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心理学真题试卷
(总分124,考试时间90分钟)
单项选择题
1. 对动机和情绪的探讨通常是作为( )的研究对象。 A. 个体心理 B. 个体行为 C. 个体意识 D. 社会心理
2. 在最近这些年才开始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中的技术是( )。 A. 生物反馈 B. 心理测验 C. 脑成像技术 D. 计算机模拟
3. 在脑干的上方、大脑两半球的下部,有两个鸡蛋形状的神经核团,它被称为( )。 A. 丘脑 B. 延脑 C. 小脑 D. 下丘脑
4. 我们知觉到飞速开来的火车与近前的树木在做方向相反的运动,这是一种( )现象。 A. 动景运动 B. 诱发运动 C. 自主运动 D. 运动后效
5. 发生在睡眠第二阶段的睡眠锭(sleep spindles)大约持续( )分钟。 A. 10 B. 20 C. 40 D. 60
6. 强调外界信息最早得以分析的选择性注意理论是( )。 A. 过滤器理论 B. 衰减理论 C. 后期选择理论 D. 多阶段选择理论
7. 直接参与由言语指示所引起的激活状态的神经系统是( )。 A. 脑干 B. 边缘系统 C. 大脑皮层 D. 额叶
8. 在短时记忆中,编码的主要形式是( )。 A. 言语视觉 B. 言语听觉 C. 语义 D. 内部感觉
9.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说明在遗忘过程中存在刺激的( )。 A. 衰退 B. 干扰 C. 压抑 D. 提取失败
10.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 )策略需要尝试问题空间中所有可能的方法。 A. 算法 B. 手段一目标分析 C. 逆向搜索 D. 爬山
11. 运动性失语症主要是由于( )病变引起的。 A. 布洛卡区 B. 威尔尼克区 C. 角回 D. 颞叶区域
12. 如果一个人不屈服于社会压力,不随波逐流,说明这个人的意志具有( )。 A. 独立性 B. 果断性 C. 坚定性 D. 自制力
13. 与积极情感相关的脑区是( )前额叶皮层。 A. 背侧 B. 腹内侧 C. 左侧 D. 右侧
14. 对识别危险线索最为重要的脑组织是( )。 A. 前额叶皮层 B. 杏仁核 C. 海马 D. 网状结构
15. 强调能力是包含多种成分的复杂结构的心理学家是( )。 A. 桑代克 B. 斯皮尔曼 C. 吉尔福特 D. 斯滕伯格
16. Q分类法(Q—sort)是一种( )测验。 A. 自陈 B. 投射 C. 情境 D. 自我概念
17. 大约在( )个月时,幼儿能够表达完全符合语法的完整句子。 A. 12~18 B. 18~24 C. 24~36 D. 36~48
18. 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推理阶段理论,处在习俗道德时期的儿童表现为( )。 A. 服从于外在要求 B. 相对功利 C. 寻求认可 D. 价值观念内化
19. 对刺激物的差别感觉取决于刺激的增量与原刺激量的比值,这一定律是( )发现的。 A. 缪勒 B. 韦伯 C. 费希纳 D. 史蒂文森
20. 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是对( )进行的分类。 A. 短时记忆 B. 长时记忆 C. 内隐记忆 D. 外显记忆
21.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尤其强调运用熟悉规则的思维是( )思维。 A. 逻辑 B. 分析 C. 辐合 D. 创造
22. 反对应用心理学,但是不反对心理学的应用的是( )。 A. 铁钦纳 B. 冯特 C. 詹姆斯 D. 华生
23. 哥伦比亚学派的机能心理学代表人物是( )。 A. 詹姆斯 B. 桑代克 C. 杜威 D. 霍尔
24. 下列不属于自我防御机制的是( )。 A. 投射 B. 否认 C. 升华 D. 润饰
25.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方法论基础是( )。 A. 现象学 B. 实证主义 C. 先验论 D. 功能主义
3. 简答题
1. 简述影响反应时间的机体变量。
2. 简述无意识知觉研究中的三种实验范式。 3. 简述影响实验外部效度的因素。
4. 编制一个可供使用的标准化的心理测验,一般需要哪几个步骤? 5. 简述在两个不同形式的测验之间进行测验等值必须具备的条件。
6. 聚类分析中广义的距离包括哪两种类型?并列举出各个计算方法的名称。 7. 请解释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cognitive capacity)。 8. 请解释心理旋转(mental rotation)。 9. 请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10. 请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解释气质。 11. 请简述发生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12. 请简述荣格的人格结构理论。
13. 请简述格式塔心理学中的顿悟学习。
7. 名词解释 1. 准实验设计
2. 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 3. 自变量 4. 回视
5. 同质性信度 6. 表面效度 7. 目标参照测验 8. 简单随机抽样 9. 罗夏克墨迹测验 10. 区间估计
11. 马赫带(mash band)
12. 无意识(unconsciousness) 13. 记忆恢复(reminiscence) 14. 概念原型(prototype) 15. 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 16. 本能(instinct)
17. 自我实现倾(self-actualization tendency) 18. 情绪调节(emotion regulation)
8. 论述题
1. 请结合知觉的特性论述知觉是如何组织的。
2. 试以某种心理过程为例来论述内隐认知与外显认知的区别。
3. 试评述行为主义的历史贡献,以及心理学自身的发展对行为主义的影响。
10. 综合题
1. 有人说,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分析方法等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实际上与相应的相关分析方法是殊途同归的,你认为这种方法对吗?为什么?举例说明。 下表是一项实验的数据分析结果。问: 2. 从表格中的资料判断,该项实验是何种设计?并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包括实验设计名称、各变量设置、被试人数及分配、需注意的问题等)。
3. 表格中编号①至⑥部分的数据是空缺的,试运用学过的心理统计学知识,将表格补充完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