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 外有益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融通各种资源,不断 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 会科学作出全面部署。《意见》是继一年前*总书 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又一篇 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性文献。 《意见》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 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哲学社 会科学.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思想理论支撑。《意见》 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进行具有许多新的 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 业,需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需要哲学社 会科学工作者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积极为党和 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 《意见》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 领域的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必修课,组 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和研读经典著 作,推进经典著作编译、导读工作,加强教育教学。加 强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创新成果的学习研究,不断 深化*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 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学习,梳理总结好新探索新实 践,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把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 学研究、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学术评价等各环节。 《意见》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学科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基础地位, 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 系.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 重点布局一批对文明传承有重大影响、同经济社会发 展密切相关的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新兴学 科和交叉学科,支持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 濒危学科、冷门学科。 《意见》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学术体系。扎根中国大地,突出时代特色,树立国际视 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收借鉴国 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提升学术原创能 力和水平,推动学术理论中国化。建立激发科研活力 的体制机制,落实社会科学领域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 理改革政策,统筹管理好重要人才、重要阵地、重大研 究规划、重大研究项目、重大资金分配.加强学术共同 体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鼓励 社会资金通过捐赠、设立学术基金会等方式支持科研 工作。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术评价体系,坚持正确 的学术导向。以学术质量、社会影响、实际效果为衡量 标准,建立科研信用管理、评价结果公布等制度,建立 健全分类评价机制,科学设置考核周期,引导教学研 究人员潜心钻研、铸造精品。 《意见》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话语体系。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向决策咨询、 教育教学转化.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大众,开展形式 多样的普及活动。坚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 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提 升国际话语权。 《意见》指出,要建设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 社会科学人才队伍。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 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 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教育引导哲学社会科学T 作者树立良好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 《意见》强调,要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 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摆 在重要位置.加强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及时解决实 际问题。统筹推进各类智库协调发展,大力提高智库 建设水平。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使用。加强相 关领域立法,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尊重学术、尊重人 才、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良好氛围。 (摘自《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 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