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 1 . 1 . 1 技术准备 ( 1 )通过熟悉图纸及设计交底,详细了解建筑物的功能做法、构造特点、设计意图及有无特殊的使用要求。 ( 2 )熟悉昂翘斗拱各分件的扣搭、安装顺序,头、尾组合,熟悉昂翘斗棋每层的构件组成。 ( 3 )核实图纸上昂翘斗拱各部位的斗口尺寸,如攒挡、拽架尺寸、构件长、宽、厚是否与传统权衡尺寸一致,避免误操作。 ( 4 )核实个别部位的特殊做法,如构件是否减做、连做等。( 5 )核实做法的年代要求,熟悉不同年代的不同做法。9 . 1 . 1 . 2 材料要求 ( 1 )昂翘斗棋用材一般采用天然生长的优质红、白松风干材为制作原材料,根据斗棋各分件对材质的不同要求,其用材的标准应符合表9 . 1 . 1 . 2 的规定。 ( 2 )昂翘斗棋柱头科、角科坐斗用材宜使用硬杂类木材,如柏木、桦木、柞木等。 ( 3 )昂翘斗棋昂嘴等处构件用材,可根据实际情况粘(拼)结,但必须用木螺钉固定,并将钉帽卧进木材中,表面用同树种、同纹理木材嵌实补平。 。、云
昂翘斗拱构件用材标准表 表9 . 1 . 1 . 2
( 4 )昂翘斗拱制作用胶的各项指标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 9 . 1 . 1 . 3 主要机具
( I )电动工具类:圆盘锯、带锯、曲线锯、平刨、压刨、手提刨、磨光机。 ( 2 )手工工具类:直线锯、曲线锯、手推平刨、手推净刨、647
件别构类 各类木材的缺陷及指标 备注 斜纹腐朽 木节 的斜率 在构件任何一面、任不( 12 % 何150 ~长度内,允虫裂髓心 蛀 缝 不允不允( 1 吕% 水举食 升、斗 不允许 斗棋中的受压翘、昂、不耍头、允所有木节尺寸的总和不得大于所在面的1 / 2 ,死节不允许 在构件任何一面、任何150 ~长度内,所有木节尺寸的总和不大于所在面宽簇8 % 的1 / 4 ,死节不允许。刻口卡腰保留部分不允许有木节 许 许 许 构件 撑头木、析婉 许 不允许 斗拱中纵向向不不单材外挑出允允( 18 % 拱、足的悬挑许 许 材拱 受弯、受压构件 不允许 在构件任何一面、任何15 。~长度内,所有木节尺寸的总不和不大于所在面宽簇10 % 允的1 / 4 ,死节不许 允许。刻口卡腰保留部分不允许有木节 在构件任何一面、任何150 ~长度内,不所有木节尺寸的总簇10 % 允和不大于所在面宽许 的2 / 5 ,死节不允许 斗拱中横向向不不外挑出允允( 18 % 的悬挑许 许 受弯、受压构件 正心杭、里、不外拽架允杭、挑许 檐杭、井口杭 不不联系一间内各攒斗拱。允允( 18 % 悬挑受弯、受压构件 许 许 曲线刨、扁铲、平凿、圆凿、刻刀、木锉、斧子、钉锤、砂纸、红、黑铅笔、墨斗、画签、线坠、水平尺、盒尺、方尺、角尺、活动角尺、尺板、工具袋。 9 . L 1 . 4 作业条件 ( 1 )昂翘斗棋在制作与安装前必须保证施工人员具有一定水平的施工技能;具备读识图纸的能力,并有一定数量比例的古建技师及高级技工掌线、带班。 ( 2 )进行制作工序的场地必须具备防火安全功能,同时遮风挡雨、光线良好、通风宽敞,并有尺度适中的工作台及防雨通风的存放场所。 ( 3 )施工现场的电气设施、防火设施等必须符合相关规定。( 4 )施工机具的各种安全指标均符合相关规定。 ( 5 )施工现场必须搭设有符合相关规定的斗拱安装架子。( 6 )昂翘斗棋的安装部位不得有脚手架横杆及其他影响安装作业的物件。 ( 7 )在昂翘斗拱安装位置下必须设有密目式安全网。( 8 )昂翘斗棋安装位置的水平标高及方正直顺必须符合相关规定。
( 9 )斗棋分种类、分攒、分层运至相应位置的安装架子上,不得混放。 9 . 1 . 2 施工工艺
9 . 1 . 2 . 1 工艺流程 }加工规概料』 ~~匾匾童圈~ ? }拉线安装}
9 . 1 . 2 . 2 操作工艺
( 1 )确定分件尺寸及做法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各分件的尺寸及做法,如无明确要求,应648
按以下规制(清式做法)确定。
1 )昂翘斗拱平身科分件尺寸及细部做法
本款中升、斗类及横向棋类构件所标尺寸、做法均为构件的完整尺寸、做法,其纵向构件因斗拱踩数不同而头、尾饰搭配各异,为叙述方便,本款仅规定头、尾饰部分尺寸、做法,不同的工程应根据不同踩数的斗拱灵活搭配,其间各相同刻口部位的尺寸、做法详见本款各项规定。各纵向构件的长度,根据构件的种类、所处位置、踩数多少加出相应的拽架尺寸为全长。各横向棋的长度如设计无特殊标明的按以下尺寸确定。 ① 平身科坐斗(大斗)
a .平身科坐斗宽3 斗口,深3 . 25 斗口,高2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o
b .平身科坐斗用材的横切面与“翘、昂”口子相垂直。c .平身科坐斗斗耳部分双方向刻口。垂直于建筑物面宽方向刻‘翘、昂”等口子,并于口子内做“鼻子”;平行建筑物面宽方向(长向)刻“正心瓜拱”口子,并向下延续剔出“垫拱板”口子。
d .坐斗斗底部分四面做出“八字倒棱”,并凿出“销子眼”。“销子眼”的外缘做出“压棱”;斗底十字线延伸到斗底、腰的看面或外棱。 ② 平身科十八斗
a .平身科十八斗宽1 , 8 斗口,深1 . 4 斗口,高1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o
b .平身科十八斗用材方向与平身科坐斗同。
c .平身科十八斗斗耳部分单方向刻口,刻口方向与纵向构件垂直。
d .平身科十八斗在斗底四面做出“八字倒棱”;在向“翘”或“昂”身方向自斗腰至斗底做“袖”;在斗底做出“销子眼”, 并在“销子眼”外缘做出“压棱”。 649
③ 平身科槽升子
a .平身科槽升子宽1 . 4 斗口,深1 . 65 斗口,高1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平身科槽升子用材方向与平身科坐斗同。
c .平身科槽升子斗耳部分单方向刻口,刻口方向与纵向构件相垂直。
d .平身科槽升子外侧自斗耳刻口处居中随槽升子外形向斗底延续剔0 . 25 斗口宽、0 . 2 斗口深垫棋板人槽刻口。
e .平身科槽升子在向“拱”身方向(内侧)自斗腰至斗底做“袖”;在斗底做出“销子眼”,并在“销子眼”外缘做出“压棱’,。 注:槽升子通常采用与正心拱连做,另贴斗耳的做法。 ④ 平身科三才升
a .平身科三才升宽1 . 4 斗口,深1 . 4 斗口,高1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平身科三才升用材方向与平身科坐斗同。
c .平身科三才升斗耳部分单方向刻口,刻口方向与纵向构件相垂直。
d .平身科三才升斗底部分四面“八字倒棱”,做出“销子眼”,并在“销子眼”外缘做出“压棱”。 ⑤ 平身科翘头
a .平身科翘头宽1 斗口,高2 斗口,长自最外或最里拽架中(即升、斗台中)再外出0 . 5 斗口,全长另加自正心中至最外或最里拽架中尺寸。
b .升、斗台:翘头上部做出升、斗平台并居中凿十八斗销子眼;向拱眼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十八斗人“袖”桦。c .棋瓣:翘头下部做卷杀,分为四瓣。 d .棋眼:双面做拱眼,拱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棋眼中部起弧。
⑥ 平身科昂嘴 650
a .平身科昂嘴宽1 斗口,高3 斗口。长自最外拽架中外返3 . 3 斗口为昂嘴长,构件全长为各拽架尺寸总和另加头、尾长度即为全长。
b .升、斗台:昂头上部做出升、斗平台并居中凿十八斗销子眼。向里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十八斗人“袖”桦。
c .昂嘴脑部做“凤凰台”、做曲线形昂身,昂身背部呈圆弧形,前端做斜状昂头,昂嘴整体形状按“起二回三,垂(嘴)七昂(脑)八搭拉十”做法。 ⑦ 平身科蚂蚌头(耍头)
a .平身科蚂炸头宽1 斗口,高2 斗口,长自出踩最外侧拽架中外返3 斗口为长(按一拽架3 斗口计),构件全长为各拽架尺寸总和另加头、尾长度即为全长。
b .平身科蚂炸头头部的外缘呈折线状,依此外形在相应的位置“起峰”。 ⑧ 平身科撑头木 a .平身科撑头木宽1 斗口,高2 斗口,长自正心中至最外侧拽架中(三踩3 斗口,五踩6 斗口,七踩9 斗口,九踩12 斗口,按一拽架3 斗口计)。 b .平身科撑头木端头做上大下小燕尾桦。 ⑨ 平身科菊花头
a .平身科菊花头宽1 斗口,高2 斗口,长自最内侧拽架中里返3 斗口为菊花
头长(按一拽架3 斗口计),构件全长为各拽架尺寸总和另加头、尾长度即为全长。
b .平身科菊花头前、下端等分做出内凹外凸的圆弧造型。⑩ 平身科六分头 a .平身科六分头宽1 斗口,高2 斗口,长自最内侧拽架中里返1 . 1 斗口为平身科六分头长,构件全长为各拽架尺寸总和另加头、尾长度即为全长。
b .升、斗台:平身科六分头上部做出升、斗平台并居中凿十八斗销子。向正心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十八斗人“袖”樟。651
c .平身科六分头头部做折线造型。 ⑩ 平身科麻叶头
a .平身科麻叶头宽1 斗口,高2 斗口,长自最内侧拽架中里返3 斗口为平身科麻叶头长(一拽架按3 斗口计),构件全长为各拽架尺寸总和另加头、尾长度即为全长。
b .平身科麻叶头呈云状外缘,“起峰”,底部“起渠”。在外缘内的两侧平面上雕刻云纹斜棱,组成完整图案(即“三弯九转”)。 ⑩ 平身科析惋
a .平身科彬婉宽、高、长见表9 . 1 . 2 . 2 一1 。 b .平身科析婉前端随挑檐擦圆弧做出云状造型;中间依正心凛半径做出“擦碗”;后端做出上大下小“燕尾桦”。 平身科析婉尺寸表 表9 . 1 . 2 . 2 一1
⑩ 平身科足材(正心)瓜棋
a .平身科足材(正心)瓜棋厚1 . 25 斗口,高2 斗口,长至两侧拱外棱6 . 2 斗口(如与槽升子连做则长至两端升外棱6 . 6 斗口)。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升、斗台:两端拱头上部做出升、斗平台并居中凿槽升子销子眼。向拱眼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槽升子人“袖”桦。如与槽升子连做则升、斗台不做,在此位置“贴斗耳”。 d .拱瓣:两端棋头下部做卷杀,分为四瓣。
e .棋眼:双面刻拱眼,拱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1 斗口,向棋眼中部起弧。 652
名称 三踩平身科斗拱析惋 五踩平身科斗拱析婉 七踩平身科斗拱析惋 九踩平身科斗拱析惋
宽 1 斗口 1 斗口 1 斗口 l 斗口 高 长 备注 一拽架按3 斗口计 4 . 25 斗口 6 斗口 3 . 75 斗口 11 . 5 斗口 同上 5 . 25 斗口 17 . 5 斗口 同上 6 . 75 斗口 23 . 5 斗口 同上 f .棋板槽桦:在两端拱头迎面居中随拱瓣外形剔0 . 25 斗口宽、0 . 2 斗口深垫拱板人槽刻口。
9 .棋身销子眼:在两端棋眼上方凿构件固定销子眼各一个。⑩ 平身科单材瓜拱
a .平身科单材瓜棋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长至两端棋外棱6 . 2 斗口。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棋眼:在棋身上部的双面做棋眼,棋眼呈斜状平面。d .棋瓣:两端棋头下部卷杀分为四瓣。 e .栽销:两端棋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凿三才升销子眼。⑩ 平身科足材(正心)万棋
a .平身科足材万棋厚1 . 25 斗口,高2 斗口,长至两端拱外棱9 . 2 斗口(如与槽升子连做则长至两端升外棱9 . 6 斗口)。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升、斗台:两端拱头上部做出升、斗平台并居中凿槽升子销子眼。向棋眼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槽升子人“袖”桦。如与槽升子连做则升、斗台不做,在此位置“贴斗耳”。 d .棋瓣:两端棋头下部做卷杀,分为三瓣。
e .棋眼:双面刻棋眼,棋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棋眼中部起弧。
f .棋板槽桦:在两端棋头迎面居中随棋瓣外形剔。.25 斗口宽、0 . 2 斗口深垫棋板人槽刻口。
9 .棋身销子眼:在两端棋眼上方凿构件固定销子眼各一个。⑩ 平身科单材万棋
a .平身科单材万拱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长至两端棋外棱9 . 2 斗口。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棋眼:在棋身上部的两侧做棋眼,棋眼呈斜状平面。d .棋瓣:两端棋头下部卷杀分为三瓣。 e .栽销:两端棋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凿三才升销子眼。653
⑩ 平身科厢棋
a .平身科厢拱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长自厢拱中外返3 . 6 斗口至棋外棱。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棋眼:在棋身上部的两侧做拱眼,拱眼呈斜状平面。d .拱瓣:两端棋头下部卷杀分为五瓣。 e ,栽销:两端拱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凿三才升销子眼。⑩ 平身科垫拱板、盖斗板、斜斗板
a ,平身科垫拱板厚0 . 25 斗口,高3 . 4 斗口(单拱)或5 . 2 斗口(重棋),长为相邻两攒斗棋净空长度另加两份人槽尺寸( 0 . 2 斗口XZ )。 b .平身科盖斗板、斜斗板厚同垫拱板,宽、长随所处位置实际尺寸。 ⑩ 平身科正心杭、挑檐仿、拽架枕、井口仿 a .平身科正心杭厚1 . 25 斗口,高2 斗口,长随面宽。位处正心拱上方的正心仿在两槽升间居中剔。.25 斗口宽、0 . 2 斗口深垫棋板人槽刻口;各层正心仿之间、与正心凛之间须栽销固定,间距不大于lm 。
b .平身科挑檐仿、拽架仿厚1 斗口,高2 斗口,长随面宽。挑檐仿与挑檐擦之间须栽销固定,间距不大于lm 。
c .平身科井口仿厚1 斗口,高3 斗口(无吊顶2 斗口),长随面宽。 2 )昂翘斗拱柱头科分件尺寸及细部做法
本款中升、斗类及横向棋类构件所标尺寸、做法均为构件的完整尺寸、做法,其纵向构件因斗拱踩数不同而头、尾饰搭配各异,为叙述方便,本款仅规定头、尾饰部分尺寸、做法,不同的工程应根据不同踩数的斗棋灵活搭配,其间各相同刻口部位的尺寸、做法详见本款各项规定,各纵向构件的长度,根据构件的种类、所处位置、出踩多少加出相应的拽架尺寸另加头尾饰为全长。各横向拱的长度除“里拽厢棋头”外,其余均同平身科654
斗拱。
① 柱头科坐斗(桶子大斗) a .柱头科坐斗宽4 斗口,深3 . 25 斗口,高2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柱头科坐斗用材的横切面与“翘、昂”口子相垂直。c .柱头科坐斗斗耳部分双方向刻口。垂直于建筑物面宽方向刻“翘、昂”等口子,并于口子内做“鼻子,' ;平行建筑物面宽方向刻“瓜拱”口子,并向下延续剔出“垫拱板”口子。d .座斗斗底部分四面做出“八字倒棱”,并凿出“销子眼”。“销子眼”的外缘做出“压棱,' ;斗底十字线延伸到斗底外棱。 ② 柱头科翘(头昂)上十八斗(桶子十八斗)
a .柱头科翘(头昂)上十八斗宽3 . 4 斗口(以五踩斗棋计,凡遇踩数变化者柱头“翘”或“昂”上十八斗宽度比上层构件的厚度宽出0 . 4 斗口),深1 . 4 斗口,高1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柱头科十八斗用材方向与柱头科坐斗同。
c .柱头科十八斗斗耳部分单方向刻口,刻口方向与纵向构件垂直。
柱头科十八斗在斗底四面做出“八字倒棱,' ;在向“翘”或“昂”身方向自斗腰至斗底做“袖”;在斗底做出“销子眼”,并在“销子眼”外缘做出“压棱”。 ③ 柱头科槽升子
a .柱头科槽升子宽1 . 4 斗口,深1 . 65 斗口,高1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柱头科槽升子用材方向与柱头科坐斗同。
c .柱头科槽升子斗耳部分单方向刻口,刻口方向与纵向构件相垂直。
d .柱头科槽升子外侧自斗耳刻口处居中随槽升子外形向斗底延续剔0 . 25 斗口宽、。.2 斗口深垫拱板人槽刻口。 655
e .柱头科槽升子在向“棋”身方向(内侧)自斗腰至斗底做“袖”;在斗底做出“销子眼,, ,并在“销子眼,,外缘做出“压棱,,。注:槽升子通常采用与正心拱连做,另贴斗耳的做法。 ④ 柱头科三才升
a .柱头科三才升宽1 . 4 斗口,深1 , 4 斗口,高1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柱头科三才升用材方向与柱头科坐斗同。
c ,柱头科三才升斗耳部分单方向刻口,刻口方向与纵向构件相垂直。
d .柱头科三才升斗底部分四面“八字倒棱”,做出“销子眼”,并在“销子眼”外缘做出“压棱”。 ⑤ 柱头科翘头
a .柱头科翘头(各踩斗棋头翘)宽2 斗口(九踩重翘重昂斗拱二翘宽2 . 5 斗口),高2 斗口,长自最外或最里拽架中(即升、斗台中)再外出0 . 5 斗口,构件全长为各拽架尺寸总和另加头、尾长度即为全长。
b .升、斗台:翘头上部做出平台,平台居中凿眼栽木销。向拱眼一侧做十八斗人“袖”桦。
c .棋瓣:翘头下部做卷杀,分为四瓣。
d .拱眼:棋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棋眼中部起弧。 ⑥ 柱头科昂嘴
a .柱头科昂嘴宽见表9 . 1 . 2 . 2 一2 ,高3 斗口,长自最外拽架中外返3 . 3 斗口为昂嘴长(一拽架按3 斗口计),构件全长为各拽架尺寸总和另加头、尾长度即为全长。
b .升、斗台:昂头上部做出平台,平台居中凿眼栽木销。向里一侧做十八斗人“袖”桦。
c .昂嘴脑部做“凤凰台”、做曲线形昂身,昂身背部呈圆弧形,前端做斜状昂头,昂嘴整体形状按“起二回三,垂(嘴)七昂(脑)八搭拉十”做法。 656 名称
昂翘斗拱柱头科昂嘴宽度表丁氯骊度}名称
三踩单昂斗拱
五踩单翘单昂斗拱头昂五踩重昂斗拱头昂五踩重昂斗拱二昂 2 斗口3 斗口2 斗口3 斗口
七踩单翘重昂斗拱头昂七踩单翘重昂斗拱二昂九踩重翘重昂斗拱头昂九踩重翘重昂斗棋二昂
表9 . 1 . 2 . 2 - 2 育
⑦ 柱头科雀替
a .柱头科雀替宽见表9 . 1 . 2 . 2 一3 ,高2 斗口,长自雀替宽 度表
昂翘斗拱柱头科 名称 宽度 名称
五踩单翘单昂斗拱雀替五踩重昂斗拱雀替
3 斗口3 斗口
七踩单翘重昂斗拱雀替九踩重翘重昂斗拱雀替 表9 . 1 . 2 .冬3 髯
最内侧拽架中里返3 斗口为柱头科雀替长(一拽架按3 斗口计),构件全长为各拽架尺寸总和另加头、尾长度即为全长。b .柱头科雀替自端头上皮回返600 角呈斜状,“起峰”,底面内凹,“起峰”,并“起弧做渠”。 ⑧ 桃尖梁头
a .桃尖梁头宽、高、长见表9 . 1 . 2 . 2 一4 。
b .桃尖梁头前端及底部呈折线状,上部呈曲线形“桃尖”。依此外形在相应的位置“起峰”。
c .桃尖梁头自正心中以外分别按斗棋出踩数做出单才瓜、万、厢棋安装口子。 昂翘斗拱桃尖梁头尺寸表表9 . 1 . 2 . 2 - 4 一不犷不厂门尸蕊下丁一氰一厂滚.
三踩桃尖梁头五踩桃尖梁头七踩桃尖梁头九踩桃尖梁头 4 斗口4 斗口4 斗口4 斗口
5 . 5 斗口7 . 75 斗口9 . 25 斗口10 . 7 斗口 8 . 5 斗口11 . 5 斗口14 . 5 斗口17 . 5 斗口
桃尖梁头为桃尖梁正心中以外的统称,长度随踩数增加而加长,踩数每增加一级加出一拽架,每拽架按3 斗口计657
⑨ 柱头科足材(正心)瓜拱
a .柱头科足材(正心)瓜拱厚1 . 25 斗口,高2 斗口,长至两侧拱外棱6 . 2 斗口(如与槽升子连做则长至两端升外棱6 . 6 斗口)。
b 二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升、斗台:两端拱头上部做出平台,平台居中凿眼栽木销。向拱眼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槽升子人“袖”榨。如与槽升子连做则升、斗台不做,在此位置“贴斗耳”。 d .棋瓣:两端拱头下部做卷杀,分为四瓣。
e .拱眼:双面刻拱眼,棋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拱眼中部起弧。
f .棋板槽桦:在两端拱头迎面居中随拱瓣外形剔0 . 25 斗口宽、0 . 2 斗口深垫拱板人槽刻口。 ⑩ 柱头科单材瓜拱
a .柱头科单材瓜拱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长至两端拱外棱6 . 2 斗口。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拱眼:在拱身上部的双面做拱眼,拱眼呈斜状平面。d .棋瓣:两端拱头下部卷杀分为四瓣。 e .栽销:两端拱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栽木销。⑧ 柱头科足材(正心)万棋
a .柱头科足材万棋厚1 . 25 斗口,高2 斗口,长至两端拱外棱9 . 2 斗口(如与槽升子连做则长至两端升外棱9 . 6 斗口)。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升、斗台:两端拱头上部做出平台,平台居中凿眼栽木销。向棋眼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槽升子人“袖”桦。如与槽升子连做则升、斗台不做,在此位置“贴斗耳”。
d .棋瓣:两端拱头下部做卷杀,分为三瓣。
e .棋眼:双面刻棋眼,棋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棋眼中部起弧。 658
f .棋板槽桦:在两端拱头迎面居中随棋瓣外形剔0 . 25 斗口宽、0 . 2 斗口深垫拱板人槽刻口。 ⑩ 柱头科单材万拱
a .柱头科单材万棋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长至两端拱外棱9 . 2 斗口。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拱眼:在棋身上部的两侧做棋眼,棋眼呈斜状平面。d .棋瓣:两端棋头下部卷杀分为三瓣。 e .栽销:两端棋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栽木销。⑩ 柱头科厢拱
a .柱头科厢棋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长至两端拱外棱7 . 2 斗口。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棋眼:在拱身上部的两侧做棋眼,棋眼呈斜状平面。d .棋瓣:两端拱头下部卷杀分为五瓣。 e .栽销:两端拱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栽木销。⑩ 柱头科里拽厢棋头 a .柱头科厢棋头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长自桃尖梁中外返3 . 6 斗口至拱外棱(另需减去桃尖梁本身厚度的1 / 2 再加棒长)。
b .棋瓣:棋头下部卷杀分瓣同柱头科厢棋,长度按实际尺寸酬减。 c .栽销:拱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栽木销。
⑩ 柱头科垫拱板、盖斗板、斜斗板、正心杭、挑檐杭、拽架仿、井口仿 上述构件尺寸及做法与相邻平身科同类构件的尺寸及做法相同。 斜向构件的“刻口卡腰”处不“剔袖”,与斜向构件相交的横纵构件也不剔“袖”。 3 )昂翘斗棋角科分件尺寸及细部做法: 659
本款中升、斗类构件所标尺寸、做法均为构件的完整尺寸、做法,其中横、纵向构件因斗拱踩数不同、位置不同而两端、头、尾饰搭配各异,为叙述方便,本款中仅规定了两端、头、尾饰部分尺寸、做法,各构件根据不同的斗拱种类灵活搭配,其间各相同刻口部分的尺寸、做法详见本款各项规定,各横、纵向构件的长度,根据构件所处位置、前后左右头、尾饰组合加出相应的出踩拽架及攒当尺寸为全长;各斜向构件的长度,根据相对应的纵向构件长度加上自身头、尾饰组合长度另乘以自身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为全长。 ① 角科坐斗
a .角科坐斗宽3 . 25 斗口;多边形建筑角科坐斗宽依建筑物木身所处夹角中线向两侧各返1 . 625 斗口,深3 . 25 斗口,高2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角科坐斗用材的横切面与建筑物面宽方向相垂直。c .角科坐斗斗耳部分刻出面宽、进深及斜方向“翘、棋、昂等构件口子,并在“瓜拱”口子下延续剔出
“垫棋板”口子。d ,坐斗斗底部分四面做出“八字倒棱”,并凿出“销子眼”。“销子眼”的外缘做出“压棱”。 e .多边形建筑角科坐斗的里外大面随建筑物本身角度做折线造型,两端随折线做直角截头。
② 角科斜头翘(斜头昂)上平盘斗(斜斗盘)
a .角科斜头翘(斜头昂)上平盘斗宽2 . 3 斗口(以五踩角科第一层的平盘斗计,凡遇踩数变化者角科平盘斗宽度比下层构件的厚度宽出0 . 8 斗口),深同宽,高0 . 6 斗口,无斗耳。斗底、腰高比为2 : l 。 b ,平盘斗用材的横切面垂直于斜向构件。
c .平盘斗斗底部分四面做出“八字倒棱”,在向“翘”或“昂”身方向自斗腰至斗底做“袖”;并在斗底凿出“销子眼”。“销子眼”的外缘做出“压棱”(角科平盘斗通常采用与斜向构件连做,另贴斗耳的做法)。 660
③ 角科十八斗
a .角科十八斗宽1 . 8 斗口,深1 . 4 斗口,高1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角科十八斗用材方向与相邻平身科十八斗同。
c .角科十八斗斗耳部分单方向刻口,刻口方向与纵向构件垂直。
d .角科十八斗在斗底四面做出“八字倒棱,' $在向“翘”或“昂”身方向良斗腰至斗底做“袖”;在斗底做出“销子眼”,并在“销子眼”外缘做出“压棱”。 ④ 角科槽升子
a .角科槽升子宽1 . 4 斗口,深1 . 65 斗口,高1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角科槽升子用材方向与相邻平身科槽升子同。
c .角科槽升子斗耳部分单方向刻口,刻口方向与纵向构件相垂直。
d .角科槽升子外侧自斗耳刻口处居中随槽升子外形向斗底延续剔0 . 25 斗口宽、0 . 2 斗口深垫拱板人槽刻口。
e .角科槽升子在向“棋”身方向(内侧)自斗腰至斗底做“袖”;在斗底做出“销子眼”,并在“销子眼”外缘做出“压棱”。 注:槽升子通常采用与正心拱连做,另贴斗耳的做法。 ⑤ 角科三才升
a .角科三才升宽1 . 4 斗口,深1 . 4 斗口,高1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角科三才升用材方向与相邻平身科三才升同。
C .角科三才升斗耳部分单方向刻口,刻口方向与纵向构件相垂直。
d .角科三才升斗底部分四面“八字倒棱”,做出“销子眼”, 并在“销子眼”外缘做出“压棱”。 ⑥ 角科直翘头 661
a .角科直翘头宽1 斗口,高2 斗口,长自最外或最里拽架中(即升、斗台中)再外出0 . 5 斗口,构件全长另加自正心中至最外或最里拽架中尺寸。
b .升、斗台:翘头上部做出平台,平台居中凿眼栽木销。向拱眼一侧自斗腰至
斗底做十八斗人“袖”桦。
c .拱瓣:翘头下部做卷杀,分为四瓣。
d .棋眼:棋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棋眼中部起弧。 ⑦ 角科斜翘头
a .角科斜翘头(斜头翘)宽1 . 5 斗口(九踩重翘重昂斗拱斜二翘宽1 . 8 斗口),高2 斗口,长自最外或最里拽架中(即升、斗台中)再外出0 . 5 斗口另乘以斗棋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即为角科翘头长,构件全长为各拽架尺寸总和另加头、尾长度乘以斗棋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即为全长。
b .升、斗台:斜翘头上部做出平台,平台居中凿眼栽木销。向棋眼一侧做十八斗人“袖”桦。
c .拱瓣:斜翘头下部做卷杀,分为四瓣。
d .棋眼:拱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棋眼中部起弧。
e .升、斗台、拱瓣、棋眼细部尺寸中的长向尺寸均需乘以斗拱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
⑧ 角科直昂嘴
a .角科直昂嘴宽1 斗口,高3 斗口。长自最外拽架中外返3 . 3 斗口为昂嘴长(一拽架按3 斗口计),构件全长为各拽架尺寸总和另加头、尾长度即为全长。
b .升、斗台:昂头上部做出平台,平台居中凿眼栽木销。向里一侧做十八斗入“袖”桦。
c .昂嘴脑部做“凤凰台”、做曲线形昂身,昂身背部呈圆弧形,前端做斜状昂头,昂嘴整体形状按“起二回三,垂(嘴)七昂(脑)八搭拉十”做法。 662
⑨ 角科斜昂嘴
a .角科斜昂嘴宽见表9 . 1 . 2 . 2 一5 ,高3 斗口,长自最外拽架中外返3 . 3 斗口另乘以斗拱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即为角科昂嘴长(一拽架按3 斗口计),构件全长为各拽架尺寸总和另加头、尾长度乘以斗拱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即为全长。
b .升、斗台:昂头上部做出平台,平台居中凿眼栽木销。向里一侧做平盘斗人“袖”桦(如采用连做则只需做出平盘斗外形即可)。
c .角科斜昂嘴头部做“凤凰台”、做曲线形昂身,昂身背部呈圆弧形,前端做斜状昂头。
d .升、斗台、凤凰台、昂头细部尺寸中的长向尺寸均需乘以斗棋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
昂翘斗拱角科斜昂嘴宽度表表9 . 1 . 2 . 2 - 5
⑩ 角科直蚂炸头(耍头)(同平身科)
a .角科蚂炸头宽1 斗口,高2 斗口,长自出踩最外侧拽架中外返3 斗口为长(按一拽架3 斗口计),构件全长为各拽架尺寸总和另加头、尾长度即为全长。 b .角科蚂炸头头部的外缘呈折线状,依此外形在相应的位置“起峰,,。 ⑩ 角科直撑头木(同平身科)
a .角科直撑头木宽1 斗口,高2 斗口,长自正心中至最外侧拽架中(按一拽架3 斗口计,三踩3 斗口,五踩6 斗口,七踩663
名称 三踩单昂斗拱头昂 三踩单昂斗拱由昂 昂嘴宽度} 名称 昂嘴宽度 七踩单翘重昂斗拱斜头,· 5 斗口1 1 . 88 斗口 昂 七踩单翘重昂斗拱斜二2 · 25 斗口} 2 . 25 斗口 昂 七踩单翘重昂斗拱由昂 2 . 63 斗口 九踩重翘重昂斗拱斜头昂 九踩重翘重昂斗拱斜二昂 九踩重翘重昂斗棋由昂 2 . 1 斗口 2 . 4 斗口 2 . 7 斗口 五踩单翘单昂斗拱斜头2 斗口{ 昂 五踩单翘单昂斗拱由昂 2 . 5 斗口{ 五踩重昂斗拱斜头昂 五踩重昂斗拱斜二昂 五踩重昂斗拱由昂
1 . 5 斗口} 2 斗口! 2 . 5 斗口! 9 斗口,九踩12 斗口)。
b .直撑头木端头做上大下小燕尾禅。 ⑩ 角科斜撑头木
a .角科斜撑头木宽同由昂,高2 斗口,长自正心中至最外侧拽架中(按一拽架3 斗口计,三踩3 斗口,五踩6 斗口,七踩9 斗口,九踩12 斗口),另减桦长再乘以斗拱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即为长。 b .无桦。
注:角科撑头木通常与由昂连做。 ⑩ 宝瓶
a .宝瓶直径同由昂宽,高依不同做法的角梁实样定。b .宝瓶底部座于斜斗盘的中,头部依样板做出斜面,与老角梁底部贴附,上下做销子。瓶身做出圆弧状造型。
⑩ 角科菊花头
a .角科菊花头宽见表9 . 1 . 2 . 2 一6 ,高2 斗口,长自最内侧拽架中里返3 斗口为菊花头长(按一拽架3 斗口计),另乘以斗棋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即为角科斜菊花头长,构件全长为各拽架尺寸总和另加头、尾长度乘以斗棋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即为全长。
昂翘斗拱角科菊花头宽度表表,. 1 . 2 . 2 - 6
b .角科斜菊花头前、下端等分做出内凹外凸的圆弧造型,细部尺寸中的长度尺寸均须乘以斗拱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⑩ 角科六分头、麻叶头(连做)
a .角科斜六分头、麻叶头宽同由昂,高各2 斗口,长在角科直六分头、角科直麻叶头长度基础上乘以斗棋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即为角科六分头、麻叶头长,构件全长为各拽架尺寸总和另加头、尾长度乘以斗棋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即为全长。664
名称 五踩单翘单昂斗拱菊花头 五踩重昂斗拱菊花头 宽度 2 斗口… 2 斗口 }名称 宽度 }七踩单翘重昂斗棋菊花头 2 . 2 斗口 }九踩重翘重昂斗拱菊花头 2 . 4 斗口 b .角科斜六分头、麻叶头头饰做法同角科直六分头、角科直麻叶头,但细部尺寸中的长度尺寸均须另乘以斗拱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 ⑩ 角科析碗
a .角科析惋宽、高、长见表9 . 1 . 2 . 2 一7 。 b .角科彬婉前端随挑檐擦圆弧做出云状造型,再由析惋中心向两侧“起峰”, “起峰”角度依所处夹角角度。
昂翘斗棋角科析婉尺寸表表,. 1 . 2 . 2 一7
⑩ 角科足材(正心)瓜拱头
a .角科足材(正心)瓜拱头厚1 . 25 斗口,高2 斗口,长自瓜拱中外返3 . 1 斗口至棋外棱(如与槽升子连做则自正心外返3 . 3 斗口至升外棱)。 b .升、斗台:拱头上部做出平台,平台居中凿眼栽木销。向拱眼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槽升子人“袖”桦。如与槽升子连做则升、‘斗台不做,在此位置“贴斗耳”。
c .拱瓣:拱头下部做卷杀,分为四瓣。
d .棋眼:拱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棋眼中部起弧。
e .在拱头迎面居中随拱瓣外形剔0 . 25 斗口宽、。.2 斗口深垫拱板入槽刻口。
⑩ 角科单材瓜棋头 665
名称 三踩角科斗拱析惋(与撑头木连做) 五踩角科斗拱析杭 宽 2 . 25 斗口 高 4 . 25 斗口 2 . 5 斗3 . 75 口 斗口 2 . 63 斗口 5 . 25 斗口 长 6 斗口乘以加斜系数 11 . 5 斗口乘以加斜系数 17 . 5 斗口乘以加斜系数 23 . 5 斗口乘以加斜系数 备注 一拽架按3 斗口计 同上 七踩角科斗棋析碗 同上 九踩角科斗拱析惋
2 . 7 斗6 . 75 口 斗口 同上 a .角科单材瓜棋头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长自瓜拱中外返3 . 1 斗口至
拱外棱。
b .拱眼:在拱身上部的两侧刻“棋眼”, “拱眼”呈斜状平面。 c .拱瓣:棋头下部卷杀分为四瓣。
d .栽销:拱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栽木销。 ⑩ 角科足材(正心)万拱头
a .角科足材万拱头厚1 . 25 斗口,高2 斗口,长自万拱中外返4 . 6 斗口至拱外棱(如与槽升子连做则自正心外返4 . 8 斗口至升外棱)。
b .升、斗台:拱头上部做出平台,平台居中凿眼栽木销。向棋眼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槽升子人“袖”桦。如与槽升子连做则升、斗台不做,在此位置“贴斗耳”。 c .拱瓣:棋头下部做卷杀,分为三瓣。
d .拱眼:棋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拱眼中部起弧。
e .在拱头迎面居中随拱瓣外形剔0 . 25 斗口宽、。.2 斗口深垫棋板入槽刻口。
⑩ 角科单材万拱头
a .角科单材瓜棋头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长自万拱中外返4 . 6 斗口至棋外棱。
b .拱眼:在拱身上部的两侧刻“拱眼”, “棋眼”呈斜状平面。 c .拱瓣:棋头下部卷杀分为三瓣。
d .栽销:棋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栽木销。 ⑧ 角科把臂厢拱
a .角科把臂厢棋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出头部分长自最外拽架中外返3 . 6 斗口至拱外棱;向内一侧部分长自正心中内返3 . 6 斗口至棋外棱,构件全长另加出踩拽架尺寸。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666
