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科技创新体系概念探析及其建设思考

来源:一二三四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科技创新体系概念 探析及其建设思考 文/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李良寿 刖百 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精神.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全面落 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 品或者赋予产品一种新的特性;(2)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它主要体现为生产过程中采用新的工艺或新的生产组织方 式;(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4)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新的 供应来源;(5)实现一种新的工业组织。可见,熊彼特的创 科技创新摆在我国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成为国家的战略重 点。如何更有效的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科 技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创新活动的进程.将作为科技创新工 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摆在我们面前。为更好的探索建设新形势 下的科技创新体系 提高为科技创新活动的服务质量 本文 对科技创新体系的概念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并就建立和完 善新形势下的科技创新体系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思考。 新概念包含的范围很广,既涉及技术性的变化创新又涉及非 技术性的变化创新,从创新的本义来看,创新是一种经济活 动。后来人们又把创新划分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技术创 新是从创新概念演化而来的。技术创新具有三个鲜明的特征 一是强调市场实现程度和获得商业利益是检验创新成功与否 的最终标准;二是强调从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到首次商业化应 用是一个系统工程:三是强调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从技 科技创新体系基本概念 在科技进步法等国家法律法规中没有对于科技创新体系 给出一个明确的概念和含义.在讨论如何建立科技创新体系 前,不妨先对科技创新的含义进行归纳。本文提出 科技创 新体系含义简单的说就是作用于科技创新活动各种要素之间 的有机组合。科技创新体系含义包含以下几个特性: 术创新的特征可以看出,技术创新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经 济范畴的概念。围绕技术创新活动而建立起来的科技创新体 系.也自然就市场经济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市场性。 2,系统性 科技创新体系是社会系统工程。科技创新体系不是单个 要素的组成,而是多个要素的组合。各要素之间的组合不是 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序的。各种要素可能涉及到社会的方方 面面.是开放性的,不是封闭性的。各个要素作用的相关性, 1、市场性 科技创新体系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国际上对创新的研究 起源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 Schumpeter)提出的创 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各要素之 间必须协调、均衡的发展,才能有效的运行,整个体系才能 新理论,他于1 91 2年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 ”创新”概念。按照熊彼特的定义,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 产函数,在经济话动中引入新的思想、方法以实现生产要素 新的组合,它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引入一种新的产 76 中国机电工业2006年第8期 发挥作用。一定要用系统论、发展的观点来分析和认识科技 创新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科学认识它,建设好,为科技创 新起积极的推进作用。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 功能性 科技创新体系形象的说就是一个复杂的”加工工厂”。包 括以下一系列功能:一是资源配置过程,即是配置用于科技 创新活动的各种资源:二是加工生产过程,即是科技人员或 组织通过一系列活动创造新的成果的过程三是市场化过程. 即是通过一种或多种载体(产品或技术成果本身)使得成果 转变为创新获利过程。以上三个过程构成一个循环的功能圈. 这个功能圈就是一个复杂的”加工工厂”,如何使得这个功能 圈能良性互动.正是我们要探索的问题和追求的目标。 科技创新体系组成要素 科技创新体系主要由创新主体 创新基础设施 创新资 源、创新环境、外界互动等要素组成。 创新主体是指企业 大学、政府科研机构、咨询于中介 机构 非营利性民间研究机构。以上创新主体.企业是技术 创新的主力.是企业把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产品、服 务、市场就业,直接创造经济价值,因此企业是创新的主力。 企业通过产品和服务获得自身的利益回报.企业因此也是科 技创新的主要投资者。在发达国家企业承担6O一7O%的研究 与开发的任务.负担50-60%的研究与开发经费。企业是技 术创新的主要承担者.更多的承担了与市场紧密联系的应用 技术研究。大学、政府科研机构则主要承担了国家基础研究、 理论研究.公益研究.高投入重大科研项目研究。 创新基础设施是创新体系的必需条件。创新基础设施包 括实验室、大型科研设施、数据库、信息网络和图书馆等基 本条件 其中信息网络的作用越来越大,作为技术创新的主 力一一企业应该重视网络建设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其服务。 基础平台建设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也日益重要,国家、企业等 不同层面机构组织应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研发软 硬件水平。 创新资源是指人才、知识 专利 信息 标准 自然资 源和资金,这些既是需要流动的商品,也是需要加以保护的 重要资源 必须保护。如果说基础研究得到的科学发现是无 国界.那么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所产生的专利和技术却是一 种国际商品,在创新过程中要切实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人才是最易流动的资源,要加大培 养力度同时还要设法避免人才流失。 创新环境是鼓励创新的关键。创新环境是政策与法规 管理体制、市场和服务的统称。企业的创新所关注的环境可 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类.外部环境主要是由国际环境 国家得方针政策 社会氛围 市场和服务组成,这些环境因 素对鼓励企业的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起很大推动作用,尤其国 家的税收政策 规范市场的培育 知识产权的保护等对鼓励 和引导企业的技术创新起关键作用。