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点迷惘了,问计于小乔。乔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其实这句话,对于当时浮躁异常、心根本静不下来的我来说,太难理解了。现在平静下来的,慢慢的想起我原来是有“初心”的。
小学的时候,老师总问:长大了,你想做什么?当时,我的回答是:做一名科学家。小学年级高一点的时候,我知道了科学家也有很多种。于是我开始考虑自己将来做一个什么样的科学家。当时爸爸是这么告诉我的:你舅舅家的表哥是数学家,姑姑家的表哥是化学家,你如将来成为一名物理学家,咱们家“数理化”就全了。爸爸说的话我一直以为很有道理,于是初中的时候我很在意的学习物理。初三的时候,物理老师是一个胖胖的男老师,后来考公务员离开了。每当他笑眯眯地问:那么李茂允,你觉得呢?然后我把预习的来的正确答案回答出来时,心中果然感觉自己是块物理学家的坯子。
可是如今看来我还是没能如愿,以至于现在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没能成为物理学家呢?慢慢的我终于想明白了,当时我之所以说自己想当一名科学家,是因为大家都是这么想的,当时的教育也是这么宣传的,说自己的理想是一名“科学家”,是一件倍有面子的事情。
那么我的“初心”难道就没有了吗?别着急,当科学家是“第一初心”,幸好我还有备用的“第二初心”。高考一结束,我就开始准备把过去的一切全部翻过,重新开始,而且大家也都是这么告诉我的,这是人生的一个关键转折点,是一个新的开始!因为成绩不理想,志愿填报完后我就想,不论命运给我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我都要好好把握,一直走下去。(我从来都没真正想过要复读,我想不管有多蹒跚,我也只能选择往前,可以妥协的绕个弯,但是绝不能停滞不前。)结果我就进入了大学,学了一个叫做英语的专业。我觉得英语应该当做工具,大好的四年,总不能单单只学一种专业吧。而且当时08年奥运会刚刚开完,全民学英语的热潮还没完全变冷,英语太普遍了。我很怀疑以后可以用它来赚钱,于是第二年我和班里的一群人,又报名了第二学位。我想成为传说中的复合型人才。
修二学位不是一件轻松地事,不论你是较难的土木,一般般的工程管理,还是艹淡的会计,周六都是你必须放弃的一天(还包括全部暑假)。即使是逃课,也不会过得很舒服,心中惶惶然唯恐老师抽风点名或者是课上临时小测试,据说几次点不到这门课就得交钱重修了。第一年,我学的最认真,但是挂了3门,总共7个学分。那段难熬的日子现在想想都是不寒而栗,差一点一蹶不振了。当时幸亏身边有一帮好兄弟,还有许,没有你说的那些话,我肯定坚持不下来。
后来终于写好了两个专业的论文,通过了两个专业的答辩,拿到了两个专业的学位证。厚厚的大本子,沉甸甸的,真的很开心。我想我这算得上是复合型人才了吧。于是我想跨专业考研,谁不想考研啊!谁不想当科学家啊,这可不只是进一步的提升,还是件倍有面子的事情。倍有面子!报了补习班,逃了暑假的辅修课去听高数,去听政治。可是花了整个寒假加上半个学期熟悉完的高数上,人家用3天就讲完了,再讲高数下,线代,概率。我去~自信心倍受打击。也就是那个时候,作为一个“复合型人才”的优越感瞬间荡然无存。
数学真的不行了,想想高考的时候就是栽在这上面,“伤口”疼得要命。 研还是要考的(都交钱了好不),换个不考数学的吧。高博说过:前门走不通走后门,后门也不行就走个偏门呗。
临考还有6个月,我借了秀丽的一套法硕,开始津津有味的看起来。那段时
间我上的自习,赶得上我前三年所有自习的总和了。哪些法律法条,还是蛮有趣的。只是独自一人的旅程实在太艰难,那些考研成功的人,我冲心里佩服!我懈怠了一阵子;准备“专八”,慌了一阵子;做论文,停了一阵子;再往后,考各种试,临近毕业又得交各种资料,又逛过几场招聘会。因为都什么不想错过,又毫无章法,所以什么都没真正得到。总算是体验了一把,也说不上遗憾了。
用本专业找了工作,“第二初心”不翼而飞。壮志未酬,称王未遂,呜呼痛哉! 成了一名翻译。 成了一名
忽然感觉现在的我, 我觉得
现在工作之余,会看看书,这里的书是说电子书,没有体积和质量的限制,看书也变得无拘无束了,可以坐着看,躺着看,趴着看,上厕所也能看上几眼。看了入神了就忘了自己在干什么,所以有时候会睡得很晚,或者站不起来~~