c .棋眼:在端头及中段露明棋身上部的两侧刻“棋眼”, “棋眼”呈斜状平面。 d .拱瓣:棋头下部卷杀分为五瓣。
e .栽销:棋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栽木销。 O 角科里连头合角拱 a .角科里连头合角棋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与连做的相邻平身科构件同),长一端与相邻平身科构件连做,按平身科尺寸,另一端按斗棋平面放样定(与同层斜向构件连接,做“袖”桦,长按同层斜向构件厚1 / 4 另乘以所处位置夹角的加斜系数定)。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棋头:依平面放样定棋头做法,现有位置长于拱身1 / 2 的,拱头按相邻平身科棋头刻出外形,棋身长度不足1 / 2 的,不做拱头。
d .拱眼:在端头及中段露明棋身上部的两侧刻“拱眼”, “棋眼”呈斜状平面。 e .棋瓣:棋头下部刻出“卷杀”,刻口深。.05 一0 . 1 斗口,自外向内铲“斜棱”;分瓣随相邻平身科拱头。
f .栽销:棋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栽木销。 O 角科鸳鸯交首拱
a .角科鸳鸯交首棋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与连做的相邻平身科构件同),长一端与相邻平身科构件连做,按平身科尺寸,另一端按端头构件及平面放样尺寸定。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拱头:角科斗棋正身至相邻平身斗棋正身尺寸分中为双向棋头“升、斗台”的中,依“三才升”的
里、外底棱作为双向拱子端头的控制线,向内做棋头。
d .拱眼:在端头及中段露明棋身上部的两侧刻“棋眼”, “拱眼”呈斜状平面。 e .拱瓣:双向棋头相交,处于棋身内的刻出端头及“卷杀”,刻口深0 . 05 ? 0 . 1 斗口,自外向内铲“斜棱,' ;处于棋身外667
的“卷杀”部分,锯出“卷杀”外形,分瓣随连做的平身科构件。
f .栽销:角科斗拱正身至相邻平身斗拱正身尺寸分中为“三才升”中,居中栽木销。
@角科垫棋板、盖斗板、斜斗板、正心杭、挑檐杭、拽架杭、井口仿 上述构件尺寸及做法与相邻平身科同类构件的尺寸及做法相同。 ( 2 )放大样
1 )根据设计图纸及传统清官式做法尺寸,在墙面、地面或木板上按1 , 1 足尺画出昂翘斗拱各构件的侧立面及各类棋子的正立面图;画出刻口、袖卯的平面详图并详细标注细部尺寸,角科斗棋需画出每层平面,以详细标明角科各构件的位置、尺寸、叠合关系及头、尾两端的组合。
2 )画好后的大样,应随时遮盖,妥善保管,不得污损。以备在制、安施工时随时对照检验。
3 )大样画好后,应及时请相关技术负责人员检查验收。( 3 )制作样板
1 )用三合板、五合板依照大样把昂翘斗棋各构件的外形套画下来,制作成型并依画线要求刻出口子。
2 )在样板上写明构件名称、尺寸、数量。 3 )制作好的样板应妥善保管,分类存放。 ( 4 )加工规格料
l )根据构件的尺寸、数量加工规格木料。配料要求平直方正、尺寸准确,各种指标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2 )各类规格料的加工其数量及长短应留出适当余量。3 )加工好的规格料要求分类码放待用。 ( 5 )依样板画线
l )样板贴附于规格料大面,用画签沿样板外轮廓在规格料上准确画线,随后用方尺将线过到规格料的另一面,同样随样板668
准确画出外轮廓线。 2 )画线宜使用墨线;用方尺过线必须将方尺尺墩贴附于规格料两个平直方正的“好面”,以保证线头交圈;桦卯相交的线,应交错出头,以备查验。 3 )画好线的构件分类码放,不得混杂存放。 ( 6 )分件制作 ' 1 )加工工序:剔凿销子卯眼一梁头、翘头、拱头、昂嘴、尾饰加工成型~棋眼、云头雕饰一刻口卡腰、剔槽做袖~净活待装。 2 )加工工艺要求:
① 平凿依线剔凿销子卯眼,卯眼垂直方正,深浅一致。② 曲折面锯解加工后必须用净饱净光,加工面直顺方正,平滑光洁。
③ 异形曲线部分的加工必须保证加工面曲线和缓圆润,生动流畅,平直光洁不走形。
④ 刻口卡腰锯解加工,必须保证松紧适宜,略虚不涨。⑤ 制作成型后的半成品
除安装时必须留用的墨线外一律用净刨刨光,不得留有墨迹污渍、斧印、刨痕。 ( 7 )试装摆验 1 )试装顺序:坐斗~各层横向拱子试装一栽销一各层纵向构件试装~各层斜向构件试装一栽销~各层升、斗试装一标写编号。 2 )试装工艺要求:
① 坐斗放于平稳处,检查刻口、“鼻子”及垫棋板槽卯的留置是否正确。 ② 安装各层横向棋子,注意松紧适宜,水平高低位置准确,与座斗“割方”。 ③ 在横向棋子的升、斗台位置栽槽升子木销;在棋身位置栽固定销子,木销尺寸略涨于卯眼尺寸,抹适量乳胶楔人固定,销子出头长度适宜,并于端头做四面“压棱”。 669
④ 安装各层纵向构件,除注意松紧适宜,水平高低位置准确,与横向构件“割方”外,还应随时保证构件的出进尺寸及前后拽架尺寸与大样保持一致,避免在整体安装时加大误差。⑤ 栽拱身固定销子,做法同上。
⑥ 除承托正心、拽架各仿的升、斗暂不安装外,其余槽升子、十八斗均安装人位。安装时需特别注意斗腰的高度不虚不涨,斗耳刻口不紧不松,斗底与升、斗台平稳附实,人“袖”桦、卯紧凑严密。
⑦ 成攒斗拱每层构件安装后,依大样核对尺寸,各构件找方,确认无误后在每层构件的背(上)部标写斗拱编号。编号内容包括位置、层数、名称、序号等。 ( 8 )捆绑存放
用扎绑绳将摆验后的斗拱上下捆绑牢固,分类码放在指定的存放地点。存放地点要求具备通风、防雨、防火和安全的功能。( 9 )成品运输 将捆绑存放的成攒斗拱运至施工现场。运输当中注意成品保护,可采用木方支顶或填充材料铺垫的措施,避免发生磕碰现象。 ( 10 )制定整体安装顺序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及人力、运输、机械等诸因素的影响制定安装顺序,或自一点起始延续分层安装,或分间分层同时安装。 ( 11 )安装位置抄平找方 安装前对坐斗杭进行预检抄平。要求坐斗仿水平方正,接搓顺直无错台,与额(檐)杭结合紧密,不虚不涨。 ( 12 )定位栽销 坐斗仿上弹中线,并根据设计尺寸定出斗拱分位,画出十字线,凿眼栽坐斗木销。所画十字线纵向延长过到平板杭迎面。( 13 )拉线安装
1 )将运至现场的成攒斗棋拆散,依分层安装顺序先后将斗670
棋各构件运至相应位置的脚手架上。运输当中注意按斗棋的编号分堆码放,安装时不得混用。
2 )安装时,先在柱头位置逐层安装柱头斗拱,每层构件安装并检验后固定,同时在构件的里、外棱挂线作为其他攒斗棋安装调整平直的依据。
3 )斗拱各层的安装顺序:坐斗一垫拱板一各层横、纵、斜向构件~各层升斗~桃尖梁~梁上栽横向构件一杭类安装一斜、盖斗板。 4 )安装工艺要求:
① 坐斗(桶子大斗、角科坐斗)顺序安装于坐斗杭上,大斗底棱十字线与坐斗
杭十字线吻合;拉通线尺量检查各相邻坐斗刻口的高度是否一致;斗拱外棱是否一致。
② 顺序安装垫棋板,并注意拱板人槽尺度适宜,不“扛”拱子不透亮;松紧适宜,不“撑”拱子不晃荡。
③ 安装横向构件需拉通线安装,通线要求必须与建筑物的横轴保持水平,横向构件的外棱贴附于通线,要求“似挨似不挨”, 不得“扛”线。横向正心杭、拽架仿的“接搓”必须做“刻半”桦,且长度不短于2 倍的本身厚,同时位置必须置于斗拱的纵向构件之上。 ④ 安装纵、斜向构件也需拉通线安装,通线控制各攒斗棋纵向构件的出进尺度;纵向构件安装时必须保证与横向构件的“割方”;斜向构件安装时必须保证与横向构件的夹角角度;必须保证“拽架”尺寸的准确;必须保证各“刻口卡腰”部分的“松紧适宜”,严禁过多伤及斜、纵向构件的“盖口”部分。⑤ 在安装斗棋横、纵、斜向构件的同时,安装各层升、斗。升、斗的安装应随时检查“斗腰”的高度尺寸,以免造成升、斗上方构件逐层高度的“亏”、“涨”,同时注意斗耳之间净空尺寸,避免在安装上方构件时将斗耳撑涨劈裂或缝隙过大造成松动。⑥ 斗棋各件检查调整后安装斜、盖斗板,斜斗板要求长(横)向两端依构件上板槽形状做出桦头,人位板槽,短(进深671
向)依本身角度刮出“坡棱”与仿子上口找平,盖斗板按杭子“裁口”尺寸截出长短宽窄,坐于“裁口”内。 , . 1 . 3 质t 技术要点
9 . 1 . 3 . 1 技术要点
( 1 )昂翘斗棋各分件的模数尺寸根据“斗口”而定。以“斗口”为计算单位。 ( 2 )凡斗棋构件相叠,必须栽木销。纵向构件及斜向构件相迭,每层用于固定的销子不少于2 个,升、斗销子每件1 个,挑檐枕及正心杭栽销间距不大于lm 。 ( 3 )昂翘平身科斗棋中横向(面宽)、纵向(进深)构件相交,均须“刻口卡腰”扣搭。刻口部位的要求:横向(面宽方向)构件为“等口”,刻口向上,纵向(进深方向)构件为“盖口”,刻口向下(即面宽压进深),各留1 / 2 。遇有“连做”构件,则可根据安装顺序灵活掌握。 ( 4 )昂翘柱头科斗棋位置处于桃尖梁下皮本层及以下层的构件,横向(面宽)、纵向(进深)相交,均须“刻口卡腰”扣搭。位置处于桃尖梁下皮本层以上层的正心、拽架杭不做“刻口卡腰”,仅在桃尖梁相应部位按杭子尺寸剔“袖”(卯口),仿子与其直交;与桃尖梁相交的“里拽厢拱头”与桃尖梁桦卯(双桦)相交。构件刻口部位的要求:横向(面宽方向)构件为“等口”, 刻口向上;纵向(进深方向)构件为“盖口”,刻口向下(即面宽压进深),刻口高为横向构件高的1 / 2 。 ( 5 )昂翘角科斗棋中横纵两方向构件相交的,“刻口卡腰”与平身科斗棋做法相同,与斜向构件三方向重合相交的其斜向构件为“盖口”,刻口向下,上部留1 / 3 ;纵向(进深方向)构件为“腰杭”,上下刻口,中部留1 / 3 ;横向<面宽方向)构件为“等口”,刻口向上,下部留1 / 3 。 < 6 )昂翘平身科及柱头科斗棋“刻口卡腰”的构件必须两面“剔袖”,袖深0 . 1 斗口。角科斗拱中斜向构件及与其相交的正交672
构件不“剔袖”,正交构件凡不与斜向构件“刻口卡腰”者,均须“剔袖”,袖深0 . 1 斗口。
( 7 )严格按设计要求的年代做法制作施工,严禁“张冠李戴”。9 . 1 . 3 . 2 质t 要点 ( 1 )画线工序要求尺寸准确;刻口线及外轮廓线两面方正对应;桦卯线相交要求出头,以备查验。
( 2 )制作工序要求按线加工,卯眼剔凿及刻口留袖必须垂直方正、深浅一致、松紧适宜;外形表面要求郁顶光洁,曲线和缓美观。( 3 )安装工序要求斗拱按号人位、顺序安装,不得混用及工序颠倒;逐层验线,保证斗棋的水平方正及出进一致;刻口卡腰、拱板人槽要求松紧适宜,不“扛”不“涨”;长向构件(杭子)的接搓必须处在斗拱的纵向构件位置上。 , . 1 . 4 质且验收标准
9 . 1 . 4 , 1 制作质t 标准 ( 1 )主控项目
1 )昂翘斗拱制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符合现行标准的规定。2 )昂翘斗拱各构件的材质必须符合第9 . 1 . 1 . 2 条的规定;各构件刻口卡腰部分材质必须符合表9 . 1 . 1 . 2 的规定。3 )昂翘斗拱的样板须经有关人员验收后方可进行制作。成批制作的斗拱应先制作出一攒安装并经验收合格后后方可进行成批制作。
4 )昂翘斗拱各构件的外形尺寸必须足尺放样,准确无误。各层构件相迭组合后的高度、头尾雕饰的形状尺度、操作工艺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符合现行标准规定。 5 )昂翘斗拱各构件刻口、卡腰,槽、桦、袖、卯及销子的留置必须符合现行标准的规定。
6 )昂翘斗拱单件制作完成后,在正式安装之前必须以“攒”为单位进行试装摆验,并分组码放,不得混淆。 ( 2 )一般项目 673
l )用材尺寸准确、方正直顺、表面平整光洁无“俄搓”。2 )昂翘斗拱斗棋各构件的外形与样板相符。构件的外棱及平直折角部分要求方正直顺;异形曲线部分要求圆润和缓,不呆板生硬。
3 )成品构件截头、卷杀、起峰、起渠及内凹外凸的断面及构件各面要求平直光洁、棱角分明,基本无锯毛、刨痕及锤印。4 )构件刻口、卡腰、槽、桦、袖、卯及销子等部位要求各面方正平直、略虚不涨、肩膀严实、松紧适度。
5 )昂翘斗拱制作的允许偏差标准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9 . 1 . 4 . 1 的规定。 昂翘斗拱制作允许偏差标准与检验方法表,. 1 . 4 . 1 序号!项目 检验方法 11 构件尺寸
样板及尺量检查
成攒尺寸 构件方正平直
各层构件迭压缝隙头饰、尾饰外形刻口卡腰、槽、榨、袖、卯深浅(虚、涨)肩膀严实 刻口位移
截头、起峰面方正平直 长(宽)高厚(深)高
允许偏差1 / 30 斗口,镇4mm 1 / 100 斗口,簇Inun 1 / 200 斗口,镇0 . sm 执1 / 30 斗口,总高(3 ?
1 / 100 斗口,( lmm 1 / 100 斗口,( lrnrn 1 / 60 斗口,( 1 . srnm 虚1 / 100 斗口,成1 ? ,涨不允许l 八00 斗口,镇lrnm 1 / 60 斗口,《 1 . snun 样板及尺量检查尺量检查尺量检查样板检查 样板及尺量检查
楔形塞尺检查样板及尺量检查 1 / 100 斗口,( lrn 功 尺量检查
9 . 1 . 4 . 2 安装质t 标准 ( 1 )主控项目
1 )昂翘斗拱安装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符合现行标准的规定。2 )昂翘斗棋安装前必须检查坐斗杭的水平方正及坐斗分位准确无误。 674
3 )昂翘斗棋安装前必须对运至现场的斗拱逐件检查,确认完好无缺后方可进行安装。 4 )昂翘斗拱安装必须按现行标准规定的安装顺序进行安装,同时也必须按摆验时的编号顺序进行分攒安装,不得混用。5 )昂翘斗拱安装必须按间逐层拉通线找水平出进;按攒吊中线找垂直。 ( 2 )一般项目
l )昂翘斗拱各构件相交松紧适度、迭压严实、栽销齐全、牢固。
2 )昂翘斗棋各构件表面无锤印、斧迹、刨痕、坏损。3 )斜斗板、盖斗板、垫拱板位置准确、遮盖严实、安装牢固。4 )挑檐杭、拽架杭、井口杭、正心杭的接头处不得赶在卯口、卡腰及悬空部位。
5 )昂翘斗拱安装的允许偏差标准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9 . 1 . 4 . 2 的规定。 昂翘斗拱安装允许偏差标准与检验方法表,. 1 . 4 . 2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斗拱攒中一中11 尺寸 9 曰 相邻构件水平高差 相邻构件出进nj 错位 连纵向构件垂直 几 』 Q 杭、拱垂直 6 7
以攒为单位,在斗拱中心拉线,1 / 50 斗口,簇Zmrn 尺量 以间为单位,在构件上皮拉通线,尺量 以间为单位,在构件端头拉通1 / 20 斗口,簇4IYinl 线,尺量 1 / 3O 斗口,簇3mm 1 / 30 斗口,叠加(3mrn 贴纵向构件外皮用水平尺测量 1 / 50 斗口,叠加(Zr 贴仿、拱大面用水平尺测量 曲n 1 / 100 斗口,簇Inml 楔形塞尺检查 尺量检查 1 / 100 斗口,簇1llun ' 75 构件迭压缝隙 上下层构件错台 9 . 1 . 5 成品保护
( 1 )制作当中及制作完成的成品、半成品应随时码放、存放在通风、干燥并具有完善的防火、防雨、雪及保管功能的场所。
( 2 )半成品、成品在吊装、运输当中应采用填充、加固的技术措施防止磕碰;吊装用绳不得使用钢丝绳,应使用麻绳(扎绑绳),并在吊装时采用铺垫、遮挡的方法防止损伤构件的棱角;雨、雪天运输应采用雨布苫盖。
( 3 )安装当中需要用锤、斧等工具敲击构件表面时,应用木块垫在构件表面,避免出现锤印、斧迹。 ( 4 )安装工序完工后、下一道工序开始施工时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成品保护的教育,除采取适当的遮挡、铺垫措施外,还应随时巡回检查,严防在下一道工序施工中出现蹬踏斗棋构件及在斗拱构件上支撑、加固上层构件等现象。 ( 5 )昂翘斗拱构件的存放必须采取防雨、防潮及通风措施,避免构件受潮变形。 ( 6 )加工好的成品构件,存放期不宜过长,超过三个月时应先刷一遍桐油,防止构件变形。
9 . 1 . 6 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
( 1 )施工现场严禁打闹,严禁酒后操作。 ( 2 )圆盘锯、带锯、曲线锯、平刨、压刨等较大型电动工具必须安装在具备防砸、防雨功能的加工车间(工作棚)内。( 3 )施工现场及加工车间(工作棚)内不得有明火,同时必须备有符合消防规范规定数量及功能的灭火器材,并定时对机具设备进行检查,杜绝火灾隐患。 ( 4 )所有电动工具的安全防护装置必须齐全有效。( 5 )昂翘斗棋安装所用架
子必须满铺脚手板;必须设有挡脚板及护身栏杆,同时,不得有探头板和飞跳板。 676
( 6 )进人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严禁光脚、穿拖鞋、高跟鞋及带钉易滑鞋。 ( 7 )高处作业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
( 8 )昂翘斗拱安装必须在脚手架上进行,不得站在木构件上进行安装。 ( 9 )昂翘斗棋安装时,施工人员的手使工具应随时放人工具袋,并提前在坐斗枕下皮支搭密目式安全网,以免构件及工具坠落砸伤其他施工人员。 9 . 1 . 7 环境保护关键要求
( 1 )加工车间(工作棚)要求通风并有有效的排尘装置,避免加工中产生的粉尘对加工人员造成伤害。 ( 2 )加工车间(工作棚)应对机械噪声采取封挡、限时使用等措施,使其达到相应的环境噪声标准要求。 ( 3 )加工车间和施工现场应设专人每日清扫木屑、刨花,倒人指定地点,并用苫布苫盖。避免环境污染,减少火灾隐患。
( 4 )施工垃圾应及时清运出场。清运车辆应按规定进行封闭。 ( 5 )施工现场所设厕所应有化粪池;食堂应设隔油池;生活污水应设排水管道集中排放,不得向市政雨水管道排放。 9 . 1 . 8 质,记录
( 1 )木材含水率试验报告。 ( 2 )施工测量记录。
( 3 )昂翘斗拱加工技术交底。 ( 4 )昂翘斗棋安装技术交底。 ( 5 )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 6 )预检记录。
( 7 )昂翘斗棋加工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记录。 677
( 8 )昂翘斗拱安装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记录。( 9 )斗棋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记录。 ( 1 。)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报验表。 9 . 2 溜金斗拱制作与安装 9 . 2 . 1 施工准备
9 . 2 . 1 . 1 技术准备 ( 1 )通过熟悉图纸及设计交底,详细了解建筑物的功能做法、构造特点、设计意图及有无特殊的使用要求。 ( 2 )熟悉溜金斗棋各分件的扣搭、安装顺序,头、尾组合,熟悉溜金斗棋每层的构件组成。 ( 3 )核实图纸上溜金斗棋各部位的斗口尺寸,如攒挡、拽架尺寸、构件长、宽、
厚是否与传统权衡尺寸一致,避免误操作。 ( 4 )核实个别部位的特殊做法,如构件是否减做、连做等。( 5 )核实做法的年代要求,熟悉不同年代的不同做法。9 . 2 . 1 . 2 材料要求 ( 1 )溜金斗棋用材一般采用天然生长的优质红、白松风干材为制作原材料,根据斗拱各分件对材质的不同要求,其用材的标准应符合表9 . 2 . 1 . 2 的规定。
溜金斗拱构件用材标准表表,. 2 . 1 . 2
构件类别 各类木材的缺陷及指标 备注 斜纹的斜率 腐朽 木节 虫蛀 裂缝 髓心 水年食 升、斗 不允许 在构件任何一面、任何不150 ~长度内,所有木节尺簇12 % 允寸的总和不得大于所在面的许 1 / 2 ,死节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簇18 写 斗拱中的受压构件678 续表
( 2 )柱头科、角科坐斗用材宜使用硬杂类木材,如柏木、桦木、柞木等。 ( 3 )昂嘴、夔龙尾、菊花头及三幅云拱等构件用材可根据实际情况顺木纹粘(拼)结,粘(拼)结同时必须用木螺钉固定,并将钉帽卧进木材中,表面用同树种、同纹理木材嵌实遮盖。后尾秤杆与前端构件的连(拼)接,除用上述方法外,还应在相应部位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以弥补因构件用材出现斜纹使强度降低的结构弊病。
( 4 )溜金斗拱制作用胶的各项指标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 679
构件类别 各类木材的缺陷及指标 木节 备注 斜纹的翘、昂、耍不头、撑头允木、后尾秤许 腐朽 虫裂髓心 蛀 缝 陈率含州 斜率 在构件任何一面、任何15omm 长度内,所有木节尺寸的总和不簇8 % 大于所在面宽的1 / 4 ,死节不允许 在构件任何一面、任何15 。~长度内,所有木节尺寸的总和不大于所在面宽的成10 % 1 / 4 ,死节不允许。刻口卡腰保留部分不允许有木节 在构件任何一面、任何150 ~长度内,所有木节尺寸的总和不大于所在面宽的2 / 5 ,死节不允许
杆、析惋 斗棋中纵向向不不不外挑出允允允( 18 % 的悬挑许 许 许 受弯、受压构件 斗拱中横向向外挑出不不不的悬挑允允允镇18 % 受弯、许 许 许 受压、装饰构件 单材不棋、.单材允云拱、足材许 拱 正心杭、不里、外拽架允仿、挑檐许 仿、井口杭 不不不镇18 《 10 % 允允允纬 许 许 许 联系一间内各攒斗拱悬挑受弯、受压构件 9 . 2 . 1 . 3 主要机具
( 1 )电动工具类:圆盘锯、带锯、曲线锯、平刨、压刨、手提刨、磨光机。 ( 2 )手工工具类:直线锯、曲线锯、手推平刨、手推净刨、曲线刨、扁铲、平凿、圆凿、刻刀木锉、斧子、钉锤、砂纸、红、黑铅笔、墨斗、画签、线坠、水平尺、盒尺、方尺、角尺、活动角尺、尺板、工具袋。 9 . 2 . 1 . 4 作业条件 ( 1 )溜金斗拱在制作与安装前必须保证施工人员具有一定水平的施工技能;具备读识图纸的能力;并有一定数量比例的古建技师及高级技工掌线、带班。 ( 2 )进行制作工序的场地必须具备防火安全功能,同时遮风挡雨、光线良好、通风宽敞,并有尺度适中的工作台及防雨通风的存放场所。 ( 3 )施工现场的电气设施、防火设施等必须符合相关规定。( 4 )施工机具的各种安全指标均符合相关规定。 ( 5 )施工现场必须搭设有符合相关规定的斗棋安装架子。( 6 )溜金斗拱的安装部位不得有脚手架横杆及其他影响安装作业的物件。 ( 7 )在溜金斗拱安装位置下必须设有密目式安全网。( 8 )溜金斗拱安装位置
的水平标高及方正直顺必须符合相关规定。
( 9 )斗拱分种类、分攒、分层运至相应位置的安装架子上,不得混放。 9 . 2 . 2 操作工艺
9 . 2 . 2 . 1 工艺流程
画舀函亚医亘因~匡困~困亘困~区工亘亘到~匝亘应画一医亘亘国~匾奎亘画~医画查因~画巫圈~680
闹歪整袜妥萄丽酬~医襄履宜砂平两习~匾西藏阔~匾或妥酬9 . 2 . 2 . 2 操作工艺
( 1 )确定分件尺寸及做法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各分件的尺寸及做法,如无明确要求,应按以下规制(清式做法)确定。
1 )溜金斗拱分件尺寸及细部做法
本款中升、斗类及横向棋类构件所标尺寸、做法均为构件的完整尺寸、做法,其纵向构件因斗拱踩数不同而头、尾饰搭配各异,为叙述方便,本款仅规定头、尾饰部分尺寸、做法,不同的工程应根据不同踩数的斗棋灵活搭配,其间各相同刻口部位的尺寸、做法详见本款各项规定,各纵向构件的长度根据构件的种类、所处位置、踩数多少加出相应的室外拽架尺寸及室内步架分当(各三幅云棋所处位置)的加斜尺寸为全长。各横向拱的长度如设计无特殊标明的按传统清式权衡尺寸。
① 平身科坐斗(大斗)
a .平身科坐斗宽3 斗口,深3 . 25 斗口,高2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平身科坐斗用材的横切面与“翘、昂”口子相垂直。c .平身科坐斗斗耳部分双方向刻口。垂直于建筑物面宽方向(长向)刻“翘、昂”等口子,并于口子内做“鼻子”;平行建筑物面宽方向刻“瓜棋”口子,并向下延续剔出“垫棋板”口子。
d .坐斗斗底部分四面做出“八字倒棱”,并凿出“销子眼”。“销子眼”的外缘做出“压棱气斗底十字线延伸到斗底外棱。② 平身科十八斗
a .平身科十八斗宽1 . 8 斗口,深1 . 4 斗口,高1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平身科十八斗用材方向与平身科坐斗同。
c .平身科十八斗斗耳部分单方向刻口,刻口方向与纵向构件垂直。 681
d .平身科十八斗在斗底四面做出“八字倒棱”;在向“翘”或“昂”身方向自斗腰至斗底做“袖”;在斗底做出“销子眼”, 并在“销子眼”外缘做出“压棱”。 ③ 平身科槽升子
a .平身科槽升子宽1 . 4 斗口,深1 . 65 斗口,高1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0
b .平身科槽升子用材方向与平身科坐斗同。
c .平身科槽升子斗耳部分单方向刻口,刻口方向与纵向构件相垂直。
d .平身科槽升子外侧自斗耳刻口处居中随槽升子外形向斗底延续剔0 . 25 斗
口宽、0 . 2 斗口深垫拱板人槽刻口。
e .平身科槽升子在向“拱”身方向(内侧)自斗腰至斗底做“袖”;在斗底做出“销子眼”,并在“销子眼”外缘做出“压棱”。注:槽升子通常采用与正心拱连做,另贴斗耳的做法。 ④ 平身科三才升
a .平身科三才升宽1 . 4 斗口,深1 . 4 斗口,高1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平身科三才升用材方向与平身科坐斗同。
c .平身科三才升斗耳部分单方向刻口,刻口方向与纵向构件相垂直。
d .平身科三才升斗底部分四面“八字倒棱”,做出“销子眼”,并在“销子眼”外缘做出“压棱”。 ⑤ 平身科翘头
a .平身科翘头宽1 斗口,高2 斗口,长自最外或最里拽架中(即升、斗台中)再外出0 . 5 斗口,全长另加自正心中至最外或最里拽架中尺寸。
b .升、斗台:翘头上部做出升、斗平台并居中凿十八斗销子眼;向拱眼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十八斗人“袖”桦。c .拱瓣:翘头下部做卷杀,分为四瓣。 d .拱眼:双面做拱眼,拱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682
向拱眼中部起弧。 ⑥ 平身科昂嘴
a ,平身科昂嘴宽1 斗口,高3 斗口。长自最外拽架中外返3 . 3 斗口为昂嘴长(按一拽架3 斗口计),构件全长为正心中以外各拽架尺寸总和另加头、中段、尾饰长度即为全长。b .升、斗台:昂头上部做出升、斗平台并居中凿十八斗销子眼。向里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十八斗入“袖”桦。
c .昂嘴脑部做“凤凰台”、做曲线形昂身,昂身背部呈圆弧形,前端做斜状昂头,昂嘴整体形状按“起二回三,垂(嘴)七昂(脑)/又搭拉十”做法。 ⑦ 平身科蚂炸头(耍头)
a .平身科蚂蚌头宽1 斗口,高2 斗口,长自出踩最外侧拽架中外返3 斗口为长(按一拽架3 斗口计),构件全长为正心中以外各拽架尺寸总和另加头、秤杆、尾饰长度即为全长。b .平身科蚂炸头头部的外缘呈折线状,依此外形在相应的位置“起峰”。 ⑧ 平身科撑头木
a .平身科撑头木(正心中以外部分)宽1 斗口,高2 斗口,长自正心中至最外侧拽架中(按一拽架3 斗口计,三踩3 斗口,五踩6 斗口,七踩9 斗口,九踩12 斗口),构件全长为正心中以外各拽架尺寸总和另加秤杆、尾饰长度即为全长。
b .平身科撑头木端头做上大下小燕尾桦。 ⑨ 平身科菊花头
a .平身科菊花头宽1 斗口,高、长按不同踩数斗拱放实样定,构件全长为正心中以外各拽架尺寸总和另加头、中段、尾饰长度即为全长。
b .平身科菊花头前、下端等分做出内凹外凸的圆弧造型,刻出太极图形。 ⑩ 平身科六分头
a .平身科六分头宽1 斗口,高2 斗口,长自内侧步架各三683
幅云棋中里返1 . 1 斗口为各六分头长,构件全长为正心中以外各拽架尺寸总和另加头、中段、秤杆、尾饰长度即为全长。b .升、斗台:平身科六分头上部做出升、斗平台并居中凿十八斗销子。向正心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十八斗人“袖”桦。c .平身科六分头头部做折线造型。 ⑧ 平身科麻叶头
a .平身科麻叶头宽1 斗口,高2 斗口,长自金擦中里返3 斗口为平身科麻叶头长,构件全长为正心中以外各拽架尺寸总和另加头、中段、秤杆、尾饰长度即为全长。
b .平身科麻叶头呈云状外缘,“起峰”,底部“起渠”。在外缘内的两侧平面上雕刻云纹斜棱,组成完整图案(即“三弯九转,' )。⑩ 平身科三幅云头 a .三幅云头宽1 斗口,高3 斗口,长自金擦中里返4 斗口为平身科三幅云头长,构件全长为正心中以外各拽架尺寸总和另加头、中段、秤杆、尾饰长度即为全长。
b .与金凛部位横向构件刻口相交,棋头做出云朵外形,不起峰。 c .沿云朵外形在拱身的两个大面分别雕刻出三个祥云图形,雕刻面呈直棱坡形,外高内低,分出层次。 ⑩ 平身科夔龙尾头
a .夔龙尾头宽1 斗口,后尾局部高2 斗口,长至三幅云拱中外返2 一4 斗口(视夔龙尾造型而定),构件全长为正心中以外各拽架尺寸总和另加头、中段、尾饰长度即为全长。
b .夔龙尾末端做出卷尾造型,不“起峰”,不做雕饰。⑩ 平身科秤杆(正心中以里部分)
a .平身科秤杆正心中以里宽、高、长尺寸见表9 . 2 . 2 . 2 一1 。b .平身科秤杆:① 前端做“撑头木”桦及“蚂蚌头”。② 做“刻口卡腰”、“剔袖”与正心构件相交。
③ 做“刻口卡腰”、“剔袖”与三幅云棋相交。 ④ 中间及尾端垂直于地面凿出覆连销卯眼。 684
⑤ 秤杆下部与菊花头连做或粘接菊花头。
⑥ 尾端做六分头、夔龙尾头饰或做上大下小燕尾桦与横向构件相交。 ⑦ 每800 一1000 ~栽木销一个。(每构件不少于2 个) 名称}宽
溜金斗拱平身科秤杆尺寸表高}长} 三踩平身科秤杆 1 斗口
1 . 8 斗口(按五举计)
金步架加举斜另加出踩拽架、头、尾饰尺寸
五踩平身科秤杆 1 斗口
1 . 8 斗口(按五举计)
金步架加举斜另加出踩拽架、头、尾饰尺寸 七踩平身科秤杆 1 斗口
1 . 8 斗口(按五举计)
金步架加举斜另加出踩拽架、头、尾饰尺寸 九踩平身科秤杆 1 斗口
1 . 8 斗口(按五举计)
金步架加举斜另加出踩拽架、头、尾饰尺寸
表9 . 2 . 2 . 2 一1 备注挑金做:蚂蚌头、撑头木起秤杆 落金做:撑头木起秤杆挑金做:蚂炸头、撑头木起秤杆 落金做:撑头木起秤杆挑金做:蚂蚌头、撑头木起秤杆 落金做:蚂炸头、撑头木起秤杆 挑金做:蚂炸头、撑头木起秤杆 落金做:蚂昨头、撑头木起秤杆
⑩ 平身科析碗(正心中以外部分)
a .平身科析碗正心中以外宽、高、长尺寸见表9 . 2 . 2 . 2 一2 。 溜金斗拱平身科析婉尺寸表 表9 . 2 . 2 . 2 - 2
名称 三踩平身科析碗 五踩平身科析杭 七踩平身科析碗 宽 1 斗口 1 斗口 l 斗口 高 长 3 斗3 斗口 口 3 , 75 斗6 斗口 口 5 . 25 斗9 斗口 口 备注 一拽架按3 斗口计;与撑头木、夔龙尾连做 一拽架按3 斗口计;与夔龙尾连做 一拽架按3 斗口计;与夔龙尾连做 九踩平身科析惋
1 斗口 6 . 75 斗12 斗口 口 一拽架按3 斗口计;与夔龙尾连做 685 b .平身科析婉前端随挑檐擦圆弧做出云状造型;中间依正心擦半径做出“擦杭”;后端与起秤杆、夔龙尾连做。 ⑩ 平身科覆连销
a .平身科覆连销见方1 斗口,长按不同踩数斗棋放样定。b .剑把:剑把出头长2 斗口,随起秤杆角度做剑把造型。c .销子卯眼:依夔龙尾实际尺寸凿销子眼,栽销子锁定斗棋后尾各构件。 ⑩ 平身科足材(正心)瓜拱
a .平身科足材(正心)瓜拱厚1 . 25 斗口,高2 斗口,长至两侧拱外棱6 . 2 斗口(如与槽升子连做则长至两端升外棱6 . 6 斗口)。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升、斗台:两端拱头上部做出升、斗平台并居中凿槽升子销子眼。向拱眼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槽升子人“袖”桦。如与槽升子连做则升、斗台不做,在此位置“贴斗耳”。 d .拱瓣:两端拱头下部做卷杀,分为四瓣。
e .棋眼:双面刻拱眼,棋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拱眼中部起弧。
f .拱板槽桦:在两端拱头迎面居中随拱瓣外形剔。.25 斗口宽、0 . 2 斗口深垫拱板入槽刻口。
9 .棋身销子眼:在两端拱眼上方凿构件固定销子眼各一个。⑩ 平身科单材瓜拱
a .平身科单材瓜拱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长至两端拱外棱6 . 2 斗口。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棋眼:在拱身上部的双面做“棋眼”, “拱眼”呈斜状平面。 d .拱瓣:两端拱头下部卷杀分为四瓣。
e .栽销:两端拱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凿三才升销子眼。⑩ 平身科足材(正心)万拱 686
a .平身科足材万棋厚1 . 25 斗口,高2 斗口,长至两端拱外棱9 . 2 斗口(如与槽升子连做则长至两端升外棱9 . 6 斗口)。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升、斗台:两端拱头上部做出升、斗平台并居中凿槽升子销子眼。向拱眼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槽升子人“袖”桦。如与槽升子连做则升、斗台不做,在此位置“贴斗耳”。 d .棋瓣:两端棋头下部做卷杀,分为三瓣。
e .棋眼:双面刻棋眼,棋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棋眼中部起弧。
f .拱板槽桦:在两端拱头迎面居中随拱瓣外形剔0 . 25 斗口宽、0 . 2 斗口深垫棋板人槽刻口。
9 .拱身销子眼:在两端拱眼上方凿构件固定销子眼各一个。⑩ 平身科单材万拱
a .平身科单材万拱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长至两端棋外棱9 . 2 斗口。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拱眼:在棋身上部的两侧做“拱眼”, “拱眼”呈斜状平面。 d .棋瓣:两端拱头下部卷杀分为三瓣。
e .栽销:两端棋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凿三才升销子眼。⑧ 平身科厢拱 a .平身科厢拱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长至两端棋外棱7 . 2 斗口至棋外棱。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棋眼:在拱身上部的两侧做“拱眼”, “棋眼”呈斜状平面。 d .拱瓣:两端拱头下部卷杀分为五瓣。
e .栽销:两端拱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凿三才升销子眼。⑩ 平身科麻叶云拱
a .平身科麻叶云拱厚1 斗口,高2 斗口,长至两端麻叶云687
拱外棱7 . 6 斗口。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平身科麻叶头呈云状外缘,“起峰”,底部“起渠”。在外缘内的两侧平面上雕刻云纹斜棱,组成完整图案(即“三弯九转”)。 ⑩ 平身科三幅云拱
a .平身科三幅云棋厚1 斗口,高3 斗口,长至两端三幅云棋外棱8 斗口。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拱头做出云朵外形,不起峰。 d .沿云朵外形在拱身的两个大面分别雕刻出三个祥云图形,雕刻面呈直棱坡形,外高内低,分出层次。
@平身科垫棋板、盖斗板、斜斗板
a .平身科垫拱板厚0 . 25 斗口,高3 . 4 斗口(单拱)或5 . 2 斗口。(重拱)长为相邻两攒斗拱净空长度另加两份人槽尺寸( 0 . 2 斗口XZ )。 b .平身科盖斗板、斜斗板厚同垫拱板,宽、长随所处位置实际尺寸。 ⑥ 平身科正心仿、挑檐杭、拽架杭 a .平身科正心树厚1 . 25 斗口,高2 斗口,长随面宽。位处正心拱上方的正心仿在两槽升间居中剔0 . 25 斗口宽、O , 2 斗口深垫拱板人槽刻口;各层正心仿之间、与正心擦之间须栽销固定,间距不大于lm 。
b .平身科挑檐杨、拽架仿厚1 斗口,高2 斗口,长随面宽。挑檐仿与挑檐擦之间须栽销固定,间距不大于lm 。
2 )溜金斗拱柱头科斗棋分件尺寸及细部做法:
本款中升、斗类及横向拱类构件所标尺寸、做法均为构件的完整尺寸、做法,其纵向构件因斗棋踩数不同而头、尾饰搭配各异,为叙述方便,本款中仅规定了头、尾饰部分尺寸、做法,不同的工程应根据不同踩数的斗拱灵活搭配,其间各相同刻口部位688
的尺寸、做法详见本款各项规定,各纵向构件的长度,根据构件的种类、所处位置、出踩多少加出相应的拽架尺寸另加头尾饰为全长。各横向棋的长度均同平身科斗棋。
