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22个常考点专攻 专题六 实验 主攻点之(一) 练习

来源:一二三四网


专题六 主攻点之(一)

一、选择题

1.血细胞计数板是对细胞进行计数的重要工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每块血细胞计数板的正中央有1个计数室 B.计数室的容积为1 mm×1 mm×0.1 mm

C.盖盖玻片之前,应用吸管直接向计数室滴加样液 D.计数时,不应统计压在小方格角上的细胞

解析:选B 每块血细胞计数板的正中央含有2个计数室。每个计数室的边长是1 mm,深度是0.1 mm,故容积为1 mm×1 mm×0.1 mm。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先盖盖玻片,后从一侧滴加培养液。计数时除统计小方格内部的细胞外,还需要统计在相邻两条边及其夹角上的细胞。

2.(2019·江苏四校调研)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中,若经取样并适度稀释后直接显微计数,统计结果比实际值偏大

B.固定化酶常采用物理吸附法或化学结合法,一般不采用包埋法 C.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只需观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两种细胞 D.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提取时若搅拌速度过快,鉴定时蓝色会偏浅 解析:选C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中,若取样并适度稀释后直接显微计数,死酵母菌也会被统计在内,统计结果比实际值偏大;酶分子较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来,因此固定化酶应该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还需要观察正常细胞作对比;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提取时若搅拌速度过快,会导致DNA断裂,影响最终粗提取的DNA的量,鉴定时溶液蓝色会偏浅。

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或调查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检测组织样液是否含有蛋白质,应先后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 B.用黑藻叶片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先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除去CO2 D.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染色较深的玻片标本时,可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解析:选D 检测组织样液是否含有蛋白质,应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0.1 g/mL的NaOH溶液)1 mL,摇匀,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0.01 g/mL CuSO4溶液)4滴,摇匀;用黑藻叶片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黑藻叶肉细胞中的液泡呈无色,叶绿体的存在使原生质层呈绿色,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先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除去O2并杀死微生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染色较深的玻片标本时,应增大视野的亮度,可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4.(2019·苏锡常镇四市调研)下列有关酒精在生物学实验中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用无水乙醇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B.常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解离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C.常用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使滤液中析出白色丝状DNA D.常用体积分数为12%的米酒特异性抑制腐乳中醋酸菌的生长

解析:选C 常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常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和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混合液解离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DNA在95%的冷酒精中凝集效果最佳,因此常用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使滤液中析出白色丝状DNA;常用体积分数为12%的酒精抑制腐乳制作过程中的杂菌和调节腐乳的风味。

5.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显微镜下可依次观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观察甲到观察乙须将5倍目镜更换为10倍目镜 B.甲、乙、丙所示现象可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 C.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

D.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没有水分子从胞内扩散到胞外

解析:选B 观察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所用显微镜倍数没有发生变化;甲→乙→丙表示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只要细胞不死亡,此过程可在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与甲相比,乙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细胞液浓度升高,渗透压升高;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在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既有水分子扩散到细胞外,又有水分子扩散到细胞内,只是扩散到细胞内的多于扩散到细胞外的。

6.(2019·苏北三市一模)有关生物科学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学说是施莱登和施旺共同提出的 B.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C.格里菲思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转化因子” D.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解析:选C 格里菲思的体外转化实验推测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存在“转化因子”,但并不知道“转化因子”是什么。

7.科学的操作过程对实验成功起着关键的作用,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

B.可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C.通过显微镜可看到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末期赤道板的形成过程 D.拍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就构建了细胞的物理模型

解析:选B 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时,在低倍镜下观察即可;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中,洋葱根尖细胞在解离时根尖细胞已死亡,观察不到动态变化的过程,另外赤道板是空间位置而不是结构,观察不到;照片中实物是实际存在状态,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

8.(2019·苏锡常镇调研)有关生物学科学史中,下列科学家所釆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不同于其他的是( )

A.艾弗里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DNA是遗传物质 B.鲁宾和卡门利用植物,研究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的来源

C.卡尔文利用小球藻,研究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转移途径 D.帕拉德等利用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

解析:选A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运用微生物培养技术和物质分离技术,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鲁宾和卡门运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卡尔文运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转移途径为CO2→C3→有机物;帕拉德等利用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为材料,运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

9.以洋葱为实验材料,可以完成的实验是( )