看得多了就想得多,就想写下来,就狂妄的想写一本书。想成为一名靠爬格子赚钱的作家。忽而转念一想,这原来是我潜在的“初心”啊。
小的时候,爸爸就对我说:大允啊,学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诌。你得好好学。我说:噢。
原来我没在意,如今想想,这就是当时在我脑海里种下的种子啊! 不过说起来,我真不是一个写作的天才,记得那时候最头疼的是语文卷子最后一题的看图说话,和数学卷子的应用题。总是说不出话,也做不对题。以至于读了两个三年级。
第二个三年级,忽然变聪明了,有一次语文卷子竟然考了103分(那时候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开始有附加题)没想到我被国家的政策拯救了,感激涕零~再也不用整宿整宿地抄写反义词、近义词和生字表了。
四年级的时候,写了一篇作文《村后的小树林》,被老师拿到课上公开朗读。话说这篇文章的背景是当年家里喂兔子,因为菀草菀不够吃的,割别人家地里的XX又怕被人骂,只好到树林子里爬树摘嫩的杨树叶子,后来兔子全得病死了,不知道是不是吃树叶吃坏的。这我从来没给别人说过,但是因为这篇作文被表扬了,我在后来的考试中,多次反复使用,有时候得的分高,有时候的得分低,但是我很骄傲。
思想真正改变也是在这一年,那时候作文课兴写幻想作文,老师也不给你定题目,你写的越奇怪越有新意,老师给的分越高。还记得有个叫张超的男生,就坐在我后面。每次写完作文他都要给我换着看,然后互相嘲笑一番,在暗地里较劲,苦思冥想。当时读的书很少,写的东西都是凭空想出来的,后来我整理过去的废纸,偶尔看到了几篇,乐得合不拢嘴。感叹当时真是够能扯的....
后来跟德超扯犊子,事后发癔症记下来了,用完了一个本子,还用了反面好几张。然后自信满满的跟别人说自己写了一本小说。这件事想想感觉好丢人。
后来在姑姑家住,看到表哥的孩子跟他的小伙伴在一边闲扯,感觉画面好熟悉,童年的我们都一样,喜欢幻想,也喜欢斗嘴,谁也不服输。
我们总是忘不了在学习路上给了自己信心的导师,就像四年级的张丽老师一样,初中有一位年纪很大的语文老师,也算是对我有了很大的帮助,那就是对我不断的打击~~。最初的时候我总是喜欢用自认为很华丽的辞藻写文章,从来没得过高分。心里很不服气,那时候作文分占得比重就很高了,60分,往往一个作文就决定了你能进步几十名,甚至一百多名。我很在意,就去找老师,得到的答
案是,写作得学会内敛一点,多看书。我羞得脸通红,感觉好没面子。
课越来越多,仅仅语文数学已经不能代表你的水平了,学习很紧张,开始有话题作文,限制也越来越多,兴趣也慢慢失去了。因为别的科目多得几分,也就补回来了,所以越来越不在乎。但是心中总有那么一个结,放不开。
幸亏顺利升入一中。
带着些许荣誉感,却被分到了普通班(唉)。
那一年还是分科的,而成为一个理科生,是周围大部分男生的心声,于是我也选择了学习理科。物理化学数学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写东西也仅仅成了一种考试的任务了。但是我还是会写,我还有一本《碧青传奇》在老徐那里呢!(啥时候给我啊?)
陈茵老师是我遇见的最好的老师,对任何人都没有偏见。语文么,就得这样上课才对。那时会写周记,写得再差只要是态度认真,老师都会写上几句鼓励的话,那种被认同的感觉,让人很受用。但是态度如果不认真后果也是很严重的,我记得有一次,因为别的作业太多,就匆匆的写了一页装样子,还在后面自以为是的写了一句:哎~时间太紧,只能写这么多了。没想到老师也给回复了一句:时间太紧,我也只能给你评这么多了!
我觉得那是最严厉的批评了!身上所有的道德细胞都受到了重创。发誓以后一定认认真真的做事情。也就是那时候,我开始反思,也认识到原来写作是一件那么伟大、高尚而且不容任何玷污的事情。
现在呢,我一工作,跟以前相比,更实际了一点,但是写作仍然能让我从繁杂的琐事中解放出来,淋漓尽致的表达自己的感受。
我想以后的以后,我会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是写作不会离我而去,它会在我失意时宽慰我,得意时建议我;消沉时激励我,冲动是时警示我;
等我老的时候,能提起神来,在自己的回忆录上码下一行一行的故事,署上自己飘逸的签字: Bruce’s Memoirs ( Bilingual).
这便是我如今的“初心”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