① 柱头科坐斗(桶子大斗) a .柱头科坐斗宽4 斗口,深3 . 25 斗口,高2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柱头科坐斗用材的横切面与“翘、昂”口子相垂直。c .柱头科坐斗斗耳部分双方向刻口。垂直于建筑物面宽方向(长向)刻“翘、昂”等口子,并于口子内做“鼻子,' 5 平行建筑物面宽方向刻“瓜拱”口子,并向下延续剔出“垫拱板”口子。
d .座斗斗底部分四面做出“八字倒棱”,并凿出“销子眼”。“销子眼”的外缘做出“压棱”;斗底十字线延伸到斗底外棱。② 柱头科十八斗(桶子十八斗) a .柱头科十八斗宽3 . 4 斗口(以五踩斗棋计,凡遇踩数变化者柱头科十八斗宽度比上层构件的厚度宽出0 . 4 斗口),深1 . 4 斗口,高1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b .柱头科十八斗用材方向与平身科十八斗同。 c .柱头科十八斗斗耳部分单方向刻口,刻口方向与纵向构件垂直。
d .柱头科十八斗在斗底四面做出“八字倒棱”;在向“翘”或“昂”身方向自斗腰至斗底做“袖”;在斗底做出“销子眼”, 并在“销子眼”外缘做出“压棱”。 ③ 柱头科槽升子(同平身科)
a .柱头科槽升子宽1 . 4 斗口,深1 . 65 斗口,高1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l : 2 。
b .柱头科槽升子用材方向与柱头科坐斗同。
c .柱头科槽升子斗耳部分单方向刻口,刻口方向与纵向构件相垂直。 d .柱头科槽升子外侧自斗耳刻口处居中随槽升子外形向斗689
底延续剔0 . 25 斗口宽、0 . 2 斗口深垫拱板入槽刻口。 e .柱头科槽升子在向棋身方向(内侧)自斗腰至斗底做“袖”;在斗底做出“销子眼”,并在“销子眼”外缘做出“压棱”。
注:槽升子通常采用与正心拱连做,另贴斗耳的做法。 ④ 柱头科三才升(同平身科)
a .柱头科三才升宽1 . 4 斗口,深1 . 4 斗口,高1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o
b .柱头科三才升用材方向与柱头科坐斗同。
c .柱头科三才升斗耳部分单方向刻口,刻口方向与纵向构件相垂直。
d .柱头科三才升斗底部分四面“八字倒棱”,做出“销子眼”,并在“销子眼”外缘做出“压棱”。 ⑤ 柱头科翘头
a .柱头科翘头(各踩斗拱头翘)宽2 斗口(九踩重翘重昂斗拱二翘宽2 . 5 斗口),高2 斗口,长自最外或最里拽架中(即升、斗台中)再外出0 . 5 斗口,构件全长为各拽架尺寸总和另加头、尾长度即为全长。
b .升、斗台:翘头上部做出平台,平台居中凿眼栽木销。向拱眼一侧做十八斗入“袖”桦。
c .拱瓣:翘头下部做卷杀,分为四瓣。
, d .棋眼:拱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拱眼中部起弧。 ⑥ 柱头科昂嘴
a .柱头科昂嘴宽见表9 . 2 . 2 . 2 一3 ,高3 斗口,‘长自最外拽架中外返3 . 3 斗口为昂嘴长,构件全长为各拽架尺寸总和另加头、尾长度即为全长。 b .升、斗台:昂头上部做出平台,平台居中凿眼栽木销。向里一侧做十八斗入
“袖”桦。
c ,昂嘴脑部做“凤凰台”、做曲线形昂身,昂身背部呈圆弧690
前端做斜状昂头,昂嘴整体形状按“起二回三,垂(嘴)七(脑)八搭拉十”做法。 形昂
溜金斗拱柱头科昂嘴宽度表 表9 . 2 . 2 . 2 一3
⑦ 柱头科雀替
a .柱头科雀替宽见表9 . 2 . 2 . 2 一4 ,高2 斗口,长自最内侧拽架中里返3 斗口为柱头科雀替长(一拽架按3 斗口计)。 溜金斗拱柱头科雀替宽度表 表,. 2 . 2 . 2 一4
b .柱头科雀替自端头上皮回返600 角呈斜状,“起峰”,底面内凹,“起峰”,并“起弧做渠”。 ⑧ 桃尖梁头
a .桃尖梁头宽、高、长见表9 . 2 . 2 . 2 一5 。 溜金斗拱桃尖梁头尺寸表 表,. 2 . 2 . 2 - 5
b .桃尖梁头前端及底部呈折线状,上部呈曲线形“桃尖”。依此外形在相应的位置“起峰”。
c .桃尖梁头自正心中以外分别按斗棋出踩数做出单才瓜、691
名称 三踩单昂斗拱 五踩单翘单昂斗拱 五踩重昂斗拱头昂 五踩重昂斗拱二昂
昂嘴宽度} 2 斗口{ 3 斗口! 2 斗口} 3 斗口} 名称 七踩单翘重昂斗拱头昂 七踩单翘重昂斗拱二昂 九踩重翘重昂斗拱头昂 九踩重翘重昂斗拱二昂 昂嘴宽度 2 . 67 斗口 3 . 3 斗口 3 斗口 3 . 5 斗口 名称 宽度 { }名称 宽度 五踩单翘单昂斗拱雀替 3 斗口 {七踩单翘重昂斗拱雀替 3 . 3 斗口 五踩重昂斗拱雀替 3 斗口 !九踩重翘重昂斗拱雀替 3 . 5 斗口
名称 宽 高 5 . 5 斗口 长 8 . 5 斗口 三踩桃4 斗尖梁头 口 备注 桃尖梁头为桃尖梁正心中以外的统称,长度,随踩数增加而加长,踩.数每增加一级加出一拽架,每拽架按3 斗口计 五踩桃4 斗7 . 75 尖梁头 口 斗口 9 . 25 14 . 5 4 斗口 斗口 斗口 10 . 7 17 . 5 斗口 斗口
11 . 5 七踩桃尖梁头 斗口 九踩桃4 斗口 尖梁头 万、厢拱安装口子。
⑨ 柱头科足材(正心)瓜拱
a .柱头科足材(正心)瓜棋厚1 . 25 斗口,高2 斗口,长至两侧拱外棱6 . 2 斗口(如与槽升子连做则长至两端升外棱6 . 6 斗口)。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升、斗台:两端棋头上部做出平台,平台居中凿眼栽木销。向棋眼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槽升子人“袖”桦。如与槽升子连做则升、斗台不做,在此位置“贴斗耳”。 d .棋瓣:两端棋头下部做卷杀,分为四瓣。
e .棋眼:双面刻棋眼,拱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1 斗口,向棋眼中部起弧。 f .棋板槽桦:在两端棋头迎面居中随拱瓣外形剔。.25 斗口宽、。.2 斗口深垫拱板人槽刻口。 ⑩ 柱头科单材瓜棋
a .柱头科单材瓜拱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长至两端拱外棱6 . 2 斗口。 b .棋眼:在棋身上部的双面做“拱眼”, “拱眼”呈斜状平面。 c .拱瓣:两端棋头下部卷杀分为四瓣。
d .栽销:两端棋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栽木销。⑩ 柱头科足材(正心)万拱
a .柱头科足材万拱厚1 . 25 斗口,高2 斗口,长至两端拱外棱9 . 2 斗口(如与槽升子连做则长至两端升外棱9 . 6 斗口)。b .升、斗台:两端拱头上部做出平台,平台居中凿眼栽木销。向棋眼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槽升子人“袖”桦。如与槽升子连做则升、斗台不做,在此位置“贴斗耳”。 c .拱瓣:两端拱头下部做卷杀,分为三瓣。
d .棋眼:双面刻棋眼,棋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棋眼中部起弧。 692
e .棋板槽桦:在两端拱头迎面居中随棋瓣外形剔0 . 25 斗口宽、O , 2 斗口深垫棋板人槽刻口。 ⑩ 柱头科单材万棋
a .柱头科单材万棋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长至两端拱外棱9 . 2 斗口。 b .拱眼:在拱身上部的两侧做“棋眼”, “拱眼”呈斜状平面。 c .棋瓣:两端拱头下部卷杀分为兰瓣。
d .栽销:两端拱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栽木销。⑩ 柱头科厢棋
a .柱头科厢棋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长至两端棋外棱7 . 2 斗口。 b .拱眼:在拱身上部的两侧做“棋眼”, “拱眼”呈斜状平面。 c .棋瓣:两端拱头下部卷杀分为五瓣。
d .栽销:两端拱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栽木销。Q 柱头科麻叶云棋 a .柱头科麻叶云拱厚1 斗口,高2 斗口,长至两端麻叶云棋外棱7 . 6 斗口。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平身科麻叶头呈云状外缘,“起峰”,底部“起渠”。在外缘内的两侧平面上雕刻云纹斜棱,组成完整图案(即“三弯九转”)。 ⑩ 柱头科三幅云棋
a .柱头科三幅云棋厚1 斗口,高3 斗口,长至两端三幅云拱外棱8 斗口。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棋头做出云朵外形,不起峰。 d .沿云朵外形在拱身的两个大面分别雕刻出三个祥云图形,雕刻面呈直棱坡形,外高内低,分出层次。 693
⑩ 柱头科垫棋板、盖斗板、斜斗板、正心仿、挑檐杭、拽架仿、井口杭上述构件尺寸及做法与相邻平身科同类构件的尺寸及做法相同。 3 )角科斗拱分件尺寸及细部做法
本款中升、斗类构件所标尺寸、做法均为构件的完整尺寸、做法,其中横、纵向构件因斗拱踩数不同、位置不同而两端、头、尾饰搭配各异,为叙述方便,本款仅规定了两端、头、尾饰部分尺寸、做法,不同的工程应根据不同种类的斗拱按要求灵活搭配,其间各相同刻口部分的尺寸、做法详见本款各项规定。各横、纵向构件的长度,根据构件所处位置、前后左右头、尾饰组合加出相应的出踩拽架及攒当尺寸为全长;各斜向构件的长度,根据相对应的纵向构件长度加上自身头、尾饰及桦卯组合长度另乘以自身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为全长。 ① 角科坐斗
a .角科坐斗宽3 . 25 斗口;多边形建筑角科坐斗宽依建筑物本身所处夹角中线向两侧各返1 . 625 斗口,深3 . 25 斗口,高2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角科坐斗用材的横切面与建筑物面宽方向相垂直。c .角科坐斗斗耳部分刻出面宽、进深及斜方向“翘、棋、昂等构件口子,并在“瓜拱”口子下延续剔出“垫拱板”口子。d .坐斗斗底部分四面做出“八字倒棱”,并凿出“销子眼”。“销子眼”的外缘做出“压棱”。 e .多边形建筑角科坐斗的里外大面随建筑物本身角度做折线造型,两端随折线做直角截头。
② 角科平盘斗(斜斗盘)
a .角科平盘斗宽2 . 3 斗口(以斜头翘上平盘斗计,如位置不同则在下方斜向构件厚度基础上加出0 . 8 斗口即为平盘斗宽), 深同宽,高。.6 斗口,无斗耳。斗底、腰高比为2 : 1 。b .平盘斗用材的横切面垂直于斜向构件。 c .平盘斗斗底部分四面做出“八字倒棱”,在向“翘”或694
“昂”身方向自斗腰至斗底做“袖”;并在斗底凿出“销子眼”。“销子眼”的外缘做出“压棱”(角科平盘斗通常采用与斜向构件连做,另贴斗耳的做法)。 ③ 角科十八斗
a .角科十八斗宽1 . 8 斗口,深1 . 4 斗口,高1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角科十八斗用材的横切面垂直于斜向构件。
c .角科十八斗斗耳部分单方向刻口,刻口方向与纵向构件垂直。
d .角科十八斗在斗底四面做出“八字倒棱”;在向“翘”或“昂”身方向自斗腰至斗底做“袖”;在斗底做出“销子眼”,并在“销子眼”外缘做出“压棱”。 ④ 角科槽升子
a .角科槽升子宽1 . 4 斗口,深1 . 65 斗口,高1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角科槽升子用材方向与平身科槽升子同。
c .角科槽升子斗耳部分单方向刻口,刻口方向与纵向构件相垂直。
d .角科槽升子外侧自斗耳刻口处居中随槽升子外形向斗底延续剔0 . 25 斗口宽、0 . 2 斗口深垫拱板人槽刻口。
e .角科槽升子在向拱身方向自斗腰至斗底做“袖”;在斗底做出“销子眼”,并在“销子眼”外缘做出“压棱”。
注:槽升子通常采用与正心拱连做,另贴斗耳的做法。 ⑤ 角科三才升(同平身科)
a .角科三才升宽1 . 4 斗口,深1 . 4 斗口,高1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角科三才升用材方向与平身科三才升同。
c .角科三才升斗耳部分单方向刻口,刻口方向与纵向构件相垂直。 d .角科三才升斗底部分四面“八字倒棱”,做出“销子眼”, 695
并在“销子眼”外缘做出“压棱”。 ⑥ 角科直翘头
a .角科直翘头宽1 斗口,高2 斗口,长自最外或最里拽架中(即升、斗台中)再外出0 . 5 斗口,全长另加自正心中至最外或最里拽架中尺寸。
b .升、斗台:翘头上部做出平台,平台居中凿眼栽木销。向拱眼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十八斗人“袖”桦。
c .棋瓣:翘头下部做卷杀,分为四瓣。
d .棋眼:拱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棋眼中部起弧。 ⑦ 角科斜翘头
a .角科斜翘头(斜头翘)宽1 . 5 斗口(九踩重翘重昂斗棋斜二翘宽1 . 8 斗口),高2 斗口,长自最外或最里拽架中(即升、斗台中)再外出0 . 5 斗口另乘以斗棋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即为角科翘头长,构件全长为各拽架尺寸总和另加头、尾长度乘以斗棋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即为全长。
b .升、斗台:斜翘头上部做出平台,平台居中凿眼栽木销。向拱眼一侧做十八斗人“袖”桦。
c .棋瓣:斜翘头下部做卷杀,分为四瓣。
d .棋眼:棋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拱眼中部起弧。
e .升、斗台、拱瓣、棋眼细部尺寸中的长度尺寸均需乘以斗棋所处夹角的加斜
系数。
⑧ 角科直昂嘴
a .角科直昂嘴宽1 斗口,高3 斗口,长自最外拽架中外返3 . 3 斗口为昂嘴长,构件全长为各拽架尺寸总和另加头、尾长度即为全长。
b .升、斗台:昂头上部做出平台,平台居中凿眼栽木销。向里一侧做十八斗人“袖”桦。
c .昂嘴脑部做“凤凰台”、做曲线形昂身,昂身背部呈圆弧696
形,前端做斜状昂头,昂嘴整体形状按“起二回三,垂(嘴)七昂(脑), /又搭拉十”做法。 ⑨ 角科斜昂嘴
a ,角科斜昂嘴宽见表9 . 2 . 2 , 2 一6 ,高3 斗口,长自最外拽架中外返3 . 3 斗口另乘以斗棋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即为角科昂嘴长,构件全长为各拽架尺寸总和另加头、尾长度乘以斗棋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即为全长。
b .升、斗台:昂头上部做出平台,平台居中凿眼栽木销。向里一侧做平盘斗人“袖”樟(如采用连做则只需做出平盘斗外形即可)。
c .角科斜昂嘴头部做“凤凰台”、做曲线形昂身,昂身背部呈圆弧形,前端做斜状昂头。
d .升、斗台、凤凰台、昂头细部尺寸中的长度尺寸均需乘以斗棋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
溜金斗拱角科斜昂嘴宽度表表,. 2 . 2 . 2 一6
⑩ 角科蚂炸头(耍头) a .角科蚂蚌头宽1 斗口,高2 斗口,中外返3 斗口为长(按一拽架3 斗口计), 寸总和另加头、尾长度即为全长。
b .角科蚂炸头头部的外缘呈折线状,置“起峰,,。 ⑩ 角科直撑头木
长自出踩最外侧拽架构件全长为各拽架尺 依此外形在相应的位697
名称 三踩单昂斗拱头昂 三踩单昂斗拱由昂 五踩单翘单昂斗拱斜头昂 昂嘴宽度 }名称 }七踩单翘重昂斗拱斜头1 . 5 斗口 昂 }七踩单翘重昂斗拱斜二2 . 25 斗口 昂 2 斗口 昂嘴宽度 1 . 88 斗口 2 . 25 斗口 }七踩单翘重昂斗拱由昂 2 . 63 斗口 2 . 1 斗口 2 . 4 斗口 五踩单翘单昂斗拱由昂 2 . 5 斗口 五踩重昂斗拱斜头昂 }九踩重翘重昂斗拱斜头昂 }九踩重翘重昂斗棋斜二1 . 5 斗口 昂 五踩重昂斗拱斜二昂 五踩重昂斗拱由昂 2 斗口 }九踩重翘重昂斗拱由昂 2 , 7 斗口 2 . 5 斗口 } a .角科直撑头木宽1 斗口,高2 斗口,侧拽架中(三踩3 斗口,五踩6 斗口,
七踩口)。
长自正心中至最外9 斗口,九踩12 斗
b .角科直撑头木端头做上大下小燕尾桦。⑩ 角科斜撑头木
a .角科斜撑头木宽同由昂,高2 斗口,长自正心中至最外侧拽架中(三踩3 斗口,五踩6 斗口,七踩9 斗口,九踩12 斗口),另减桦长再乘以斗棋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即为长。b .无桦。 ⑩ 宝瓶
a .宝瓶直径同由昂宽,高依不同做法的角梁实样定。b .宝瓶底部座于斜斗盘的中,头部依样板做出斜面,与老角梁底部贴附,上下做销子。瓶身做出圆弧状造型。
⑩ 角科菊花头
a .角科菊花头宽(厚)随同层正心中以外构件,高随平身科、长在平身科尺寸基础上乘以斗拱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即为角科斜菊花头长,构件全长为各拽架尺寸总和另加头、尾长度乘以斗棋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即为全长。
b .角科菊花头前、下端对应平身科等分做出内凹外凸的圆弧造型,刻出太极图形,其细部尺寸中的长度尺寸均须乘以斗拱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 ⑩ 角科夔龙尾头 a .夔龙尾头宽同角科行碗,后尾局部高2 斗口,长至三幅云拱中外返2 一4 斗口(视夔龙尾造型而定)乘以斗拱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即为角科夔龙尾头实长,构件全长为正心中以外各拽架尺寸总和另加头、中段、尾饰长度再乘以斗拱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即为全长。
b .夔龙尾末端做出卷尾造型,不“起峰”,不做雕饰。注:夔龙尾如与老角梁重叠,则取消夔龙尾。
⑩ 角科秤杆(正心中以里部分) 698
a .角科秤杆正心中以里宽、高、长尺寸见表9 . 2 . 2 . 2 一7 。b .角科秤杆:① 前端做“撑头木”樟及“由昂”。② 做“刻口卡腰”、“剔袖”与正心双向构件相交。③ 做“刻口卡腰”、“剔袖”与三幅云棋相交。④ 中间及尾端垂直于地面凿出覆连销卯眼。
⑤ 秤杆下部与菊花头连做或粘接菊花头。 ⑥ 尾端做桦与角金柱相交。
⑦ 每800 一1000 ~栽木销一个。(每构件不少于2 个)
名称三踩挑金做秤杆三踩落金做秤杆五踩挑金做秤杆五踩落金做秤杆七踩挑金做秤杆七踩落金做秤杆九踩挑金做秤杆九踩落金做秤杆
宽(厚)2 . 25 斗口
溜金斗拱角科秤杆尺寸表高}长 1 . 8 斗口(按五举计)
平身科构件加斜减尾饰长、角柱径另加人桦长 . 5 斗口
1 . 8 斗口(按五举计)
平身科构件加斜减尾饰长、角柱径另加人桦长 . 63 斗口
1 . 8 斗口(按五举计)
平身科构件加斜减尾饰长、角柱径另加人桦长 . 7 斗口
1 . 8 斗口(按五举计)
平身科构件加斜减尾饰长、角柱径另加人桦长
表9 . 2 . 2 . 2 一7 备注挑金做:由昂、撑头木起秤杆落金做:撑头木起秤杆
挑金做:由昂、撑头木起秤杆落金做:撑头木起秤杆
挑金做:由昂、撑头木起秤杆落金做:由昂、撑头木起秤杆挑金做:由昂、撑头木起秤杆落金做:由昂、撑头木起秤杆
⑩ 角科覆连销
a ,角科覆连销见方1 . 5 斗口,长按不同踩数斗拱放样定。b ,剑把:剑把出头长2 斗口,随起秤杆角度做剑把造型。c .销子卯眼:依夔龙尾实际尺寸凿销子眼,栽销子锁定斗棋后尾各构件。 699
⑩ 角科析碗
a .角科析婉宽、高、长见表9 . 2 . 2 . 2 一8 。 b ,角科析婉前端随挑檐擦圆弧做出云状造型,再由彬碗中心向两侧“起峰”, “起峰”角度依所处夹角角度。
溜金斗拱角科裕婉、尺寸表表9 . 2 . 2 .万8
⑩ 角科足材(正心)瓜拱头
a .角科足材(正心)瓜拱头厚1 . 25 斗口,高2 斗口,长自瓜拱中外返3 .
1 斗口至棋外棱(如与槽升子连做则自正心外返3 . 3 斗口至升外棱)。 b .升、斗台:棋头上部做出平台,平台居中凿眼栽木销。向棋眼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槽升子人“袖”桦。如与槽升子连做则升、斗台不做,在此位置“贴斗耳”。 c .拱瓣:棋头下部做卷杀,分为四瓣。
d .拱眼:拱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棋眼中部起弧。
e .在拱头迎面居中随棋瓣外形剔0 . 25 斗口宽、0 . 2 斗口深垫棋板人槽刻口。
⑩ 角科单材瓜棋头
a .角科单材瓜棋头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长自瓜棋中外返3 . 1 斗口至棋外棱。
b .棋眼:在拱身上部的两侧刻“棋眼”, “拱眼”呈斜状700
.名称 三踩角科斗拱析惋(与撑头木连做) 五踩角科斗拱析碗 宽 2 . 25 斗口 高 4 . 25 斗口 长 6 斗口乘以加斜系数 备注 一拽架按3 斗口计 2 . 5 斗3 . 75 口 斗口 2 . 63 斗口 5 . 25 斗口 n . 5 斗口乘以加同上 斜系数 17 . 5 斗口乘以加斜系数 23 . 5 斗口乘以加斜系数 七踩角科斗拱析婉 同上 九踩角科斗棋析婉 2 . 7 斗6 . 75 口 斗口 同上 平面。
c .棋瓣:棋头下部卷杀分为四瓣。
d .栽销:拱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栽木销。 ④ 角科足材(正心)万棋头
a .角科足材万棋头厚1 . 25 斗口,高2 斗口,长自万棋中外返4 . 6 斗口至棋外棱(如与槽升子连做则自正心外返4 . 8 斗口至升外棱)。
b .升、斗台:拱头上部做出平台,平台居中凿眼栽木销。向棋眼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槽升子人“袖”桦。如与槽升子连做则升、斗台不做,在此位置“贴斗耳”。 c .棋瓣:拱头下部做卷杀,分为三瓣。
d .棋眼:拱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棋眼中部起弧。
e .在棋头迎面居中随棋瓣外形剔。.25 斗口宽、0 . 2 斗口深垫拱板人槽刻口。
⑩ 角科单材万棋头
a .角科单材瓜棋头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长自万拱中外返4 . 6 斗口至棋外棱。
b .棋眼:在棋身上部的两侧刻“棋眼”, “棋眼”呈斜状平面。 c .棋瓣:棋头下部卷杀分为三瓣。
d .栽销:棋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栽木销。 ⑩ 角科把臂厢棋
a .角科把臂厢拱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出头部分长自最外拽架中外返3 , 6 斗口至拱外棱;向内一侧部分长自正心中内返3 . 6 斗口。
b .拱眼:在端头及中段露明拱身上部的两侧刻“棋眼”, “棋眼”呈斜状平面。 c .棋瓣:棋头下部卷杀分为五瓣。
d .栽销:拱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栽木销。 701
@角科里连头合角麻叶云拱
a .角科里连头合角麻叶云棋厚1 斗口,高2 斗口(与连做的相邻平身科构件同),长一端与相邻平身科构件连做,按平身科尺寸,另一端按斗拱平面放样定(与同层斜向构件连接,做“袖”桦,长按同层斜向构件厚1 / 4 另乘以所处位置夹角的加斜系数定)。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拱头:依平面放样定棋头做法,现有位置长于拱身1 / 2 的,棋头按相邻平身科麻叶云棋头刻出外形,棋身长度不足1 / 2 的,不做棋头,直接与斜向构件桦接。
d ,成型:麻叶云拱头呈云状外缘,“起峰”,底部“起渠”。在外缘内的两侧平面上雕刻云纹斜棱,组成完整图案(即“三弯九转”)。 ④ 角科里连头合角三幅云拱
a .角科里连头合角三幅云拱厚1 斗口,高3 斗口(与连做的相邻平身科构件同),长一端与相邻平身科构件连做,按平身科尺寸,另一端按斗棋平面放样定(与同层斜向构件连接,做“袖”桦,长按同层斜向构件厚1 / 4 另乘以所处位置夹角的加斜系数定)。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拱头:依平面放样定棋头做法,现有位置长于拱身1 / 2 的,拱头按相邻平身科麻叶云棋头刻出外形,棋身长度不足1 / 2 的,不做棋头,直接与斜向构件桦接。
d .成型:三幅云棋做出云朵外形,不起峰,沿云朵外形在棋身的两个大面分别雕刻出三个祥云图形,雕刻面呈直棱坡形,外高内低,分出层次。 ⑩ 角科鸳鸯交首拱
a .角科鸳鸯交首棋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与连做的相邻平身科构件同),长一端与相邻平身科构件连做,按平身科尺寸,另一端按端头构件及平面放样尺寸定。 702
b .拱头:角科斗拱正身一相邻平身斗拱正身尺寸分中为双向拱头“升、斗台”的中,依“三才升”的里、外底棱作为双向棋子端头的控制线,向内做棋头。 c .棋眼:在端头及中段露明拱身上部的两侧刻“棋眼”, “拱眼”呈斜状平面。 d .棋瓣:双向拱头相交,处于棋身内的刻出端头及“卷杀”,刻口深0 . 05 一。.1 斗口,自外向内铲“斜棱”;处于棋身外的“卷杀”部分,锯出“卷杀”外形,分瓣随连做的平身科构件。
e .栽销:角科斗棋正身一相邻平身斗拱正身尺寸分中为“三才升”中,居中栽木销。
⑥ 角科垫拱板、盖斗板、斜斗板、正心仿、挑檐仿、拽架杭、井口仿
上述构件尺寸及做法与相邻平身科同类构件的尺寸及做法相同。 ( 2 )放大样
1 )根据设计图纸及传统清官式做法尺寸在墙面、地面或木板上按1 ' 1 足尺画出溜金斗棋各构件特别是起秤杆的侧立面及各类拱子的正立面图;画出刻口、袖卯的平面详图并详细标注细部尺寸,角科斗棋需画出每层平面,以详细标明角科各构件的位置、尺寸、叠合关系及头、尾两端的组合。
2 )画好后的大样,应随时遮盖,妥善保管,不得污损。以备在制、安施工时随时对照检验。
3 )大样画好后,应及时请相关技术负责人员验收认可。( 3 )制作样板
1 )用三合板、五合板依照大样把斗棋各构件的外形套画下来,制作成型并依画线要求刻出口子。
2 )在样板上写明构件名称、尺寸、数量。 3 )制作好的样板应妥善保管,分类存放。 ( 4 )加工规格料 703
1 )根据构件的尺寸、数量加工规格木料。配料要求平直方正、尺寸准确,各种指标符合现行标准的规定。
2 )各类规格料的加工其数量及长短应留出适当余量。3 )加工好的规格料要求分类码放待用。 ( 5 )依样板画线
l )样板贴附于规格料大面,用画签沿样板外轮廓在规格料上准确画线,随后用方尺将线过到规格料的另一面,同样随样板准确画出外轮廓线,要求规格料两面的外轮廓线相互对应,方正不走形。 2 )画线宜使用墨线;用方尺过线必须将方尺尺墩贴附于规格料两个平直方正的“好面”;桦卯画线相交必须出头,以备查验。 3 )画好线的构件分类码放,不得混杂存放。 ( 6 )分件制作
1 )加工工序:剔凿销子卯眼~梁头、翘头、棋头、昂嘴、后尾杆件及尾饰加工成型~棋眼、云头雕饰~刻口卡腰、剔槽做袖~净活待装。 2 )加工工艺要求:
① 平凿依线剔凿销子卯眼,卯眼垂直方正,深浅一致。② 曲折面锯解加工后必须用净饱净光,加工面直顺方正,平滑光洁。
③ 异形曲线部分的加工必须保证加工面曲线和缓圆润,生动流畅,平直光洁不走形。
④ 刻口卡腰锯解加工,必须保证松紧适宜,严丝合缝,略虚不涨。
⑤ 制作成型后的半成品除安装时必须留用的墨线外一律用净刨刨光,不得留有墨迹污渍、斧印饱痕。 ( 7 )试装摆验 1 )试装顺序:坐斗~各层横向棋子安装~栽销~各层纵向构件安装~各层斜向构件安装~栽销~各层升、斗安装一标写704 编号。
2 )试装工艺要求:
① 坐斗放于平稳处,检查刻口、“鼻子”及垫棋板槽卯的留置是否正确。 ② 安装各层横向棋子,注意松紧适宜,水平高低位置准确,与座斗“割方”。 ③ 在横向拱子的升、斗台位置栽槽升子木销;在拱身位置栽固定销子,木销尺寸略涨于卯眼尺寸,抹适量乳胶楔人固定,销子出头长度适宜,并于端头做四面“压棱”。
④ 安装各层纵向构件,除注意松紧适宜,水平高低位置准确,与横向构件“割方”外,还应随时保证构件的出进尺寸及前后拽架尺寸与大样保持一致,避免在整体安装时加大误差;安装各层起秤杆及后尾时要注意各层构件的附着严实及上下层构件的出进一致。
⑤ 栽棋身、起秤杆及后尾各构件固定销子,做法同上。⑥ 除承托正心、拽架各仿的升、斗暂不安装外,其余槽升子、十八斗均安装人位。安装时需特别注意斗腰的高度不虚不涨,斗耳刻口不紧不松,斗底与升、斗台平稳附实,入“袖”桦、卯紧凑严密。
⑦ 成攒斗棋每层构件安装后,依大样核对尺寸,各构件找方,确认无误后在每层构件的背(上)部标写斗拱编号。编号内容包括位置、层数、名称、序号等。 ( 8 )捆绑存放
用扎绑绳将摆验后的斗棋上下捆绑牢固,分类码放在指定的存放地点。存放地点要求具备通风、防雨、防火和安全的功能。( 9 )成品运输 将捆绑存放的成攒斗棋运至施工现场。运输当中注意成品保护,可采用木方支顶或填充材料铺垫的措施,避免发生磕碰现象。如成攒斗棋体积过大,运输困难,则可考虑散件运输方式,但一定得按编号次序,不得打乱。 705
( 10 )制定整体安装顺序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及人力、运输、机械等诸因素的影响制定安装顺序,或自一点起始延续分层安装,或分间分层同时安装。 ( 11 )安装位置抄平找方 安装前对坐斗仿进行预检抄平。要求坐斗仿水平方正,接搓顺直无错台,与额(檐)仿结合紧密,不虚不涨。 ( 12 )定位栽销 坐斗仿上弹中线,并根据设计尺寸定出斗棋分位,画出十字线,凿眼栽坐斗木销。所画十字线纵向延长过到平板仿迎面。( 13 )拉线安装 1 )将运至现场的成攒斗拱拆散,依分层安装顺序先后将斗棋各构件运至相应位置的脚手架上。运输当中注意按斗棋的编号分堆码放,安装时不得混用。
2 )安装时,先在柱头位置逐层安装柱头斗棋,每层构件安装并检验后固定,同时在构件的里、外棱挂线作为其他攒斗棋安装调整平直的依据。
3 )斗拱各层的安装顺序:坐斗~垫棋板~各层横、纵、斜向构件一各层升、斗一桃尖梁一梁上栽横向构件~杭类安装~斜、盖斗板。 4 )安装工艺要求:
① 坐斗(桶子大斗、角科坐斗)顺序安装于坐斗仿上,大斗底棱十字线与坐斗仿十字线吻合;拉通线尺量检查各相邻坐斗刻口的高度是否一致;斗拱外棱是否一致。
② 顺序安装垫拱板,并注意拱板人槽尺度适宜,不“扛”拱子不透亮;松紧适宜,不“撑”拱子不晃荡。
③ 安装横向构件需拉通线安装,通线要求必须与建筑物的横轴保持水平,横向构件的外棱贴附于通线,要求“似挨似不挨”, 不得“扛”线。横向正心仿、拽架枕的“接搓”必须做“刻半”桦,且长度不短于2 倍的本身厚,同时位置必须置于斗棋的纵向706
构件之上。 ④ 安装纵、斜向构件也需拉通线安装,通线控制各攒斗拱纵向构件的出进尺度;纵向构件宋装时必须保证与横向构件的“割方,' ;斜向构件安装时必须保证与横向构件的夹角角度;必须保证“拽架”尺寸的准确;必须保证各“刻口卡腰”部分的“松紧适宜”,严禁过多伤及斜、纵向构件的“盖口”部分。⑤ 在安装斗棋横、纵、斜向构件的同时,安装各层升、斗。升、斗的安装应随时检查“斗腰”的高度尺寸,以免造成升、斗上方构件逐层高度的“亏”、“涨”,同时注意斗耳之间净空尺寸,避免在安装上方构件时将斗耳撑涨劈裂或缝隙过大造成松动。⑥ 斗棋各件检查调整后安装斜、盖斗板,斜斗板要求长(横)向两端依构件上板槽形状做出樟头,人位板槽,短(进深向)依本身角度刮出“坡棱”与朽子附实,盖斗板按仿子“裁口”尺寸截出长短宽窄,坐于“裁口”内。 , . 2 . 3 质量技术要点
, . 2 . 3 . 1 技术要点
( 1 )溜金斗棋各分件的模数尺寸根据“斗口”而定。以“斗口”为计算单位。 ( 2 )凡斗拱构件相叠,必须栽木销。纵向构件及斜向构件相迭,每层用于固定的销子不少于2 个,升、斗销子每件1 个,挑檐仿及正心仿栽销间距不大于lm 。、 ( 3 )溜金平身科斗棋中横向(面宽)、纵向(进深)构件相交,均须“刻口卡腰”扣搭。刻口部位的要求:横向(面宽方向)构件为“等口”,刻口向上,纵向(进深方向)构件为“盖口”,刻口向下(即面宽压进深),各留1 / 2 。遇有“连做”构件,则可根据安装顺序灵活掌握。 ( 4 )溜金柱头科斗拱位置处于桃尖梁下皮本层及以下层的构件,横向(面宽)、纵向(进深)相交,均须“刻口卡腰”扣搭。位置处于桃尖梁下皮本层以上层的正心、拽架仿不做“刻口卡707
腰”,仅在桃尖梁相应部位按仿子尺寸剔“袖”(卯口),仿子与其直交;与桃尖梁相交的“里拽厢拱头”与桃尖梁桦卯(双桦)相交。构件刻口部位的要求:横向(面宽方向)构件为“等口”, 刻口向上;纵向(进深方向)构件为“盖口”,刻口向下(即面宽压进深),刻口高为横向构件高的1 / 2 。 ( 5 )溜金角科斗棋中横纵两方向构件相交的,“刻口卡腰”与平身科斗拱做法相同,与斜向构件三方向重合相交的其斜向构件为“盖口”,刻口向下,上部留1 / 3 ;纵向(进深方向)构件为“腰仿”,上下刻口,中部留1 / 3 ;横向(面宽方向)构件为“等口”,刻口向上,下部留1 / 3 。 ( 6 )溜金平身科及柱头科斗棋“刻口卡腰”的构件必须两面“剔袖”,袖深。.1 斗口。角科斗拱中斜向构件及与其相交的正交构件不“剔袖”,正交构件凡不与斜向构件“刻口卡腰”者,均须“剔袖,, ,袖深0 . 1 斗口。
( 7 )严格按设计要求的年代做法制作施工,严禁“张冠李戴”。9 . 2 . 3 . 2 质量要点 ( l )画线工序要求尺寸准确;刻口线及外轮廓线两面方正对应;禅卯线相交要
求出头,以备查验。
( 2 )制作工序要求按线加工,卯眼剔凿及刻口留袖必须垂直方正、深浅一致、松紧适宜;外形表面要求直顺光洁,曲线和缓美观。 ( 3 )安装工序要求斗棋按号入位、顺序安装,不得混用及工序颠倒;逐层验线,保证斗棋的水平方正及出进一致;刻口卡腰、棋板人槽要求松紧适宜,不“扛”不“涨”;长向构件(仿子)的接茬必须处在斗棋的纵向构件位置上。 9 . 2 . 4 质量验收标准
9 . 2 . 4 . 1 制作质量标准 ( 1 )主控项目
1 )溜金斗拱制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符合现行标准的规定。708
2 )溜金斗拱各构件的材质必须符合第9 . 2 . 1 . 2 条的规定;各构件刻口卡腰部分材质必须符合表9 . 2 . 1 . 2 的规定。3 )溜金斗拱的样板须经有关人员验收后方可进行制作。成批制作的斗拱应先制作出一攒安装并经验收合格后后方可进行成批制作。
4 )溜金斗棋各构件的外形尺寸必须足尺放样,准确无误。各层水平构件及后尾起秤杆相迭组合后的高度、角度及头尾雕饰的形状尺度、操作工艺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符合现行标准的规定。
5 )溜金斗棋各构件刻口、卡腰、槽、桦、袖、卯及销子的留置必须符合现行标准的规定。
6 )溜金斗拱单件制作完成后,在正式安装之前必须以“攒”为单位进行试装摆验,并分组码放,不得混淆。 ( 2 )一般项目
1 )用材尺寸准确、方正直顺、表面平整光洁,无“哉搓”。2 )溜金斗棋各构件的外形与样板相符。构件的外棱平直折角部分要求方正直顺;曲线部分要求圆润和缓,不呆板生硬。3 )成品构件截头、卷杀、起峰、起渠及内凹外凸的断面及构件各面要求平直光洁、棱角分明,不得留有锯毛、刨痕及锤印。
4 )构件刻口、卡腰、槽、樟、袖、卯及销子等部位要求各面方正平直、略虚不涨、肩膀严实、松紧适度。
5 )溜金斗棋制作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9 . 2 . 4 . 1 的规定。 溜金斗拱制作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表9 . 2 . 4 . 1
序号 1 上 高 成攒尺寸
项目 构件尺寸 l / 100 斗口,成lrnrn 高 允许偏差 长(宽) 厚(深) 1 / 30 斗口,总高镇311lln 检验方法 1 / 30 斗口,镇样板及尺4mm 量检查 l / 200 斗口,簇2 0 . srnm 样板及尺量检查709 的规定。
溜金斗拱安装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表表,. 2 . 4 . 2 9 . 2 . 5 成品保护
( 1 )制作当中及制作完成的成品、半成品应随时码放、存放在通风、干燥并具有完善的防火、防雨、雪及保管功能的场所。( 2 )半成品、成品在吊装、运输当中应采用填充、加固的技术措施防止磕碰;吊装用绳不得使用钢丝绳,应使用麻绳(扎绑绳),并在吊装时采用铺垫、遮挡的方法防止损伤构件的棱角;雨、雪天运输应采用雨布苫盖。
( 3 )安装当中需要用锤、斧等工具敲击构件表面时,应用木块垫在构件表面,避免出现锤印、斧迹。 ( 4 )安装工序完工后、下一道工序开始施工时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成品保护的教育,除采取适当的遮挡、铺垫措施外,还应随时巡回检查,严防在下一道工序施工中出现蹬踏斗棋构件及在斗拱构件上支撑、加固上层构件等现象。 ( 5 )溜金斗棋构件的存放必须采取防雨、防潮及通风措施,711