内部环境主要是企业内 部的政策 体制 企业文化 管理机制组成,这些因素调动 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起很大作用,在这些机制中.公平 公正 科学的评价机制,对于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起决定性的 作用。 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与外界互动是企业参与竞争和合作的 必要手段。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各种创新主体 应有机的结合。作为企业应与大学.政府科研机构 国外企 业或科研机构交流与合作,同时在创新过程中应关注国内外 先进的技术以及发展趋势,形成知己知彼的竞争态势。 这五个要素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密切关联和 互动的 缺一不可的网络系统。系统各部分必须协调 均衡 地发展,有效地运行,整个创新体系的能力才能得以发挥。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思考 (一)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要以市场为导向 从前面的分析看,技术创新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是 技术创新的起点和归宿。因此在建立科技创新体系时,创新 的目标紧盯市场,应依靠市场来配置用于科技创新活动的各 种资源.利用市场经济的规则来经营创新活动,通过市场来 获取创新的价值和利益,从而保证再创新所需资金以及其他 资源,使得再创新变为可能,形成良性循环。 (二)创新主体之间的创新活动要有科学的分工与合作 前面提到,创新主体包括企业 大学 政府科研机构 咨 询于中介机构 非营利性民间研究机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过程中,从充分利用资源和各种创新主体优势互补来看,各 创新主体之间的创新活动应形成紧密合作 各有侧重的创新 格局。企业的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经营宗旨,这决定了企业的 科技创新活动的成果要最快速度转化为商品.为企业获利, 这使得企业天然的对基础研究、公益性研究投入较少,而更 多关注是应用技术研究。而大学则更多的承担了基础研究 理论研究,政府科研机构承担了较多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大 国防和战略性、前沿性科研任务 公益性研究 基础性研究。 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 中圈概电工业2∞6年第8期 7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是科技投入的主要力量.同时又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受益者。 企业在从事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与大学、政 府科研机构的关系,与他们紧密结合,形成优势互补.资源 共享的局面。企业应利用好学校、政府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 进行再创新应用.形成商品,进入市场:另外,企业在技术 创新过程中的基础性的、前沿性研究放之于大学、政府科研 机构.为本企业进行技术储备。 (三)国家应在加大科技投入、市场环境、知识产权等方 面加大政策力度 在建立和完善新形势下的科技创新体系.特别是鼓励和 引导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要力量.营造创新环境,建设创新 型国家,政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国家应在科技投 入、市场环境.知识产权等方面加大政策力度。国家加大科 技投入方面的政策支持.对鼓励和扶持企业科技创新起积极 的.实质的作用。国家在直接对科技创新进行投入之外.更 重要的是制定对企业实施优惠的税收政策,鼓励企业更多的 科技投入。市场是科技创新的赖以生存的土壤.一个规范的 市场有利于培育创新型企业.加大科技创新的能动性.市场 不规范将大大抑制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政府应加大力度 对市场监管.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逐步建立一个公 平、公正的市场环境。知识产权是人们对创造性劳动取得的 智力成果所享有的所有权.为有效保护创造者的劳动成果, 政府应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大大增加盗版成本和惩 罚力度.切实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四)企业应制定公平 公正 科学的评价机制。制定合 理的创新利益回报 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应制定能激发人才创造热情 的一系列机制和制度,真正体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 人才.尊重创造.以人为本的人才方针。企业的评价机制.分 配制度.奖励机制.培养和选拔机制.考核制度.人才引进 和流动机制等,共同构成人才科技创新的企业内部环境。然 而,公平.公正.科学的评价机制是营造企业科技创新良好 环境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公平、公正.科学的评价机制,其 他机制尽管非常完美,但由此构建起来的科技创新环境则是 空中楼阁。评价要客观.真实.准确的反映评价对象的实际 情况,增加评价活动的公开性与透明度,保证评价工作的独 立性和公正性.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合理的创新回 报一分配制度是营造企业科技创新良好环境的关键。没有合 78 中国机电】=业2006年第8期 理的分配制度,则是一辆没有汽油的汽车.跑不起来,企业 因此就没有了活力,科技人员没有了创造的激情。在制定分 配制度时,要遵循创新回报由市场决定的原则.尊重价值规 律,把收入与市场价值接轨,做到一流人才、一流创造、一 流报酬的分配原则。 参考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5、《科技法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罗玉中) 4、《知识经济下的科技创新体系》(科学技术出版社) 5、《国家中长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6、《科学技术评价办法》 7、《关于科技评价的思考与探索》连燕华马晓光 (中国科学院评估研究中心) 首台DC-1 0000 电动振动试验系统在苏问世 国内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采用国际先进技术  ̄DO-10000电动振动试验系统近日在苏州试验仪器总厂 问世。从今年下半年起,该产品已正式投入批量规模生 产,并已收到由解放军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委、信息产 业部等部门颁发的优秀项目获奖证书。这意味着,国外 产品独霸中国航天航空、电子电器市场的局面有望被彻 底打破。 Dc一10000电动振动试验系统属新型科技攻关项目, 主要应用于航天航空、兵器,仪器仪表、电子电器和交 通能源等领域,是目前科学研究、生产检测或武器装备 研制急需的振动试验设备。该产品具有工作频事宽,推 力大、功能强、台面自动对中心等优点,其综合性能处 于国内领先,主要性能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值得 一提的是,该产品创新设计了水路循环系统,台面静态 和动态中心保持装置,使系统更可靠,用户操作更简便。 (张文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