為拔染印花和防染印花產生同樣的印花效果,所以一般通過肉眼觀察常常不能鑒別。
四、塗料印花 PIGMENT PRINT
用塗料而不是用染料來生產印花布已經非常廣泛,以致開始把它當作一種獨立的印花方式。塗料印花是用塗料直接印花,該工藝通常叫做乾法印花,以區別于濕法印花(或染料印花)。
通過比較同一塊織物上印花部位和未印花部位的硬度差異,可以區別塗料印花和染料印花。塗料印花區域比未印花區域的手感稍硬一些,也許更厚一點。如果織物是用染料印花的,其印花部位和未印花部位就沒有明顯的硬度差異。
深色塗料印花比起淺色或淡色來,很可能手感更硬,更缺乏柔性。當檢查一塊存在塗料印花的織物時,應確保檢查所有顏色,因為在同一塊織物上,可能同時含有染料和塗料。白色塗料也有用於印花的,這個因素不應被忽視。
塗料印花是印花生產中最價廉的印花方式,因為塗料的印製相對簡單,所需的工藝最少,通常不需要汽蒸和水洗。塗料有鮮豔、豐富的顏色,可用於所有的紡 織纖維。它們的耐光牢度和耐乾洗牢度良好,甚至稱得上優秀,因此廣泛用於裝飾織物、窗簾織物以及需要乾洗的服裝面料。此外,塗料幾乎不會在不同批次的織物 上產生較大色差,而且在罩印時對底色的覆蓋性也很好。
隨著不斷的水洗或乾洗,塗料印花會逐漸褪色,顏色越來越淡。這是由於在清洗過程中的不斷轉動和攪拌使樹脂粘合劑逐漸脫落所致。一般經過20—30次 清洗後,這種印花布就會出現明顯褪色現象。由於在後整理過程中應用樹脂和矽柔軟劑對織物進行處理,因此色牢度得到改善。值得注意的是深色比淺色或淡色更易 褪色。
塗料使織物印花部位手感發硬,淺色時這種情況不太明顯,深色時卻十分突出。塗料並不特別耐磨,尤其是深色。深色塗料應特別避免用在諸如傢俱裝飾織物中。
BASIC PRINTING TECHNIQUE (2)
印花方法
紡織品印花有幾種方法,其中頗具商業重要性的印花方法有兩種:篩網印花(Screen Printing 又稱絲網印花) 和滾筒印花(Roller Printing)。第三種方法是熱轉移印花(Heat Transfer Printing),重要性相對較低。其他在紡織品生產上很少使用的印花方法有:木範本印花(即木刻印花)、蠟纈(即蠟防)印花、紗線紮染布印花和防染印 花。
一、篩網印花
篩網印花包括印花篩網的準備,印花篩網(用於印花工藝的篩網曾經是用細細的真絲製成,該工藝稱為絲網印花。儘管絲綢篩網已不再使用,但印花工藝中仍經常 使用絲網印花這個名稱。)由緊繃在木制或金屬框架上的具有細網眼的尼龍、聚酯纖維或金屬絲織物製成。篩網織物上要塗上一層不透明的無孔薄膜。有花紋處,要 除去不透明薄膜,留下有細網眼的網版,這一區域就是將要印製圖案的部位。大部分商業篩網織物先被塗上一層光敏性薄膜,然後再通過感光法除去花紋部位的薄膜 而顯現圖案。在要印花的織物上放置篩網進行印花。把印花漿倒人印花框內,通過橡皮刮刀迫使其從篩網的網眼處透過。
印花圖案中是分色處理,每一種顏色獨自有一塊篩網,目的是分別印製不同的顏色。例如3套色印花需要3塊網框,把3種顏色分別印到織物上去。另外,圖案中 每種顏色的花紋必須在篩網上精確定位以便印花後花紋位置準確,避免如一朵玫瑰花的綠莖被印在紅色花瓣的中間這種現象出現。印花的 ''對花'' 是指所有花紋顏色準確印到織物上的工業術語。
實現篩網印花有三種方法,每種方法應用原理基本相同。第一種是手工篩網印花,在1920年代十分普遍,至今仍被廣泛應用。直到1950年代中期,現代技 術賦予這種工藝自動化手段之前,手工篩網印花一直是惟一的篩網印花方法。第二種方法叫做自動篩網印花(也稱為平網印花和自動平網印花)。在1960年代中 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篩網形狀從手工及自動的平網轉向圓網形狀發展。第三種方法叫做圓形篩網印花或圓網印花,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篩網印花方法。