序号 1 一 O 白 项目 斗拱攒中一中尺寸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以攒为单位,在斗拱中心拉线,1 / 50 斗口,簇Zrnln 尺量。 以间为单位,在构件上皮拉通线,尺量 以间为单位,在构件端头拉通1 / 20 斗口,镇4 ? 线,尺量 1 / 30 斗口,叠加簇贴纵向构件外皮用水平尺测量 3mm 1 / 50 斗口,叠加簇贴杭、拱大面用水平尺测量 Zrnxn 1 / 100 斗口,( lmm 楔形塞尺检查 1 / 3O 斗口,镇3mm 1 / 100 斗口,( Inun 尺量检查 相邻构件水平高差 相邻构件出进OJ 错位 左纵向构件垂直 ‘ 氏杭、拱垂直 口 6 构件迭压缝隙 上下层构件错7 台
避免构件受潮变形。
( 6 )加工好的溜金斗拱构件,存放期不宜过长,超过三个月 时应先刷一遍桐油,防止构件变形。 9 . 2 . 6 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
( 1 )施工现场严禁打闹,严禁酒后操作。 ( 2 )圆盘锯、带锯、曲线锯、平刨、压刨等较大型电动工具必须安装在具备防
砸、防雨功能的加工车间(工作棚)内。( 3 )施工现场及加工车间(工作棚)内不得有明火,同时必须备有符合消防规范规定数量及功能的灭火器材,并定时对机具设备进行检查,杜绝火灾隐患。 ( 4 )所有电动工具的安全防护装置必须齐全有效。( 5 )溜金斗棋安装所用架子必须满铺脚手板;必须设有挡脚板及护身栏杆,同时,不得有探头板和飞跳板。 ( 6 )进人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严禁光脚、穿拖鞋、高跟鞋及带钉易滑鞋。 ( 7 )高处作业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
( 8 )溜金斗棋安装必须在脚手架上进行,不得站在木构件上进行安装。 ( 9 )溜金斗棋安装时,施工人员的手使工具应随时放人工具袋,并提前在坐斗仿下皮支搭密目式安全网,以免构件及工具坠落砸伤其他施工人员。 9 . 2 . 7 环境保护关键要求
( 1 )加工车间(工作棚)要求通风并有有效的排尘装置,避免加工中产生的粉尘对加工人员造成伤害。 ( 2 )加工车间(工作棚)应对机械噪声采取封挡、限时使用等措施,使其达到相应的环境噪声标准要求。 ( 3 )加工车间和施工现场应设专人每日清扫木屑、刨花,倒入指定地点,并用苫布苫盖。避免环境污染,减少火灾隐患。712
( 4 )施工垃圾应及时清运出场。清运车辆应按规定进行封闭。 ( 5 )施工现场所设厕所应有化粪池;食堂应设隔油池;生活污水应设排水管道集中排放,不得向市政雨水管道排放。9 . 2 . 8 质t 记录 ( 1 )木材含水率试验报告。 ( 2 )施工测量记录。
( 3 )溜金斗拱加工技术交底。 ( 4 )溜金斗棋安装技术交底。 ( 5 )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 6 )预检记录。
( 7 )溜金斗棋加工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记录。 ( S )溜金斗拱安装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记录口 ( 9 )斗拱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记录。 ( 10 )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报验表。 9 . 3 品字斗拱制作与安装 9 . 3 . 1 施工准备
9 . 3 . 1 . 1 技术准备 ( l )通过熟悉图纸及设计交底,详细了解建筑物的功能做法、构造特点、设计意图及有无特殊的使用要求。 ( 2 )熟悉品字斗棋各分件的扣搭、安装顺序,头、尾组合与昂翘斗拱头、尾组合的区别,熟悉品字斗拱每层的构件组成。( 3 )核实图纸上品字斗棋各部位的斗口尺寸,如攒挡、拽架尺寸、构件长、宽、厚是否与传统权衡尺寸一致,避免
误操作。( 4 )核实个别部位的特殊做法,如构件是否减做、连做等。( 5 )核实做法的年代要求,熟悉不同年代的不同做法。713
9 . 3 . 1 . 2 材料要求 ( 1 )品字斗棋用材一般采用天然生长的优质红、为制作原材料,根据斗拱各分件对材质的不同要求,准应符合表9 . 3 . 1 . 2 的规定。 品字斗拱构件用材标准表 白松风干材其用材的标 表9 . 3 . 1 . 2
( 2 )品字斗拱柱头科、角科坐斗用材宜使用硬杂类木材,如 柏木、桦木、柞木等。
( 3 )品字斗棋制作用胶的各项指标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范 标准。714
件别构类 各类木材的缺陷及指标 备注 斜纹的斜率 不允许 腐朽 木节 虫裂髓心 蛀 缝 水鲜名 升、斗 不允许 在构件任何一面、任何15 。~长度内,所有木节尺寸的总( 12 % 和不得大于所在面的1 / 2 ,死节不允许 在构件任何一面、任何15omm 长度内,所有木节尺寸的总和不大于所在面宽镇8 % 的l / 4 ,死节不允许。刻口卡腰保留部分不允许有木节 不不斗拱中允允( 18 % 的受压许 许 构件 翘、菊花头、六分不头、麻叶允头木、析许 惋 不允许 斗拱中纵向向不不不外挑出单材拱、允允簇18 % 允的悬挑足材棋 许 许 许 受弯、受压构件 不不( 18 % 斗拱中正心仿、不在构件任何一面、任簇10 % 不何150 ~长度内,所有木节尺寸的总和不大于所在面宽的1 / 4 ,死节不允许。刻口卡腰保留部分不允许有木节 在构件任何一面、任何150 ~长度内,所有木节尺寸的总( 10 % 和不大于所在面宽的2 / 5 ,死节不允许 允许 允允许 许 横向向外挑出的悬挑受弯、受压构件 里、外拽允架仿、挑许 檐枕、井口仿 不允许 不不联系一间内各攒斗棋悬允允成18 % 挑受弯、受压构件 许 许 9 . 3 . 1 . 3 主要机具
( 1 )电动工具类:圆盘锯、带锯、曲线锯、平刨、压刨、手提刨、磨光机。 ( 2 )手工工具类:直线锯、曲线锯、手推平刨、手推净刨、曲线刨、扁铲、平凿、圆凿、刻刀、木锉、斧子、钉锤、砂纸、红、黑铅笔、墨斗、画签、线坠、水平尺、盒尺、方尺、角尺、活动角尺、尺板、工具袋。 9 . 3 . 1 . 4 作业条件 ( 1 )品字斗棋在制作与安装前必须保证施工人员具有一定水平的施工技能;具备读识图纸的能力,并有一定数量比例的古建技师及高级技工掌线、带班。 ( 2 )进行制作工序的场地必须具备防火安全功能,同时遮风挡雨、光线良好、通风宽敞,并有尺度适中的工作台及防雨通风的存放场所。 ( 3 )施工现场的电气设施、防火设施等必须符合相关规定。( 4 )施工机具的各种安全指标均符合相关规定。 ( 5 )施工现场必须搭设有符合相关规定的斗棋安装架子。( 6 )品字斗棋的安装部位不得有脚手架横杆及其他影响安装作业的物件。 ( 7 )在品字斗拱安装位置下必须设有密目式安全网。( 8 )品字斗拱安装位置的水平标高及方正直顺必须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 9 )斗棋分种类、分攒、分层运至相应位置的安装架子上,不得混放。 9 . 3 . 2 施工工艺
9 . 3 . 2 . 1 工艺流程
{确定分件尺寸及做法】 ~}放大样{? {制作样板{? }加工规格料}? }依样板画线】 ~!分件制作}? }体装摆验】 ~}捆绑存放}一}成品运输】 ~715
}制定整体安装顺序】 ~}安装位置抄平找芳1 一}定位栽销卜}拉线安装l 9 . 3 . 2 . 2 操作工艺
( 1 )确定分件尺寸及做法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各分件的尺寸及做法,如无明确要求,应按以下规制(清式做法)确定。
1 )品字斗棋平身科分件尺寸及细部做法
本款中升、斗类及横向棋类构件所标尺寸、做法均为构件的完整尺寸、做法,其纵向同层构件头、尾饰搭配或相同或各异(如仅做半攒,则只有头饰),为叙述方便,本款中仅规定了头、尾饰部分尺寸、做法,不同的工程根据不同种类、不同踩数的斗棋做法自行搭配,其间各相同刻口部位的尺寸、做法详见本款各项规定,各纵向构件的长度,根据构件的种类、所处位置、踩数多少加出相应的拽架尺寸为全长。各横向棋的长度如设计无特殊标明的按传统清式权衡尺寸。 ① 平身科坐斗(大斗)
a .平身科坐斗宽3 斗口,深3 : 25 斗口,高2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z : 1 : 2 。
b .平身科坐斗用材的横切面与“翘”口子相垂直。c .平身科坐斗斗耳部分双方向刻口。垂直于建筑物面宽方向刻“翘”口子,并于口子内做“鼻子”;平行建筑物面宽方向刻“瓜棋”口子,并向下延续剔出“垫棋板”口子(另有不加“垫拱板”的做法)。
d .坐斗斗底部分四面做出“八字倒棱”,并凿出“销子眼”。“销子眼”的外缘做出“压棱”;斗底十字线延伸到斗底外棱。② 平身科十八斗
a .平身科十八斗宽1 . 8 斗口,深1 . 4 斗口,高1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平身科十八斗用材方向与平身科坐斗同。
c .平身科十八斗斗耳部分单方向刻口,刻口方向与纵向构件垂直。 716
d .平身科十八斗在斗底四面做出“八字倒棱”;在向“翘”身方向自斗腰至斗底做“袖”;在斗底做出“销子眼”,并在“销子眼”外缘做出“压棱”。 ③ 平身科槽升子
a .平身科槽升子宽1 . 4 斗口,深1 . 65 斗口,高1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平身科槽升子用材方向与平身科坐斗同。
c .平身科槽升子斗耳部分单方向刻口,刻口方向与纵向构件相垂直。
d .平身科槽升子外侧自斗耳刻口处居中随槽升子外形向斗底延续剔0 . 25 斗口宽、0 . 2 斗口深垫拱板人槽刻口(另有不加“垫拱板”的做法)。
e .平身科槽升子在向“拱”身方向(内侧)自斗腰至斗底做“袖”;在斗底做出“销子眼”,并在“销子眼”外缘做出“压棱”。注:槽升子通常采用与正心拱连做,另贴斗耳的做法。 ④ 平身科三才升
a .平身科三才升宽1 . 4 斗口,深1 . 4 斗口,高1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平身科三才升用材方向与平身科坐斗同。
c .平身科三才升斗耳部分单方向刻口,刻口方向与纵向构件相垂直。
d .平身科三才升斗底部分四面“八字倒棱”,做出“销子眼”,并在“销子眼”外缘做出“压棱”。 ⑤ 平身科各翘
a .平身科各翘宽、高、长见表9 . 3 . 2 . 2 一1 。
b .升、斗台:翘头上部做出升、斗平台并居中凿十八斗销子眼;向拱眼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十八斗人“袖”桦。c .棋瓣:翘头下部做卷杀,分为四瓣。
d .棋眼:双面做拱眼,拱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棋眼中部起弧。 717
品字斗拱平身科各翘尺寸表构件宽}构件高】 构件长1 表9 . 3 . 2 . 2 一1
斗拱构件名称三踩单翘斗棋头翘五踩重翘斗棋头翘五踩重翘斗拱二翘七踩三翘斗拱头翘七踩三翘斗拱二翘七踩三翘斗拱三翘九踩四翘斗拱头翘九踩四翘斗拱二翘九踩四翘斗拱三翘九踩四翘斗拱四翘三踩昂翘后尾斗拱头翘五踩昂翘后尾斗拱头翘七踩昂翘后尾斗拱头翘七踩昂翘后尾斗拱二翘九踩昂翘后尾斗棋头翘九踩昂翘后尾斗棋二翘九踩昂翘后尾斗拱三翘 备注 1 斗口 2 斗口 7 斗口 一拽架 l 斗口 2 斗口 7 斗口 一拽架 1 斗口 2 斗口 13 斗口 一拽架 1 斗口 2 斗口 7 斗口
一拽架 1 斗口 2 斗口 13 斗口 一拽架 1 斗口 2 斗口 19 斗口 一拽架 l 斗口 2 斗口 7 斗口 一拽架 1 斗口 2 斗口 13 斗口 一拽架 1 斗口 2 斗口 19 斗口 一拽架 1 斗口 2 斗口 25 斗口
一拽架 1 斗口 2 斗口 7 斗口 一拽架 1 斗口 2 斗口 7 斗口 一拽架 1 斗口 2 斗口 7 斗口 一拽架 1 斗口 2 斗口 13 斗口 一拽架 1 斗口 2 斗口 7 斗口
至两端翘头外棱,按3 斗口计至两端翘头外棱,按3 斗口计至两端翘头外棱,按3 斗口计至两端翘头外棱,按3 斗口计至两端翘头外棱,按3 斗口计至两端翘头外棱,按3 斗口计至两端翘头外棱,按3 斗口计至两端翘头外棱,按3 斗口计至两端翘头外棱,按3 斗口计至两端翘头外棱,按3 斗口计至两端翘头外棱,按3 斗口计至两端翘头外棱,按3 斗口计至两端翘头外棱,按3 斗口计至
两端翘头外棱,按3 斗口计至两端翘头外棱,按3 斗口计至两端翘头外棱,按3 斗口计至两端翘头外棱,按3 斗口计 一拽架 1 斗口 2 斗口 13 斗口 一拽架 1 斗口 2 斗口 19 斗口 一拽架718
⑥ 平身科六分头
a .平身科六分头宽1 斗口,高2 斗口,长自最内侧拽架中里返1 . 1 斗口为平身科六分头长,构件全长为各拽架尺寸总和另加头、尾长度即为全长。
b .升、斗台:平身科六分头上部做出升、斗平台并居中凿十八斗销子。向正心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十八斗人“袖”桦。c .平身科六分头头部做折线造型。 ⑦ 平身科麻叶头
a .平身科麻叶头宽1 斗口,高2 斗口,长自最内侧拽架中里返3 斗口为平身科麻叶头长(一拽架按3 斗口计),构件全长为各拽架尺寸总和另加头、尾长度即为全长。
b .平身科麻叶头呈云状外缘,“起峰”,底部“起渠”。在外缘内的两侧平面上雕刻云纹斜棱,组成完整图案(即“三弯九转”)。 ⑧ 平身科撑头木带析惋
a .平身科撑头木带析婉宽、高、长详表9 . 3 , 2 . 2 一2 。b .平身科撑头木带析婉两端头做上大下小燕尾桦。
品字斗拱平身科撑头木带析杭尺寸表表9 . 3 . 2 . 2 - 2
⑨ 平身科足材(正心)瓜拱
a .平身科足材(正心)瓜棋厚1 . 25 斗口,高2 斗口,长至两侧棋外棱6 . 2 斗口(如与槽升子连做则长至两端升外棱6 . 6 斗口)。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升、斗台:两端拱头上部做出升、斗平台并居中凿槽升719
名称 三踩平身科撑头木带析惋 五踩平身科撑头木带析惋 七踩平身科撑头木带析碗 九踩平身科撑头木带析碗 宽 1 斗口 1 斗口 l 斗口 1 斗口 高 3 . 5 ? 4 斗口 3 . 5 ? 4 斗口 3 . 5 ? 4 斗口 3 . 5 ? 4 斗口 长 备注 一拽架按3 斗口6 斗口 计 12 斗同上 口 18 斗同上 口 24 斗同上 口 子销子眼。向拱眼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槽升子人“袖”桦。如与槽升子连做则升、斗台不做,在此位置“贴斗耳”。
d .棋瓣:两端拱头下部做卷杀,分为四瓣。
e .拱眼:双面刻棋眼,拱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棋眼中部起弧。
f .拱板槽桦:在两端棋头迎面居中随棋瓣外形剔0 . 25 斗口宽、。.2 斗口深垫棋板人槽刻口(另有不加“垫棋板”的做法)。9 .棋身销子眼:在两端棋眼上方凿构件固定销子眼各一个。⑩ 平身科单材瓜拱
a ,平身科单材瓜棋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长至两端拱外棱6 . 2 斗口。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棋眼:在棋身上部的双面做“拱眼”, “棋眼”呈斜状平面。 d .棋瓣:两端棋头下部卷杀分为四瓣。
e .栽销:两端拱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凿三才升销子眼。⑧ 平身科足材(正心)万拱
a .平身科足材万拱厚1 . 25 斗口,高2 斗口,长至两端棋外棱9 . 2 斗口(如与槽升子连做则长至两端升外棱9 . 6 斗口)。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升、斗台:两端拱头上部做出升、斗平台并居中凿槽升子销子眼。向拱眼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槽升子人“袖”桦。如与槽升子连做则升、斗台不做,在此位置“贴斗耳”。 d .拱瓣:两端棋头下部做卷杀,分为三瓣。
e .棋眼:双面刻拱眼,拱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棋眼中部起弧。
f .棋板槽桦:在两端棋头迎面居中随拱瓣外形剔0 . 25 斗口宽、0 . 2 斗口深垫棋板入槽刻口(另有不加“垫板”的做法)。9 .棋身销子眼:在两端棋眼上方凿构件固定销子眼各一个。⑩ 平身科单材万棋 720
a .平身科单材万棋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长至两端棋外棱9 . 2 斗口。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棋眼:在拱身上部的两侧做“拱眼”, “棋眼”呈斜状平面。 d .棋瓣:两端棋头下部卷杀分为三瓣。
e .栽销:两端棋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凿三才升销子眼。⑩ 平身科厢拱 a .平身科厢棋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长自厢棋中外返3 . 6 斗口至棋外
棱。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棋眼:在棋身上部的两侧做“拱眼”, “拱眼”呈斜状平面。 d .拱瓣:两端拱头下部卷杀分为五瓣。
e .栽销:两端棋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凿三才升销子眼。⑩ 平身科垫拱板、盖斗板、斜斗板
a .平身科垫拱板厚。.25 斗口,高3 . 4 斗口(单棋)或5 . 2 斗口。(重拱)长为相邻两攒斗拱净空长度另加两份入槽尺寸( 0 . 2 斗口XZ )。 b .平身科盖斗板、斜斗板厚同垫棋板,宽、长随所处位置实际尺寸。 ⑩ 平身科正心杭、拽架杭、井口仿 a .平身科正心仿厚1 . 25 斗口,高2 斗口,长随面宽。位处正心拱上方的正心杭在两槽升间居中剔。.25 斗口宽、。.2 斗口深垫棋板人槽刻口(另有不加“垫棋板”的做法)。
b .平身科拽架仿厚1 斗口,高2 斗口,长随面宽。c .平身科井口杭厚1 斗口,高3 斗口,长随面宽。2 )品字斗拱柱头科分件尺寸及细部做法
本款中升、斗类及横向棋类构件所标尺寸、做法均为构件的完整尺寸、做法,其纵向同层构件头、尾饰搭配相同(如仅做半721
攒,则只有头饰),为叙述方便,本款仅规定了头、尾饰部分尺寸、做法,不同的工程根据不同种类、不同踩数的斗棋自行搭配,其间各相同刻口部位的尺寸、做法详见本款各项规定。各纵向构件的长度,根据构件的种类、所处位置、出踩多少加出相应的拽架尺寸另加头尾饰为全长。各横向棋的长度除“厢拱头”外,其余均同平身科斗拱。
① 柱头科坐斗(桶子大斗) a .柱头科坐斗宽4 斗口,深3 . 25 斗口,高2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柱头科坐斗用材的横切面与“翘”口子相垂直。c .柱头科坐斗斗耳部分双方向刻口。垂直于建筑物面宽方向(长向)刻“翘”口子,并于口子内做“鼻子”;平行建筑物面宽方向(长向)刻“瓜拱”口子,并向下延续剔出“垫棋板”口子(另有不加“垫拱板”的做法)。
d .座斗斗底部分四面做出“八字倒棱”,并凿出“销子眼”。“销子眼”的外缘做出“压棱”;斗底十字线延伸到斗底外棱。② 柱头科十八斗(桶子十八斗) a .柱头科十八斗宽3 . 4 斗口,(以五踩斗拱计,凡遇踩数变化者柱头科十八斗宽度比上层构件的厚度宽出0 . 4 斗口)深1 . 4 斗口,高1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柱头科十八斗用材方向与柱头科坐斗同。
c .柱头科十八斗斗耳部分单方向刻口,刻口方向与纵向构件垂直。
d .柱头科十八斗在斗底四面做出“八字倒棱”;在向“翘”或“昂”身方向自斗腰至斗底做“袖”;在斗底做出“销子眼”, 并在“销子眼”外缘做出“压棱”。 ③ 柱头科槽升子(同平身科)
a .柱头科槽升子宽1 . 4 斗口,深1 . 65 斗口,高1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柱头科槽升子用材方向与柱头科坐斗同。 722
c .柱头科槽升子斗耳部分单方向刻口,刻口方向与纵向构件相垂直。
d .柱头科槽升子外侧自斗耳刻口处居中随槽升子外形向斗底延续剔0 . 25 斗口宽、0 . 2 斗口深垫棋板人槽刻口(另有不加“垫棋板”的做法)。 e .柱头科槽升子在向拱身方向(内侧)自斗腰至斗底做“袖”;在斗底做出“销子眼”,并在“销子眼”外缘做出“压棱”。
注:槽升子通常采用与正心棋连做,另贴斗耳的做法。 ④ 柱头科三才升(同平身科)
a .柱头科三才升宽1 . 4 斗口,深1 . 4 斗口,高1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柱头科三才升用材方向与柱头科坐斗同。
c .柱头科三才升斗耳部分单方向刻口,刻口方向与纵向构件相垂直。
d .柱头科三才升斗底部分四面“八字倒棱”,做出“销子眼”,并在“销子眼”外缘做出“压棱”。 ⑤ 柱头科各翘
a .柱头科各翘尺寸见表9 . 3 . 2 . 2 一3 。 品字斗拱柱头科各翘尺寸表表,. 3 . 2 . 2 - 3
斗拱构件名称 三踩单翘斗棋头翘 五踩重翘斗拱头翘 五踩重翘斗拱二翘 七踩三翘斗棋头翘 七踩三翘斗拱二翘
构件宽 2 斗口 构件高 2 斗口 构件长 7 斗口 7 斗口 13 斗口 7 斗口 13 斗口 备注 至两端翘头外棱,一拽架按3 斗口计 至两端翘头外棱,一拽架按3 斗口计 至两端翘头外棱,一拽架按3 斗口计 至两端翘头外棱,一拽架按3 斗口计 至两端翘头外棱,一拽架按3 斗口计 723 2 斗口 2 斗口 ' 2 斗口 2 斗口 3 斗口 2 斗口 2 . 67 斗口 2 斗口 续表
斗拱构件名称七踩三翘斗拱三翘九踩四翘斗棋头翘九踩四翘斗拱二翘九踩四翘斗拱三翘九踩四翘斗拱四翘三踩昂翘后尾斗拱头翘五踩昂翘后尾斗拱头翘七踩昂翘后尾斗棋头翘七踩昂翘后尾斗棋二翘九踩昂翘后尾斗棋头翘九踩昂翘后尾斗拱二翘九踩昂翘后尾斗拱三翘 构件宽
构件高 构件长 3 . 3 斗口 2 斗口 19 斗口 一拽架 2 斗口 2 斗口 7 斗口 一拽架 2 . 5 斗口 2 斗口 13 斗口 一拽架 3 斗口 2 斗口 19 斗口 一拽架 3 . 5 斗口 2 斗口 25 斗口 一拽架 2 斗口 2 斗口
7 斗口 一拽架 2 斗口 2 斗口 7 斗口 一拽架 2 斗口 2 斗口 7 斗口 一拽架 2 . 67 斗口 矛斗口 13 斗口 一拽架 2 斗口 2 斗口 7 斗口 一拽架 2 . 5 斗口 2 斗口 13 斗口
备注至两端翘头外棱,按3 斗口计至两端翘头外棱,按3 斗口计至两端翘头外棱,按3 斗口计至两端翘头外棱,按3 斗口计至两端翘头外棱,按3 斗口计至两端翘头外棱,按3 斗口计至两端翘头外棱,按3 斗口计至两端翘头外棱,按
3 斗口计至两端翘头外棱,按3 斗口计至两端翘头外棱,按3 斗口计至两端翘头外棱,按3 斗口计至两端翘头外棱,按3 斗口计 一拽架 3 斗口
2 斗口1 19 斗口 一拽架
b .升、斗台:翘头上部做出平台,平台居中凿眼栽木销。向棋眼一侧做十八斗人“袖”桦。
c .棋瓣:翘头下部做卷杀,分为四瓣。
d .棋眼:棋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拱眼中部起弧。 ⑥ 柱头科雀替 724
a .柱头科雀替宽见表9 . 3 . 2 . 2 一4 ,高2 斗口,长自最内侧拽架中里返3 斗口为柱头科雀替长(一拽架按3 斗口计),构件全长为各拽架尺寸总和另加头、尾长度即为全长。
品字斗拱柱头科雀替宽度表表9 . 3 . 2 . 2 一4
b .柱头科雀替自端头上皮回返600 角呈斜状,“起峰”,底面内凹,“起峰,, ,并“起弧做渠”。
⑦ 柱头科足材(正心)瓜棋
a .柱头科足材(正心)瓜拱厚1 . 25 斗口,高2 斗口,长至两侧拱外棱6 . 2 斗口(如与槽升子连做则长至两端升外棱6 . 6 斗口)。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升、斗台:两端拱头上部做出平台,平台居中凿眼栽木销。向拱眼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槽升子人“袖”桦。如与槽升子连做则升、斗台不做,在此位置“贴斗耳”。 d .棋瓣:两端拱头下部做卷杀,分为四瓣。
e .棋眼:双面刻拱眼,棋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棋眼中部起弧。
f .棋板槽樟:在两端棋头迎面居中随拱瓣外形剔0 . 25 斗口宽、0 . 2 斗口深垫棋板人槽刻口(另有不加“垫拱板”的做法)。⑧ 柱头科单材瓜棋
a .柱头科单材瓜拱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长至两端拱外棱6 . 2 斗口。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棋眼:在棋身上部的双面做“棋眼”, “棋眼”呈斜状平面。 d .棋瓣:两端拱头下部卷杀分为四瓣。 725
名称 宽度 五踩昂翘后尾斗棋雀替 3 斗口 }名称 宽度 }九踩昂翘后尾斗拱雀替 3 , 5 斗口 七踩昂翘后尾斗拱雀替 3 . 3 斗口 }
e .栽销:两端棋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栽木销。⑨ 柱头科足材(正心)万棋
a .柱头科足材万棋厚1 . 25 斗口,高2 斗口,长至两端棋外棱9 . 2 斗口(如与槽升子连做则长至两端升外棱9 . 6 斗口)。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升、斗台:两端拱头上部做出平台,平台居中凿眼栽木销。向棋眼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槽升子人“袖”桦。如与槽升子连做则升、斗台不做,在此位置“贴斗耳”。
d .棋瓣:两端拱头下部做卷杀,分为三瓣。
e .拱眼:双面刻拱眼,棋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拱眼中部起弧。
f .棋板槽桦:在两端棋头迎面居中随拱瓣外形剔0 . 25 斗口宽、0 . 2 斗口深垫棋板入槽刻口(另有不加“垫棋板”的做法)。⑩ 柱头科单材万棋
a .柱头科单材万拱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长至两端拱外棱9 . 2 斗口。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拱眼:在棋身上部的两侧做“拱眼”, “棋眼”呈斜状平面。 d .拱瓣:两端棋头下部卷杀分为三瓣。
e .栽销:两端拱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栽木销。⑩ 柱头科厢棋
a .柱头科厢棋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长至两端拱外棱7 . 2 斗口。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棋眼:在棋身上部的两侧做“棋眼”, “棋眼”呈斜状平面。 d .棋瓣:两端拱头下部卷杀分为五瓣。
e .栽销:两端拱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栽木销。⑩ 柱头科厢棋头 726
a .柱头科厢拱头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长自桃尖梁中外返3 . 6 斗口至拱外棱(另需减去桃尖梁本身厚度的1 / 2 再加桦长)。
b .棋瓣:棋头下部卷杀做法同柱头科厢棋,按实际尺寸保留。 c .栽销:棋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栽木销。
⑩ 柱头科垫棋板、盖斗板、斜斗板、正心杭、拽架杨、井口仿 上述构件尺寸及做法与相邻平身科同类构件的尺寸及做法相同。 3 )品字斗拱角科分件尺寸及细部做法:
本款中升、斗类及横向拱类构件所标尺寸、做法均为构件的完整尺寸、做法,其余构件头、尾饰相同对称,为叙述方便,本款仅规定头、尾饰部分做法,不同工程根据不同的斗棋种类、斗棋踩数自行搭配,其间各相同刻口部位的尺寸、做法详见本款各项规定,其斜向构件除宽(厚)度与纵向构件不同外,高度同纵向构件,长度也同纵向构件,但需另乘以自身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为实际长度。各横、纵向拱的长度设计无特殊标明的按传统清式权衡尺寸。 ① 角科坐斗
a .角科坐斗宽3 . 25 斗口,深3 . 25 斗口,高2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角科坐斗用材的横切面与建筑物面宽方向相垂直。c .角科坐斗斗耳部分刻
出面宽、进深及斜方向“翘、棋、昂等构件口子,并在“瓜棋”口子下延续剔出“垫棋板”口子。d .坐斗斗底部分四面做出“八字倒棱”,并凿出“销子眼”。“销子眼”的外缘做出“压棱”。 e .多边形建筑角科坐斗的里外大面随建筑物本身角度做折线造型,两端随折线做直角截头。
② 角科平盘斗(斜斗盘) 727
a .角科平盘斗宽2 . 3 斗口,深同宽,高0 . 6 斗口,无斗耳。斗底、腰高比为2 : 1 。
b .平盘斗用材的横切面垂直于斜向构件。
c .平盘斗斗底部分四面做出“八字倒棱”,在向“翘”身方向自斗腰至斗底做“袖”;并在斗底凿出“销子眼”。“销子眼”的外缘做出“压棱”(角科平盘斗通常采用与斜向构件连做,另贴斗耳的做法)。 ③ 角科十八斗
a .角科十八斗宽1 . 8 斗口,深1 . 4 斗口,高1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角科十八斗用材的横切面垂直于斜向构件。
c .角科十八斗斗耳部分单方向刻口,刻口方向与纵向构件垂直。
d .角科十八斗在斗底四面做出“八字倒棱”;在向“翘”或“昂”身方向自斗腰至斗底做“袖”;在斗底做出“销子眼”,并在“销子眼”外缘做出“压棱”。 ④ 角科槽升子
a .角科槽升子宽1 . 4 斗口,深1 . 65 斗口,高1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角科槽升子用材方向与平身科槽升子同。
c .角科槽升子斗耳部分单方向刻口,刻口方向与纵向构件相垂直。
d .角科槽升子外侧自斗耳刻口处居中随槽升子外形向斗底延续剔。.25 斗口宽、。.2 斗口深垫棋板人槽刻口。
e .角科槽升子在向棋身方向(内侧)自斗腰至斗底做“袖”;在斗底做出“销子眼”,并在“销子眼”外缘做出“压棱”。
注:槽升子通常采用与正心棋连做,另贴斗耳的做法。 ⑤ 角科三才升
a .角科三才升宽1 . 4 斗口,深1 . 4 斗口,高1 斗口。斗底、728 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角科三才升用材方向与平身科三才升同。
c .角科三才升斗耳部分单方向刻口,刻口方向与纵向构件相垂直。
d .角科三才升斗底部分四面“八字倒棱”,做出“销子眼”, 并在“销子眼”外缘做出“压棱”。 ⑥ 角科各斜翘头
a .角科各斜翘头宽1 . 5 一2 斗口,高2 斗口,长自最外或最里拽架中(即升、斗台中)再外出0 . 5 斗口另乘以斗棋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即为角科斜翘头长,构件全长为各拽架尺寸总和另加头、尾长度乘以斗拱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即为全长。
b .升、斗台:斜翘头上部做出平台,平台居中凿眼栽木销。向拱眼一侧做十八斗人“袖”桦。
c .拱瓣:斜翘头下部做卷杀,分为四瓣。
d .棋眼:棋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棋眼中部起弧。
e .升、斗台、棋瓣、棋眼细部尺寸中的长度尺寸均需乘以斗棋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
⑦ 角科斜菊花头
a .角科斜菊花头宽同斜翘头、高2 斗口,长自最外拽架中外返3 斗口另乘以斗棋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即为角科斜菊花头长(一拽架按3 斗口计),构件全长为各拽架尺寸总和另加头、尾长度乘以斗拱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即为全长。 b .角科斜菊花头前、下端等分做出内凹外凸的圆弧造型,细部尺寸中的长度尺寸均须乘以斗棋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⑧ 角科六分头、麻叶头(连做)
a .角科斜六分头、麻叶头宽同斜翘头,高各2 斗口,长在角科直六分头、角科直麻叶头长度基础上乘以斗棋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即为角科六分头、麻叶头长,构件全长为各拽架尺寸总和另加头、尾长度乘以斗拱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即为全长。729
b .角科斜六分头、麻叶头头饰做法同角科直六分头、角科直麻叶头,但细部尺寸中的长度尺寸均须另乘以斗棋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 ⑨ 角科足材(正心)瓜棋头
a .角科足材(正心)瓜拱头厚1 . 25 斗口,高2 斗口,长自瓜拱中外返3 . 1 斗口至棋外棱,如与槽升子连做则自正心外返3 . 3 斗口至升外棱。
b .升、斗台:棋头上部做出平台,平台居中凿眼栽木销。向拱眼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槽升子人“袖”桦。如与槽升子连做则升、斗台不做,在此位置“贴斗耳”。 c .拱瓣:棋头下部做卷杀,分为四瓣。
d .棋眼:棋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棋眼中部起弧。
e .在棋头迎面居中随棋瓣外形剔0 . 25 斗口宽、0 . 2 斗口深垫棋板入槽刻口。
⑩ 角科单材瓜拱头(同平身科)
a .角科单材瓜拱头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长自瓜拱中外返3 , 1 斗口至棋外棱。
b .拱眼:在棋身上部的两侧刻“拱眼”, “拱眼”呈斜状平面。 c .棋瓣:棋头下部卷杀分为四瓣。
d .栽销:棋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栽木销。 ⑩ 角科足材(正心)万棋头
a .角科足材万拱头厚1 . 25 斗口,高2 斗口,长自万棋中外返4 . 6 斗口至拱外棱(如与槽升子连做则自正心外返4 . 8 斗口至升外棱)。
b .升、斗台:拱头上部做出平台,平台居中凿眼栽木销。向拱眼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槽升子入“袖”桦。如与槽升子连做则升、斗台不做,在此位置“贴斗耳”。 c .棋瓣:拱头下部做卷杀,分为三瓣。 73O
d .棋眼:棋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棋眼中部起弧。
e .在棋头迎面居中随棋瓣外形剔0 . 25 斗口宽、0 . 2 斗口深垫棋板人槽刻
口。
⑩ 角科单材万拱头
a .角科单材瓜棋头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长自万拱中外返4 . 6 斗口至棋外棱。
b .棋眼:在拱身上部的两侧刻“拱眼”, “拱眼”呈斜状平面。 c .棋瓣:棋头下部卷杀分为三瓣。
d .栽销:棋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栽木销。 ⑩ 角科把臂厢拱
a .角科把臂厢棋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出头部分长自最外拽架中外返3 . 6 斗口至棋外棱;向内一侧部分长自正心中内返3 . 6 斗口至棋外棱,构件全长另加出踩拽架尺寸。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棋眼:在端头及中段露明拱身上部的两侧刻“棋眼”, “拱眼”呈斜状平面。 d .棋瓣:拱头下部卷杀分为五瓣。
e .栽销:棋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栽木销。 ⑩ 角科里连头合角棋 a .角科里连头合角棋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与连做的相邻平身科构件同),长一端与相邻平身科构件连做,按平身科尺寸,另一端按斗棋平面放样定(与同层斜向构件连接,做“袖”桦,长按同层斜向构件厚1 / 4 另乘以所处位置夹角的加斜系数定)。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棋头:依平面放样定棋头做法,现有位置长于棋身1 / 2 的,棋头按相邻平身科棋头刻出外形,棋身长度不足1 / 2 的,不做拱头。