A.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呈紫色,可用于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B.根尖细胞分裂旺盛,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分裂从前期到末期的过程 C.鳞片叶内表皮颜色浅,可用做检测是否有还原糖的材料 D.根毛区细胞具有大液泡,可用于观察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

解析:选C 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呈紫色,可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但其不含光合色素,不能用于光合色素的提取。在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有丝分裂实验中,在解离时细胞已死亡,因此不可能观察到细胞分裂从前期到末期的过程。可溶性还原糖的检测要求所选材料的颜色浅或近无色,而且富含还原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符合要求。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不可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10.(2019·江苏四校调研,多选)下图是有关实验的操作简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是梨,B为水,则得到的滤液C可用于还原糖的鉴定实验 B.若A是梨,B为水,得到的滤液C密封保存一段时间后会有果酒味道 C.若A是菠菜叶,B为无水乙醇,常用定性滤纸过滤研磨液得到色素提取液

D.若A是菠菜叶,B为无水乙醇,则滤液C经纸层析后可能不会出现4条明显的色素带

解析:选ABD 如果图中实验材料A为梨,研磨前加入的B应是水,梨中含有较多的葡萄糖和果糖,因此得到的滤液C可用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实验;滤液C密封时会有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若A是菠菜叶,B为无水乙醇,使用单层尼龙布过滤研磨液,而不是使用定性滤纸,因为滤纸会吸附色素,造成滤液中色素减少;由于未加碳酸钙,部分色素被破坏,滤液C经纸层析后可能不会出现4条明显的色素带。

11.(多选)实验操作不当一般情况下不能达到预期结果,但有的实验或调查若能及时调整也能完成。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

A.DNA的粗提取实验中,如没有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可用冰的高度白酒代替 B.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如发现试管中反应溶液pH为0.9时,可调至中性

C.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若视野中酵母菌数量过多则可进一步稀释培养液后再计数

D.检测蛋白质时,若只有斐林试剂的甲、乙液,可将斐林试剂乙液适当稀释后再滴加 解析:选ACD DNA的粗提取实验中,如没有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可用冰的高度白酒代替;pH为0.9时,唾液淀粉酶失活,调至中性不能恢复,无法研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若视野中酵母菌数量过多,则可进一步稀释培养液再计数;斐林试剂甲液是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乙液是质量浓度为0.05 g·mL

-1

-1

的CuSO4溶液,双缩脲试剂A液是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B液是质量浓度

-1

-1

为0.01 g·mL的CuSO4溶液,因此检测蛋白质可将斐林试剂乙液适当稀释后再滴加。

12.(多选)下列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有( ) 选项 A B C D 实验内容 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 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发病率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减少实验误差采取的措施 多次计数取平均值 预实验确定浓度范围 调查足够大的群体,随机取样并统计 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 解析:选AC 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时,为了减少偶然误差,一般采取的措施是多次取样并计算平均值等;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由于无法确定实验所需试剂浓度范围,可以先设一组浓度梯度较大的预实验进行摸索,为正式实验提供浓度范围,而不是为了减小误差;调查人群中的红绿色盲发病率,为保证调查数据的准确性,要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并随机取样;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第一次观察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正常状态,

第二次观察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蔗糖溶液中的质壁分离状态,第三次观察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清水中的质壁分离复原状态,三次观察的目的不是为减小误差,而是为了形成前后对照实验。

二、非选择题

13.(2019·江苏四校调研)科研人员为了探究吲哚丁酸(IBA)的不同使用方法和浓度对蓝莓组培苗生根的影响,开展了相关的实验研究。具体方法如下:

①选用生长良好、生理状态相似的蓝莓苗,剪切成2.5 cm 单苗段备用。

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对制备好的单苗段进行处理。方法Ⅰ是将IBA预先添加到基本培养基中,形成含不同IBA浓度的培养基,再将单苗段接种到相应培养基上。方法Ⅱ是将单苗段置于不同浓度的IBA溶液中沾蘸5 s,再接种到基本培养基中。