二、手工篩網印花
手工篩網印花在長台板上進行商業化生產(台板長達60碼)。印花的布匹平滑地鋪在台板上,台板的表面預先塗少量粘性物質。然後印花工人沿著整個台板連續 地用手移動網框,每次印一塊網框,直到織物全部印完。每塊網框對應一種印花顏色。這種方法的生產速度為每小時50-90碼(以中等布封及5-6色計算)。 商業手工篩網印花也適用於印製成衣的裁片。在衣片印花工序中,制衣工序與印花工序排列在一起。衣片縫製一起以前,就把客戶指定的圖案印在裁片上。因為手工 篩網印花能針對大花回花樣製作大型網框,所以通過該印花方
法也可印製諸如海濱浴巾、新穎的印花圍裙、帷幕和浴簾等織物等。手工篩網印花也用於印製限量的、 高度時尚的女子服裝以及印製小批量用於投放市場探路的產品。
這種印花方法的短處是每版的印花顏色,可能會有色差或深淺因限制於印花工人的手力及左右手的力度。大面積印花(即印大底) 出現上述的問題是最為嚴重的。
三、自動篩網印花
自動篩網印花(或平網印花)除了工藝是自動化的外,其他與手工篩網一樣,因此速度更快。印花織物通過寬橡膠帶輸送到篩網處,而並不是(像手工篩網印花一 樣)置於長臺上。與手工篩網印花一樣,自動篩網印花也是間歇式而不是連續式工藝。在這種工藝中,織物移至篩網下面,然後停下,篩網上刮刀進行刮印(自動刮 甲),刮印以後,織物繼續移至下一個網框下面,生產速度大約每小時500碼。自動篩網印花只能用於整卷織物,裁剪好的衣片一般不用這種方法印花。作為一種 高產量商業化生產的工藝, 比較多公司改為採用生產效率更高的 ''圓網印花'' 。因此,自動篩網印花(指平網印花)產量正在下降。
四、圓網印花
圓網印花(Rotary Screen Printing)有幾個重要方面不同於其他篩網印花方法。圓網印花與在下一節將要描述的滾筒印花一樣,系連續工序,印花織物通過寬橡膠帶被輸送到不斷運 動中的圓網花筒下面。篩網印花中,圓網印花的生產速度最快,大於每小時3500碼。使用無縫的有孔金屬網或塑膠網。最大的圓網圓周大於40英寸,因此最大 的花回尺寸也大於40英寸。超過20套色的圓網印花機也已經生產出來,這種印花方法正慢慢取代滾筒印花。
五、滾筒印花
滾筒印花好比報紙印刷,是一種每小時能生產超過6000碼印花織物的高速工藝,這種方法也叫做機械印花,滾筒印花中,圖案通過雕刻銅滾筒(或輥筒)印在 織物上。銅滾筒上可以雕刻出緊密排列的十分精緻的細紋,因而能印十分細緻、柔和的圖案。例如精細、緻密的 ''佩里茲利渦旋紋花呢印花'' 就是通過滾筒印花印製的一類圖案。花筒雕刻與圖案設計者的設計圖稿可以完全一致,每一種花色各自需要一隻雕刻滾筒。在紡織業特定印花加工中,五滾(輥)印 花,六滾(輥)印花等常用來表示五套色或六套色滾筒印花。
滾筒印花是使用最少的大批量印花生產方法,產量每年持續下降。如果生產每一種花樣的批量不是非常大,這種方法就不經濟。在大多數情況下,滾筒製備和設備 調整的成本高,浪費多,使用這種方法印花是不太經濟。然而,滾筒印花卻適用於具有極細線條圖案的印花和對翻單多及數量大的印花制造。
雕刻花筒的大小取決於印花機和印花圖案。大多數印花機可配置最大
圓周長為16英寸的花筒,也就是說印花花紋迴圈的大小不能超過16英寸。花筒的寬度應略 大於印花織物的寬度以便織物包括布邊在內能完全被印上圖案。一旦準備好,印花滾筒幾乎可以無限制地使用,一般印製幾百萬碼的織物沒有問題。
六、熱轉移印花
熱轉移印花的原理有點類似 ''移畫印花法(燙畫)''。熱轉移印花時,首先用含有分散類染料和印刷油墨在紙上印製圖案,然後把印花紙(也稱作轉印紙)存儲起來,以備紡織品印花廠使用。