d .拱眼:在端头及中段露明拱身上部的两侧刻“棋眼”, 731
“棋眼”呈斜状平面。
e .棋瓣:棋头下部刻出“卷杀”,刻口深O , 05 一0 . 1 斗口,自外向内铲“斜棱”;分瓣随相邻平身科棋头。
f .栽销:拱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栽木销。 ⑩ 角科鸳鸯交首拱
a .角科鸳鸯交首棋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与连做的相邻平身科构件同),长一端与相邻平身科构件连做,按平身科尺寸,另一端按端头构件及平面放样尺寸定。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拱头:角科斗棋正身一相邻平身斗拱正身尺寸分中为双向拱头“升、斗台”的中,依“三才升”的里、外底棱作为双向棋子端头的控制线,向内做棋头。
d .棋眼:在端头及中段露明棋身上部的两侧刻“拱眼”, “拱眼”呈斜状平面。 e .拱瓣:双向棋头相交,处于棋身内的刻出端头及“卷杀”,刻口深0 . 05 一0 . 1 斗口,自外向内铲“斜棱,' ;处于拱身外的“卷杀”部分,锯出“卷杀”外形,分瓣随连做的平身科构件。
f .栽销:角科斗拱正身至相邻平身斗棋正身尺寸分中为“三才升”中,居中栽木销。
⑩ 角科垫棋板、盖斗板、斜斗板、正心仿、挑檐杭、拽架仿、井口杭 上述构件尺寸及做法与相邻平身科同类构件的尺寸及做法相同。 ( 2 )放大样
1 )根据设计图纸及传统清官式做法尺寸在墙面、地面或木板上按1 ' 1 足尺画出品字斗棋各构件的侧立面及各类拱子的正立面图;画出刻口、袖卯的平面详图并详细标注细部尺寸。2 )画好后的大样,应随时遮盖,妥善保管,不得污损。以备在制、安施工时随时对照检验。 732
3 )大样画好后,应及时请相关技术负责人员验收认可。( 3 )制作样板
1 )用三合板、五合板依照大样把品字斗拱各构件的外形套画下来,制作成型并依画线要求刻出口子。
2 )在样板上写明构件名称、尺寸、数量。 3 )制作好的样板应妥善保管,分类存放。 ( 4 )加工规格料
1 )根据构件的尺寸、数量加工规格木料。配料要求平直方正、尺寸准确,各种指标符合现行标准的规定。
2 )各类规格料的加工其数量及长短应留出适当余量。3 )加工好的规格料要求分类码放待用。 ( 5 )依样板画线
”样板贴附于规格料大面,用画签沿样板外轮廓在规格料上准确画线,随后用方尺将线过到规格料的另一面,同样随样板准确画出外轮廓线,要求规格料两面的外轮廓线相互对应,方正不走形。 2 )画线宜使用墨线;用方尺过线必须将方尺尺墩贴附于规格料两个平直方正的“好面”;桦卯画线相交必须出头,以备查验。 3 )画好线的构件分类码放,不得混杂存放。 ( 6 )分件制作
”加工工序:剔凿销子卯眼~翘头、拱头、头、尾饰加工成型~拱眼、云头雕饰一刻口卡腰、剔槽做袖~净活待装。2 )加工工艺要求:
① 平凿依线剔凿销子卯眼,卯眼垂直方正,深浅一致。② 曲折面锯解加工后必须用净刨刨光,加工面直顺方正,平滑光洁。
③ 异形曲线部分的加工必须保证加工面曲线和缓圆润,生动流畅,平直光洁不走形。
④ 刻口卡腰锯解加工,必须保证松紧适宜,略虚不涨。733
⑤ 制作成型后的半成品除安装时必须留用的墨线外一律用净刨刨光,不得留有墨迹污渍、斧印饱痕。 ( 7 )试装摆验 1 )试装顺序:坐斗~各层横向拱子安装~栽销~各层纵向构件安装一各层斜向构件安装~栽销~各层升、斗安装一标写编号。 2 )试装工艺要求:
① 坐斗放于平稳处,检查刻口、“鼻子”及垫棋板槽卯的留置是否正确。 ② 安装各层横向拱子,注意松紧适宜,水平高低位置准确,与坐斗“割方”。 ③ 在横向棋子的升、斗台位置栽槽升子木销;在棋身位置栽固定销子,木销尺寸略涨于卯眼尺寸,抹适量乳胶楔人固定,销子出头长度适宜,并于端头做四面“压棱”。
④ 安装各层纵向构件,除注意松紧适宜,水平高低位置准确,与横向构件“割
方”外,还应随时保证构件双向或单向的出进尺寸与大样保持一致,避免在整体安装时加大误差。⑤ 栽棋身固定销子,做法同上。
⑥ 除承托正心、拽架各杭的升、斗暂不安装外,其余槽升子、十八斗均安装人位。安装时需特别注意斗腰的高度不虚不涨,斗耳刻口不紧不松,斗底与升、斗台平稳附实,人“袖”桦、卯紧凑严密。
⑦ 成攒斗棋每层构件安装后,依大样核对尺寸,各构件找方,确认无误后在每层构件的背(上)部标写斗拱编号。编号内容包括位置、层数、名称、序号等。 ( 8 )捆绑存放
用扎绑绳将摆验后的斗棋上下捆绑牢固,分类码放在指定的存放地点。存放地点要求具备通风、防雨、防火和安全的功能。( 9 )成品运输 将捆绑存放的成攒斗棋运至施工现场。运输当中注意成品保734
护,可采用木仿支顶或填充材料铺垫的措施,避免发生磕碰现象。( 10 )制定整体安装顺序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及人力、运输、机械等诸因素的影响制定安装顺序,或自一点起始延续分层安装,或分间分层同时安装。 ( 11 )安装位置抄平找方 安装前对坐斗仿进行预检抄平。要求坐斗仿水平方正,接茬顺直无错台,与额(檐)杭结合紧密,不虚不涨。 ( 12 )定位栽销 坐斗仿上弹中线,并根据设计尺寸定出斗棋分位,画出十字线,凿眼栽坐斗木销。所画十字线纵向延长过到平板仿迎面。( 13 )拉线安装 1 )将运至现场的成攒斗棋拆散,依分层安装顺序先后将斗拱各构件运至相应位置的脚手架上。运输当中注意按斗棋的编号分堆码放,安装时不得混用。
2 )安装时,先在柱头位置逐层安装柱头斗棋,每层构件安装并检验后固定,同时在构件的里、外棱挂线作为其他攒斗棋安装调整平直的依据。 3 )斗拱各层的安装顺序:坐斗~垫拱板~各层横、纵、斜向构件一各层升、斗~桃尖接尾梁~梁上栽横向构件~仿类安装~斜、盖斗板。 4 )安装工艺要求:
① 坐斗(桶子大斗)顺序安装于坐斗杭上,大斗底棱十字线与坐斗仿十字线吻合;拉通线尺量检查各相邻坐斗刻口的高度是否一致;斗拱外棱是否一致。 ② 顺序安装垫棋板,并注意棋板人槽尺度适宜,不“扛”棋子不透亮;松紧适宜,不“撑”棋子不晃荡。
③ 安装横向构件需拉通线安装,通线要求必须与建筑物的横轴保持水平,横向构件的外棱贴附于通线,要求“似挨似不挨”, 不得“扛”线。横向正心杭、拽架杭的“接搓”必须做“刻半”735
桦,且长度不短于2 倍的本身厚,同时位置必须置于斗棋的纵向构件之上。 ④ 安装纵向构件也需拉通线安装,通线控制各攒斗棋纵向构件的出进尺度;纵向构件安装时必须保证与横向构件的“割方”; 必须保证“拽架”尺寸的准确;必须保证各“刻口卡腰”部分的“松紧适宜”,严禁过多伤及纵向构件的“盖口”部分。⑤ 在安装斗拱横、纵、斜向构件的同时,安装各层升、斗。升、斗的安装应随时检查“斗腰”的高度尺寸,以免造成升、斗上方构件逐层高度的“亏”、“涨”,同时注意斗耳之间净空尺寸,避免在安装上方构件时将斗耳撑涨劈裂或
缝隙过大造成松动。⑥ 斗棋各件检查调整后安装斜、盖斗板,斜斗板要求长(横)向两端依构件上板槽形状做出桦头,人位板槽,短(进深向)依本身角度刮出“坡棱”与朽子附实,盖斗板按杭子“裁口”尺寸截出长短宽窄,坐于“裁口”内。 9 . 3 . 3 质量技术要点
9 . 3 . 3 . 1 技术要点
( 1 )品字斗拱各分件的模数尺寸根据“斗口”而定。以“斗口”为计算单位。 ( 2 )凡斗拱构件相叠,必须栽木销。纵向构件及斜向构件相迭,每层用于固定的销子不少于2 个,升、斗销子每件1 个,井口杭及正心仿栽销间距不大于lm 。 ( 3 )品字平身科斗棋中横向(面宽)、纵向(进深)构件相交,均须“刻口卡腰”扣搭。刻口部位的要求:横向(面宽方向)构件为“等口”,刻口向上;纵向(进深方向)构件为“盖口”,刻口向下(即面宽压进深),各留1 / 2 ,遇有“连做”构件,则可根据安装顺序灵活掌握。 ( 4 )品字柱头科斗拱位置处于桃尖接尾梁下皮本层及以下层的构件,横向(面宽)、纵向(进深)构件相交,均须“刻口卡腰”扣搭。位置处于桃尖接尾梁下皮本层以上层的正心、拽架仿736
不做“刻口卡腰”,仅在桃尖接尾梁相应部位按枕子尺寸剔“袖”(卯),仿子与其直交;与桃尖接尾梁相交的“里拽厢棋头”与桃尖接尾梁桦卯(双桦)相交。构件刻口部位的要求:横向(面宽方向)构件为“等口”,刻口向上;纵向(进深方向)构件为“盖口”,刻口向下(即面宽压进深),刻口高为横向构件高的l / 2 。 ( 5 )品字平身科及柱头科斗棋“刻口卡腰”的构件必须两面“剔袖”,袖深0 . 1 斗口。
( 6 )严格按设计要求的年代做法制作施工,严禁“张冠李戴”。9 . 3 . 3 . 2 质量要点 ( 1 )画线工序要求尺寸准确;刻口线及外轮廓线两面方正对应;桦卯线相交要求出头,以备查验。
( 2 )制作工序要求按线加工,卯眼剔凿及刻口留袖必须垂直方正、深浅一致、松紧适宜;外形表面要求直顺光洁,曲线和缓美观。 ( 3 )安装工序要求斗棋按号人位、顺序安装,不得混用及工序颠倒;逐层验线,保证斗棋的水平方正及出进一致;刻口卡腰、拱板入槽要求松紧适宜,不“扛”不“涨”;长向构件(仿子)的接茬必须处在斗棋的纵向构件位置上。 9 . 3 . 4 质量验收标准
9 . 3 . 4 . 1 制作质量标准 ( 1 )主控项目
1 )品字斗棋制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符合现行标准的规定。2 )品字斗拱各构件的材质必须符合第9 . 3 . 1 . 2 条的规定;各构件刻口卡腰部分材质必须符合表9 , 3 . 1 . 2 的规定。3 )品字斗拱的样板须经有关人员验收后方可进行制作。成批制作的斗棋应先制作出一攒安装并经验收合格后后方可进行成批制作。
4 )品字斗棋各构件的外形尺寸必须足尺放样,准确无误。737
各层构件相迭组合后的高度、头尾雕饰的形状尺度、操作工艺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标准的规定。
5 )品字斗拱各构件刻口、卡腰、槽、桦、袖、卯及销子的留置必须符合现行标准的规定。
6 )品字斗棋单件制作完成后,在正式安装之前必须以“攒”为单位进行试装摆验,并分组码放,不得混淆。 ( 2 )一般项目
1 )用材尺寸准确、方正直顺、表面平整光洁无“俄搓”。2 )品字斗拱各构件的外形与样板相符。构件的外棱平直折角部分要求方正直顺;曲线部分要求圆润和缓,不呆板生硬。3 )成品构件截头、卷杀、起峰、起渠及内凹外凸的断面及构件各面要求平直光洁、棱角分明,不得留有锯毛、刨痕及锤印。4 )构件刻口、卡腰、槽、桦、袖、卯及销子等部位要求各面方正平直、略虚不涨、肩膀严实、松紧适度。
5 )品字斗棋制作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9 . 3 . 4 . 1 的规定。 品字斗拱制作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表表,. 3 . 4 . 1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样板及1 / 30 斗口,1 构件尺寸 长(宽) 尺量检( 4mm 查 1 / 100 斗1 / 200 斗口,高 厚(深) 2 口,簇Inun ( 0 . srnnl 1 / 30 斗口,样板及尺量检成攒尺寸 高 3 总高簇3 ? 查 各层构1 / 100 斗构件方正平直 尺量检查 4 件迭压口,( lmrn 缝隙 1 / 100 斗口,镇lmm 尺量检查 5 头饰、尾饰外形 1 /百O 斗口,簇1 , 刻口卡腰、槽、摔、袖、样板检查 六0 stnm 卯深浅(虚、涨) 虚1 / 100 斗口,样板及尺量7 肩膀严实 《 1 ? ,涨不允许 检查 楔形塞尺检1 / 100 斗口,簇ltnm 8 刻口位移 查 1 / 60 斗口,( 1 . 样板及尺量截头、起峰面方正平直 O 口 smnl 检查 l / 100 斗口,簇lmnl 尺量检查738
续表
序号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41 纵向构件垂直 1 / 30 叠加(3 ? 和一和
5 }杭、拱垂直 1 / 50 叠加簇2 ?
构件迭压缝隙上下层构件错台 l / 100 斗口l / 100 斗口 毛lrnr 。( In 江nl 贴纵向构件外皮用水平尺测量 贴杭、拱大面用水平尺测量 楔形塞尺检查尺量检查 9 . 3 . 5 成品保护
( 1 )制作当中及制作完成的成品、半成品应随时码放、存放在通风、干燥并具有完善的防火、防雨、雪及保管功能的场所。( 2 )半成品、成品在吊装、运输当中应采用填充、加固的技术措施防止磕碰;吊装用绳不得使用钢丝绳,应使用麻绳(扎绑绳),并在吊装时采用铺垫、遮挡的方法来防止损伤构件的棱角;雨、雪天运输应采用雨布苫盖。
( 3 )安装当中需要用锤、斧等工具敲击构件表面时,应用木块垫在构件表面,避免出现锤印、斧迹。 ( 4 )安装工序完工后、下一道工序开始施工时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成品保护的教育,除采取适当的遮挡、铺垫措施外,还应随时巡回检查,严防在下一道工序施工中出现蹬踏斗拱构件及在斗棋构件上支撑、加固上层构件等现象。 ( 5 )品字斗拱构件的存放必须采取防雨、防潮及通风措施,避免构件受潮变形。 ( 6 )加工好的品字斗拱构件,存放期不宜过长,超过三个月时应先刷一遍桐油,防止构件变形。
9 . 3 . 6 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
( l )施工现场严禁打闹,严禁酒后操作。
( 2 )圆盘锯、带锯、曲线锯、平刨、压刨等较大型电动工具740
必须安装在具备防砸、防雨功能的加工车间(工作棚)内。( 3 )施工现场及加工车间(工作棚)内不得有明火,同时必须备有符合消防规范规定数量及功能的灭火器材,并定时对机具设备进行检查,杜绝火灾隐患。 ( 4 )所有电动工具的安全防护装置必须齐全有效。( 5 )品字斗棋安装所用架子必须满铺脚手板;必须设有挡脚板及护身栏杆,同时,不得有探头板和飞跳板。 ( 6 )进人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严禁光脚、穿拖鞋、高跟鞋及带钉易滑鞋。 ( 7 )高处作业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
( 8 )品字斗拱安装必须在脚手架上进行,不得站在木构件上进行安装。 ( 9 )品字斗棋安装时,施工人员的手使工具应随时放入工具袋,并提前在坐斗仿下皮支搭密目式安全网,以免构件及工具坠落砸伤其他施工人员。 9 . 3 . 7 环境保护关键要求
( 1 )加工车间(工作棚)要求通风并有有效的排尘装置,避免加工中产生的粉尘对加工人员造成伤害。 ( 2 )加工车间(工作棚)应对机械噪声采取封挡、限时使用等措施,使其达到相应的环境噪声标准要求。 ( 3 )加工车间和施工现场应设专人每日清扫木屑、刨花,倒人指定地点,并用苫布苫盖。避免环境污染,减少火灾隐患。( 4 )施工垃圾.应及时清运出场。清运车辆应按规定进行封闭。( 5 )施工现场所设厕所应有化粪池;食堂应设隔油池;生活污水应设排水管道集中排放,不得向市政雨水管道排放。9 . 3 . 8 质量记录
( l )木材含水率试验报告。 ( 2 )施工测量记录。 741
( 3 )品字斗棋加工技术交底。 ( 4 )品字斗棋安装技术交底。 ( 5 )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 6 )预检记录。 ( 7 )品字斗棋加工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记录。( 8 )品字斗拱安装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记录。( 9 )斗棋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记录。 ( 10 )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报验表。 9 . 4 平座斗拱的制作与安装 9 . 4 . 1 施工准备
9 . 4 . 1 . 1 技术准备 ( l )通过熟悉图纸及设计交底,详细了解建筑物的功能做法、构造特点、设计
意图及有无特殊的使用要求。 ( 2 )熟悉平座斗拱各分件的扣搭、安装顺序,头、尾组合与品字斗拱头、尾组合的区别,熟悉平座斗拱每层的构件组成。( 3 )核实图纸上平座斗棋各部位的斗口尺寸,如攒挡、拽架尺寸、构件长、宽、厚是否与传统权衡尺寸一致,避免误操作。( 4 )核实个别部位的特殊做法,如构件是否减做、连做等。( 5 )核实做法的年代要求,熟悉不同年代的不同做法。9 . 4 . 1 . 2 材料要求 ( 1 )平座斗拱用材一般采用天然生长的优质红、白松风干材为制作原材料,根据斗棋各分件对材质的不同要求,其用材的标准应符合表9 . 4 . 1 . 2 的规定。 ( 2 )平座斗拱柱头科、角科坐斗用材宜使用硬杂类木材,如柏木、桦木、柞木等。
( 3 )平座斗棋制作用胶的各项指标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 742
平座斗拱构件用材标准表 表9 . 4 . 1 . 2
件别构类 各类木材的缺陷及指标 备注 斜纹虫裂的髓心 蛀 缝 斜率 腐朽 木节 练率含洲 升、斗 不允许 在构件任何一面、任何150 ~长度内,所有木节簇12 % 尺寸的总和不得大于所在面的1 邝,死节不允许 在构件任何一面、任何150 ~长度内,所有木节簇8 % 尺寸的总和不大于所在面宽的工/4 ,死节不允许。刻斗拱不不不中的允允允镇18 % 受压许 许 许 构件 翘、耍头、撑不允头木 许 斗拱中纵向向不不不外挑单材棋、足材不允允允允( 18 % 出的拱 许 许 许 许 悬挑受弯、受压口卡腰保留部分不允许有木节 构件 在构件任何一斗拱面、任何巧。~中横长度内,所有向向木节尺寸的总不不不外挑和不大于所在正心仿、里、不允簇10 % 允允允簇18 % 出的面宽的1 / 4 ,外拽架杭、 许 许 许 许 悬挑死节不允许。受弯、刻口卡腰保留受压部分不允许有构件 木节 妇时旨切 9 . 4 . 1 . 3 主要机具 ( 1 )电动工具类:圆盘锯、带锯、曲线联系锯、平刨、压刨、手在构件任何一一间提刨、磨光机。 面、任何内各( 2 )手工工具类:150 ~长度不不不攒斗直线锯、曲线锯、手内,所有木节( 10 % 允允允成18 % 拱悬推平刨、手推净刨、尺寸的总和不许 许 许 挑受曲线刨、扁铲、平凿、大于所在面宽弯、受圆凿、刻刀、木锉、的2 / 5 ,死压构斧子、钉锤、砂纸、节不允许 件 红、黑铅笔、墨斗、画签、线坠、水平尺、盒尺、方尺、角尺、活动角尺、尺板、工具袋。 743
b .升、斗台:翘头上部做出升、斗平台并居中凿十八斗销子眼;向拱眼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十八斗人\“袖”桦。c .棋瓣:翘头下部做卷杀,分为四瓣。 d .拱眼:双面做拱眼,棋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拱眼中部起弧。
⑥ 平身科蚂蚌头(耍头)后代麻叶头
a .平身科蚂蚌头(耍头)后代麻叶头宽、厚、长见表9 . 4 . 2 . 2 一2 。 平座斗拱平身科蚂蛛头(耍头)后代麻叶头尺寸表表,. 4 . 2 . 2 一2
b .平身科蚂蚌头(耍头)头饰:
( a )平身科蚂蚌头饰宽1 斗口,高2 斗口,长自出踩最外侧拽架中外返3 斗口为长(按一拽架3 斗口计)。
( b )平身科蚂炸头头部的外缘呈折线状,依此外形在相应的位置“起峰”。 c .平身科麻叶头头饰:
( a )平身科麻叶头饰宽1 斗口,高2 斗口,长自最内侧拽架中里返3 斗口为平身科麻叶头长(一拽架按3 斗口计)。( b )平身科麻叶头呈云状外缘,“起峰”,底部“起渠”。在外缘内的两侧平面上雕刻云纹斜棱,组成完整图案(即“三弯九转”)。 747
名称 宽 三踩平身科蚂炸头(耍头)后带麻1 斗叶头 口 五踩平身科蚂炸头(耍头)后带麻l 斗叶头 口 七踩平身科蚂蚌头(耍头)后带麻1 斗叶头 口 九踩平身科蚂炸头(耍头)后带麻1 斗叶头 口
高 2 斗口 2 斗口 2 斗口 2 斗口 长 12 斗口 18 斗口 24 斗口 30 斗口 备注 一拽架按3 斗口计 同上 同上 同上 ⑦ 平身科撑头木带析惋
a .平身科撑头木带析惋宽、高、长见表9 . 4 . 2 . 2 一3 。b .平身科撑头木带析惋两端头做上大下小燕尾桦。
平座斗拱平身科撑头木带析婉尺寸表牙一丽下一一丁一元{一蔺--厂百~ 表9 . 4 . 2 . 2 一3
三踩平身科撑头木带析碗五踩平身科撑头木带析惋七踩平身科撑头木带析碗九踩平身科撑头木带析惋 1 斗口l 斗口1 斗口1 斗口
3 . 5 ? 4 斗口3 . 5 ? 4 斗口3 . 5 一4 斗口3 . 5 一4 斗口 6 斗口12 斗口18 斗口24 斗口 备注一拽架按3 斗口计同上同上同上
⑧ 平身科足材(正心)瓜棋
a .平身科足材(正心)瓜拱厚1 . 25 斗口,高2 斗口,长至两侧拱外棱6 . 2 斗口(如与槽升子连做则长至两端升外棱6 . 6 斗口)。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升、斗台:两端拱头上部做出升、斗平台并居中凿槽升子销子眼。向棋眼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槽升子人“袖”桦。如与槽升子连做则升、斗台不做,在此位置“贴斗耳”。 d .拱瓣:两端棋头下部做卷杀,分为四瓣。
e .棋眼:双面刻棋眼,棋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拱眼中部起弧。
f .棋板槽桦:在两端拱头迎面居中随棋瓣外形剔0 . 25 斗口宽、0 . 2 斗口深垫棋板人槽刻口。
9 .棋身销子眼:在两端棋眼上方凿构件固定销子眼各一个。⑨ 平身科单材瓜拱
a .平身科单材瓜拱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长至两端拱外棱6 . 2 斗口。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棋眼:在棋身上部的双面做“棋眼”, “棋眼”呈斜状平面。 748
d .棋瓣:两端棋头下部卷杀分为四瓣。
e .栽销:两端棋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凿三才升销子眼。⑩ 平身科足材(正心)万棋
a .平身科足材万拱厚1 . 25 斗口,高2 斗口,,长至两端棋外棱9 . 2 斗口(如与槽升子连做则长至两端升外棱9 . 6 斗口)。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升、斗台:两端棋头上部做出升、斗平台并居中凿槽升子销子眼。向棋眼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槽升子人“袖”桦。如与槽升子连做则升、斗台不做,在此位置“贴斗耳”。 d .棋瓣:两端棋头下部做卷杀,分为三瓣。
e .棋眼:双面刻棋眼,棋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棋眼中部起弧。
f .棋板槽桦:在两端棋头迎面居中随棋瓣外形剔0 . 25 斗口宽、0 . 2 斗口深垫拱板人槽刻口。
9 .棋身销子眼:在两端棋眼上方凿构件固定销子眼各一个。⑧ 平身科单材万拱
a .平身科单材万棋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长至两端棋外棱9 . 2 斗口。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拱眼:在棋身上部的两侧做“棋眼”, “棋眼”呈斜状平面。 d .棋瓣:两端棋头下部卷杀分为三瓣。
e .栽销:两端棋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凿三才升销子眼。⑩ 平身科厢棋 a .平身科厢拱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长至两端拱外棱7 . 2 斗口。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拱眼:在拱身上部的两侧做“棋眼”, “棋眼”呈斜状平面。 d .棋瓣:两端棋头下部卷杀分为五瓣。 749
e .栽销:两端棋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凿三才升销子眼。⑩ 平身科垫拱板、盖斗板、斜斗板
a .平身科垫棋板厚0 . 25 斗口,高3 . 4 斗口(单棋)或5 . 2 斗口(重棋),长为相邻两攒斗拱净空长度另加两份人槽尺寸( 0 . 2 斗口XZ )。 b .平身科盖斗板、斜斗板厚同垫棋板,宽、长随所处位置实际尺寸。 ⑩ 平身科正心仿、挑檐仿、拽架杭、井口杭 a .平身科正心杭厚1 . 25 斗口,高2 斗口,长随面宽。位处正心棋上层的正心仿在两槽升间居中剔0 . 25 斗口宽、0 . 2 斗口深垫棋板入槽刻口;各层正心仿之间、与正心擦之间须栽销固定,间距不大于lm 。
b .平身科挑檐杭、拽架杭厚1 斗口,高2 斗口,长随面宽。挑檐杭与挑檐擦之间须栽销固定,间距不大于lm 。
c .平身科井口杭厚1 斗口,高3 斗口(无吊顶2 斗口),长随面宽。 2 )平座斗棋柱头科分件尺寸及细部做法 本款中所有升、斗类、横向拱类及纵向构件所标尺寸、做法均为构件的完整尺寸、做法,其间各相同刻口部位的尺寸、做法详见本款各项规定。各横向拱的长度如设计无特殊标明的按传统清式权衡尺寸。 ① 柱头科坐斗(桶子大斗) a .柱头科坐斗宽4 斗口,深3 . 25 斗口,高2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柱头科坐斗用材的横切面与“翘”口子相垂直。c .柱头科坐斗斗耳部分双方向刻口。垂直于建筑物面宽方向(长向)刻“翘、昂”等口子,并于口子内做“鼻子”;平行建筑物面宽方向刻“瓜拱”口子,并向下延续剔出“垫棋板”口子。
d .坐斗斗底部分四面做出“八字倒棱”,并凿出“销子眼”。750
“销子眼”的外缘做出“压棱”;斗底十字线延伸到斗底外棱。② 柱头科十八斗(桶子十八斗)
a .柱头科十八斗宽3 . 4 斗口,(以五踩斗棋计。凡遇踩数变化者柱头科十八斗宽度比上层构件的厚度宽出0 . 4 斗口)深1 . 4 斗口,高1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柱头科十八斗用材方向与柱头科坐斗同。
c .柱头科十/又斗斗耳部分单方向刻口,刻口方向与纵向构件垂直。
d .柱头科十八斗在斗底四面做出“八字倒棱”;在向“翘”或“昂”身方向自斗腰至斗底做“袖”;在斗底做出“销子眼”, 并在“销子眼”外缘做出“压棱”。 ③ 柱头科槽升子
a .柱头科槽升子宽1 . 4 斗口,深1 . 65 斗口,高1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柱头科槽升子用材方向与柱头科坐斗同。
c .柱头科槽升子斗耳部分单方向刻口,刻口方向与纵向构件相垂直。
d .柱头科槽升子外侧自斗耳刻口处居中随槽升子外形向斗底延续剔0 . 25 斗口宽、0 . 2 斗口深垫拱板人槽刻口。 e .柱头科槽升子在向拱身方向(内侧)自斗腰至斗底做“袖”;在斗底做出“销子眼”,并在“销子眼”外缘做出“压棱”。注:槽升子通常采用与正心拱连做,另贴斗耳的做法。
④ 柱头科三才升(同平身科)
a .柱头科三才升宽1 . 4 斗口,深1 . 4 斗口,高1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柱头科三才升用材方向与柱头科坐斗同。
c .柱头科三才升斗耳部分单方向刻口,刻口方向与纵向构件相垂直。
d .柱头科三才升斗底部分四面“八字倒棱”,做出“销子眼”,并在“销子眼”外缘做出“压棱”。 751
⑤ 柱头科各翘
a .柱头科各翘宽、高、长见表9 . 4 . 2 . 2 一4 。
b .升、斗台:翘头上部做出平台,平台居中凿眼栽木销。向拱眼一侧做十八斗人“袖”桦。
c .拱瓣:翘头下部做卷杀,分为四瓣。
d .拱眼:棋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1 斗口,向棋眼中部起弧。 平座斗拱柱头科各翘尺寸表表9 . 4 . 2 . 2 一4
⑥ 柱头科足材(正心)瓜棋
a .柱头科足材(正心)瓜棋厚1 . 25 斗口,高2 斗口,长至两752
斗拱构件名称 三踩单翘斗棋头翘 五踩重翘斗拱头翘 五踩重翘斗拱二翘 七踩三翘斗拱头翘 七踩三翘斗棋二翘 七踩三翘斗拱三翘 九踩四翘斗拱头翘 九踩四翘斗拱二翘 构件宽 2 斗口 构件高 2 斗口 2 斗口 2 斗口 2 斗口 2 斗口 构件长 备注 至两端翘头外棱,一拽架按3 斗7 斗口 口计 至两端翘头外棱,一拽架按3 斗7 斗口 口计 13 斗口 至两端翘头外棱,一拽架按3 斗口计 2 斗口 3 斗口 2 斗口 2 . 67 斗口 至两端翘头外棱,一拽架按3 斗7 斗口 口计 13 斗口 19 斗口 至两端翘头外棱,一拽架按3 斗口计 至两端翘头外棱,一拽架按3 斗口计 2 斗3 . 3 斗口 口 2 斗口 2 . 5 斗口 2 斗口 2 斗口 至两端翘头外棱,一拽架按3 斗7 斗口 口计 13 斗口 至两端翘头外棱,一拽架按3 斗口计 九踩四翘斗拱三翘 九踩四翘斗拱四翘
3 斗口 2 斗口 19 斗口 25 斗口 至两端翘头外棱,一拽架按3 斗口计 至两端翘头外棱,一拽架按3 斗口计 2 斗3 . 5 斗口 口 侧拱外棱6 . 2 斗口(如与槽升子连做则长至两端升外棱6 . 6 斗口)。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升、斗台:两端棋头上部做出平台,平台居中凿眼栽木销。向棋眼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槽升子人“袖”桦。如与槽升子连做则升、斗台不做,在此位置“贴斗耳”。 d .棋瓣:两端棋头下部做卷杀,分为四瓣。
e .棋眼:双面刻棋眼,棋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棋眼中部起弧。
f .拱板槽桦:在两端棋头迎面居中随拱瓣外形剔0 . 25 斗口宽、0 . 2 斗口深垫棋板入槽刻口。 ⑦ 柱头科单材瓜棋
a .柱头科单材瓜拱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长至两端棋外棱6 . 2 斗口。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棋眼:在拱身上部的双面做“棋眼”, “棋眼”呈斜状平面。 d .拱瓣:两端棋头下部卷杀分为四瓣。
e .栽销:两端棋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栽木销。⑧ 柱头科足材(正心)万拱
a .柱头科足材万拱厚1 . 25 斗口,高2 斗口,长至两端棋外棱9 . 2 斗口(如与槽升子连做则长至两端升外棱9 . 6 斗口)。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升、斗台:两端棋头上部做出平台,平台居中凿眼栽木销。向拱眼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槽升子人“袖”桦。如与槽升子连做则升、斗台不做,在此位置“贴斗耳”。
d .棋瓣:两端棋头下部做卷杀,分为三瓣。
e .棋眼:双面刻棋眼,棋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拱眼中部起弧。
f .棋板槽樟:在两端棋头迎面居中随拱瓣外形剔0 . 25 斗口宽、0 . 2 斗口深垫棋板人槽刻口。 753
⑨ 柱头科单材万拱
a .柱头科单材万拱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长至两端棋外棱9 . 2 斗口。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棋眼:在拱身上部的两侧做“棋眼”, “棋眼”呈斜状平面。 d .棋瓣:两端棋头下部卷杀分为三瓣。
e .栽销:两端棋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栽木销。⑩ 柱头科厢拱
a .柱头科厢拱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长至两端棋外棱7 . 2 斗口。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棋眼:在棋身上部的两侧做“拱眼”, “棋眼”呈斜状平面。 d .棋瓣:两端拱头下部卷杀分为五瓣。
e .栽销:两端棋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栽木销。⑩ 柱头科里拽厢拱头 a .柱头科厢棋头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长自桃尖梁中外返3 . 6 斗口至拱外棱(另需减去桃尖梁本身厚度的1 / 2 再加桦长)。b .棋瓣:棋头下部卷杀做法同柱头科厢棋,按实际尺寸保留。 c .栽销:拱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栽木销。
⑩ 柱头科垫棋板、盖斗板、斜斗板、正心杭、挑檐仿、拽架仿、井口仿 上述构件尺寸及做法与相邻平身科同类构件的尺寸及做法相同。 3 )平坐斗拱角科分件尺寸及细部做法
本款中升、斗类及横向棋类构件所标尺寸、做法均为构件的完整尺寸、做法,其纵向同层构件除“撑头木后带麻叶头”外,以下若干层的构件头、尾饰均搭配相同(如后尾简做,则只做头754
饰),为叙述方便,本款仅规定头、尾饰部分做法,不同工程根据不同的斗棋种类、斗棋踩数自行搭配,其间各相同刻口部位的尺寸、做法详见本款各项规定,其斜向构件除宽(厚)度与纵向构件不同外,高度同纵向构件,长度也同纵向构件,但需另乘以自身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为实际长度各横、纵向拱的长度设计无特殊标明的按传统清式权衡尺寸。 ① 角科坐斗
a .角科坐斗宽3 . 25 斗口;多边形建筑角科坐斗宽依建筑物本身所处夹角中线向两侧各返1 . 625 斗口,深3 . 25 斗口,高2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角科坐斗用材的横切面与建筑物面宽方向相垂直。c .角科坐斗斗耳部分刻出面宽、进深及斜方向“翘、棋、昂等构件口子,并在“瓜拱”口子下延续剔出“垫棋板”口子。d .坐斗斗底部分四面做出“八字倒棱”,并凿出“销子眼”。“销子眼”的外缘做出“压棱”。 e .多边形建筑角科坐斗的里外大面随建筑物本身角度做折线造型,两端随折线做直角截头。
② 角科平盘斗(斜斗盘)
a .角科平盘斗宽2 . 3 斗口(以斜头翘上平盘斗计。如位置不同则在下方斜向构件厚度基础上加出。.8 斗口即为平盘斗宽)深同宽,高0 . 6 斗口,无斗耳。斗底、腰高比为2 , 1 。b .平盘斗用材的横切面垂直于斜向构件。 c .平盘斗斗底部分四面做出“八字倒棱”,在向“翘”或“昂”身方向自斗腰至斗底做“袖”;并在斗底凿出“销子眼”。“销子眼”的外缘做出“压棱”(角科平盘斗通常采用与斜向构件连做,另贴斗耳的做法)。 ③ 角科十八斗
a .角科十/又斗宽1 . 8 斗口,深1 . 4 斗口,高1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l : 2 。
b .角科十八斗用材的横切面垂直于斜向构件。 755
c .角科十八斗斗耳部分单方向刻口,刻口方向与纵向构件垂直。
d .角科十八斗在斗底四面做出“八字倒棱”;在向“翘”或“昂”身方向自斗腰至斗底做“袖”;在斗底做出“销子眼”,并在“销子眼”外缘做出“压棱”。 ④ 角科槽升子
a .角科槽升子宽1 . 4 斗口,深1 . 65 斗口,高1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角科槽升子用材方向与平身科槽升子同。
c .角科槽升子斗耳部分单方向刻口,刻口方向与纵向构件相垂直。
d .角科槽升子外侧自斗耳刻口处居中随槽升子外形向斗底延续剔O , 25 斗口宽、0 . 2 斗口深垫棋板人槽刻口。
e .角科槽升子在向棋身方向(内侧)自斗腰至斗底做“袖”; 在斗底做出“销子眼”,并在“销子眼”外缘做出“压棱”。注:槽升子通常采用与正心拱连做,另贴斗耳的做法。 ⑤ 角科三才升
a .角科三才升宽1 . 4 斗口,深1 . 4 斗口,高1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角科三才升用材方向与平身科三才升同。
c .角科三才升斗耳部分单方向刻口,刻口方向与纵向构件相垂直。
d .角科三才升斗底部分四面“八字倒棱”,做出“销子眼”, 并在“销子眼”外缘做出“压棱”。 ⑥ 角科直翘头
a .角科直翘头宽1 斗口,高2 斗口,长自最外或最里拽架中(即升、斗台中)再外出0 . 5 斗口,构件全长另加自正心中至最外或最里拽架中尺寸。
b .升、斗台:翘头上部做出平台,平台居中凿眼栽木销。向拱眼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十八斗人“袖”桦。 756
c .棋瓣:翘头下部做卷杀,分为四瓣。
d .拱眼:拱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拱眼中部起弧。 ⑦ 角科各斜翘头
