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阈下刺激对人没有丝毫作用。(×) 02、理解性是知觉的基本特征。(√) 03、人的听觉主要受额叶控制。(×) 04、注意是一种有限的资源。(√) 05、注意是一种心理过程。(×)
06、帮助企事业形成或改造生产计划或改善工作环境的工作是生理心理学分支工作人员的任务。(×) 07、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出现的被称为心理学第三势力的心理学派别是人本心理学。(√) 08、费希纳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室,使心理学称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09、研究脑的功能和高级心理功能的关系是社会心理学分支工作人员的任务。(×)
10、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11、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对记忆进行了实验研究。(√) 12、主张抛开意识,探索刺激与反应的联系的心理学派别是行为主义。(√) 13、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情感过程。(×) 14、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于1879年创建于俄国。(×) 15、注意的广度是指同一时间内把意识指向不同的对象。(√) 16、精神分析学派主张研究影响及决定人行为的潜意识。(√) 17、大脑两半球解剖结构不对称,所以功能也不对称。(×) 18、对物质现象的连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叫空间知觉。(×) 19、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20、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最小可觉差。(×) 21、关于表情,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是完全不同的。(×) 22、行为主义主张研究影响及决定人行为的潜意识。(×) 23、人脑包括脑干、间脑、小脑和大脑等几个部分。(√) 24、行为主义主张人的行为源于本能和原始的冲动。(×) 25、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26、绝对阈限是衡量感受器灵敏性的唯一指标。(×) 27、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28、躯体的感觉中枢位于中央后回。(√) 29、反射弧由感受器和效应器组成。(×) 30、脑神经有12对。(√)
31、假如咖啡因累积与焦虑相关,于是得出“咖啡因一定造成焦虑”的结论。(×) 32、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客观性、辩证发展性、理论联系实际。(√) 33、“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心理属于条件反射。(√) 34、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最小可觉差。(×) 35、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成反比。(√) 36、心理学源于哲学。(√)
37、注意的广度是指同一时间内把意识指向不同的对象。(√)
38、荣格对特质进行了分类,他把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他还进一步把个人特质划分为3个重叠和交叉的层次,首要特质、主要特质和次要特质。(×)
39、艾森克认为可以用两个维度来描述人格,一个是同一外向,一个是神经质倾向的情绪稳定性,各种人格特质都可以用这个维度来表示。(√) 40、希波克拉底把人划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四种类型,实际上这就是最早的气质分类和气质类型学说。(√) 41、由于遇到了与愿望相违背或愿望不能达到,并一再受到妨碍后,在逐渐累积了紧张的情况下产生的情绪体验为快乐。(×) 42、遗传决定了能力发展的可能的范围或限度,而环境则决定了在遗传所决定的范围内能力发展的具体程度。(√) 43、一个学生既想参加演讲比赛锻炼自己,又害怕讲不好受人讥笑,这时他面临的冲突情境属于趋避冲突。(√) 44、某个年龄组智力测验的平均分数是85,标准差是10,学生A得了95分,他的离差智商是115。(√) 45、学生掌握了整数分数和小数的知识后,可以把它们概括为有理数,这是系统化的思维过程。(√) 46、由于缺乏准备,不能处理、驾驭或摆脱某种可怕或危险情景时所表现的情绪体验是恐惧。(√) 47、个体在意外事件或危急情景出现时表现出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被称为应激。(√) 48、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中的本我具有很强的原始冲动力量,遵循快乐原则。(√) 49、一个人胆大好胜,自信、意志坚强,情绪易激动,这是在描述他的能力。(×) 50、对于人的举止行为是否合乎一定的道德准则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美感。(×) 51、“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功能性作了最好的诠释。(×) 52、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产生的主观体验是美感。(√) 53、既怕考试不及格又不想放弃玩耍时引起的是双避冲突。(×) 54、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应激。(×) 55、“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种动机冲突属于趋避冲突。(×) 56、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在最高层。(√) 57、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58、对一般人来说,言语功能占优势的半球在右半球。(×) 59、性格在一定程度上会掩盖或改造人的气质特征。(√) 60、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 61、既有目的又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叫随意后注意。(√) 62、情绪与情感是以态度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63、个体之间人格差异的核心是性格的差异。(√) 64、强烈而短促的情绪状态被称为心境。(×) 65、内驱力其实就是生理性动机。(×) 66、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 ± 2。(√) 67、情感具有情境性和短暂性。(×)
68、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境界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
69、需要是指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70、有的人遇事总是举棋不定,优柔寡断,这说明他们的意志缺乏果断性。(√) 71、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表现在知识和技能水平一样的人能力也一样。(×) 72、气质是一种心理特征,是有效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 73、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74、依据不同的需要为基础,动机可划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