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第五节机械效率计算题基础练习
一、计算题1.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5s内可使物体匀速上升(2)拉力的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使用该滑轮组做的有用功;
已知物体重为
200N,动滑轮的重为
50N,
2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2.如图所示,小强利用滑轮组在4s内将重100N的货物匀速提升2m,所用拉力
F=60N.不计绳重及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求
(1)动滑轮所受的重力(2)小强做功的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G
P;
η.
3.某建设工地上,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2000N
的物体A以0.4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向前拉动2m.拉力F大小为250N,物体A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物体
A重力的0.2倍。求:
(1)物体A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多少?(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3)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4.如图所示(滑轮组的绕绳未画出),人以滑轮组的绳子一端
了0.5m,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按题意画出滑轮组的绕绳。
600N的力向下拉动绕在
1.5m,重物匀速上升
10秒,使绳端向下移动了
70%(g=10N/kg)。
(2)人所做功的功率多大?(3)被吊起的重物重力是多大?
5.小明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装置,把放在水平地面上、重提升到高处。小明向下拉绳的拉力
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
G=90N的重物
F随时间l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重物的
(1)2~3s内拉力F所做的功;(2)动滑轮的重;
(3)2~3s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6.如图所示,物体
A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向右大小为30N的拉力F作用下,物体
12N,不计滑轮、
1)物体A与水平地面间
A以0.4m/s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摩擦力f的大小:
(2)拉力F做功的功率大小:
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弹簧测力计和绳子所受的重力,并且绳子足够长,求:(
(3)在此过程中,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大小。
7.如图所示,斜面长s=10m,高h=4m.用沿斜面方向的推力
运A匀速推到顶端B.
100J的功。求:
将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由斜面底端F,
动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做了(2)斜面的机械效率;(3)如果是光滑斜面,求推力
(1)运动过程中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
F的大小。
(4)运动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8.
一辆重为2×10N的电动汽车,以恒定功率50kW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3min。已知汽车在行驶中所受阻力为车重的面积为0.5m.求:(1)汽车对地面的压强;(2)汽车的牵引力所做的功;
(3)汽车发动机的机械效率(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
4
3km,用
0.1倍,汽车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
9.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拉力F的作用下,将质量2kg的物体匀速提
4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升10cm,所用时间2s,已知动滑轮重是80%,求此过程中(g=10N/kg)。(1)对物体所做的有用功。(2)拉力所做的总功。(3)拉力的大小。(4)拉力做功的功率。
10.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为
所用拉力为125N,时间为20s。求:(1)工人做的有用功;(2)工人做功的功率;
(3)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230N的建材从地面匀速送到6m高处,
答案和解析
1.【答案】解:
(1)使用该滑轮组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200N×2m=400J;
(2)由图知,n=2,拉力端移动距离s=2h=2×2m
=4m,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F=(G+G轮)=(200N+50N)=125N,
拉力做的总功:
W总=Fs=125N×4m=500J,
拉力做功的功率:
P=
总
==100W;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有用=×100%=80%。
总
答:(1)使用该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400J;
(2)拉力的功率为
100W;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
【解析】(1)利用W=Gh求小明所做的有用功;(2)由图知,n=2,拉力端移动距离
s=2h,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F=(G+G轮),利
用W=Fs求拉力做的总功;知道做功时间,利用P=求拉力做功功率;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之比。
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时有用功、总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利用好“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F=(G+G轮)”。