a .角科各斜翘头宽、高见表9 . 4 . 2 . 2 一5 ,长自最外或最里拽架中(即升、斗台中)再外出0 . 5 斗口另乘以斗棋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即为角科翘头长,构件全长为各拽架尺寸总和另加头、尾长度乘以斗棋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即为全长。
平座斗棋角科各斜翘头宽、高度表表9 . 4 . 2 . 2 一5
b .升、斗台:斜翘头上部做出平台,平台居中凿眼栽木销。向棋眼一侧做十八斗人“袖”桦。
c .拱瓣:斜翘头下部做卷杀,分为四瓣。
d .棋眼:棋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拱眼中部起弧。
e .升、斗台、拱瓣、拱眼细部尺寸中的长度尺寸均需乘以斗拱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
⑧ 角科由昂昂嘴
a .角科由昂昂嘴宽、高见表9 . 4 . 2 . 2 一6 ,长自最外拽架中外返3 . 3 斗口另乘以斗棋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即为角科昂嘴长(一757
名称 三踩平座斗拱斜头翘头 五踩平座斗棋斜头翘头 五踩平座斗棋斜二翘头 七踩平座斗拱斜头翘头 七踩平座斗拱斜二翘头
宽度 1 . 5 斗口 1 . 5 斗口 2 斗口 1 . 5 斗口 高度 2 斗口 2 斗口 2 斗口 2 斗口 }名称 宽度 高度 }七踩平座斗棋】 斜2 . 25 斗2 斗三翘头 口 口 … 九踩平座斗拱}斜1 , 5 斗头翘头 口 }九踩平座斗拱}斜二翘头 1 . 8 斗口 2 斗口 2 斗口 2 斗口 2 斗口 … 九踩平座斗拱}斜2 . 1 斗三翘头 口 I 九踩平座斗拱}斜四翘头 2 . 4 斗口 1 . 88 斗2 斗口 口 拽架按3 斗口计),构件全长为各拽架尺寸总和另加头、尾长度乘以斗棋所处
夹角的加斜系数即为全长。
b ,升、斗台:昂头上部做出平台,平台居中凿眼栽木销。向里一侧做平盘斗入“袖”桦(如采用连做则只需做出平盘斗外形即可)。
c .角科斜昂嘴头部做“凤凰台”、做曲线形昂身,昂身背部呈圆弧形,前端做斜状昂头。
d .升、斗台、凤凰台、昂头细部尺寸中的长度尺寸均需乘以斗棋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
平座斗拱角科由昂昂嘴宽、高度表表,. 4 . 2 . 2 一6
⑨ 角科蚂炸头(耍头)
a .角科蚂蚌头宽1 斗口,高2 斗口,长自出踩最外侧拽架中外返3 斗口为长(按一拽架3 斗口计),构件全长为各拽架尺寸总和另加头、尾长度即为全长。 b .角科蚂炸头头部的外缘呈折线状,依此外形在相应的位置“起峰”。 ⑩ 角科直撑头木带析惋
a .角科直撑头木带析碗宽、高、长见表9 . 4 . 2 . 2 一7 。b .平身科撑头木带析碗两端头做上大下小燕尾桦。
平座斗拱角科直撑头木带衍枕尺寸表表9 . 4 . 2 . 2 一7
名称 三踩平座斗拱由宽度 高度 2 . 25 斗口 3 斗}名称 拱斗座平踩七宽度 高度 2 . 63 斗口 3 斗昂 口 昂 由 拱斗座平踩九昂 由 口 五踩平座斗拱由昂
2 . 5 斗口 3 斗口 2 . 7 斗口 3 斗口 名称 三踩角科直撑头木带彬碗 五踩角科直撑头木带朽婉 七踩角科直撑头木带析婉 宽 1 斗口 1 斗口 1 斗口 高 备注 一拽架按3 斗口3 . 5 一4 斗口 6 斗口 计 12 斗3 . 5 ? 4 斗口 同上 口 18 斗同上758 3 . 5 ? 4 斗口 口 长 ⑧ 角科斜撑头木带析碗
a .角科斜撑头木带析惋宽同由昂,高同上,长在以上长度尺寸上另减桦长再乘以斗拱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即为实长。b .无桦。 ⑩ 角科斜麻叶头
a .角科斜麻叶头宽同由昂,高2 斗口,长在角科直麻叶头长度基础上乘以斗拱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即为角科麻叶头长,构件全长为各拽架尺寸总和另加头、尾长度乘以斗棋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即为全长。
b .角科斜麻叶头头饰做法同角科直六分头、角科直麻叶头,但细部尺寸中的长度尺寸均须另乘以斗拱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⑩ 角科足材(正心)瓜棋头
a .角科足材(正心)瓜棋头厚1 . 25 斗口,高2 斗口,长自瓜拱中外返3 . 1 斗口至棋外棱,如与槽升子连做则自正心外返3 . 3 斗口至升外棱。
b .升、斗台:拱头上部做出平台,平台居中凿眼栽木销。向棋眼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槽升子人“袖”桦。如与槽升子连做则升、斗台不做,在此位置“贴斗耳”。 c .棋瓣:拱头下部做卷杀,分为四瓣。
d .棋眼:拱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棋眼中部起弧。
e .在拱头迎面居中随棋瓣外形剔。.25 斗口宽、。.2 斗口深垫棋板人槽刻口。
⑩ 角科单材瓜拱头(同平身科)
a .角科单材瓜棋头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长自瓜棋中外返3 . 1 斗口至棋外棱。
b .棋眼:在棋身上部的两侧刻“拱眼”, “棋眼”呈斜状平面。 c .棋瓣:拱头下部卷杀分为四瓣。
d .栽销:棋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栽木销。 759
⑩ 角科足材(正心)万棋头
a .角科足材万拱头厚1 . 25 斗口,高2 斗口,长自万棋中外返4 . 6 斗口
至棋外棱(如与槽升子连做则自正心外返4 . 8 斗口至升外棱)。
b .升、斗台:拱头上部做出平台,平台居中凿眼栽木销。向拱眼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槽升子人“袖”桦。如与槽升子连做则升、斗台不做,在此位置“贴斗耳”。 c .棋瓣:棋头下部做卷杀,分为三瓣。
d .棋眼:棋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棋眼中部起弧。
e .在棋头迎面居中随棋瓣外形剔。.25 斗口宽、。.2 斗口深垫拱板人槽刻口。
⑩ 角科单材万棋头
a .角科单材瓜拱头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长自万棋中外返4 . 6 斗口至拱外棱。
b .拱眼:在拱身上部的两侧刻“棋眼”, “棋眼”呈斜状平面。 c .拱瓣:棋头下部卷杀分为三瓣。
d .栽销:棋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栽木销。 ⑩ 角科把臂厢拱
a .角科把臂厢拱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出头部分长自最外拽架中外返3 . 6 斗口至拱外棱;向内一侧部分长自正心中内返3 . 6 斗口至棋外棱,构件全长另加出踩拽架尺寸。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棋眼:在端头及中段露明棋身上部的两侧刻“拱眼”, “棋眼”呈斜状平面。 d .棋瓣:拱头下部卷杀分为五瓣。
e .栽销:棋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栽木销。 ⑩ 角科里连头合角拱
a .角科里连头合角棋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与连做的相760
邻平身科构件同),长一端与相邻平身科构件连做,按平身科尺寸,另一端按斗拱平面放样定(与同层斜向构件连接,做“袖”桦,长按同层斜向构件厚1 / 4 另乘以所处位置夹角的加斜系数定)。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拱头:依平面放样定拱头做法,现有位置长于棋身1 / 2 的,棋头按相邻平身科棋头刻出外形,拱身长度不足1 / 2 的,不做拱头。
d .拱眼:在端头及中段露明拱身上部的两侧刻“棋眼”, “棋眼”呈斜状平面。 e .拱瓣:棋头下部刻出“卷杀”,刻口深。.05 一0 . 1 斗口,自外向内铲“斜棱”;分瓣随相邻平身科棋头。
f .栽销:棋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栽木销。 ⑩ 角科鸳鸯交首拱
a .角科鸳鸯交首拱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与连做的相邻平身科构件同),长一端与相邻平身科构件连做,按平身科尺寸,另一端按端头构件及平面放样尺寸定。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棋头:角科斗棋正身一相邻平身斗棋正身尺寸分中为双向棋头“升、斗台”的中,依“三才升”的里、外底棱作为双向棋子端头的控制线,向内做棋头。
d .棋眼:在端头及中段露明拱身上部的两侧刻“棋眼”, “棋眼”呈斜状平面。 e .棋瓣:双向拱头相交,处于拱身内的刻出端头及“卷杀”,刻口深0 . 05 一0 . 1 斗口,自外向内铲“斜棱”;处于拱身外的“卷杀”部分,锯出“卷杀”
外形,分瓣随连做的平身科构件。
f .栽销:角科斗棋正身一相邻平身斗棋正身尺寸分中为“三才升”中,居中栽木销。
⑩ 角科垫棋板、盖斗板、斜斗板、正心仿、挑檐仿、拽架761
杭、井口杭上述构件尺寸及做法与相邻平身科同类构件的尺寸及做法相同。 ( 2 )放大样
1 )根据设计图纸及传统清官式做法尺寸在墙面、地面或木板上按1 : 1 足尺画出平座斗拱各构件的侧立面及各类棋子的正立面图;画出刻口、袖卯的平面详图并详细标注细部尺寸,角科斗棋需画出每层平面,以详细标明角科各构件的位置、尺寸、叠合关系及头、尾两端的组合。
2 )画好后的大样,应随时遮盖,妥善保管,不得污损。以备在制、安施工时随时对照检验。
3 )大样画好后,应及时请相关技术负责人员验收认可。( 3 )制作样板
l )用三合板、五合板依照大样把平座斗拱各构件的外形套画下来,制作成型并依画线要求刻出口子。
2 )在样板上写明构件名称、尺寸、数量。 3 )制作好的样板应妥善保管,分类存放。 ( 4 )加工规格料
1 )根据构件的尺寸、数量加工规格木料。配料要求平直方正、尺寸准确,各种指标符合现行标准的规定。
2 )各类规格料的加工其数量及长短应留出适当余量。3 )加工好的规格料要求分类码放待用。 ( 5 )依样板画线
1 )样板贴附于规格料大面,用画签沿样板外轮廓在规格料上准确画线,随后用方尺将线过到规格料的另一面,同样随样板画线,要求规格料两面的外轮廓线相互对应,方正不走形。2 )画线宜使用墨线;用方尺过线必须将方尺尺墩贴附于规格料两个平直方正的“好面”;桦卯画线相交必须出头,以备查验。 3 )画好线的构件分类码放,不得混杂存放。 ( 6 )分件制作 762
1 )加工工序:剔凿销子卯眼~翘头、拱头、昂嘴、头、尾饰加工成型一拱眼、云头雕饰~刻口卡腰、剔槽做袖~净活待装。 2 )加工工艺要求:
① 平凿依线剔凿销子卯眼,卯眼垂直方正,深浅一致。② 曲折面锯解加工后必须用净饱净光,加工面直顺方正,平滑光洁。
③ 异形曲线部分的加工必须保证加工面曲线和缓圆润,生动流畅,平直光洁不走形。
④ 刻口卡腰锯解加工,必须保证松紧适宜,略虚不涨。⑤ 制成后的半成品除安装时必须留用的墨线外一律用净刨刨光,不得留有墨迹污渍、斧印刨痕。 ( 7 )试装摆验 1 )试装顺序:坐斗~各层横向棋子安装~栽销一各层纵向构件安装~各层斜向构件安装一栽销~各层升、斗安装~标写编号。
2 )组装工艺要求:
① 坐斗放于平稳处,检查刻口、“鼻子”及垫拱板槽卯的留置是否正确。 ② 安装各层横向拱子,注意松紧适宜,水平高低位置准确,与座斗“割方”。 ③ 在横向拱子的升、斗台位置栽槽升子木销;在拱身位置栽固定销子,木销尺寸略涨于卯眼尺寸,抹适量乳胶楔人固定,销子出头长度适宜,并于端头做四面“压棱”。
④ 安装各层纵向构件,除注意松紧适宜,水平高低位置准确,与横向构件“割方”外,还应随时保证构件的出进尺寸及前后拽架尺寸与大样保持一致,避免在整体安装时加大误差。⑤ 栽拱身固定销子,做法同上。
⑥ 除承托正心、拽架各仿的升、斗暂不安装外,其余槽升子、十八斗均安装人位。安装时需特别注意斗腰的高度不虚不763
涨,斗耳刻口不紧不松,斗底与升、斗台平稳附实,人“袖”桦、卯紧凑严密。 ⑦ 成攒斗拱每层构件安装后,依大样核对尺寸,各构件找方,确认无误后在每层构件的背(上)部标写斗棋编号。编号内容包括位置、层数、名称、序号等。 ( 8 )捆绑存放
用扎绑绳将摆验后的斗拱上下捆绑牢固,分类码放在指定的存放地点。存放地点要求具备通风、防雨、防火和安全的功能。( 9 )成品运输 将捆绑存放的成攒斗拱运至施工现场。运输当中注意成品保护,可采用木仿支顶或填充材料铺垫的措施,避免发生磕碰现象。 ( 10 )制定整体安装顺序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及人力、运输、机械等诸因素的影响制定安装顺序,或自一点起始延续分层安装,或分间分层同时安装。 ( 11 )安装位置抄平找方 安装前对坐斗仿进行予检抄平。要求坐斗仿水平方正,接搓顺直无错台,与额(檐)仿结合紧密,不虚不涨。 ( 12 )定位栽销 坐斗仿上弹中线,并根据设计尺寸定出斗棋分位,画出十字线,凿眼栽坐斗木销。所画十字线纵向延长过到平板仿迎面。( 13 )拉线安装 1 )将运至现场的成攒斗棋拆散,依分层安装顺序先后将斗棋各构件运至相应位置的脚手架上。运输当中注意按斗棋的编号分堆码放,安装时不得混用。
2 )安装时,先在柱头位置逐层安装柱头斗拱,每层构件安装并检验后固定,同时在构件的里、外棱挂线作为其他攒斗棋安装调整平直的依据。 3 )斗拱各层的安装顺序:坐斗~垫拱板~各层横、纵、斜向764
构件~各层升、斗、踩步梁~梁上栽横向构件一杭类安装斜、盖斗板。 4 )安装工艺要求:
① 坐斗(桶子大斗、角科坐斗)。顺序安装于坐斗杭上,大斗底棱十字线与坐斗仿十字线吻合;拉通线尺量检查各相邻坐斗刻口的高度是否一致;斗棋外棱是否一致。
② 垫拱板。顺序安装垫棋板,并注意拱板人槽尺度适宜,不“扛”拱子不透亮;松紧适宜,不“撑”拱子不晃荡。
③ 各层横、纵、斜向构件试装。安装横向构件需拉通线安装,通线要求必须与建筑物的横轴保持水平,横向构件的外棱贴附于通线,要求“似挨似不挨”,不
得“扛”线。横向正心仿、拽架仿的“接搓”必须做“刻半”桦,且长度不短于2 倍的本身厚,同时位置必须置于斗棋的纵向构件之上。
④ 安装纵、斜向构件。也需拉通线安装,通线控制各攒斗拱纵向构件的出进尺度;纵向构件安装时必须保证与横向构件的“割方”;斜向构件安装时必须保证与横向构件的夹角角度;必须保证“拽架”尺寸的准确;必须保证各“刻口卡腰”部分的“松紧适宜”,严禁过多伤及斜、纵向构件的“盖口”部分。⑤ 在安装斗棋横、纵、斜向构件的同时,安装各层升、斗。升、斗的安装应随时检查“斗腰”的高度尺寸,以免造成升、斗上方构件逐层高度的“亏”、“涨”,同时注意斗耳之间净空尺寸,避免在安装上方构件时将斗耳撑涨劈裂或缝隙过大造成松动。⑥ 斗拱各件检查调整后安装斜、盖斗板,斜斗板要求长(横)向两端依构件上板槽形状做出桦头,入位板槽,短(进深向)依本身角度刮出“坡棱”与杭子附实,盖斗板按仿子“裁口”尺寸截出长短宽窄,坐于“裁口”内。 9 . 4 . 3 技术质量要点
9 . 4 . 3 . 1 技术要点
( 1 )平座斗拱各分件的模数尺寸根据“斗口”而定。以“斗765
口”为计算单位。 ( 2 )凡平座斗拱构件相叠,必须栽木销。纵向构件及斜向构件相迭,每层用于固定的销子不少于2 个,升、斗销子每件1 个,挑檐杭及正心杭栽销间距不大于lm 。 ( 3 )平座平身科斗棋中横向(面宽)、纵向(进深)构件相交,均须“刻口卡腰”扣搭。刻口部位的要求:横向(面宽方向)构件为“等口”,刻口向上;纵向(进深方向)构件为“盖口”,刻口向下(即面宽压进深),各留1 / 2 ,遇有“连做”构件,则可根据安装顺序灵活掌握。
( 4 )平座柱头科斗棋位置处于踩步梁下皮本层及以下层的构件,横向(面宽)与纵向(进深)构件相交,均须“刻口卡腰”扣搭。位置处于踩步梁下皮本层以上层的正心、拽架杭不做“刻口卡腰”,仅在踩步梁相应部位按杭子尺寸剔“袖”(卯),仿子与其直交;与踩步梁相交的“里拽厢棋头”与踩步梁桦卯(双桦)相交。构件刻口部位的要求:横向(面宽方向)构件为“等口”,亥d 口向上;纵向(进深方向)构件为“盖口”,刻口向下(即面宽压进深),刻口高为横向构件高的1 / 2 。 ( 5 )角科斗拱中横纵两方向构件相交的,“刻口卡腰”与平身科斗拱做法相同,与斜向构件三方向重合相交的其斜向构件为“盖口”,刻口向下,上部留1 / 3 ;纵向(进深方向)构件为“腰杭”,上下刻口,中部留1 / 3 ;横向(面宽方向)构件为“等口”,刻口向上,下部留1 / 3 。 ( 6 )平座平身科及柱头科“刻口卡腰”的构件必须两面“剔袖”,袖深。.1 斗口。角科中斜向构件及与其相交的正交构件不“剔袖”,正交构件凡不与斜向构件“刻口卡腰”者,均须“剔袖”,袖深。.1 斗口。
( 7 )严格按设计要求的年代做法制作施工,严禁“张冠李戴”。9 . 4 . 3 . 2 质量要点 ( 1 )画线工序要求尺寸准确;刻口线及外轮廓线两面方正对应;桦卯线相交要求出头,以备查验。 766
( 2 )制作工序要求按线加工,卯眼剔凿及刻口留袖必须垂直方正、深浅一致、松紧适宜;外形表面要求创匝光洁,曲线和缓美观。( 3 )安装工序要求斗棋按号人位、顺序安装,不得混用及工序颠倒;逐层验线,保证斗拱的水平方正及出进一致;刻口卡腰、拱板入槽要求松紧适宜,不“扛”不“涨”;长向构件(枕子)的接茬必须处在斗棋的纵向构件位置上。 9 . 4 . 4 质量验收标准
9 . 4 . 4 . 1 制作质最标准 ( 1 )主控项目
1 )平座斗拱制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标准的规定。2 )平座斗棋各构件的材质必须符合第9 . 4 . 1 . 2 条的规定;各构件刻口卡腰部分材质必须符合表9 . 4 . 1 . 2 的规定。3 )平座斗拱的样板须经有关人员验收后方可进行制作。成批制作的斗棋应先制作出一攒安装并经验收合格后后方可进行成批制作。
4 )平座斗棋各构件的外形尺寸必须足尺放样,准确无误。各层构件相迭组合后的高度、头尾雕饰的形状尺度、操作工艺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符合现行标准的规定。
5 )平座斗棋各构件刻口、卡腰、槽、桦、袖、卯及销子的留置必须符合现行标准的规定。
6 )平座斗拱单件制作完成后,在正式安装之前必须以“攒”为单位进行试装摆验,并分组码放,不得混淆。 ( 2 )一般项目
1 )用材尺寸准确、方正直顺、表面平整光洁无“俄搓”。2 )平座斗拱各构件的外形与样板相符。构件的外棱平直折角部分要求方正直顺;曲线部分要求圆润和缓,不呆板生硬。3 )成品构件截头、卷杀、起峰、起渠及内凹外凸的断面及构件各面要求平直光洁、棱角分明,基本无锯毛、刨痕及锤印。4 )构件刻口、卡腰、槽、樟、袖、卯及销子等部位要求各767
面方正平直、略虚不涨、肩膀严实、松紧适度。5 )平座斗拱制作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的规定。 9 . 4 . 4 . 1
平座斗拱制作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表 序号}项目
表9 . 4 . 4 . 1 检验方法 11 构件尺寸 样板及尺量检查
成攒尺寸 构件方正平直
各层构件迭压缝隙头饰、尾饰外形刻口卡腰、槽、桦、袖、卯深浅(虚、涨)肩膀严实 刻口位移
截头、起峰面方正平直 长(宽)高厚(深)高
允许偏差1 / 30 斗口,镇4 ? l / 100 斗口,( lmm 1 / 200 斗口,蕊0 . 5 ? 1 / 30 斗口,总高镇3 ?
1 / 100 斗口,蕊lrnm 1 / 100 斗口,簇lrnm 1 / 60 斗口,( 1 . stnm 虚1 / 100 斗口,簇1 ? ,涨不允许1 / 100 斗口,( 1 ? 1 / 60 斗口,( 1 . 5 ? 样板及尺量检查尺量检查尺量检查样板检查 样板及尺量检查
楔形塞尺检查样板及尺量检查 1 / 100 斗口,( 1 ? 尺量检查
9 . 4 . 4 . 2 安装质量标准 ( 1 )主控项目
1 )平座斗棋安装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标准的规定。2 )平座斗棋安装前必须检查坐斗杭的水平方正及坐斗分位准确无误。 3 )平座斗棋安装前必须对运至现场的斗拱逐件检查,确认完好无缺后方可进行安装。 4 )平座斗拱安装必须按现行标准规定的安装顺序进行安装,同时也必须按摆验时的编号顺序进行分攒安装,不得混用。5 )平座斗拱安装必须按间逐层拉通线找水平出进;按攒吊中线找垂直。 ( 2 )一般项目 768
1 )平座斗拱各构件相交松紧适度、迭压严实、栽销齐全、牢固。 2 )平座斗棋各构件表面无锤印、斧迹、坏损。
3 )斜斗板、盖斗板、垫拱板位置准确、遮盖严实、安装牢固。
4 )檐仿、拽架仿、井口仿、正心杭的接头处不得赶在卯口、卡腰及悬空部位。 5 )平座斗拱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9 . 4 . 4 . 2 的规定。 平座斗拱安装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表表9 . 4 . 4 . 2 万爵一万一奋一r 一丽赢誓一下一一瓜藏丽
1 }斗拱攒中一中尺寸}1 / 50 斗口,簇2 ? 2 }相邻构件水平高差}1 / 30 斗口,簇3mm 3 }相邻构件出进错位】 1 / 20 斗口,成4mm 41 纵向构件垂直{1 / 30 斗口,叠加(3r 曲n 51 杭、拱垂直}1 / 50 斗口,叠加蕊2 ? 构件迭压缝隙上下层构件错台
1 / 100 斗口,簇1 ? l / 100 斗口,成lrnrn 以攒为单位在斗拱中心拉线,尺量 以间为单位在构件上皮拉通线,尺量 以间为单位在构件端头拉通线,尺量 贴纵向构件外皮用水平尺测量 贝占杭、拱大面用水平尺测量 楔形塞尺检查尺量检查 9 . 4 . 5 成品保护
( 1 )制作当中及制作完成的成品、半成品应随时码放、存放在通风、干燥并具有完善的防火防雨、雪及保管功能的场所。( 2 )半成品、成品在吊装、运输当中应采用填充、加固的技术措施防止磕碰;吊装用绳不得使用钢丝绳,应使用麻绳(扎绑绳),并在吊装时采用铺垫、缠裹的方法防止损伤构件的棱角;769 雨、雪天运输应采用雨布苫盖。
( 3 )安装当中需要用锤、斧等工具敲击构件表面时,应用木块垫在构件表面,避免出现锤印、斧迹。 ( 4 )安装工序完工后、下一道工序开始施工时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成品保护的教育,除采取适当的缠裹、铺垫措施外,还应随时巡回检查,严防在下一道工序施工中出现蹬踏斗拱构件及在斗拱构件上支撑、加固上层构件等现象。 ( 5 )平座斗棋构件的存放必须采取防雨、防潮及通风措施,避免构件受潮变形。 ( 6 )加工好的成品构件,存放期不宜过长,超过三个月时应先刷一遍桐油,防止构件变形。
9 . 4 . 6 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
( 1 )施工现场严禁打闹,严禁酒后操作。 ( 2 )圆盘锯、带锯、曲线锯、平刨、压刨等较大型电动工具必须安装在具备防砸、防雨功能的加工车间(工作棚)内。( 3 )施工现场及加工车间(工作棚)内不得有明火,同时必须备有符合消防规范规定数量及功能的灭火器材,并定时对机具设备进行检查,杜绝火灾隐患。
( 4 )所有电动工具的安全防护装置必须齐全有效。( 5 )平座斗棋安装所用架子必须满铺脚手板;必须设有挡脚板及护身栏杆,同时,不得有探头板和飞跳板。 . ( 6 )进人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严禁光脚、穿拖鞋、高跟鞋及带钉易滑鞋。
( 7 )高处作业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
( 8 )平座斗棋安装必须在脚手架上进行,不得站在木构件上进行安装。 ( 9 )平座斗棋安装时,施工人员的手使工具应随时放人工具袋,并提前在坐斗杭下皮支搭密目式安全网,以免构件及工具坠落砸伤其他施工人员。 770
9 . 4 . 7 环境保护关键要求 ( 1 )加工车间(工作棚)要求通风并有有效的排尘装置,避免加工中产生的粉尘对加工人员造成伤害。 ( 2 )加工车间(工作棚)应对机械噪声采取封挡、限时使用等措施,使其达到相应的环境噪声标准要求。 ( 3 )加工车间和施工现场应设专人每日清扫木屑、刨花,倒人指定地点,并用苫布苫盖。避免环境污染,减少火灾隐患。( 4 )施工垃圾应及时清运出场。清运车辆应按规定进行封闭。( 5 )施工现场所设厕所应有化粪池;食堂应设隔油池;生活污水应设排水管道集中排放,不得向市政雨水管道排放。9 . 4 . 8 质量记录
( 1 )木材含水率试验报告。 ( 2 )施工测量记录。
( 3 )平座斗拱加工技术交底。 ( 4 )平座斗棋安装技术交底。 ( 5 )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 6 )预检记录。
( 7 )平座斗拱加工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记录。 ( 8 )平座斗拱安装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记录。 ( 9 )斗棋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记录。 ( 10 )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报验表。 9 . 5 一斗三升及麻叶类斗拱制作与安装 9 . 5 . 1 施工准备
9 . 5 . 1 . 1 技术准备
( 1 )通过熟悉图纸及设计交底详细了解建筑物的功能做法、771
构造特点、设计意图及有无特殊的使用要求。 ( 2 )熟悉一斗三升及麻叶类斗拱各分件的扣搭、安装顺序,头、尾组合,熟悉一斗三升及麻叶类斗棋每层的构件组成。( 3 )核实图纸上一斗三升及麻叶类斗拱各部位的斗口尺寸,如攒挡、拽架尺寸、构件长、宽、厚是否与传统权衡尺寸一致,避免误操作。 ( 4 )核实个别部位的特殊做法,如构件是否减做、连做等。( 5 )核实做法的年代要求,熟悉不同年代的不同做法。9 . 5 . 1 . 2 材料要求
( ”一斗三升及麻叶类斗拱用材一般采用天然生长的优质红、白松风干材为制作原材料,根据斗拱各分件对材质的不同要求,其用材的标准应符合表9 . 5 . 1 . 2 的规定。
一斗三升及麻叶类斗拱构件用材标准表各类木材的缺陷及指标 表9 . 5 . 1 . 2 髓心裂缝虫蛀 构件类别 木节 斜纹的斜率 含水率 备注 腐朽
% (匕铆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 毛12 %
斗拱中的受压构件 不允许
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 OO 簇 不允许 翘、麻叶云头
在构件任何一面、任何15omm 长度内,所有木节尺寸的总和不得大于所在面的1 / 2 ,死节不允许在构件任何一面、任何150 ~长度内,所有木节尺寸的总和不大于所在面宽的1 / 4 ,死节不允许。刻口卡腰保留部分不允许有木节 在构件任何一面、任何15omm 长度内,所有木节尺寸的总和不大于所在面宽的1 / 4 ,死节不允许。刻口卡腰保留部分不允许有木节 毛18 %
斗棋中纵向向外挑出的悬挑受弯、受压构件 足材拱、三幅云棋 ( 10 % ( 18 %
斗拱中横向向外挑出的悬挑受弯、受压构件 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 不允许 续表
( 2 )一斗三升及麻叶类斗棋柱头科、角科坐斗用材宜使用硬杂类木材,如柏木、桦木、柞木等。 ( 3 )一斗三升及麻叶类斗棋云拱、云头及斜昂嘴等处的构件用材,可根据实际情况粘(拼)接,但必须用木螺钉固定,并将钉帽卧进木材中,表面用同树种、同纹理木材嵌实遮盖。( 4 )一斗三升及麻叶类斗棋制作用胶的各项指标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 9 . 5 . 1 . 3 主要机具
( 1 )电动工具类:圆盘锯、带锯、曲线锯、平刨、压刨、手提刨、磨光机。 ( 2 )手工工具类:直线锯、曲线锯、手推平刨、手推净刨、曲线刨、扁铲、平凿、圆凿、刻刀、木锉、斧子、钉锤、砂纸、红、黑铅笔、墨斗、画签、线坠、水平尺、盒尺、方尺、角尺、活动角尺、尺板、工具袋。 , . 5 . 1 . 4 作业条件 ( 1 )一斗三升及麻叶类斗棋在制作与安装前必须保证施工人员具有一定水平的施工技能;具备读识图纸的能力;并有一定数量比例的高级技工掌线、带班。 ( 2 )进行制作工序的场地要求必须具备防火安全功能,同时遮风挡雨、光线良好、通风宽敞,并有尺度适中的工作台及防雨通风的存放场所。 773
件别构类 各类木材的缺陷及指标 备注 腐朽 在构件任何一面、任何斜纹木节 的斜率 簇10 % 不虫蛀 不裂缝 不髓心 含水率 正心仿 不允许 ( 18 % 联系一间内各攒150 ~长度内,所有木节尺寸的总和不大于所在面宽的2 / 5 ,死节不允许
允许 允许 允许 斗棋悬挑受弯、受压构件 ( 3 )施工现场的电气设施、防火设施等必须符合相关规定。( 4 )施工机具的各种安全指标均符合相关规定。 ( 5 )施工现场必须搭设有符合相关规定的斗拱安装架子。( 6 )一斗三升及麻叶类斗棋的安装部位不得有脚手架横杆及其他影响安装作业的物件。 ( 7 )在一斗三升及麻叶类斗拱安装位置下必须设有密目式安全网。
( 8 )一斗三升及麻叶类斗棋安装位置的水平标高及方正直顺必须符合相关规定。
( 9 )斗棋分种类、分攒、分层运至相应位置的安装架子上,不得混放。 9 . 5 . 2 施工工艺
9 . 5 . 2 . 1 工艺流程
}确定分件后履薇层}? }放大样】 ~}制作样板】 ~}加王规格料{? }依样板画线}? }分件制作】 ~}试装摆验1 ? {捆绑存放{? {成品运输}? }制定整体安装顺序卜{安装位置抄平找方1 ? }定位栽销卜}拉线安装{9 . 5 . 2 . 2 操作工艺
( 1 )确定分件尺寸及做法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各分件的尺寸及做法,如无明确要求,应按以下规制(清式做法)确定。
1 )一斗三升及麻叶类斗棋平身科分件尺寸及细部做法本款中所有构件所标尺寸、做法均为构件的完整尺寸、做法,各横向棋的长度设计如无特殊标明的按传统清式权衡尺寸。① 一斗三升斗拱平身科坐斗(大斗) a .平身科坐斗宽3 斗口,深3 . 25 斗口,高2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平身科坐斗用材的横切面与“足材拱”口子平行。c .平身科坐斗斗耳部分单方向刻口。平行建筑物面宽方向774
刻“瓜拱”口子,口子内居中凿“足材瓜棋”销子眼,并向下延续剔出“垫棋板”口子。
d .坐斗斗底部分四面做出“八字倒棱”,并凿出“销子眼”。“销子眼”的外缘做出“压棱”;斗底十字线延伸到斗底外棱。② 麻叶类斗拱平身科坐斗(大斗)
a .平身科坐斗宽3 斗口,深3 . 25 斗口,高2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平身科坐斗用材的横切面与“翘、云头”口子相垂直。c .平身科坐斗斗耳部分双方向刻口。垂直于建筑物面宽方向(长向)刻“翘、云头”等口子,并于口子内做“鼻子,' ;平行建筑物面宽方向(长向)刻“足材瓜棋”口子,并向下延续剔出“垫棋板”口子。
d .坐斗斗底部分四面做出“八字倒棱”,并凿出“销子眼”。“销子眼”的外
缘做出“压棱”;斗底十字线延伸到斗底外棱。③ 平身科十八斗(单翘云棋交麻叶斗拱)
a .平身科十八斗宽1 . 8 斗口,深1 . 4 斗口,高1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l ' 2 。
b .平身科十八斗用材方向与平身科坐斗同。
c .平身科十/又斗斗耳部分单方向刻口,刻口方向与纵向构件垂直。
d .平身科十八斗在斗底四面做出“八字倒棱”;在向“翘”或“昂”身方向自斗腰至斗底做“袖”;在斗底做出“销子眼”, 并在“销子眼”外缘做出“压棱”。 ④ 平身科槽升子(通用)
a .平身科槽升子宽1 . 4 斗口,深1 . 65 斗口,高1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l , 2 。
b .平身科槽升子用材方向与平身科坐斗同。
c .平身科槽升子斗耳部分单方向刻口,刻口方向与纵向构件相垂直。 d .平身科槽升子外侧自斗耳刻口处居中随槽升子外形向斗775
底延续剔0 . 25 斗口宽、0 . 2 斗口深垫拱板入槽刻口。 e .平身科槽升子在向拱身方向(内侧)自斗腰至斗底做“袖”;在斗底做出“销子眼”,并在“销子眼”外缘做出“压棱”。
注:槽升子通常采用与正心拱连做,另贴斗耳的做法。 ⑤ 平身科头翘(单翘云棋交麻叶斗拱)
a .平身科翘头宽1 斗口,高2 斗口,长至两侧拱外棱7 斗口。
b .升、斗台:翘头上部做出升、斗平台并居中凿十八斗销子眼;向拱眼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十八斗人“袖”桦。c .拱瓣:翘头下部做卷杀,分为四瓣。 d .棋眼:双面做棋眼,棋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棋眼中部起弧。
⑥ 平身科麻叶云头带柑碗(麻叶类斗拱)
a .单翘云棋交麻叶斗拱平身科麻叶云头带析惋宽1 斗口,高3 . 5 斗口,长13 . 5 斗口。
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拱平身科麻叶云头带析碗宽1 斗口,高5 . 5 斗口,长13 . 5 斗口。
b .平身科麻叶云头带析碗呈云状外缘,“起峰”,底部“起渠”。在外缘内的两侧平面上雕刻云纹斜棱,组成“三弯九转”完整图案。
c .析碗:平身科麻叶云头带析婉正中依正心擦半径做出“凛碗”。 ⑦ 平身科三幅云棋(单翘云拱交麻叶斗棋)
a .三幅云头宽1 斗口,高3 斗口,长至两侧拱外棱7 . 2 斗口。
b .与麻叶云头刻口相交,拱头做出云朵外形,不起峰。c .沿云朵外形在拱身的两个大面分别雕刻出三个祥云图形,雕刻面呈直棱坡形,外高内低,分出层次。 ⑧ 平身科足材(正心)瓜拱 776
a .平身科足材(正心)瓜拱厚1 . 25 斗口,高2 斗口,长至两侧棋外棱6 . 2 斗口(如与槽升子连做则长至两端升外棱6 . 6 斗口)。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升、斗台:两端棋头上部做出升、斗平台并居中凿槽升子销子眼。向拱眼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槽升
子人“袖”樟。如与槽升子连做则升、斗台不做,在此位置“贴斗耳”。 d .拱瓣:两端棋头下部做卷杀,分为四瓣。
e .棋眼:双面刻棋眼,拱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棋眼中部起弧。
f .拱板槽桦:在两端棋头迎面居中随拱瓣外形剔0 . 25 斗口宽、0 . 2 斗口深垫棋板人槽刻口。
9 .棋身销子眼:在两端棋眼上方凿构件固定销子眼各一个。⑨ 平身科垫棋板 平身科垫棋板厚。.25 斗口,高3 . 4 斗口,长为相邻两攒斗棋净空长度另加两份人槽尺寸(0 . 2 斗口xZ )。 ⑩ 平身科正心杭 平身科正心仿厚1 . 25 斗口,高2 斗口,长随面宽。位处正心拱上方的正心仿在两槽升间居中剔0 . 25 斗口宽、0 . 2 斗口深垫棋板入槽刻口;各层正心杭之间、与正心擦之间须栽销固定,间距不大于lm 。
2 )一斗三升及麻叶类斗棋柱头科分件尺寸及细部做法本款中升、斗类及横、纵向棋类构件所标尺寸、做法均为构件的完整尺寸、做法,其间各相同刻口部位的尺寸、做法详见本款各项规定。 ① 柱头科坐斗(桶子大斗) a .柱头科坐斗宽5 斗口,深3 . 25 斗口,高2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柱头科坐斗用材的横切面与“翘”或“麻叶梁头”口子相垂直。 777
c .柱头科坐斗斗耳部分双方向刻口。垂直于建筑物面宽方向刻“翘”或“麻叶梁头”口子,并于口子内做“鼻子”;平行建筑物面宽方向(长向)刻“瓜拱”口子,并向下延续剔出“垫棋板”口子。
d .坐斗斗底部分四面做出“八字倒棱”,并凿出“销子眼”。“销子眼”的外缘做出“压棱,' ;斗底十字线延伸到斗底外棱。② 柱头科十八斗盘(一斗三升斗拱)
a .柱头科十八斗盘通常与翘头部分连做,其斗盘最宽处宽3 . 8 斗口(以连做翘头厚度3 斗口计)深1 . 4 斗口,高0 . 6 斗口。斗底、腰高比为2 ' 1 。 b .柱头科十八斗盘通常与翘头部分连做。
c .柱头科十八斗盘在斗底四面做出“八字倒棱”。 ③ 柱头科槽升子
a .柱头科槽升子宽1 . 4 斗口,深1 . 65 斗口,高1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柱头科槽升子用材方向与柱头科坐斗同。
c .柱头科槽升子斗耳部分单方向刻口,刻口方向与纵向构件相垂直。
