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归园田居》课程教学设计

来源:一二三四网
《归园田居》课程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诗歌,结合诗歌注释,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情感。

2、分析诗歌中比喻、拟人、白描、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预习提纲:

1、借助工具书,结合诗歌注释,紧扣上下文,口头翻译诗歌并疏通文意,积累相关文学常识。

2、划分诗歌层次,简要概括并批注在课本上。

3、勾画出诗歌中表现作者情感的诗句,结合诗歌讲义,用情感术语词做批注。

4、找出诗歌中运用的手法。

学生活动过程及方法

一、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二、明确学习目标(学生读) 三、预习检测

1、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因家中长有五棵柳树,故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先生(死后由朋友私下起

并非朝廷颁布

故称私谥)

东晋末年伟大诗人。曾几次做官又辞官。最后一任官职是彭泽县令。但他只做了81天就辞官,直到63岁去世再未出仕做官,彻底归隐田园。名言“不为五斗米折腰”。他这种不愿在污浊官场混迹,想要保持高洁、独善其身的文人情怀对后世文人影响很深。譬如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与此一脉相承。也正是因为他生前的这种气节,后人称他为“靖节先生”。

人生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他29岁到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是丰富的时期。 诗歌特征:一种平淡自然、萧散冲澹。主要指那些田园诗,用语质朴自然、清新疏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可谓是此类

1 / 4

《归园田居》课程教学设计

代表。另一种是慷慨激昂,豪放有力。主要指那些咏诗拟古之作,用语豪迈刚烈,感情激越。陶渊明的诗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

。因此,陶渊明有“田园诗人”

之称,也是田园诗派的鼻祖。他的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其中田园诗成就最高。其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表现了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和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2、抽查学生朗读本首诗歌,读准字注音、解释并积累:

羁(jī)鸟:笼中鸟 守拙(zhuō):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荫(yìn):动词,遮蔽 暧暧(ài) :昏暗,模糊 樊(fán)笼:官场生活

3、抽学生翻译诗句,注意重点字词的翻译,疏通文意,教师点拨引导。

4、诗歌的层次:

(1)开首至“池鱼思故渊”六句为第一层,追述“归园田”之事实。诗人从自诉平生秉性起笔,交代仕宦经历,并以羁鸟恋林、池鱼思渊比况,形象地表明归隐志向。

(2)“开荒南野际”至“虚室有余闲”十句为第二层,描绘“归园田”后所闻见之景象。“开荒南野际”二句回应上一层归隐事实,并总摄以下十句写景。“方宅十余亩”四句,写家居周围景象,属近景;“暧暧远人村”四句,写家居以外景象,属远景;“户庭无尘杂”二句,复由室外转写室内光景。其中“虚室”二字,一语双关:既指其居室虚空,足供优游;又用《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一语,以比喻内心的洞明清净,引渡出下一层的直抒胸怀。

(3)“久在樊笼里”二句为第三层,抒写“归园田”的心情,点明全篇题旨。“返自然”云云,又与开首之“性本爱丘山”遥相呼应,全诗层次井然,而又显得圆融和谐,浑然一体。

5、学生将情感,手法板演在黑板上,在小组活动中进行点评。

四、学生活动

2 / 4

《归园田居》课程教学设计

学生活动(一)(学生独立思考为主,时间为10分钟。小组讨论为辅,时间为8分钟。教师层层引导追问点拨,时间为5分钟)

1、“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 点拨预设:“归”(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

2、①从何而归?②为何而归?③归向何处?④归去如何?请从诗中找出蕴涵作者情感的诗句词语。

点拨预设:(1)尘网、樊笼。其比喻官场生活( “羁鸟”、“池鱼”是陶渊明自比)

(2)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本性)。

“误落尘网中”。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误。(注意炼字“误”)在封建社会,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实现政治理想,只能当官,走仕途。但是,当时的东晋政治腐败,社会动乱,门阀势力飞扬跋扈,统治阶级热衷的是争权夺利,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陶渊明又不愿同流合污,只有选择离开,选择归隐。 (3)归向园田。

(4)“无尘杂”/有余闲/久/复(注意炼字)--自由、安逸、喜悦。 3、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导与练》44页“重点突破”第3题)

点拨预设: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无尘杂”/有余闲/久/复(注意炼字)--自由安逸、恬静优美。 小结:山水田园诗常见的人物形象及景物形象 4、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的情感?

点拨预设:对官场生活的厌恶,“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误入仕途的生活。用上“尘网”一词,足见他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端厌恶。“误”字显出诗人的悔恨之深。东晋末年权力之争剧烈,陶渊明既不愿我为上层统治阶级矛盾斗争的牺牲品,也不愿我为政治野心家争夺的工具,但是仕途生活却将他紧紧束缚在野心家们政治斗争的罗网之中,因此十分痛苦。“一去三十年”(实应为“十三年”用夸大了的数字,说明了时间之长,痛苦之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3 / 4

《归园田居》课程教学设计

小结:

山水田园诗常见的思想情感及常用术语

学生活动(二)本首诗歌中,诗人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把农村中最常见的的事物,描绘成一幅优美的图画?(学生独立思考5分钟,小组讨论3分钟,教师引导点拨2分钟)

静 方宅、草屋、榆柳、桃李 近景 动静结合 远近结合 动

白描的定义:以简洁、质朴的语言,不加修饰,不加烘托,粗线条地勾画景物轮廓的方法。

五、当堂检测:《导与练》46页“课内阅读”13题。

六、小结:诗歌意境答题步骤《导与练》44页“高考小贴士”

村庄、炊烟、狗吠、鸡鸣 远景 有声衬无声

白描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