2.【答案】解:(1)由图可知n=2,不计绳重及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由
动
可得动滑轮的重力:
G动=2F-G
=2×60N-100N=20N;(2)绳端移动的距离:
s=nh=2×2m
=4m,所做的总功:W总=Fs=60N×4m=240J;小强做功的功率:;
(3)滑轮组有用功:W有用=Gh=100N×2m=2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答:(1)动滑轮所受的重力为20N;
(2)小强做功的功率为60W;(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3.3%。
【解析】本题考查有用功、总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明确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是关键。
(1)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不计绳重及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由
动
可得动滑轮的重力;
(2)根据s=nh求出绳端移动的距离,根据(3)知道货物的重和提升的高度,根据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答案】解:
W总=Fs求出总功;根据
算出功率;
求
W有用=Gh求出有用功;根据
(1)因为物体M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物体所以f=0.2G=0.2×2000N=400N;(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有总
M重力的0.2倍,
===×100%=80%;
(3)拉力F的速度:
v=2v物=2×0.4m/s=0.8m/s;
拉力F做功的功率:
P===Fv=250N×0.8m/s=200W。
答:
(1)物体M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3)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
80%;200W。
400N;
【解析】(1)根据滑动摩擦力与物重的关系即可求出;(2)由图示可知,滑轮组承重绳子的股数效率;
(3)然后根据P==Fv计算拉力的功率。
本题考查摩擦力、机械效率以及功率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对动滑轮上绳子段数的判断。
4.【答案】已知:s=1.5mh=0.5mF=600Nη=70%g=10N/kgt=10s 求:(1)n=?(2)P=?(3)G=?解:
(1)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段数是绕,如下图:
n=2,根据η=
有总
==计算滑轮组的机械
n==
=3,所以绳子的固定端应从动滑轮上开始缠
(2)拉力做的功为拉力的功率为
W总=Fs=600N×1.5m=900J;
=90W。
P==
有用总
(3)因为η=,
所以,W有用=W总?η=900J×70%=630J 因为W有用=Gh 所以G=答:
(1)滑轮组绕绳方法如图;(2)人所做功的功率为(3)被吊起的重物重力是
90W;1260N。
有用
==1260N;
【解析】(1)已知绳子拉下的距离和物体上升的高度,可以得到作用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
(2)已知拉力和绳子拉下的距离,利用公式P=得到拉力的功率;
(3)已知拉力做的功和机械效率,可以得到有用功;已知有用功和物体上升的高度,可以得到物重。
此题属于力学综合题,考查了滑轮组的绕绳方法、功的计算、功率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并且非常重要,需要熟练掌握相应的公式或规律,根据需要灵活进行公式变形。
5.【答案】解:(1)由滑轮组的结构可以看出,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2~3s内物体上升的高度拉力移动的距离
/s×1;h=vt=2.5ms=2.5m
可以得到拉力做的功;已知拉力做的功和所用时间,
n=3,
s=nh=3×2.5m=7.5m;
2~3s内拉力F所做的功W总=Fs=40N×7.5m=300J;(2)由F=(G+G动)可得动滑轮的重;=3×40N-90N=30N;G动=3F-G
(3)W有用=G物h=90N×2.5m=225J,机械效率η=
有用总
×100%=×100%═75%。
答:(1)2~3s内拉力F所做的功300J;(2)动滑轮的重为
30N;
75%。
(3)2~3s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解析】(1)由滑轮组的结构可以看出,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距离s=3h;由v=可求得2~3s内移动距离,
n=3,则拉力F移动的
由F-t图象得出在2~3s内的拉力F,根据W=Fs可求得拉力F所做的功;(2)由F=(G+G动)可求得动滑轮的重;
有用=Gh可求得有用功,利用(3)由W
η=
有用总
可求得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本题是一道力学综合题,涉及到功、功率、机械效率、压强的计算,能从题目提供的图中得出每秒内的相关信息是本题的关键。6.【答案】解:
(1)因为物体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则物体
A处于平衡状态,物体A与水平地面间摩擦力:
A受到绳子的f=F示=12N;
(2)由图可知,拉力作用在轴上,则拉力端移动的速度拉力F做功的功率:P===Fv=30N×0.2m=6W;(3)拉力作用在轴上,拉力端移动距离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
有用总
v=vA=×0.4m/s=0.2m/s,
s=sA,
====×100%=80%。
12N:80%。
答::(1)物体A与水平地面间摩擦力为(2)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
6W:
(3)在此过程中,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解析】(1)因为物体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到绳子的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可得物体
A处于平衡状态,物体A受
A与水平地面间摩擦力;
,利用P=Fv
(2)由图可知,拉力作用在轴上,拉力端移动速度等于物体移动速度的求拉力F做功功率;
(3)拉力作用在轴上,拉力端移动距离等于物体移动速度的η=
有用总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
本题考查了使用动滑轮时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注意本题动力作用在轴上,费力但省距离!