d .柱头科槽升子外侧自斗耳刻口处居中随槽升子外形向斗底延续剔0 . 25 斗口宽、0 . 2 斗口深垫棋板人槽刻口。 e .柱头科槽升子在向棋身方向(内侧)自斗腰至斗底做“袖”;在斗底做出“销子眼”,并在“销子眼”外缘做出“压棱”。
注:槽升子通常采用与正心拱连做,另贴斗耳的做法。 ④ 柱头科翘头(一斗三升斗拱)
a .柱头科翘头通常与棺头部分连做。宽3 斗口,高2 斗口,长自正心中至十
八斗外棱3 . 7 斗口。
b .升、斗台:翘头上部钉出斗底、斗腰。 c .棋瓣:翘头下部做卷杀,分为四瓣。
d .棋眼:棋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拱眼中部778
起弧。
⑤ 麻叶斗拱梁头(一斗二升交麻叶、单翘云棋交麻叶斗拱)a .麻叶梁头宽3 斗口,高5 . 5 斗口(另加熊背),长自正心中至梁头8 斗口。
b .麻叶梁头端头呈云状曲线外缘,依此曲线向梁的两侧“起峰”、“起渠”,并在麻叶梁头外缘内的两侧平面上雕刻云纹斜棱,组成“三弯九转”完整图案。 c .麻叶梁头刻口详“一斗三升及麻叶类斗棋柱头科做法的一般规定” ⑥ 一斗三升斗拱梁(棺)头
a .一斗三升斗棋梁头宽4 斗口,高5 . 5 斗口(另加熊背), 长自正心中至梁(棺)头外皮4 . 5 斗口。 b .一斗三升斗拱梁头底部出翘部分做法按柱头科翘头做法,上部“擦碗”、“棺头”等做法按大木作做法,“棺头扫眉”改做“海棠(圆)角线”。 c .梁头刻口详“一斗三升及麻叶类斗拱柱头科做法的一般规定”。 ⑦ 柱头科足材(正心)瓜棋
a .柱头科足材(正心)瓜棋厚1 . 25 斗口,高2 斗口,长至两侧棋外棱6 . 2 斗口。(如与槽升子连做则长至两端升外棱6 . 6 斗口)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升、斗台:两端拱头上部做出平台,平台居中凿眼栽木销。向棋眼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槽升子人“袖”桦。如与槽升子连做则升、斗台不做,在此位置“贴斗耳”。 d .拱瓣:两端棋头下部做卷杀,分为四瓣。
e .棋眼:双面刻棋眼,拱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拱眼中部起弧。
f .拱板槽桦:在两端棋头迎面居中随拱瓣外形剔0 . 25 斗口宽、0 . 2 斗口深垫棋板人槽刻口。 779
⑧ 柱头科垫拱板、正心仿
上述构件尺寸及做法与相邻平身科同类构件的尺寸及做法根同。
3 )一斗三升及麻叶类斗棋角科分件尺寸及细部做法本款中各类构件所标尺寸、做法均为构件的完整尺寸、做法,其间刻口部分的尺寸、做法详见本款各项规定。 ① 角科坐斗
a .角科坐斗宽3 . 25 斗口;多边形建筑角科坐斗宽依建筑物本身所处夹角中线向两侧各返1 . 625 斗口,深3 . 25 斗口,高2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角科坐斗用材的横切面与建筑物面宽方向相垂直。c .角科坐斗斗耳部分刻出面宽、进深及斜方向“翘、棋、昂等构件口子,并在“瓜棋”口子下延续剔出“垫棋板”口子。d .坐斗斗底部分四面做出“八字倒棱”,并凿出“销子眼”。“销子眼”的外缘做出“压棱”。 e .多边形建筑角科坐斗的里外大面随建筑物本身角度做折线造型,两端随折线做直角截头。
② 角科斜头昂上平盘斗(斜斗盘)
a .角科平盘斗宽2 . 3 斗口,深同宽,高0 . 6 斗口,无斗耳。斗底、腰高比为2 , 1 。
b .平盘斗用材的横切面垂直于斜向构件。 c .平盘斗斗底部分四面做出“八字倒棱”,在向昂身方向自斗腰至斗底做“袖”;并在斗底凿出“销子眼”。“销子眼”的外缘做出“压棱”。(角科斜头昂上平盘斗通常采用与斜头昂连做,另贴斗耳的做法。) ③ 角科槽升子
a .角科槽升子宽1 . 4 斗口,深1 . 65 斗口,高1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角科槽升子用材方向同平身科槽升子。
c .角科槽升子斗耳部分单方向刻口,刻口方向与纵向构件780
相垂直。
d .角科槽升子外侧自斗耳刻口处居中随槽升子外形向斗底延续剔0 . 25 斗口宽、0 . 2 斗口深垫棋板人槽刻口。
e .角科槽升子在向拱身方向(内侧)自斗腰至斗底做“袖”; 在斗底做出“销子眼”,并在“销子眼”外缘做出“压棱”。注:槽升子通常采用与正心棋连做,另贴斗耳的做法。 ④ 角科三才升
a .角科三才升宽1 . 4 斗口,深1 . 4 斗口,高1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角科三才升用材方向与“搭角正头翘后带正心瓜拱”用材方向同。 c ,角科三才升斗耳部分单方向刻口,刻口方向与纵向构件相垂直。
d .角科三才升斗底部分四面“八字倒棱”,做出“销子眼”, 并在“销子眼”外缘做出“压棱”。
⑤ 搭角正头翘后带正心瓜棋
a .搭角正头翘后带正心瓜棋宽1 斗口,高2 斗口,长自正心中至翘头外棱3 . 5 斗口(如与三才升连做则为3 . 7 斗口),自正心中至瓜拱外棱3 . 1 斗口(如与槽升子连做则为3 . 3 斗口), 总长6 . 6 斗口(如连做总长7 斗口)。 b .升、斗台:翘、棋头上部做出平台,平台居中凿眼栽木销。向拱眼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人“袖”桦(如连做则采用另贴斗耳的做法)。 c .拱瓣:翘、拱头下部做卷杀,分为四瓣。
d .拱眼:拱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棋眼中部起弧。 ⑥ 角科斜头昂后带麻叶头
a .角科斜头昂后带麻叶头宽1 . 5 斗口,正心以外部分高3 斗口,正心以内部分高6 . 5 斗口,长自正心中至昂嘴外棱6 . 3 斗口另乘以斗拱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即为昂嘴部分长(一拽架按3 781
斗口计)。自正心中至麻叶头外棱6 . 75 斗口另乘以斗拱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即为麻叶头部分长(一拽架按3 斗口计)。构件全长为13 . 05 斗口另乘以斗棋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即为实长。b .升、斗台:昂头上部做出平台,平台居中凿眼栽木销。向里一侧做平盘斗入“袖”桦。(如采用连做则只需做出平盘斗外形即可)
c .角科斜昂嘴头部做“凤凰台”、做曲线形昂身,昂身背部呈圆弧形,前端做斜状昂头。
d .升、斗台、凤凰台、昂头细部尺寸中的长度尺寸均需乘以斗拱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
e .麻叶头端头呈云状曲线外缘,依此曲线向梁的两侧“起峰”、“起渠”,并在麻叶头外缘内的两侧平面上雕刻云纹斜棱,组成“三弯九转”完整图案。 ⑦ 宝瓶
a .宝瓶直径同昂宽,高依不同做法的角梁实样定。b .宝瓶底部座于斜斗盘的中,头部依样板做出斜面,与老角梁底部贴附,上下做销子。瓶身做出圆弧状造型。
⑧ 角科垫棋板、正心仿
上述构件尺寸及做法与相邻平身科同类构件的尺寸及做法相同。 ( 2 )放大样
1 )根据设计图纸及传统清官式做法尺寸在墙面、地面或木板上按1 : 1 足尺画出一斗三升及麻叶类斗棋各构件的侧立面及正心拱子的正立面图;画出刻口、袖卯的平面详图并详细标注细部尺寸,角科斗棋需画出平面,以详细标明角科各构件的位置、尺寸、叠合关系及头、尾两端的组合。
2 )画好后的大样,应随时遮盖,妥善保管,不得污损。以备在制、安施工时随时对照检验。
3 )大样画好后,应及时请相关技术负责人员验收认可。( 3 )制作样板 782
1 )用三合板、五合板依照大样把一斗三升及麻叶类斗棋各构件的外形套画下来,制作成型并依画线要求刻出口子。2 )在样板上写明构件名称、尺寸、数量。 3 )制作好的样板应妥善保管,分类存放。 ( 4 )加工规格料
1 )根据构件的尺寸、数量加工规格木料。配料要求平直方正、尺寸准确,各种指标符合现行标准的规定。
2 )各类规格料加工的数量及长短应留出适当余量。3 )加工好的规格料要求分类码放待用。 ( 5 )依样板画线
1 )样板贴附于规格料大面,用画签沿样板外轮廓在规格料上准确画线,随后用方尺将线过到规格料的另一面,同样画线,要求规格料两面的外轮廓线相互对应,方正不走形。 2 )画线宜使用墨线;用方尺过线必须将方尺尺墩贴附于规格料两个平直方正的“好面”;桦卯画线相交必须出头,以备查验。 3 )画好线的构件分类码放,不得混杂存放。 ( 6 )分件制作
1 )加工工序:剔凿销子卯眼~梁头、翘头、拱头、昂嘴、尾饰加工成型~拱眼、云头雕饰~刻口卡腰、剔槽做袖一净活待装。 2 )加工工艺要求:
① 平凿依线剔凿销子卯眼,卯眼垂直方正,深浅一致。② 曲折面锯解加工后必须用净饱净光,加工面直顺方正,平滑光洁。
③ 异形曲线部分的加工必须保证加工面曲线和缓圆润,生动流畅,平直光洁不
走形。
④ 刻口卡腰锯解加工,必须保证松紧适宜,略虚不涨。⑤ 制作成型后的半成品除安装时必须留用的墨线外一律用净刨刨光,不得留有墨迹污渍、斧印刨痕。 783
( 7 )试装摆验 1 )试装顺序:坐斗~各层横向棋子安装一栽销一各层纵向构件安装~各层斜向构件安装~栽销一各层升、斗安装~标写编号。2 )试装工艺要求:
① 坐斗放于平稳处,检查刻口、“鼻子”及垫拱板槽卯的留置是否正确。 ② 安装各层横向棋子,注意松紧适宜,水平高低位置准确,与坐斗“割方”。 ③ 在横向拱子的升、斗台位置栽槽升子木销;在棋身位置栽固定销子,木销尺寸略涨于卯眼尺寸,抹适量乳胶楔人固定,销子出头长度适宜,并于端头做四面“压棱”。
④ 安装各层纵向构件,除注意松紧适宜,水平高低位置准确,与横向构件“割方”外,还应随时保证构件的出进尺寸与大样保持一致,避免在整体安装时加大误差。
⑤ 栽棋身固定销子,做法同上。
⑥ 升、斗安装时需特别注意斗腰的高度不虚不涨,斗耳刻口不紧不松,斗底与升、斗台平稳附实,人“袖,,桦、卯紧凑严密。
⑦ 成攒斗拱每层构件安装后,依大样核对尺寸,各构件找方,确认无误后在每层构件的背(上)部标写斗棋编号。编号内容包括位置、层数、名称、序号等。 ( 8 )捆绑存放
用扎绑绳将摆验后的斗棋上下捆绑牢固,分类码放在指定的存放地点。存放地点要求具备通风、防雨、防火和安全功能。( 9 )成品运输
将捆绑存放的成攒斗拱运至施工现场。运输当中注意成品保护,可采用木方支顶或填充材料铺垫的措施,避免发生磕碰现象。( 10 )制定整体安装顺序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及人力、运输、机械等诸因素的影响制定安装顺序,或自一点起始延续分层安装,或分间分层同时784
安装。
( 11 )安装位置抄平找方 安装前对坐斗杭进行预检抄平。要求坐斗杭水平方正,接茬顺直无错台,与额(檐)仿结合紧密,不虚不涨。 ( 12 )定位栽销 坐斗仿上弹中线,并根据设计尺寸定出斗棋分位,画出十字线,凿眼栽坐斗木销。所画十字线纵向延长过到平板仿迎面。( 13 )拉线安装 1 )将运至现场的成攒斗拱拆散,依分层安装顺序先后将斗棋各构件运至相应位置的脚手架上。运输当中注意按斗棋的编号分堆码放,安装时不得混用。
2 )安装时,先在柱头位置逐层安装柱头斗棋,每层构件安装并检验后固定,同时在构件的里、外棱挂线作为其他攒斗拱安装调整平直的依据。
3 )斗棋各层的安装顺序:坐斗~垫棋板~各层横、纵、斜向构件~麻叶梁~各层升、斗~杭类安装。 4 )安装工艺要求:
① 坐斗(桶子大斗、角科坐斗)顺序安装于坐斗仿上,大斗底棱十字线与坐斗
杭十字线吻合;拉通线尺量检查各相邻坐斗刻口的高度是否一致;斗棋外棱是否一致。
② 顺序安装垫拱板,并注意拱板人槽尺度适宜,不“扛”拱子不透亮;松紧适宜,不“撑”拱子不晃荡。
③ 安装横向构件需拉通线安装,通线要求必须与建筑物的横轴保持水平,横向构件的外棱贴附于通线,要求“似挨似不挨”, 不得“扛”线。横向正心杭、拽架杭的“接搓”必须做“刻半”桦,且长度不短于2 倍的本身厚,同时位置必须置于斗拱的纵向构件之上。 ④ 安装纵、斜向构件也需拉通线安装,通线控制各攒斗棋纵向构件的出进尺度;纵向构件安装时必须保证与横向构件的“割方”;斜向构件安装时必须保证与横向构件的夹角角度;必须保785
证“拽架”尺寸的准确;必须保证各“刻口卡腰”部分的“松紧适宜”,严禁过多伤及斜、纵向构件的“盖口”部分。(麻叶梁的安装参见“大木安装”) ⑤ 在安装斗拱横、纵、斜向构件的同时,安装各层升、斗。升、斗的安装应随时检查“斗腰”的高度尺寸,以免造成升、斗上方构件逐层高度的“亏”、“涨”,同时注意斗耳之间净空尺寸,避免在安装上方构件时将斗耳撑涨劈裂或缝隙过大造成松动。9 . 5 . 3 质量技术要点 9 . 5 . 3 . 1 技术要点
( 1 )一斗三升及麻叶类斗拱各分件的模数尺寸根据“斗口”而定。以“斗口”为计算单位。 ( 2 )凡斗拱构件相叠,必须栽木销。纵向构件及斜向构件相迭,每层用于固定的销子不少于2 个,升、斗销子每件l 个,正心仿与正心擦栽销间距不大于lm 。 ( 3 )一斗三升及麻叶类平身科斗棋中横向(面宽)、纵向(进深)构件相交,均须“刻口卡腰”扣搭。刻口部位的要求:横向(面宽方向)构件为“等口”,刻口向上;纵向(进深方向)构件为“盖口”,刻口向下(即面宽压进深),各留1 / 2 。( 4 )一斗三升及麻叶类柱头科斗拱位置处于麻叶梁下皮本层的横向(面宽)构件,与麻叶梁相交,刻口部位的要求:横向(面宽方向)构件为“等口”,刻口向上;麻叶梁为“盖口”,刻口向下(即面宽压进深),刻口高为横向构件高的1 / 2 。位置处于麻叶梁下皮本层以上层的正心仿不做“刻口卡腰”,仅在麻叶梁相应部位按杭子尺寸剔“袖”(卯),仿子与其直交。( 5 )一斗三升及麻叶类角科斗拱中横纵两方向构件相交的,“刻口卡腰”与平身科斗棋做法相同,与斜向构件三方向重合相交的其斜向构件为“盖口”,刻口向下,上部留1 / 3 ;纵向(进深方向)构件为“腰杭”,上下刻口,中部留1 / 3 ;横向(面宽方向)构件为“等口”,刻口向上,下部留1 / 3 。 786
( 6 )一斗三升及麻叶类平身科及柱头科“刻口卡腰”的构件必须两面“剔袖”,袖深0 . 1 斗口。角科中斜向构件及与其相交的正交构件不“剔袖”,正交构件凡不与斜向构件“刻口卡腰”者,均须“剔袖,, ,袖深0 . 1 斗口。
( 7 )严格按设计要求的年代做法制作施工,严禁“张冠李戴”。9 . 5 . 3 . 2 质t 要点 ( 1 )画线工序要求尺寸准确;刻口线及外轮廓线两面方正对应;桦卯线相交要求出头,以备查验。
( 2 )制作工序要求按线加工,卯眼剔凿及刻口留袖必须垂直方正、深浅一致、松紧适宜;外形表面要求直顺光洁,曲线和缓美观。 ( 3 )安装工序要求斗棋按号人位、顺序安装,不得混用及工序颠倒;逐层验线,保证斗棋的水平方正及出进一致;刻口卡腰、棋板人槽要求松紧适宜,不“扛”不“涨气长向构件(杭子)的接茬不得处在斗棋的悬空部位上。 9 . 5 . 4 质量验收标汽
9 . 5 . 4 . 1 制作质量标准 ( 1 )主控项目
1 )一斗三升及麻叶类斗棋制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标准的规定。
2 )一斗三升及麻叶类斗棋各构件的材质必须符合第9 . 5 . 1 . 2 条的规定;各构件刻口卡腰部分材质必须符合表9 . 5 . 1 . 2 的规定。 3 )一斗三升及麻叶类斗拱的样板须经有关人员验收后方可进行制作。成批制作的斗棋应先制作出一攒安装并经验收合格后后方可进行成批制作。
4 )一斗三升及麻叶类斗棋各构件的外形尺寸必须足尺放样,准确无误。各层构件相迭组合后的高度、头尾雕饰的形状尺度、操作工艺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标准的规定。 787
5 )一斗三升及麻叶类斗棋各构件刻口、卡腰、槽、桦、袖、卯及销子的留置必须符合现行标准规定。
6 )一斗三升及麻叶类斗拱单件制作完成后,在正式安装之前必须以“攒”为单位进行试装摆验,并分组码放,不得混淆。( 2 )一般项目
1 )用材尺寸准确、方正直顺、表面平整光洁无“俄搓”。2 )一斗三升及麻叶类斗拱各构件的外形与样板相符。构件的外棱平直折角部分要求方正直顺;曲线部分要求圆润和缓,不呆板生硬。
3 )成品构件截头、卷杀、起峰、起渠及内凹外凸的断面及构件各面要求平直光洁、棱角分明,基本无锯毛、刨痕及锤印。
4 )构件刻口、卡腰、槽、桦、袖、卯及销子等部位要求各面方正平直、略虚不涨、肩膀严实、松紧适度
5 )一斗三升及麻叶类斗棋制作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9 . 5 . 4 . 1 的规定。
一斗三升及麻叶类斗拱制作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表表,. 5 . 4 . 1
序号 11 高 成攒尺寸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样板及1 / 30 斗口,构件尺寸 长(宽) 尺量检《 4 ? 查 1 / 100 斗1 / 200 斗口,厚(深) 2 口,簇lmrn ( 0 . smln 1 / 30 斗口,样板及尺量检高 3 总高簇3 ? 查 构件方正平直 l / 100 斗口,( lmm 尺量检查 5 内匕 7 4 各层构件迭压缝隙 l / 100 斗口,簇Inlm 尺量检查 1 / 60 斗口,簇1 . 5 ? 样板检查 虚1 / 100 斗口,《 lrnm ,涨不允许 l / 100 斗口,成lrDlll l / 60 斗口,《 1 . snlm 样板及尺量检查 头饰、尾饰外形 刻口卡腰、槽、桦、袖、卯深浅(虚、涨) 肩膀严实 亥口口位移 截头、起峰面方正平直 楔形塞尺检8 查 样板及尺量9 检查 1 / 100 斗口,簇lrnm 尺量检查788 续表
9 . 5 . 5 成品保护
( l )制作当中及制作完成的成品、半成品应随时码放、存放在通风、干燥并具有完善的防火、防雨、雪及保管功能的场所。( 2 )半成品、成品在吊装、运输当中应采用填充、加固的技术措施防止磕碰;吊装用绳不得使用钢丝绳,应使用麻绳(扎绑绳),并在吊装时采用铺垫、遮挡的方法防止损伤构件的棱角;雨、雪天运输应采用雨布苫盖。
( 3 )安装当中需要用锤、斧等工具敲击构件表面时,应用木块垫在构件表面,避免出现锤印、斧迹。 ( 4 )安装工序完工后、下一道工序开始施工时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成品保护的教育,除采取适当的遮挡、铺垫措施外,还应随时巡回检查,严防在下一道工序施工中出现蹬踏斗拱构件及在斗拱构件上支撑、加固上层构件等现象。 ( 5 )一斗三升及麻叶类斗棋构件的存放必须采取防雨、防潮及通风措施,避免构件受潮变形。 ( 6 )加工好的一斗三升及麻叶类斗拱成品构件,存放期不宜过长,超过三个月时应先刷一遍桐油,防止构件变形。 9 . 5 . 6 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
( l )施工现场严禁打闹,严禁酒后操作。
( 2 )圆盘锯、带锯、曲线锯、平刨、压刨等较大型电动工具790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乙占 纵向构件垂直 贴纵向构件外皮用水平尺1 / 30 斗口,叠加(3r 曲测量 Q 1 / 50 斗口,叠加簇Zn 切贴仿、拱大面用水平尺测量 n 1 八00 斗口,镇lmm 楔形塞尺检查 1 / 100 斗口,簇lrnrn 尺量检查 互J 仿、拱垂直 6 7
构件迭压缝隙 上下层构件错台 必须安装在具备防砸、防雨功能的加工车间(工作棚)内。( 3 )施工现场及加工车间(工作棚)内不得有明火,同时必须备有符合消防规范规定数量及功能的灭火器材,并定时对机具设备进行检查,杜绝火灾隐患。 ( 4 )所有电动工具的安全防护装置必须齐全有效。( 5 )一斗三升及麻叶类斗拱安装所用架子必须满铺脚手板;必须设有挡脚板及护身栏杆,同时,不得有探头板和飞跳板。( 6 )进人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严禁光脚、穿拖鞋、高跟鞋及带钉易滑鞋。
( 7 )高处作业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 ( 8 )一斗三升及麻叶类斗棋安装必须在脚手架上进行,不得站在木构件上进行安装。
( 9 )一斗三升及麻叶类斗拱安装时,施工人员的手使工具应随时放人工具袋,并提前在坐斗仿下皮支搭密目式安全网,以免构件及工具坠落砸伤其他施工人员。
9 . 5 . 7 环境保护关键要求
( l )加工车间(工作棚)要求通风并有有效的排尘装置,避免加工中产生的粉尘对加工人员造成伤害。 ( 2 )加工车间(工作棚)应对机械噪声采取封挡、限时使用等措施,使其达到相应的环境噪声标准要求。 ( 3 )加工车间和施工现场应设专人每日清扫木屑、刨花,倒人指定地点,并用苫布苫盖。避免环境污染,减少火灾隐患。( 4 )施工垃圾应及时清运出场。清运车辆应按规定进行封闭。 ( 5 )施工现场所设厕所应有化粪池;食堂应设隔油池;生活污水应设排水管道集中排放,不得向市政雨水管道排放。 9 . 5 . 8 质量记录
( 1 )木材含水率试验报告。 791
( 2 )施工测量记录。
( 3 )一斗三升及麻叶类斗拱加工技术交底。 ( 4 )一斗三升及麻叶类斗棋安装技术交底。 ( 5 )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 6 )预检记录。 ( 7 )一斗三升及麻叶类斗拱加工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记录。( 8 )一斗三升及麻叶类斗棋安装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记录。( 9 )斗棋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记录。 ( 10 )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报验表。 9 . 6 牌楼斗拱制作与安装 9 . 6 . 1 施工准备
9 。6 , 1 。1 ( l )通过熟悉图纸及设计交底详细了解建筑物的功能做法、构造特点、设计意图及有无特殊的使用要求。 ( 2 )熟悉牌楼斗棋各分件的扣搭、安装顺序,头、尾组合,熟悉牌楼斗棋每层的构件组成。 ( 3 )核实图纸上牌楼斗拱各部位的斗口尺寸,如攒挡、拽架尺寸、构件长、宽、厚是否与传统权衡尺寸一致,避免误操作。( 4 )核实个别部位的特殊做法,如构件是否减做、连做等。( 5 )核实做法的年代要求,熟悉不同年代的不同做法。9 . 6 . 1 . 2 材料要求 ( 1 )牌楼斗棋用材一般采用天然生长的优质红、白松风干材为制作原材料,根据斗拱各分件对材质的不同要求,其用材的标准应符合表9 . 6 . 1 . 2 的规定。 ( 2 )牌楼斗棋昂嘴、三幅云拱等处用材,可根据实际情况粘(拼)结,但必须用木螺钉固定,并将钉帽卧进木材中,表面用同树种、同纹理木材嵌实遮盖。 792
牌楼斗拱构件用材标准表各类木材的缺陷及指标 表,. 6 . 1 . 2 构件类别 备注
储心利刻虫蛀 木节 斜纹的斜率 含水率 腐朽 升、斗 ( 12 %
成18 %
斗拱中的受压构件 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 不允许 簇18 环
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 ( 8 %
斗拱中纵向向外挑出的悬挑受弯、受压构件 不允许
翘、昂、耍头、撑头木、析惋 写八匕簇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 不允许
单材拱、足材棋
在构件任何一面、任何150 ~长度内,所有木节尺寸的总和不得大于所在面的1 / 2 ,死节不允许在构件任何一面、任何150 ~长度内,所有木节尺寸的总和不大于所在面宽的1 / 4 ,死节不允许。刻口卡腰保留部分不允许有木节 在构件任何一面、任何150 ~长度内,所有木节尺寸的总和不大于所在面宽的1 / 4 ,死节不允许。刻口卡腰保留部分不允许有木节 毛10 %
斗拱中横向向外挑出的悬挑受弯、受压构件 % OO 司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 正心杭、里、外拽架仿、挑檐杨
在构件任何一面、任何15 。~长度内,所有木节尺寸的总和不大于所在面宽的2 / 5 ,死节不允许 毛10 %
联系一间内各攒斗拱悬挑受弯、受压构件
不允许
( 3 )牌楼斗棋制作用胶的各项指标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 9 . 6 . 1 . 3 主要机具 ( 1 )电动工具类:圆盘锯、带锯、曲线锯、立铣、平刨、压包」、手提刨、磨光机。 ( 2 )手工工具类:直线锯、曲线锯、手推平刨、手推净刨、曲线刨、扁铲、平凿、圆凿、刻刀、木锉、斧子、钉锤、砂纸、793
红、黑铅笔、墨斗、画签、线坠、水平尺、盒尺、方尺、角尺、活动角尺、尺板、工具袋。
, . 6 . 1 . 4 作业条件 ( 1 )牌楼斗棋在制作与安装前必须保证施工人员具有一定水平的施工技能;具备读识图纸的能力,并有一定数量比例的古建技师及高级技工掌线、带班。 ( 2 )进行制作工序的场地要求必须具备防火安全功能,同时遮风挡雨、光线良好、通风宽敞,并有尺度适中的工作台及防雨通风的存放场所。 ( 3 )施工现场的电气设施、防火设施等必须符合相关规定。 ( 4 )施工机具的各种安全指标均符合相关规定。 ( 5 )施工现场必须搭设有符合相关规定的斗棋安装架子。( 6 )牌楼斗棋的安装部位不得有脚手架横杆及其他影响安装作业的物件。 ( 7 )在牌楼斗棋安装位置下必须设有密目式安全网。( 8 )牌楼斗拱安装位置的水平标高及方正直顺必须符合相关规定。
( 9 )斗棋分种类、分攒、分层运至相应位置的安装架子上,不得混放。 9 . 6 . 2 施工工艺 9 . 6 . 2 . 1 工艺流程 }加工规格料}? ~区匾董圈~ 州拉线安装
9 . 6 . 2 . 2 操作工艺
( 1 )确定分件尺寸及做法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各分件的尺寸及做法,如无明确要求,应794
按以下规制(清式做法)确定。
1 )牌楼斗拱平身科分件尺寸及细部做法
本款中构件所标尺寸均为构件的完整尺寸,其纵向构件按头、尾饰对称的通常做法考虑;其间各相同刻口部位的尺寸、做法详见本款各项规定,拽架及各横向拱的长度设计如无特殊标明的按传统清式权衡尺寸。 ① 平身科坐斗(大斗)
a .平身科坐斗宽3 斗口,深3 . 25 斗口,高2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l : 2 。
b ,平身科坐斗用材的横切面与“翘、昂”口子相垂直。c .平身科坐斗斗耳部分双方向刻口。垂直于建筑物面宽方向刻“翘、昂”等口子,并于口子内做“鼻子”;平行建筑物面宽方向(长向)刻“瓜拱”口子。
d .坐斗斗底部分四面做出“八字倒棱”,并凿出“销子眼”。“销子眼”的外缘做出“压棱”;斗底十字线延伸到斗底外棱。 ② 平身科十八斗
a .平身科十八斗宽1 . 8 斗口,深1 . 4 斗口,高1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平身科十八斗用材方向与平身科坐斗同。
c .平身科十八斗斗耳部分单方向刻口,刻口方向与纵向构件垂直。
d .平身科十八斗在斗底四面做出“八字倒棱”;在向“翘”或“昂”身方向自斗腰至斗底做“袖”;在斗底做出“销子眼”, 并在“销子眼”外缘做出“压棱”。 ③ 平身科槽升子
a .平身科槽升子宽1 . 4 斗口,深1 . 65 斗口,高1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平身科槽升子用材方向与平身科坐斗同。
c .平身科槽升子斗耳部分单方向刻口,刻口方向与纵向构795
件相垂直。 d .平身科槽升子在向棋身方向(内侧)自斗腰至斗底做“袖”;在斗底做出“销子眼”,并在“销子眼”外缘做出“压棱”。
注:槽升子通常采用与正心拱连做,另贴斗耳的做法。 ④ 平身科三才升
a .平身科三才升宽1 . 4 斗口,深1 . 4 斗口,高1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o
b .平身科三才升用材方向与平身科坐斗同。
c .平身科三才升斗耳部分单方向刻口,刻口方向与纵向构件相垂直。
d ,平身科三才升斗底部分四面“八字倒棱”,做出“销子眼”,并在“销子眼”外缘做出“压棱”。 ⑤ 平身科翘头
a .平身科翘头尺寸见表9 . 6 . 2 . 2 一1 平身科翘头尺寸表表9 . 6 . 2 . 2 一l
b .升、斗台:两端翘头上部做出升、斗平台并居中凿十八斗销子眼;向拱眼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十八斗人“袖”桦。c .棋眼:双面做拱眼,拱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棋眼中部起弧。
d .棋瓣:翘头下部做卷杀,分为四瓣。 ⑥ 平身科如意昂嘴
a ,平身科如意昂嘴尺寸见表9 . 6 . 2 , 2 一2 。 796
名称 五踩单翘单昂斗拱头翘七踩单翘单昂斗拱头翘九踩单翘三昂斗拱头翘十一踩重翘三昂斗拱头翘 十一踩重翘三昂斗拱二翘
宽 1 斗口 1 斗口 高 2 斗口 2 斗口 长 7 斗口 备注 一拽架按3 斗口计 13 同上 斗口 平身科如意昂嘴尺寸表 表9 . 6 . 2 . 2 一2
b .升、斗台:两端昂头上部做出升、斗平台并居中凿十八 斗销子眼。向里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十八斗人“袖”桦。 c .昂嘴脑部做“凤凰台”、做曲线形昂身,昂身背部呈圆弧
形,均同昂翘斗棋做法,前端做“麻叶云”状昂头。⑦ 平身科耍头(三幅云头或蚂炸头)
a .平身科耍头尺寸见表9 . 6 . 2 . 2 一3 。平身科耍头尺寸表 表,. 6 . 2 . 2 - 3
b .平身科三幅云头两端头做出云朵外形,不起峰。c ,沿云朵外形在棋身的两个大面分别雕刻出三个祥云图形
雕刻面呈直棱坡形,外高内低,分出层次。
d .平身科蚂蚌头头部的外缘呈折线状,依此外形在相应的797
名称 五踩重昂斗棋头昂 五踩单翘单昂斗拱头昂五踩重昂斗拱二昂宽 1 斗口 1 高 3 斗口 3 长 12 . 6 斗口 18 . 6 备注 一拽架按3 斗口计 同上 七踩单翘重昂斗拱头昂九踩单翘三昂斗棋头昂 七踩单翘重昂斗棋二昂九踩单翘三昂斗拱二昂十一重翘三昂斗拱头昂 九踩单翘三昂斗拱三昂十一踩重翘三昂斗拱二昂 十一踩重翘三昂斗棋三昂 斗口 1 斗口 1 斗口 1 斗口 斗口 3 斗口 3 斗口 3 斗口 斗口 24 . 6 斗口 30 . 6 斗口 36 . 6 斗口 同上 同上 同上 名称 三踩斗拱耍头 五踩斗拱耍头 七踩斗拱耍头 九踩斗拱耍头 十一踩斗拱耍头
宽 1 斗口 1 斗口 1 斗口 1 斗口 1 斗口 高 2 斗口 2 斗口 2 斗口 2 斗口 2 斗口 长 12 斗口 18 斗口 24 斗口 30 斗口 36 斗口 备注 一拽架按3 斗口计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位置“起峰”,分出层次。⑧ 平身科撑头木
a .平身科撑头木尺寸见表9 . 6 . 2 . 2 一4 。平身科撑头木尺寸表 表9 . 6 . 2 . 2 一4
b .平身科撑头木两端头做上大下小燕尾樟。⑨ 平身科析惋
a .平身科析碗尺寸见表9 . 6 . 2 . 2 一5 。平身科裕惋尺寸表 表9 . 6 . 2 . 2 一5
b .平身科析碗正中依正心凛半径做出“擦惋”,并自“凛惋”两端向下随挑檐凛圆弧做出云状造型。
⑩ 平身科足材(正心)瓜拱
a .平身科足材(正心)瓜棋厚1 . 25 斗口,高2 斗口,长至两侧拱外棱6 . 2 斗口(如与槽升子连做则长至两端升夕卜棱6 . 6 斗口)。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升、斗台:两端棋头上部做出升、斗平台并居中凿槽升子销子眼。向拱眼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槽升子人“袖”樟。如与槽升子连做则升、斗台不做,在此位置“贴斗耳”。 798
名称 三踩斗拱撑头木 宽 高 长 1 斗口 2 斗口 6 斗口 备注 一拽架按3 斗口计 五踩斗棋撑头木 七踩斗棋撑头木 九踩斗拱撑头木 十一踩斗棋撑头木 l 斗口 1 斗口 1 斗口 1 斗口 2 斗口 2 斗口 2 斗口 2 斗口 12 斗口 18 斗口 24 斗口 30 斗口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名称 三踩平身科斗拱析碗 五踩平身科斗拱析碗 七踩平身科斗拱析婉 九踩平身科斗拱析婉 十一踩平身科斗拱析婉
宽 1 斗口 l 斗口 1 斗口 1 斗口 1 斗口 高 长 3 . 5 斗口 6 斗口 备注 一拽架按3 斗口计 3 . 75 斗口 n . 5 斗口 同上 5 . 25 斗口 17 . 5 斗口 同上 6 . 75 斗口 23 , 5 斗口 同上 8 . 25 斗口 29 . 5 斗口 同上 d .棋瓣:两端棋头下部做卷杀,分为四瓣。
e .拱眼:双面刻拱眼,拱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拱眼中部起弧。
f .棋身销子眼:在两端棋眼上方凿构件固定销子眼各一个。⑩ 平身科单材瓜拱
a .平身科单材瓜棋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长至两端拱外棱6 . 2 斗口。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棋眼:在棋身上部的双面做“棋眼”, “棋眼”呈斜状平面。 d .棋瓣:两端棋头下部卷杀分为四瓣。
e .栽销:两端棋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凿三才升销子眼。⑩ 平身科足材(正心)万拱
a .平身科足材万棋厚1 . 25 斗口,高2 斗口,长至两端棋外棱9 . 2 斗口(如与槽升子连做则长至两端升外棱9 , 6 斗口)。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升、斗台:两端棋头上部做出升、斗平台并居中凿槽升子销子眼。向棋眼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槽升子人“袖”桦。如与槽升子连做则升、斗台不做,在此位置“贴斗耳”。 d .棋瓣:两端拱头下部做卷杀,分为三瓣。
e .拱眼:双面刻棋眼,拱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棋眼中部起弧。
f .棋身销子眼:在两端棋眼上方凿构件固定销子眼各一个。⑩ 平身科单材万棋
a .平身科单材万拱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长至两端棋外棱9 . 2 斗口。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棋眼:在拱身上部的两侧做“棋眼”, “棋眼”呈斜状平面。
d .棋瓣:两端拱头下部卷杀分为三瓣。 799
e .栽销:两端棋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凿三才升销子眼。⑩ 平身科厢棋 a .平身科厢棋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长自厢棋中外返3 . 6 斗口至拱外棱。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棋眼:在拱身上部的两侧做“拱眼”, “棋眼”呈斜状平面。 d .棋瓣:两端棋头下部卷杀分为五瓣。
e .栽销:两端棋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凿三才升销子眼。⑩ 盖斗板、斜斗板
平身科盖斗板、斜斗板厚0 . 25 斗口,宽、长随所处位置实际尺寸。 ⑩ 平身科正心仿、挑檐杭、拽架仿 a .平身科正心仿厚1 . 25 斗口,高2 斗口,长随面宽。位处正心棋上方的正心仿在两槽升间居中剔。.25 斗口宽、0 . 2 斗口深垫棋板入槽刻口;各层正心仿之间、与正心擦之间须栽销固定,间距不大于lm 。
b .平身科挑檐仿、拽架仿厚1 斗口,高2 斗口,长随面宽。挑檐仿与挑檐擦之间须栽销固定,间距不大于lm 。 2 )牌楼角科斗拱分件尺寸及细部做法
本款中升、斗类构件所标尺寸、做法均为构件的完整尺寸、做法,而横、纵向构件因斗拱踩数不同、位置不同而两端、头、尾饰搭配各异,又因做法更分减作、连作等,一一叙述过于繁杂,为简便起见,本款仅规定两端、头、尾饰部分尺寸、做法,根据不同工程、不同踩数斗拱构件的不同要求灵活搭配,其间各相同刻口部分的尺寸、做法详见本款各项规定;各横、纵向构件的长度,根据构件所处位置、前后左右头、尾饰组合加出相应的出踩拽架及攒当尺寸为全长;各斜向构件的长度,根据相对应的横、纵向构件长度减角科“灯笼桦”的尺寸另乘以自身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为全长。 800
① 角科“灯笼桦”
a .角科“灯笼桦”宽、厚均为3 . 6 斗口;高为斗拱、正心擦、扶脊木、脊件、正吻高之和(与柱子连做)。
b .角科“灯笼桦”横、纵方向按构件宽度双方向刻口;向外斜向凿斜向构件后尾插桦卯口;向里一侧刻正心杭卯口。”' c .角科“灯笼桦”按斗拱高自正心凛以上锯解出“吻桩子”。 ② 角科平盘斗(斜斗盘)