織物印花時,經過熱轉移印花機,使轉印紙和未印花面對面貼在一起,在大約210℃(400°F)的條件下通過機器,在這樣的高溫下,轉印紙上的染料昇華 並轉移到織物上,完成印花過程,不需要進一步處理。該工藝相對簡單,不需要像滾筒印花或圓網印花生產中所必需的專業知識。
分散染料是惟一能昇華的染料,在某種意義上是惟一可以進行熱轉移印花的染料,因此該工藝只能用在對這類染料有親和力的纖維組成的織物上,包括醋酯纖維 (Rayon)、丙烯腈糸纖維(Acrylic)、聚醯胺纖維(Nylon)和聚酯纖維(Polyester)。熱轉移印花時,織物印花廠要從高度專業化 的印花紙生產商購買這種印花紙。可根據花樣設計者和客戶的要求來印製轉印紙(現成的圖案也可用于轉印紙印花)。
熱轉移印花能用於印製衣片(如邊印、胸袋刺繡等等),在這種情況下要使用特殊設計的圖案。熱轉移印花作為一種完全的織物印花方法從印花工藝中脫穎而出,因此,省去了使用龐大而昂貴的烘乾機、蒸化機、水洗機和拉幅機。
由於在印花前可以對印花紙進行檢驗,這樣就消除了對花不准和其他病疵。因此熱轉移印花織物很少出現次品。
連續式熱轉移印花的生產速度大約是每小時250碼。
七、噴射印花及其發展前景
噴射印花(Jet Printing)是把染料小液滴噴射並停留在織物的精確位置上,用來噴射染液的噴嘴和圖案形成可以通過電腦控制,並可以獲得複雜的花樣和精確的花樣迴圈。
噴射印花消除了雕刻滾筒和製作篩網所造成的延時和成本增加,這是一個在快速多變的紡織品市場上頗具競爭性的優勢。噴射印花系統靈活且快速,能迅速從一種 花樣轉到另一種花樣。印花織物不受張力(也就是說,不會因為拉伸而導致圖案歪扭),織物表面也不會被輾壓,因而消除了織物起毛或起絨等潛在問題。然而,這 種工藝不能印製精細圖案,圖案輪廓模糊。
噴射印花法,初期應用於地毯印花,並非用於服裝紡織品的主要工藝。
然而,憑藉機械和電子控制技術的研究和發展,這種情況己經發生變化及開始投入紡織品印花生產中。
八、重要的後整工序 -- 固色
織物經過篩網(絲網)或滾筒印花,顏色即被定位在布上,還需要進一步處理以固色。
用作印花著色劑的染料,必須要能與纖維結合。把印花織物置於溫度接近或有時超過水的沸點(高壓汽蒸)的蒸汽中可進行固色;這一步工序稱為蒸化。蒸化以 後,織物要通過皂浴(普洗加中性洗滌劑)以除去印花漿料和色漿配方中所用的其他物質。最後,織物經過幾道水洗和乾燥工序。在印花工藝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和 熱能。
印花中使用的如果是顏料,而不是染料,織物需要經受高達約210℃的乾熱處理,以使固著塗料的樹脂固化,這一步工序稱為焙烘(焗乾),不再需要進一步處理。用顏料而不是染料印花可節約大量的水和能源。
紡織工業通常把用染料印花的織物稱作濕印花布,而用顏料印花的織物稱作乾印花布。這是因為濕印花布需要蒸汽汽蒸,以及隨後的水洗作為整個工藝的一部分。而另一方面印花布只需簡單地進行乾熱焙烘作為著色工藝的一部分,不需要水洗處理。
BASIC PRINTING TECHNIQUE (3)
1.絲印的簡述
絲網印刷的印版呈網狀,印刷時印版上的油墨被刮墨刀擠壓往下,從版面通孔部分漏印至承印物上。而絲印效果的變化主要取決於網版的設計與材料、油墨的物性等。
網版的設計與材料
網孔的大小影響了絲印品的精細度。網目愈細表示較適合印出細緻的圖像。現在網目一般由公制63至150,而很少會大於150,除了由於網紗材料及製造網版 的技術限制外,更重要是油墨也有一定的黏度,因此較大的網目(即網孔較細),往往使油墨難於通過網孔。此外,很多的絲印品需較厚的墨層去表達印刷品的質感 及發揮油墨的特長。當印刷這類產品時,應使用較細的網目及適當的油墨。
2. 絲印的油墨
