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作者对桥梁桩基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桥梁桩基;施工;探讨
中图分类号:u445.5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人工挖孔桩施工 1.1 施工机具
人工挖(扩)孔灌注桩施工用的机具设备比较简单,主要有:1)电动葫芦(或手摇辘护)和提土桶,用于材料和弃土的垂直运输以及供施工人员上下。2)扶壁钢模板(国内常用)或波纹模板(日本施工人工挖孔桩时用)。3)潜水泵,用于抽出桩孔中的积水。4)鼓风机和送风管,用于向桩孔中强制送入新鲜空气。5)镐、锹、土筐等挖土工具,若遇到硬土或岩石还需准备风镐。6)插捣工具,以插捣护壁混凝土。7)应急软爬梯。 1.2 施工工艺
为确保人工挖(扩)孔桩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必须考虑防止土体坍滑的支护措施。其基本施工工艺如下:l)放线定位按设计图纸放线、定桩位。2)挖土方分段开挖,每段高度决定于土壁保持直立状态的能力,一般为0.8一1.om。在地下水以下施工应及时用吊桶将泥水吊出。如遇大量渗水,则在孔底一侧挖集水坑,用高扬程潜水泵排出桩孔外。3)测量控制桩位轴线采取在地面设十字控制网,基准点。安装提升设备时,使吊桶的钢丝绳中心与桩孔中心线一致,以作挖
土时粗略控制中心线用。4)支设护壁模板模板高度取决于开挖土方施工段的高度,一般为lm,由4块或8块活动钢模板组合而成。5)设置操作平台在模板顶放置操作平台,平台可用角钢和钢板制成半圆形,两个合起来即为一个整圆,用来临时放置混凝土拌合料和灌注扶壁混凝土用。6)灌注护壁混凝土护壁混凝土要注意捣实,上下护壁间搭接50-75mm。护壁分为外齿式和内齿式两种,外齿式抗塌孔的作用好,便于人工用钢钎等捣实混凝土;增大桩侧摩阻力。护壁通常为素混凝土,但当桩径、桩长较大;或土质较差、有渗水时应在护壁中配筋,上下护壁的主筋应搭接。7)拆除模板继续下一段的施工当护壁混凝土达一定强度按承受土的侧向压力计算)后便可拆除模板,一般常温下约需24小时,再开挖开下一段土方,然后继续支模灌注护壁混凝土,如此循环,直到挖到设计要求的深度;8)钢筋笼沉放钢筋笼就位,对质量1000kg以内的小型钢筋笼,可用带有小卷扬机和活动三木搭的小型吊运机具,或汽车吊吊放入孔内就位。对直径、长度、重量在1000kg以上的钢筋笼,可用履带品或大型汽车吊进行吊放;9)排除孔底积水灌注桩身混凝土,在灌注混凝土前,应先放置钢筋笼,并再次测量孔内虚土厚度,超过要求应进行清理。混凝土坍落度为8-10cm。混凝土要垂直灌入桩孔内,深桩孔用混凝土导管,避免混凝土离析或斜向冲击孔壁,造成塌孔对无混凝土护壁桩孔的情况)。
1.3 施工注意事项
l)在施工图会审和桩孔挖掘前,要认真研究钻探资料,分析地质
情况,对可能出现流砂、管涌、涌水以及有害气体等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2)要采取措施防止孔口杂物落下伤人,如加高孔口护壁、设置孔口活动盖板等。3)施工场地内的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操作,电器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4)防止有毒气体危害人员安全,当桩孔开挖深度超过5m时,每天开工前应进行有毒气体的检测;挖孔时要时刻注意是否有有毒气体;特别是当孔深超过1om时要采取必要的通风措施,风量不宜少于25l/s。5)灌注桩身混凝土时,相邻10m范围内的挖孔作业应停止,并不得在孔底留人。 2 挖孔注意事项