a .角科平盘斗宽2 . 3 斗口(以斜头翘上平盘斗计,如位置不同则在下方斜向构件厚度基础上加出0 . 8 斗口即为平盘斗宽), 深同宽,高0 . 6 斗口,无斗耳。斗底、腰高比为2 ' 1 。b .平盘斗用材的横切面垂直于斜向构件。 c .平盘斗斗底部分四面做出“八字倒棱”,在向“翘”或“昂”身方向自斗腰至斗底做“袖”;并在斗底凿出“销子眼”。“销子眼”的外缘做出“压棱”(角科平盘斗通常采用与斜向构件连做,另贴斗耳的做法)。 ③ 角科十八斗
a ,角科十八斗宽1 . 8 斗口,深1 . 4 斗口,高1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
为2 : l : 2 。
b .角科十八斗用材方向与角科坐斗同
c .角科十八斗斗耳部分单方向刻口,刻口方向与纵向构件垂直。
d .角科十八斗在斗底四面做出“八字倒棱”;在向“翘”或“昂”身方向自斗腰至斗底做“袖”;在斗底做出“销子眼”,并在“销子眼”外缘做出“压棱”。 ④ 角科槽升子
a .角科槽升子宽1 . 4 斗口,深1 . 65 斗口,高1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角科槽升子用材方向与平身科槽升子同。
c .角科槽升子斗耳部分单方向刻口,刻口方向与纵向构件801
相垂直。
d .角科槽升子外侧自斗耳刻口处居中随槽升子外形向斗底延续剔0 . 25 斗口宽、0 . 2 斗口深垫棋板人槽刻口。
e .角科槽升子在向拱身方向(内侧)自斗腰至斗底做“袖幼;在斗底做出“销子眼”,并在“销子眼”外缘做出“压棱”。
注:槽升子通常采用与正心拱连做,另贴斗耳的做法。 ⑤ 角科三才升
a .角科三才升宽1 . 4 斗口,深1 . 4 斗口,高1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角科三才升用材方向与平身科三才升同。
c .角科三才升斗耳部分单方向刻口,刻口方向与纵向构件相垂直。
d .角科三才升斗底部分四面“八字倒棱”,做出“销子眼”, 并在“销子眼”外缘做出“压棱”。 ⑥ 角科直翘头
a .角科直翘头宽1 斗口,高2 斗口,长自最外或最里拽架中(即升、斗台中)再外出0 . 5 斗口,构件全长为各拽架尺寸总和另加头、尾(后带某某构件)长度即为全长。
b .升、斗台:翘头上部做出平台,平台居中凿眼栽销。向棋眼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十八斗人“袖”桦。
c .棋瓣:翘头下部做卷杀,分为四瓣。
d .棋眼:棋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棋眼中部起弧。 ⑦ 角科斜翘头
a .角科斜翘头(斜头翘)宽1 . 5 斗口(十一踩重翘三昂斗拱斜二翘宽1 . 75 斗口),高2 斗口,长自最外或最里拽架中(即升、斗台中)再外出0 . 5 斗口另乘以斗棋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即为角科翘头长。构件全长则根据相对应的横、纵向构件长度乘以自身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另减构件后尾人“灯笼桦”的尺寸差为802
实长。
b .升、斗台:斜翘头上部做出平台,平台居中凿眼栽木销。向拱眼一侧做十八斗人“袖”桦。
c .棋瓣:斜翘头下部做卷杀,分为四瓣。
d .棋眼:拱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拱眼中部起弧。
e .升、斗台、拱瓣、拱眼细部尺寸中的长度尺寸均需乘以斗棋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
⑧ 角科如意直昂嘴
a .角科直昂嘴宽1 斗口,高3 斗口。长自最外拽架中外返3 . 3 斗口为昂嘴长(一拽架按3 斗口计),构件全长为各拽架尺寸总和另加头、尾(后带某某构件)长度即为全长。
b .升、斗台:昂头上部做出平台,平台居中凿眼栽木销。向里一侧做十八斗入“袖”桦。
c .昂嘴脑部做“凤凰台”、做曲线形昂身,昂身背部呈圆弧形,前端做斜状昂头,昂嘴整体形状按“起二回三,垂(嘴)七昂(脑)八搭拉十”做法。 ⑨ 牌楼角科如意斜昂嘴
a .牌楼角科如意斜昂嘴宽见表9 . 6 . 2 . 2 一6 ,高3 斗口,长自最外拽架中外返3 . 3 斗口另乘以斗拱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即为角科如意斜昂嘴长(一拽架按3 斗口计),构件全长则根据相对应的横、纵向构件长度乘以自身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另减构件后尾人“灯笼桦”的尺寸差为实长。 牌楼角科如意斜昂嘴宽度表表9 . 6 . 2 . 2 一6
名称 三踩单昂斗棋头昂 三踩单昂斗拱由昂 五踩单翘单昂斗拱斜头昂 五踩单翘单昂斗棋由昂 五踩重昂斗拱斜头昂 昂嘴宽度 1 . 5 斗口 2 . 25 斗口 2 斗口 2 . 5 斗口 l , 5 斗口 }名称 !七踩单翘重昂斗拱斜由昂 }九踩单翘三昂斗拱由昂 }九踩单翘三昂斗棋斜头昂 }九踩单翘三昂斗拱斜二昂 }九踩单翘三昂斗拱由昂 昂嘴宽度 2 . 63 斗口 1 . 8 斗口 2 . 1 斗口 2 . 4 斗口 2 . 4 斗口803 续表
b .升、斗台:昂头上部做出平台,平台居中凿眼栽木销。向里一侧做平盘斗人
“袖”桦。(如采用连做则只需做出平盘斗外形即可)
c .昂嘴头部做“凤凰台”、做曲线形昂身,昂身背部呈圆弧形,前端做“麻叶云”状昂头。
d .升、斗台、凤凰台、昂头中凡长度尺寸均在平身科长度尺寸基础上乘以斗棋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即为角科实长。⑩ 角科耍头(三幅云头或蚂炸头)
a .平身科耍头尺寸宽1 斗口,高2 斗口,长自出踩最外侧拽架中外返3 斗口为长(按一拽架3 斗口计),构件全长为各拽架尺寸总和另加头、尾(不同作法尺寸不同)长度即为全长。b .三幅云头两端头做出云朵外形,不起峰。 c .沿云朵外形在拱身的两个大面分别雕刻出三个祥云图形,雕刻面呈直棱坡形,外高内低,分出层次。
d .蚂蚌头头部的外缘呈折线状,依此外形在相应的位置“起峰”。 ⑩ 角科直撑头木
a .角科直撑头木宽1 斗口,高2 斗口,构件全长为各拽架尺寸总和另加后尾(后带某某构件)长度即为全长。
一b .直撑头木端头做上大下小燕尾桦。 ⑩ 角科斜撑头木
a .角科斜撑头木宽同由昂,高2 斗口,构件全长则根据相对应的横、纵向构件长度乘以自身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另减构件后尾人“灯笼桦”的尺寸差为实长。 804
名称 五踩重昂斗拱斜二昂 五踩重昂斗拱由昂 七踩单翘重昂斗棋斜头昂 七踩单翘重昂斗拱斜二昂
昂嘴宽度 }名称 }十一踩重翘三昂斗棋斜头2 斗口 昂 }十一踩重翘三昂斗拱斜二2 . 5 斗口 昂 {十一踩重翘三昂斗拱斜1 . 88 斗口 三昂 }十一踩重翘三昂斗拱拱由2 . 25 斗口 昂 昂嘴宽度 2 斗口 2 . 25 斗口 2 , 5 斗口 2 . 75 斗口 b .无桦。
注:角科撑头木通常与由昂连做。 ⑩ 宝瓶
a .宝瓶直径同由昂宽,高依不同做法的角梁实样定。b .宝瓶底部座于斜斗盘的中,头部依样板做出斜面,与老角梁底部贴附,上下做销子。瓶身做出圆弧状造型。
⑩ 角科析惋
a .角科析惋宽、高见表9 . 6 . 2 . 2 一7 ,长则根据相对应的横、纵向构件长度乘以自身所处夹角的加斜系数另减构件后尾入“灯笼桦”的尺寸差为实长。 牌楼角科斗拱析婉尺寸表表9 . 6 , 2 . 2 - 7
b .角科析惋前端随挑檐凛圆弧做出云状造型,再由析碗中心向两侧“起峰”, “起峰”角度依所处夹角角度。 ⑩ 角科足材(正心)瓜棋头
a .角科足材(正心)瓜棋头厚1 . 25 斗口,高2 斗口,长自瓜拱中外返3 . 1 斗口至拱外棱(如与槽升子连做则自正心外返3 . 3 斗口至升外棱)。 b .升、斗台:拱头上部做出平台,平台居中凿眼栽木销。向拱眼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槽升子人“袖”桦。如与槽升子连做则升、斗台不做,在此位置“贴斗耳”。 c .拱瓣:棋头下部做卷杀,分为四瓣。
d .棋眼:拱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拱眼中部起弧。 ⑩ 角科单材瓜拱头(同平身科) 805
名称 三踩角科斗拱析桅(与撑头木连做) 五踩角科斗拱析碗 七踩角科斗拱析碗 九踩角科斗拱析惋 十一踩角科斗拱析惋
宽 高 2 . 25 斗口 4 . 25 斗口 2 . 5 斗口 2 . 63 斗口 2 . 7 斗口 2 . 75 斗口 3 . 75 斗口 5 . 25 斗口 6 . 75 斗口 8 . 25 斗口 备注 一拽架按3 斗口计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a .角科单材瓜棋头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长自瓜棋中外返3 . 1 斗口至拱外棱。
b .拱眼:在棋身上部的两侧刻“棋眼”, “棋眼”呈斜状平面。 c .拱瓣:拱头下部卷杀分为四瓣。
d .栽销:棋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栽木销。 ⑩ 角科足材(正心)万棋头(同平身科)
a .角科足材万拱头厚1 . 25 斗口,高2 斗口,长自万棋中外返4 . 6 斗口至棋外棱(如与槽升子连做则自正心外返4 . 8 斗口至升外棱)。
b .升、斗台:拱头上部做出平台,平台居中凿眼栽木销。向棋眼一侧自斗腰至斗底做槽升子人“袖”桦。如与槽升子连做则升、斗台不做,在此位置“贴斗耳”。 c .棋瓣:棋头下部做卷杀,分为三瓣。
d .棋眼:棋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棋眼中部起弧。 ⑩ 角科单材万棋头(同平身科)
a .角科单材瓜拱头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长自万棋中外返4 . 6 斗口至棋外棱。
b .棋眼:在棋身上部的两侧刻“棋眼”, “棋眼”呈斜状平面。c .棋瓣:拱头下部卷杀分为三瓣。
d .栽销:拱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栽木销。 ⑩ 角科把臂厢拱
a .角科把臂厢拱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出头部分长自最外拽架中外返3 . 6 斗口至棋外棱;向内一侧部分长自正心中内返3 . 6 斗口至棋外棱,构件全长另加出踩拽架尺寸。 ,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棋眼:在端头及中段露明棋身上部的两侧刻“棋眼”, “棋眼”呈斜状平面。 d .棋瓣:拱头下部卷杀分为五瓣。 806
e .栽销:拱头上部升、斗台位置居中栽木销。 ⑩ 角科鸳鸯交首棋
a .角科鸳鸯交首棋厚1 斗口,高1 . 4 斗口(与连做的相邻平身科构件同),长一端与相邻平身科构件连做,按平身科尺寸,另一端按端头构件及平面放样尺寸定。
b .刻口留“袖”:与纵向构件相交部位刻口留“袖”。c .棋头:角科斗棋正身一相邻平身斗拱正身尺寸分中为双向棋头“升、斗台”的中,依“三才升”的里、外底棱作为双向棋子端头的控制线,向内做拱头。
d .棋眼:在端头及中段露明拱身上部的两侧刻“棋眼”, “拱眼”呈斜状平面。 e .拱瓣:双向棋头相交,处于拱身内的刻出端头及“卷杀”, 刻口深0 . 05 一0 . 1 斗口,自外向内铲“斜棱,' ;处于拱身外的,. ’卷杀”部分,锯出“卷杀”外形,分瓣随连做的平身科构件。f .栽销:角科斗拱正身一相邻平身斗棋正身尺寸分中为“三才升”中,居中栽木销。
@角科盖斗板、斜斗板、正心仿、挑檐杭、拽架仿上述构件尺寸及做法与相邻平身科同类构件的尺寸及做法相同。 ( 2 )放大样
1 )根据设计图纸及传统清官式做法尺寸在墙面、地面或木板上按1 , 1 足尺画出牌楼斗棋各构件的侧立面及各类棋子的正立面图;画出刻口、袖卯的平面详图并详细标注细部尺寸,角科斗棋需画出每层平面,以详细标明角科各构件的位置、尺寸、叠合关系及头、尾两端连做的组合。
2 )画好后的大样,应随时遮盖,妥善保管,不得污损。以备在制、安施工时随时对照检验。
3 )大样画好后,应及时请相关技术负责人员验收认可。( 3 )制作样板 1 )用三合板、五合板依照大样把牌楼斗棋各构件的外形套807
画下来,制作成型并依画线要求刻出口子。 2 )在样板上写明构件名称、尺寸、数量。 3 )制作好的样板应妥善保管,分类存放。 ( 4 )加工规格料
1 )根据构件的尺寸、数量加工规格木料。配料要求平直方正、尺寸准确,各种指标符合现行标准的规定。
2 )各类规格料的加工其数量及长短应留出适当余量。3 )加工好的规格料要求分类码放待用。 ( 5 )依样板画线
1 )样板贴附于规格料大面,用画签沿样板外轮廓在规格料上准确画线,随后用方尺将线过到规格料的另一面,同样画线,要求规格料两面的外轮廓线相互对应,方正不走形。 2 )画线宜使用墨线;用方尺过线必须将方尺尺墩贴附于规格料两个平直方正的“好面”;桦卯画线相交必须出头,以备查验。 3 )画好线的构件分类码放,不得混杂存放。 ( 6 )分件制作
1 )加工工序:剔凿销子卯眼~翘头、拱头、昂嘴、尾饰加工成型~拱眼、云头雕饰~刻口卡腰、剔槽做袖~净活待装。2 )加工工艺要求
① 平凿依线剔凿销子卯眼,卯眼垂直方正,深浅一致。② 曲折面锯解加工后必须用净刨净光,加工面直顺方正,平滑光洁。
③ 异形曲线部分的加工必须保证加工面曲线和缓圆润,生动流畅,平直光洁不走形。
④ 刻口卡腰锯解加工,必须保证松紧适宜,略虚不涨。⑤ 制作完成的半成品除安装时必须留用的墨线外一律用净刨刨光,不得留有墨迹污渍、斧印刨痕。 ( 7 )试装摆验
1 )试蜘顷序:坐斗~各层横向拱子试装~栽销一各层纵向构808
件试装~各层斜向构件试装~栽销净各层升、斗试装一标写编号。2 )试装工艺要求:
① 坐斗放于平稳处,检查刻口、“鼻子”的留置是否正确。② 角科“灯笼桦”横、纵构件口子尺寸准确,留足“涨眼”。③ 安装各层横向拱子,注意松紧适宜,水平高低位置准确,与坐斗“割方”。
④ 在横向棋子的升、斗台位置栽槽升子木销;在拱身位置栽固定销子,木销尺寸略涨于卯眼尺寸,抹适量乳胶楔人固定,销子出头长度适宜,并于端头做四面“压棱”。
⑤ 安装各层纵向构件,除注意松紧适宜,水平高低位置准确,与横向构件“割方”外,还应随时保证构件的出进尺寸及前后拽架尺寸与大样保持一致,避免在整体安装时加大误差。⑥ 栽棋身固定销子,做法同上。
⑦ 除承托正心、拽架各仿的升、斗暂不安装外,其余槽升子、十八斗均安装人位。安装时需特别注意斗腰的高度不虚不涨,斗耳刻口不紧不松,斗底与升、斗台平稳附实,人“袖”桦、卯紧凑严密。
⑧ 成攒斗棋每层构件安装后,依大样核对尺寸,各构件找方,确认无误后在每层构件的背(上)部标写斗拱编号。编号内容包括位置、层数、名称、序号等。 ( 8 )捆绑存放
用扎绑绳将摆验后的斗棋上下捆绑牢固,分类码放在指定的存放地点。存放地点要求具备通风、防雨、防火和安全的功能。( 9 )成品运输 将捆绑存放的成攒斗拱运至施工现场。运输当中注意成品保护,可采用木方支顶或填充材料铺垫的措施,避免发生磕碰现象。( 10 )制定整体安装顺序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及人力、运输、机械等诸因素的影响制定安蜘顷序,或自一点起始延续分层安装,或分间分层同时安装。( 11 )安装位置抄平找方 809
安装前对坐斗朽进行预检抄平。要求坐斗仿水平方正,接茬顺直无错台,与额(檐)访结合紧密,不虚不涨。 ( 12 )定位栽销 坐斗仿上弹中线,并根据设计尺寸定出斗拱分位,画出十字线,凿眼栽坐斗木销。所画十字线纵向延长过到平板杭迎面。( 13 )拉线安装 1 )将运至现场的成攒斗拱拆散,依分层安装顺序先后将斗拱各构件运至相应位置的脚手架上。运输当中注意按斗棋的编号分堆码放,安装时不得混用。
2 )安装时,先在角科位置逐层安装角科斗棋,每层构件安装并检验后固定,同时在构件的里、外棱挂线作为其他攒斗棋安装调整平直的依据。
3 )斗棋各层的安装顺序:坐斗一各层横、纵、斜向构件~各层升、斗~杨类安装~斜、盖斗板安装。 4 )安装工艺要求:
① 坐斗顺序安装于坐斗仿上,大斗底棱十字线与坐斗杭十字线吻合;拉通线尺量检查各相邻坐斗刻口的高度是否一致;斗拱外棱是否一致。
② 安装横向构件需拉通线安装,通线要求必须与建筑物的横轴保持水平,横向构件的外棱贴附于通线,要求“似挨似不挨”, 不得“扛”线。横向正心仿、拽架仿的“接搓”必须做“刻半”桦,且长度不短于2 倍的本身厚,同时位置必须置于斗棋的纵向构件之上。 ③ 安装纵、斜向构件也需拉通线安装,通线控制各攒斗棋纵向构件的出进尺度;
纵向构件安装时必须保证与横向构件的“割方”;斜向构件安装时必须保证与横向构件的夹角角度;必须保证“拽架”尺寸的准确;必须保证各“刻口卡腰”部分的“松紧适宜”,严禁过多伤及斜、纵向构件的“盖口”部分。
④ 在安装斗拱横、纵、斜向构件的同时,安装各层升、斗。升、斗的安装应随时检查“斗腰”的高度尺寸,以免造成升、斗810
上方构件逐层高度的“亏”、“涨”,同时注意斗耳之间净空尺寸,避免在安装上方构件时将斗耳撑涨劈裂或缝隙过大造成松动。⑤ 斗棋各件检查调整后安装斜、盖斗板,斜斗板要求长(横)向两端依构件上板槽形状做出桦头,人位板槽,短(进深向)依本身角度刮出“坡棱”与仿子附实,盖斗板按仿子“裁口”尺寸截出长短宽窄,坐于“裁口”内。
⑥ 角科斗棋设计要求安装“铁活”的,除满足设计尺寸外,还要求安装的“铁活”不得伤及斗拱构件刻口的受力处并要求与斗棋构件“卧平”。 9 . 6 . 3 质量技术要点
9 . 6 . 3 . 1 技术要点
( 1 )牌楼斗棋各分件的模数尺寸根据“斗口”而定。以“斗口”为计算单位。 ( 2 )凡牌楼斗拱构件相叠,必须栽木销。纵向构件及斜向构件相迭,每层用于固定的销子不少于2 个,升、斗销子每件1 个,挑檐杭及正心杭栽销间距不大于lm 。 ( 3 )牌楼平身科斗拱中横向(面宽)、纵向(进深)构件相交,均须“刻口卡腰”扣搭。刻口部位的要求:横向(面宽方向)构件为“等口”,刻口向上;纵向(进深方向)构件为“盖口”,刻口向下(即面宽压进深),各留1 / 2 ,遇有“连做”构件,则可根据安装顺序灵活掌握。 ( 4 )牌楼角科斗拱中横纵两方向构件相交的,“刻口卡腰”与平身科斗棋做法相同,与斜向构件重合相交的其斜向构件为“盖口”,刻口向下,上部留1 / 3 ;纵向(进深方向)构件为“腰杭”,上下刻口,中部留1 / 3 ;横向(面宽方向)构件为“等口”,亥叮口向上,下部留1 / 3 。
( 5 )牌楼平身科斗棋“刻口卡腰”的构件必须两面“剔袖”, 袖深0 . 1 斗口;角科中斜向构件及与其相交的正交构件不“剔袖”,正交构件凡不与斜向构件“刻口卡腰”者,均须“剔袖”, 811
袖深0 . 1 斗口。斜向构件后尾做双桦与“灯笼桦”连接。( 6 )严格按设计要求的年代做法制作施工,严禁“张冠李戴”。注:因牌楼角科斗棋的构造不同于其他类斗拱,通常在斜向构件与“灯笼桦”连接处加装“铁活”,以保证角科斗拱的强度。具体做法详见设计图纸,本文不做阐述。 9 . 6 . 3 . 2 质量要点 ( 1 )画线工序要求尺寸准确;刻口线外轮廓线两面方正对应;桦卯线相交要求出头,以备查验。
( 2 )制作工序要求按线加工,卯眼剔凿及刻口留袖必须垂直方正、深浅一致、松紧适宜;外形表面要求旬顶光洁,曲线和缓美观。( 3 )安装工序要求斗棋按号人位、顺序安装,不得混用及工序颠倒;逐层验线,保证斗棋的水平方正及出进一致;刻口卡腰要求松紧适宜,不“扛”不“涨”;长向构件(杭子)的接搓不得处在斗棋的悬空部位上。
9 . 6 . 4 质量验收标准
9 . 6 . 4 . 1 制作质量标准 ( 1 )主控项目
1 )牌楼斗拱制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标准的规定。2 )牌楼斗棋各构件的材质必须符合第9 . 6 . 1 . 2 条的规定;各构件刻口卡腰部分材质必须符合表9 . 6 . 1 . 2 的规定。3 )牌楼斗棋各构件的外形尺寸必须足尺放样,准确无误。各层构件相迭组合后的高度、头尾雕饰的形状尺度、操作工艺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符合现行标准规定。
4 )牌楼斗棋各构件刻口、卡腰、槽、桦、袖、卯及销子的留置必须符合现行标准规定。
5 )牌楼斗拱单件制作完成后,在正式安装之前必须以“攒”为单位进行试装摆验,并分组码放,不得混淆。 ( 2 )一般项目
1 )用材尺寸准确、方正直顺、表面平整光洁无“哉搓”。812
2 )平身科斗棋各构件的外形与样板相符。构件的外棱平直折角部分要求方正直顺;曲线部分要求圆润和缓,不呆板生硬。3 )成品构件截头、卷杀、起峰、起渠及内凹外凸的断面及构件各面要求平直光洁、棱角分明,不得留有锯毛、刨痕及锤印。4 )构件刻口、卡腰、槽、桦、袖、卯及销子等部位要求各面方正平直、略虚不涨、肩膀严实、松紧适度。
5 )牌楼斗棋制作的允许偏差标准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9 . 6 . 4 . 1 的规定。 牌楼斗拱制作允许偏差标准与检验方法表表,. 6 . 4 . 1
序号 ,上 高 成攒尺寸 构件方正平直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样板及l / 30 斗口,构件尺寸 长(宽) 尺量检簇4tnrn 查 1 / 100 斗口,1 / 200 斗口,厚(深) 2 ( Inlrll 毛0 . srnm 1 / 3 。斗口,样板及尺量检高 3 总高簇3 ? 查 各层构1 / 100 斗口,尺量检查 4 件迭压镇In 刀刀 缝隙 头饰、尾饰外形 亥叮口卡腰、槽、樟、袖、卯深浅(虚、涨) 肩膀严实 1 / 100 斗口,簇尺量检查 5 lrnm 1 / 60 斗口,成样板检查 内勺 1 . 5 ? 虚1 / 100 斗口,( 1 ? ,涨不允许 样板及尺量检查 7 l 八00 斗口,蕊楔形塞尺检查 8 刻口位移 11nm 1 / 60 斗口,镇样板及尺量检查 9 截头、起峰面方正平直 1 . 5 ? 尺量检查, . 6 . 4 . 2 安装质量标准 ( l )主控项目 1 )牌楼斗拱安装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标准的规定。2 )牌楼斗棋安装前必须检查坐斗仿的水平方正及坐斗分位准确1 / 100 斗口,簇无误。 1 ? 3 )牌楼斗棋安装前必须对运至现场的斗拱逐件检查,确认完好无缺后方可进行安装。 4 )牌楼斗棋安装必须按现行标准规定的安装顺序进行安装,813
( 2 )隔架斗拱用材,可根据实际情况粘(拼)结。( 3 )隔架斗拱制作用胶的各项指标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 9 . 7 . 1 . 3 主要机具 ( 1 )电动工具类:圆盘锯、带锯、曲线锯、立铣、平刨、压刨、手提刨、磨光机。 ( 2 )手工工具类:直线锯、曲线锯、手推平刨、手推净刨、曲线刨、扁铲、平凿、圆凿、刻刀、木锉、斧子、钉锤、砂纸、红、黑铅笔、墨斗、画签、水平尺、盒尺、方尺、角尺、活动角尺、尺板、工具袋。 9 . 7 . 1 . 4 作业条件 ( 1 )隔架斗棋在制作与安装前必须保证施工人员具有一定水平的施工技能;具备读识图纸的能力,并有一定数量比例的古建技师及高级技工掌线、带班。 ( 2 )进行制作工序的场地要求必须具备防火安全功能,同时遮风挡雨、光线良好、通风宽敞,并有尺度适中的工作台及防雨通风的存放场所。 ( 3 )施工现场的电气设施、防火设施等必须符合相关规定。 ( 4 )施工机具的各种安全指标均符合相关规定。 ( 5 )施工现场必须搭设有符合相关规定的斗拱安装架子。( 6 )隔架斗拱的安装部位不得有脚手架横杆及其他影响安装作业的物件。 ( 7 )在隔架斗棋安装位置下必须设有密目式安全网。( 8 )隔架斗拱安装位置的水平标高及直顺必须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 9 )隔架斗棋分种类、分攒、分层运至相应位置的安装架子上,不得混放。 818
9 . 7 . 2 施工工艺
9 . 7 . 2 . 1 工艺流程
丽乏骊浪蔽丽阔一啄厌州~雨脉酬~匡亘亘列~匹挂垫醚卜医些鱼州~区笠丝到~匝燮益因~匡匾亘剑~闹定整体妥裂顺序卜}安装鱼置抄于丝月~{宝位簌录{? }拉线安装j , . 7 . 2 . 2 操作工艺 ( l )确定分件尺寸及做法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各分件的尺寸及做法,如无明确要求,应按以下规制(清式做法)确定。
隔架斗棋平身科分件尺寸及细部做法
本款中构件所标尺寸均为构件的完整尺寸,各棋子及荷叶墩、雀替的长度如设计无特殊标明的按传统清式权衡尺寸。① 坐斗(大斗)
a .坐斗宽3 斗口,深4 斗口,高2 斗口。斗底、腰、耳高比为2 ' 1 ' 2 。 b .坐斗用材的横切面与“棋子”平行。
c .坐斗斗耳部分平行建筑物面宽方向刻“瓜棋”口子。d .坐斗斗底部分四面做出“八字倒棱”,并凿出“销子眼”。“销子眼”的外缘做出“压棱”;斗底十字线延伸到斗底外棱。② 正心瓜棋
a .正心瓜拱厚2 斗口,高2 斗口,长至两侧拱外棱6 . 6 斗口(与槽升子连做)。
b .贴斗耳:在斗底、斗腰位置按槽升子满外尺寸、形状做出斗耳,钉接在相应位置。
c .拱瓣:两端棋头下部做卷杀,分为四瓣。
d .棋眼:双面刻拱眼,拱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拱眼中部起弧。
e .棋身销子眼:在两端棋眼上方凿构件固定销子眼各一个。819
③ 正心万棋
a .正心万拱厚2 斗口,高2 斗口,长至两端棋外棱9 . 6 斗口(与槽升子连做)。
b .贴斗耳:在斗底、斗腰位置按槽升子满外尺寸、形状做出斗耳,钉接在相应位置。
c .拱瓣:两端拱头下部做卷杀,分为三瓣。
d .棋眼:双面刻棋眼,棋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0 . 1 斗口,向棋眼中部起弧。
e .棋眼:双面刻棋眼,棋眼呈凸起状,三面刻深。.1 斗口,向棋眼中部起弧。 f .栽销:棋头位置居中凿槽升子销子眼。 ④ 荷叶墩
a .荷叶墩厚2 斗口,高2 . 5 斗口,长9 斗口。
b .荷叶墩上部按坐斗斗底外形锯出凹槽,并沿两侧向下做荷叶状外形,不“起峰”,两个大面做雕刻。
c .栽销:荷叶墩上部凿大斗销子眼,底部凿随梁销子眼。⑤ 雀替 a .雀替厚2 斗口,高4 斗口,长20 斗口。
b .雀替自两端头上皮回返600 角呈斜状,“起峰”,底面内凹,“起峰”,并“起弧做渠”,两个大面做雕刻。
c .栽销:雀替底部凿拱子销子眼。上部凿承重梁销子眼。( 2 )放大样 1 )根据设计图纸及传统清官式做法尺寸在墙面、地面或木板上按1 , 1 足尺画出隔架斗棋各构件的侧立面及各类棋子的正立面图,同时标出刻口及销子眼的位置。
2 )画好后的大样,应随时遮盖,妥善保管,不得污损。以备在制、安施工时随时对照检验。
3 )大样画好后,应及时请相关技术负责人员验收认可。( 3 )制作样板 1 )用三、五合板依照大样把隔架斗棋各构件的外形套画下820
来,制作成型。
2 )在样板上写明构件名称、尺寸、数量。 3 )制作好的样板应妥善保管,分类存放。 ( 4 )加工规格料
1 )根据构件的尺寸、数量加工规格木料。配料要求平直方正、尺寸准确,各种指标符合现行标准规定。
2 )各类规格料的加工其数量及长短应留出适当余量。3 )加工好的规格料要求分类码放待用。 ( 5 )依样板画线
1 )样板贴附于规格料大面,用画签沿样板外轮廓在规格料上准确画线,随后用方尺将线过到规格料的另一面,同样随样板准确画出外轮廓线,要求规格料两面的外轮廓线相互对应,方正不走形。 2 )画线宜使用墨线;用方尺过线必须将方尺尺墩贴附于规格料两个平直方正的“好面”。
3 )画好线的构件分类码放,不得混杂存放。 ( 6 )分件制作
l )加工工序:剔凿销子卯眼一构件加工成型~棋眼雕饰~净活待装。 2 )加工工艺要求:
① 平凿依线剔凿销子卯眼,卯眼垂直方正,深浅一致。② 曲折面锯解加工后必须用净饱净光,加工面直顺方正,平滑光洁。
③ 异形曲线部分的加工必须保证加土面曲线和缓圆润,生动流畅,平直光洁不走形。
④ 刻口锯解加工,必须保证松紧适宜,略虚不涨。⑤ 制作成型后的半成品除安装时必须留用的墨线外一律用净包」刨光,不得留有墨迹污渍、斧印刨痕。 ( 7 )试装摆验
1 )试装顺序:荷叶墩~坐斗~各层构件试装~栽销~标写821
编号。
2 )试装工艺要求:
① 坐斗放于荷叶墩凹槽处,检查荷叶墩与凹槽是否贴附严实、平稳。 ② 安装各层构件,注意松紧适宜,水平高低位置准确,与座斗“割方”。 ③ 在构件上栽固定销子,木销尺寸略涨于卯眼尺寸,抹适量乳胶楔入固定,销子出头长度适宜,并于端头做四面“压棱”。④ 成攒斗棋每层构件安装后,依大样核对尺寸,确认无误后在每层构件的背(上)部标写斗拱编号。编号内容包括位置、层数、名称、序号等。 ( 8 )捆绑存放
用扎绑绳将摆验后的斗拱上下捆绑牢固,分类码放在指定的存放地点。存放地点要求具备通风、防雨、防火和安全的功能。( 9 )成品运输 将捆绑存放的成攒斗拱运至施工现场。运输当中注意成品保护,可采用木方支顶或填充材料铺垫的措施,避免发生磕碰现象。 ( 10 )制定整体安装顺序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及人力、运输、机械等诸因素的影响制定安装顺序,或自一点起始延续安装,或分间同时安装。( 11 )安装位置抄平找方 安装前对随梁进行预检抄平。要求随梁水平直顺。( 12 )定位栽销
随梁上弹中线,并根据设计尺寸定出斗拱分位,画出十字线,凿眼栽荷叶墩固定木销。所画十字线纵向延长过到随梁迎面。 ( 13 )拉线安装 l )将运至现场的成攒斗拱拆散,依分层安装顺序先后将斗棋各构件运至相应位置的脚手架上。运输当中注意按斗拱的编号822
分堆码放,安装时不得混用。
2 )安装时,先在随梁位置检查中线、斗棋分位线并逐层安装隔架斗棋,每层构件安装并检验后固定,同时在构件的边棱挂线作为其他攒斗拱安装调整平直的依据。
3 )斗拱各层的安装顺序:荷叶墩一坐斗~各层构件~各层斗耳。 4 )安装工艺要求
① 荷叶墩安装于随梁上,要求构件中线与随梁中线对齐,并保证水平附实。 ‘② 坐斗顺序安装于荷叶墩上,坐斗底棱中线与荷叶墩中线吻合;拉通线尺量检查各相邻坐斗刻口的高度是否一致;斗拱外棱是否一致。
③ 安装横向构件需拉通线安装,通线要求必须与建筑物的横轴保持水平,横向构件的外棱贴附于通线,要求“似挨似不挨”, 不得“扛,,线。
④ 安装斗耳时要求与拱子附实钉严,不得出现“错台”,并要求在斗底、腰部位抹胶,同时保证不得出现劈裂现象。 9 . 7 . 3 质量技术要点
9 . 7 . 3 . 1 技术要点
( 1 )隔架斗棋各分件的模数尺寸根据“斗口”而定。以“斗口”为计算单位。 ( 2 )凡隔架斗棋构件相叠,必须栽木销。升斗销子每件1 个,荷叶墩、雀替的销子不少于1 个。 ( 3 )隔架斗棋根据两梁间实际高度决定斗拱为单或重拱做法,如高度尺寸与斗口尺寸略有误差时,可按本身高度比例作适当调整。
( 4 )严格按设计要求的年代做法制作施工,严禁“张冠李戴”。 823
9 . 7 . 3 . 2 质且要点 ( 1 )画线工序要求尺寸准确;刻口线及外轮廓线两面方正对应;桦卯线相交要求出头,以备查验。
( 2 )制作工序要求按线加工,卯眼剔凿及刻口留袖必须垂直方正、深浅一致、松紧适宜;外形表面要求直顺光洁,曲线和缓美观。 ( 3 )安装工序要求斗棋按号人位、顺序安装,不得混用及工序颠倒;逐层验线,保证斗棋的水平方正及出进一致;刻口要求松紧适宜,不“扛,,不“涨,,。 9 . 7 . 4 质盈验收标准
9 . 7 . 4 . 1 制作质量标准 ( l )主控项目
”隔架斗棋制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符合现行标准的规定。2 )隔架斗棋各构件的材质必须符合第9 . 7 . 1 . 2 条的规定;各构件刻口卡腰部分材质必须符合表9 . 7 . 1 . 2 的规定。3 )隔架斗拱各构件的外形尺寸必须足尺放样,准确无误。各层构件相迭组合后的高度、外形雕饰的形状尺度、操作工艺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标准的规定。
4 )隔架斗棋各构件销子的留置必须符合现行标准规定。5 )隔架斗拱单件制作完成后,在正式安装之前必须以“攒”为单位进行试装摆验,并分组码放,不得混淆。
( 2 )一般项目
1 )用材尺寸准确、方正直顺、表面平整光洁无“哉搓”。2 )隔架斗拱各构件的外形与样板相符。构件的外棱平直折角部分要求方正直顺;曲线部分要求圆润和缓,不呆板生硬。3 )构件刻口及销子等部位要求各面方正平直、略虚不涨、松紧适度。
4 )成品构件截头、卷杀、起峰、起渠及内凹外凸的断面及构件各面要求平直光洁、棱角分明,不得留有锯毛、刨痕及824 锤印。
5 )斗耳与棋子“升斗”部位少卜形尺寸一致,光洁无“锯毛”。
6 )隔架斗拱制作的允许偏差标准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9 . 7 . 4 . 1 的规定。 隔架斗拱制作允许偏差标准与检验方法表表,. 7 . 4 . 1
序号 ,土 高 成攒尺寸 构件平直 1 / 100 斗口,簇Inun 1 / 60 斗口,( 1 . 5nll 刀 虚1 / 100 斗口,( lmm ,涨不允许 项目 构件尺寸 允许偏差 长(宽) 1 / 100 斗厚(深) 口,簇lrnm 1 / 30 斗口,高 总高镇3 ? 1 八00 斗尺量检查 口,簇lmm 尺量检查 样板检查 样板及尺量检查 5 八O 检验方法 1 / 30 斗口,( 4rnm 1 / 200 斗口,簇0 . snun 样板及尺量检查 4 构件外形 样板及尺量检查 2 3 各层构件迭压缝隙 刻口宽窄深浅(虚、涨) 乃r 截头、起峰面方正平直 1 / 100 斗口,尺量检查9 . 7 . 4 . 2 安装质t 标准 ( lrnm ( 1 )主控项目 l )隔架斗棋安装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符合现行标准的规定。2 )隔架斗拱安装前必须检查随梁的水平直顺及坐斗分位准确无误。 3 )隔架斗棋安装前必须对运至现场的斗棋逐件检查,确认完好无缺后方可进行安装。 4 )隔架斗拱安装必须按现行标准规定的安装顺序进行安装,同时也必须按摆验时的编号顺序进行分攒安装,不得混用。5 )隔架斗拱安装必须按间逐层拉线找水平出进。( 2 )一般项目 l )隔架斗拱各构件相交松紧适度、迭压严实、栽销齐全、牢固。 召25
避免构件受潮变形。 ( 6 )加工好的隔架斗棋构件,存放期不宜过长,超过三个月时应先刷一遍桐油,防止构件变形。
9 . 7 . 6 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
( 1 )施工现场严禁打闹,严禁酒后操作。 ( 2 )圆盘锯、带锯、曲线锯、平刨、压刨等较大型电动工具必须安装在具备防砸、防雨功能的加工车间(工作棚)内。( 3 )施工现场及加工车间(工作棚)内不得有明火,同时必须备有符合消防规范规定数量及功能的灭火器材,并定时对机具设备进行检查,杜绝火灾隐患。 ( 4 )所有电动工具的安全防护装置必须齐全有效。( 5 )隔架斗棋安装所用架子必须满铺脚手板;必须设有挡脚板及护身栏杆,同时,不得有探头板和飞跳板。 ( 6 )进人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严禁光脚、穿拖鞋、高跟鞋及带钉易滑鞋。 ( 7 )高处作业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
( 8 )隔架斗拱安装必须在脚手架上进行,不得站在木构件上进行安装。 ( 9 )隔架斗棋安装时,施工人员的手工工具应随时放人工具袋,并提前在随梁杭下皮支搭密目式安全网,以免构件及工具坠落砸伤其他施工人员。 9 . 7 . 7 环境保护关键要求
( 1 )加工车间(工作棚)要求通风并有有效的排尘装置,避免加工中产生的粉尘对加工人员造成伤害。 ( 2 )加工车间(工作棚)应对机械噪声采取封挡、限时使用等措施,使其达到相应的环境噪声标准要求。 ( 3 )加工车间和施工现场应设专人每日清扫木屑、刨花,倒入指定地点,并用苫布苫盖。避免环境污染,减少火灾隐患。827
( 4 )施工垃圾应及时清运出场。清运车辆应按规定进行封闭。
( 5 )施工现场所设厕所应有化粪池;食堂应设隔油池;生活污水应设排水管道集中排放,不得向市政雨水管道排放。9 . 7 . 8 质最记录
( 1 )木材含水率试验报告。 ( 2 )施工测量记录。
( 3 )隔架斗拱加工技术交底。 ( 4 )隔架斗棋安装技术交底。 ( 5 )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 6 )预检记录。
( 7 )隔架斗棋加工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记录。 ( 8 )隔架斗拱安装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记录。 ( 9 )斗棋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记录。 ( 10 )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报验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