③培养至12天、18天和30天,统计生根率,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方法 组别 1 2 Ⅰ 3 4 5 6 7 Ⅱ 8 9 IBA浓度/(mg·L) 0 0.05 0.1 0.2 0.5 0 200 500 1 000 -112天生根率/% 0 0 0 0 0 0 70 4 0 18天生根率% 1 20 12 11 10 1 100 90 87 30天生根率% 0 74 50 48 47 1 100 91 88 (1)在本实验中,每组别都要选取多根单苗段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在方法Ⅰ中,IBA浓度为0.5 mg·L时,对诱导蓝莓生根起________作用。若需进一步确定在培养基中添加IBA的最适浓度,则实验设计的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IBA诱导蓝莓单苗段生根时,采用方法______(选填“Ⅰ”或“Ⅱ”)更好,原因是使用该处理方法时,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4)有人提出单苗段生根可能需要光照,为此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①将用适宜浓度IBA溶液处理过的单苗段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分别接种到基本培养基中。

②甲组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培养,乙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统计____________________。

-1

④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解析:(1) 在本实验中,自变量为吲哚丁酸(IBA)的不同使用方法、吲哚丁酸(IBA)的不同浓度,为了排除无关变量对该实验结果的影响,减少实验误差,每组别都要选取多根单苗段进行实验。(2) 方法Ⅰ中空白对照为组别1,和组别1比较,IBA浓度为0.5 mg·L时对诱导蓝莓生根起促进作用;若需进一步确定在培养基中添加IBA的最适浓度,则在IBA浓度为0~0.1 mg·L

-1

-1

范围内,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进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3) 本实验

因变量为IBA对蓝莓组培苗生根的影响,其观测指标为起始生根时间和生根率,综上比较,方法Ⅱ更好。(4) 此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有光照,无关变量必须保证相同且适宜,则甲组置于光照条件下培养,乙组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本实验因变量是光照对单苗段生根的影响,观测指标是甲、乙两组的生根率。

答案:(1)减少实验误差(排除偶然因素对该实验结果的影响或排除无关变量影响) (2)促进 在IBA浓度为0~0.1 mg·L范围内,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进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3)Ⅱ 起始生根时间早 生根率高(或生根率达到最高的时间早) (4)②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③甲、乙两组的生根率

14.如图表示生物实验中通过研磨提取有关物质的操作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若图示为“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操作: ①图中实验材料A可以是下面的________(填字母)。 a.花菜 c.猪肝

B.香蕉 D.猪血

②若选用植物组织,研磨前加入的B一般为食盐和____________,后者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中,将含有一定杂质的DNA丝状物分别放入2 mL下表所示的3种溶液中,经搅拌后过滤,获得相应的3种滤液,含DNA最少的滤液是____________。

1 2 3 溶液种类 2 mol/L 的 NaCl 溶液 0.14 mol/L的 NaCl 溶液 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溶液 滤液 e f g (2)若图示为“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的实验操作:在检测滤液C中是否含有还原糖时,向C中加入的是____________色的斐林试剂,欲得到实验结果,还需要进行的步骤是____________。

(3)若图示为“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操作:

①研磨前加入的B应包括SiO2、CaCO3、________,为了防止有机溶剂的挥发,操作过程中除了加快研磨速度外,还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研磨液进行过滤时,需要在漏斗基部放上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原则上只要含有DNA的生物组织都可以作为实验材料,花菜、香蕉、猪肝都可以作为该实验的材料;猪为哺乳动物,其成熟的红细胞中不含细胞核和细胞器,即不含DNA,因此不能作为该实验的材料。②若选用植物组织,研磨前需加入食盐和洗涤剂,其中食盐能溶解DNA,洗涤剂能瓦解细胞膜。③DNA能溶解在2 mol/L的NaCl溶液中,滤液中含DNA较多,在0.14 mol/L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DNA大部分析出,滤液中含少量DNA,由于DNA不溶于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溶液。因此经冷酒精处理后DNA基本上全部析出,滤液中含DNA最少。(2)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实验中,斐林试剂(甲液是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乙液是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需要混合使用,其本身的颜色是蓝色的,使用时还需要水浴加热。(3)①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研磨前需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SiO2(使研磨更充分)和CaCO3(防止色素被破坏);为了防止有机溶剂的挥发,操作过程中除了加快研磨速度外,还需在研钵上加开洞的纸盖。②将研磨液进行过滤时,需要在漏斗基部放上尼龙布。

答案:(1)①abc ②洗涤剂 瓦解细胞膜 ③g (2)蓝 水浴加热 (3)①无水乙醇 在研钵上加开洞的纸盖 ②尼龙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