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理念创新是科技馆整体运营的必由之路

来源:一二三四网


理念创新是科技馆整体运营的必由之路

[摘要]本文认为科技馆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也必须以全新的管理理念来提升自身价值及竞争力,才能保证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创新 科技馆 经营意识

当前一个科技馆能否健康快速地发展,大思路是非常重要的。科技馆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并不是说不可以经营的,如果经营得好,就可以为公众带来更多的收益,因此这就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社会公益性事业的观念,最大限度地盘活科技馆所有形式的资本,并积极地吸引增量,走出一条以馆兴馆的科技馆建设市场化之路,实现科技馆的不断自我增值。

在具体实践中,要将这种整体经营意识贯穿到科技馆规划、建设、发展、管理的全过程中。

一、以广泛的科普展览、科技活动为中心经营科技馆

丰富多彩的科普教育形式、持续增长的参与人数、不断扩大的影响力是科技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表现,而这些表现的载体就是各种科普展览和科技活动。它们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创造者,因而是经营的中心所在。

过去搞展览或活动多是依靠国家投钱,如果从经营的角度来计,这种形式过于单一了,也缺乏主动性,从而限制了社会效益的发挥。为此应走一条多元化发展之路。针对上述的经营要素,根据“投资既达到社会效益,又使投资者受益”原则,努力解决资金瓶颈,开辟多种渠道,举办丰富的科技馆的活动,既可国家投资,也可企业或个人投资,还可以国家与企业或个人合作投资来举办科技馆的科普活动,换句话讲,就是要变国家包办为全民共建,努力谋求、吸纳更多资金投入到科技馆的建设与发展中去。

二、以经营手段建设发展科技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馆建设也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用经营

手段运作科技馆的建设与发展。上面提到的各种活动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就推进了科普教育的改造与升级。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科技馆研究和开发力量的市场化与产业化问题。目前各大科技馆都有一定的研发力量,可以承接一些项目和展品的制作,但都没有形成一股以科技馆为大背景的力量,因此缺乏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缺乏系统化的发展,只能是零打碎敲。

产业化指不仅开发研制展品及展览本身,还要将这些成果延伸、扩大,例如开发相应的小卖品(比如玩具、图书、音像制品等),开发系列化相类似的展品或展览,从此形成以科技馆为中心的产业结构。将展品与展览系列化即是依据展品的基本原理或是展览的基本思路,以此开发出多种本质相同、外在形象有差别、表现手法各异、侧重点不同的展品和展览,这也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这里所说的产业化,并非是要科技馆去办玩具厂、音像出版社等,而是把科技馆的研发成果扩散出去,形成科技馆的品牌。

三、以经营方式管理科技馆

以经营方式管理科技馆主要体现在环境效益上,即下功夫在人事、后勤、展厅管理、分配制度、科技馆政策方面进行改革。

人事上根据科技馆目前状况,重点是建立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活化用人机制,即因事设岗、以岗用人、人适其岗、才尽其用的竞争机制,以及有效的激励体制。后勤可以考虑将其社会化,与科技馆剥离,完全企业化管理,以使各种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利用,这样后勤工作的承载能力也大大增强了。展厅的管理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指标,其中包含观众满意度和展品完好率等。分配上基本上实行多劳多得,对需要扶植的岗位要有政策上的照顾。科技馆各种政策的改革至关重要,这是建立良好的软环境的保障,只有良好的政策与制度,才能激发科技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与创造力,才能极大地吸引社会参与投资、参与科技馆的建设与发展。

四、以经营眼光规划科技馆

科技馆的经营活动首先应从规划入手。我们的任何规划都应当有利于今后的经营活动。

在规划中哪些要素起到了关键作用呢?关键是科技馆的特色、规模与它的功能结构。对馆区各个功能区域进行合理布局,是经营活动有效进行的保障。常设

展厅与短期展厅的合理比例将使得展览活动更加丰富多彩。科技馆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的要求举办各种适合他们要求的展览,即不同的展览可以有针对性的观众。如果展厅功能过于单一,势必会影响来科技馆参观的观众人数。研究工作用房的比例也很重要,它能保证展品的研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将科技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经营,既要广开思路争取资金,又要精打细算合理使用资金,特别要防止科技馆无形资产的流失。同时要注意到并不是资金多了就可以推出一个好的展览,最重要的是总体规划与精品意识。

科技馆经营得好,社会资金就不断涌入,科技馆自身就在不断增值。而科技馆本身的整体增值,又会使科技馆工作人员受益,使捐助者受益,使参观者受益,从而达到了全体公民受益的目标。

总之,根据以上观点,目前我们科技馆的当务之急是集中精力把科技馆本身事情做好,激发科技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与创造力,把软硬件环境搞上去,只有这样,科技馆才能走上一条良性发展之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