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危险源分级监控管理制度》

来源:一二三四网


危险源分级监控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了强化安全管理,控制作业场所的潜在危险,落实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公共财产安全,特制定本 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梅州客通游船有限公司所属各部门、班组、岗位。 第三条

危险源等级的划分:

一级(E级)危险源:是指稍有危险。

二级(D级)危险源:是指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三级(C级)危险源:是指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四级(B级)危险源:是指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五级(A级)危险源:是指危害程度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第四条

危险源的分级检查、监控周期及主责人划分:根据“谁主管谁 负责”的原则,确定危险源管理范围,落实检查、监控责任,对危险 源实行两级主责人制。

1、对A级和B级危险源实行安全管理员、部门、班组三级检查、监 控。安全管理员、部门主管、班组长逐级进行检查、监控。

(1) A级危险源班组每班检查一次,部门每周检查二次,安全管理 员每周检查一次,主责人为安全管理员和部门主管。

(2) B级危险源班组每日检查一次,部门每周检查一次,安全管理 员每两周检查一次,主责人为安全管理员和部门主管。

2、对C级危险源实行部门、班组二级检查、监控。由部门主管、班 组长逐级进行检查、监控,班组每日检查一次,部门每周检查一次, 安全管理员不定期抽查,主责人为部门主管和班组。

3、对D级和E级危险源由班组检查、监控。班组长进行检查、监控, 班组每日检查一次,部门主管、安全管理员不定期抽查,主责人为部 门主管和班组长。 第五条

危险源分级检查要求:

1、危险源检查表分为〈〈危险源辨识、评价登记表》、〈〈危险源清单》、 两种。各级人员按 危险源清单”逐项进行检查,部门主管检查时必须 由班组长在〈〈危险源辨识、评价登记表》上签字; 2、各级人员按照危险源清单检查时,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的,在检 查内容中填写已完成;危险源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在检查内容中填写 未完成;对于同样的操作岗位及多台设备的危险源检查, 要注明岗位 和设备的编号,如某个岗位或每台设备存在的危险原有问题, 其它岗 位和设备的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的,可在检查内容中写明 某某岗位 或设备危险源不正常,其它正常”。

3、班组每天对岗位危险源检查记录一次,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落实 有效整改,并向部门主管上报检查表。

4、部门主管每周对危险源检查记录一次,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落实 有效整改,并向安全管理员上报检查表。

5、安全管理员每两周对所监控的危险源检查记录一次,对存在的问

题落实有效整改。 第六条

危险源检查信息的反馈和整改:

1、 检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各级监控人员要立即向安全管理员报告, 特别重大隐患可以越级向公司经理直接报告。

2、 白查和被上级部门检查出的隐患,负有危险源管理责任的单位须 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不能在文档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的, 应采取 可靠的防护措施对危险源进行控制, 并制定出具体整改时间,上报安 全办公室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七条 危险源标志:

1、 对属A、B、C级危险源的场所、区域、设备、设施设立危险源标 志牌,标志牌内容有:危险源名称、编号(如A-1、B-2等)、主责人、 潜在危险、预防措施。 2、 标志牌制作要求: 材质:薄铝板或铁板。

尺寸:长600mm,宽400mm。

3、 标志牌颜色:A、B、C级危险源标志牌颜色分别红、黄、蓝三色: A级危险源标志为红色,边条、字母、文字均为黄色。 B级危险源标志为黄色,边条、字母、文字均为红色。 C级危险源标志为天蓝色,边条、字母、文字均为白色 第八条 危险源的升降级管理:

1、当危险源的危险程度增加或降低时,部门可申报该危险源升级或 降级,

凡升级或降级的危险源所属单位必须修改该危险源的控制措 施;新出现的危险源,各单位应及时制定该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当危 险源不再存在时,可以撤消该危险源。

2、 A级、B级危险源的升级或降级,部门主管应及时向安全管理员 申报,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九条

检查与考核:凡不符合以下管理要求的,一次考核责任人50- 2001、 未按要求进行危险源检查、监控管理的; 2、 未按要求填写危险源检查表的; 3、 未按要求时间上报危险源检查表的; 4、 危险源标志损坏的。 第十条

本制度解释权归梅州客通游船有限公司。 第十一条

本制度白发布日期起执行。

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