7.【答案】解:(1)运动过程中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
W有=Gh=100N×4m=400J;
(2)运动过程做的总功:
W总=W有+W额=400J+100J=500J,
斜面的机械效率
η=
有用总
×100%=×100%=80%;
(3)如果是光滑斜面,∵W总=Fs ∴推力:F=
总
W总=W有用=400J;
=
=40N
额=(4)∵Wfs
∴f=
额
==10N
400J;
答:(1)运动过程中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是(2)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80%;
(3)如果是光滑斜面,求推力
F的大小是40N;
10N。
(4)运动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解析】(1)根据重为100N的物体和高h=4m的斜面,利用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
(2)由运动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做了的重力做的功加上
100J,然后利用η=
W=Gh即可求出运动过程中
100J的功可知,运动过程中的总功为克服物体
有用总
×100%,即可求出斜面的机械效率;
(3)光滑斜面,没有摩擦力,总功等于有用功,利用W=Fs,即可求出F;
(4)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就是额外功,根据W额=fs求出摩擦力的大小。
本题考查了使用斜面时有用功(克服物体重力做功)、总功(推力做功)、机械效率的计算,知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是额外功是本题的关键。
8.【答案】解:(1)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汽车对地面的压强:
p====4×10Pa;
4
(2)因电动汽车匀速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汽车的牵引力:
=0.1×2×10N=2×10N,F′=F阻=0.1G
则汽车的牵引力所做的功:
=6×10J;W机械=F′s=2×10N×3×10m
(3)由P=可得,电动汽车消耗的电能:
3
3
6
4
3
W电=Pt=50×10W×3×60s=9×10J,
汽车发动机的机械效率:η=
机械电
36
×100%=×100%≈66.7%。
4×10Pa;6×10J;66.7%。
64
答:(1)汽车对地面的压强为(2)汽车的牵引力所做的功为(3)汽车发动机的机械效率为
【解析】(1)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受力面积等于汽车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利用
p=求出汽车对地面的压强;
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根据F=F
(2)电动汽车匀速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
阻
=0.1G求出汽车的牵引力,利用=Fs求出汽车的牵引力所做的功;W
利用η=
机械电
(3)根据P=求出电动汽车消耗的电能,率。
×100%求出汽车发动机的机械效
本题考查了压强公式和做功公式、电功公式、效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9.【答案】解:
(1)对物体所做的有用功:
W有=Gh=mgh=2kg×10N/kg×0.1m=2J;
(2)由η=
有用总
=80%可得拉力做的总功:
W总=
有用
==2.5J;
(3)由图知,n=2,则拉力端移动距离:
s=2h=2×0.1m=0.2m,
由W总=Fs得拉力:
F=
总
==12.5N;
(4)拉力做功功率:
P=
总
==1.25W。
2J;
答:(1)对物体所做的有用功为
(2)拉力所做的总功为2.5J;(3)拉力的大小为12.5N;
(4)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1.25W。
【解析】(1)利用W=Gh求对物体所做的有用功;(2)利用η=
有用总
=80%求拉力做的总功;
(3)由图知,n=2,则拉力端移动距离s=2h,利用W总=Fs求拉力;
(4)利用P=求拉力做功功率。
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时有用功、总功、功率的计算,属于基础题目。10.【答案】解:(1)工人做的有用功:
W有=Gh=230N×6m=1380J;
(2)由图知,n=2,拉力端移动距离:
s=2h=2×6m=12m,
工人做的总功:
W总=Fs=125N×12m=1500J;工人做功的功率:
P=
总
==75W;
(3)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η=
有用×100%=×100%=92%;
总
答:(1)工人做的有用功为1380J;
(2)工人做功的功率为
75W;
(3)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92%。
【解析】(1)已知物体重和上升的高度,根据W=Gh求出工人做的有用功;
(2)由图可知绳子的有效股数为2,根据s=nh求出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根据
出工人做的总功;利用P=求出工人做功的功率;
(3)利用效率公式
η=有用求机械效率。
总
本题考查了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关键是公式的灵活运用。
W=Fs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