l)开挖前,应从桩中心位置向桩四周引出四个桩心控制点,用牢固的木桩标定。当一节桩孔挖好安装护壁模板时,必须用桩心点来校正模板位置,并应设专人严格校核中心位置及护壁厚度。2)修筑孔圈护壁应符合施工规范规定。3)多桩孔同时成孔,应采取间隔挖孔方法,以避免相互影响和防止土体滑移。4)遇到流动性淤泥、流砂或塌孔时,可按下列方法进行处理:①开挖前,应从桩中心位减少每节护壁的高度(可取0.3-0.5m),或采用钢护筒、预制混凝土沉井等作为护壁。待穿过松软层或流砂层后,再按一般方法边挖掘边灌注混凝土护壁,继续开挖桩孔。②当无法施工时,应迅速用砂回填桩孔到能控制坍孔为止,并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处理。③开挖流砂严重的桩孔时,应先将附近无流砂的桩孔挖深,使其起集水井作用。集水井应选在地下水流的上方。5)当挖孔至桩端持力层岩(土)面时,应
及时通知建设、设计单位和质检(监)部门对孔底岩(土)性进行鉴定。经鉴定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按设计要求进行入岩挖掘或进行扩底端施工。不能简单地按设计图纸提供的桩长参考数据来终止挖掘。扩底时,为防止扩底部塌方,可采取间隔挖土扩底措施,留一部分土方作为支撑,待灌注混凝土前挖除。6)终孔时,应清除护壁污泥、孔底残渣、浮土、杂物和积水,并通知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质检(监)部门对孔底形状、尺寸、土质、岩性、入岩深度等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应迅速封底、安装钢筋笼、灌注混凝土。孔底岩样应妥善保存备查。 3 反循环施工法 3.1 施工程序
设置护筒~安装反循环钻孔一钻挖一第一次处理孔底虚土(沉渣)一移走反循环钻机一测定孔壁,将钢筋笼放入孔中,插入导管,第二次处理孔底虚土一水下灌注混凝土,拔出导管一拔出护筒。 3.2 施工特点
l)护筒埋设极为重要,护筒直径比桩径大15%左右。端部应打入粘土层或粉土层中,以保证不漏水。若确需将护筒端部打入填土、砂或砂砾层中时,应在护筒外侧回填粘土,分层夯实,以防漏水。2)要使反循环施工在无套管情况下不坍孔,须具备以下五个条件。①确保孔壁任何部位的静水压力在0.02mpa以上,护筒内的水位要高出自然地下水位2m以上。②泥浆护壁,保持孔内有一定水压以稳定孔壁;延缓砂粒等悬浮状土颗粒的沉降,易于处理沉渣。③保持一定的
泥浆比重通常在粘土和粉土层中钻挖时泥浆比重可取1.02-1.04。在砂和砂砾等容易坍孔的土层中挖掘时,必须使泥浆比重保持在1.05-1.08。泥浆比重过大,则钻挖困难,效率降低,并易产生堵塞。在不含粘土或粉土的纯砂层中钻挖时,还须加入粘土,造浆粘土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胶体率低于95%;含砂率不大于4%;造浆率不低于0.006-0.008m2/kg。④钻挖时保持孔内的泥浆流速比较缓慢。⑤保持适当的钻挖速度。在砂层中钻挖还需考虑泥膜形成的所需时间;在粘性土中钻挖则需考虑泥浆泵的能力,并要防止泥浆浓度的增加。3)反循环钻机的主体可在与旋转盘离开30m处进行操作,这使行反循环法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例如,可在水上施工,也可在净空不足的地方施工。4)钻挖的钻头不需每次上下排弃钻渣,只要在钻头上部逐节接长钻杆(每节长度一般为3m),就可以进行深层钻挖,与其它桩基施工法相比,越深越有利。 4 结束语
随着桩基施工技术与设计方法研究的不断深入,岩溶地区桥梁桩基的设计理论、施工技术及处治方法的研究也日益重要。针对岩溶地区的特殊情况,桥梁桩基检测进行研究,提出岩溶区桥梁桩基检测的具体要求及实施。 参考文献:
[1] 林天健,等.群桩基础设计指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 黄强.桩基工程若干热点技术问题.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
社,20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