絲印油墨主要分為熱固和紫外光固化兩種。熱固油墨的選擇較多,而成本也較低。但熱固油墨層會出現揮發,所以在生產過程中,如沒有足夠的油墨濕潤絲網,或停 頓印刷時間太久,少不免會出現塞網的情況,加上熱固油墨需一段較長時間,才可徹底幹固.因此,論生產的方便及效果,熱固油墨是及不上紫外光固化油墨的。
近年,在絲網印刷上,紫外光固化油墨有愈來愈普及的趨勢,除了因為避免了塞網的問題外,更重要是它可在很短的時間內幹固.在現今講究生產量及效率的環境 下,紫外光固化油墨實為他們解決了不少問題。而且紫外光油墨能產生一些熱固油墨所無法做到的印刷效果,如一些紫外光油墨接受到不同波長的紫外光可出現不同 的爆裂花紋,即所謂特殊的縐紋或冰花紋效果.而紫外光油墨最普遍出現於印刷品上,莫過於局部UV上光。雖然柔性板印刷也可作局部UV上光之用,但論質感及 突出圖像的表現,絲印UV上光無疑較為優勝。
3. 柯式印刷與絲網印刷的差異
柯式印刷的基本原理是「水油不相容」。利用這一原理製造相關的PS版。油墨、通過橡皮布轉移印刷,是一種簡接印刷方法。現在有多種柯式印刷方式(有水印刷,無水印刷,平壓圓,圓壓圓等),對承印物及相關耗材要求比較嚴格。
絲網印刷屬直接印刷,以漏印方式進行印刷,利用絲網的孔目粗細及膠刮的軟硬及角度壓力等來控制印刷效果,有多種印刷方式(平壓圓滾筒式、圓壓圓式,平壓平式,以及非常規形狀等),承印物及印刷耗材範圍非常廣泛。
傳統上,柯式印刷的產量及投資大,大部份固定的設備對印材的適性較低,所以一般需要「印材來遷就機器」。而絲印則相反,生產效率及一般設備投資也較低,不 同的印材如紙張,膠片和布料等也可應用,因此是「機器適應印材」。絲印的產品包羅甚廣,如儀壓品、煙酒盒上的磨砂圖案、陶瓷花紙(花紙圖案傳移到陶瓷 上)、一般的印刷品(局部上光)、電子產品(銘板及柔性線路),熨圖紙等等。
4. 柯式印刷與絲網印刷的互相配合
在產品包裝正不斷力求新穎美觀來吸引客人的驅使下,設計者的想像力也越來越豐富和大膽,經常跨越了行業上的常規,尋常的包裝印刷已不能滿足他們.所以,在 這樣的情況下,現在我們經常見到柯式印刷和絲網印刷來互相配合而創造出令人驚訝的印刷品來!在特殊效果的絲網印刷油墨來說,便可以隨口說出有香味油墨、液 晶變色油墨、熱感溫變色油墨、螢光變色油墨、磨砂油墨、冰花油墨、鏡面油墨、發泡油墨、蓄光油墨等等。運用這些油墨絲印在柯式件上做成了天衣無縫的配搭。 令人驚駭世界上竟有這樣美好的事物!
在精美高貴的包裝紙上經常見到特殊絲印油墨的運用,在柯式廣告上加印絲印效果令廣告變得活潑起來.例如一個維多利亞港的夜景圖,加上點點滴滴的夜光油墨, 整個圖像都會變得逼真和有趣。在功能性上,贗品的充斥令防偽包裝成為重要課題,而很多的防偽手段都是通過絲網印刷來達到的。
5. 柯式廠進行絲印工序所需的設備與技術
在絲網印刷和柯式印刷配套越來越見流行的今日,柯式廠兼營絲印已成為一種趨勢.但傳統的絲印設備,如手動絲印,不但在生產效率上遠遠及不上柯式印刷每小時 成千上萬的速度,更重要是產品質素高低不穩。即使用半自動絲印機,熟手的操作也只能達至每小時約400張的產量。而印品質素不一的情況依然存在。因此,近 年一些尋求產品創新的柯式廠,已開始購入高速的全自動絲網印刷機,為求將特殊絲印的元素附加在傳統的柯式印刷品上。全自動的絲印機如日本「櫻井」 (SAKURAI),它跟半自動機的分別在於全自動的送紙,套准,落刮刀,以至送料至乾燥爐也不經人手。從而可以大大提高生產量.更重要的是它裝版和調版 所需的時間短,正正適應現今市場上「印品量少卻品種多」的要求。
但要注意的是,雖然柯式和絲印的製版菲林是通用的,有時卻會因套印上的問題而要對絲網製版菲林作出微調修正,因為很多時要求絲印網版印出特厚的墨膜效果, 故在曬網漿特別加厚再加上絲網始終是一個彈性體的情況底下,如不對菲林做出修正,是不能達到精確的套印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