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文学艺术)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

来源:一二三四网
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文学艺术)历年真题试

卷汇编3

(总分:7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

1.“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属于汉语特殊表现手段的哪一种?( ) (分数:2.00) A.对偶 √ B.叠景 C.联边 D.重言

解析:解析:这是明显的对偶手法,“少妇”对“良人”,“今春意”对“昨夜情”,对仗工整。 2.在中国现代文坛上,以诗歌为主的作家是( )。 (分数:2.00) A.郭沫若 B.艾青 √ C.郁达夫 D.朱自清

解析:解析:艾青,中国现代诗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著有诗集《北方》《大堰河》《向太阳》《黎明的通知》《欢呼集》《春天》等,是以诗歌为主的作家。A项,郭沫若,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学者,中国新诗奠基人。其著作不仅有诗集,还有大量历史剧本和文化专著,另外还著有回忆录和评论集;C项,郁达夫,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代表作《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是以小说为主的作家;D项,朱自清,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主要作品有《踪迹》《背影》《春》《欧游杂记》《你我》《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是以散文为主的作家。

3.“中国旧式士子出而问世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一团和气,两句歪诗,三斤黄酒,四季衣裳。”出自哪一位现代作家的作品?( ) (分数:2.00) A.周作人 B.老舍 C.钱钟书 D.梁实秋 √

解析:解析:题中句子出自梁实秋的散文《衣裳》。梁实秋是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代表作品有《雅舍小品》《英国文学史》《莎士比亚全集》等。《衣裳》是梁实秋的著名散文之一,文章主要写了衣裳的重要性和西装、中装的各自的特点,作者从小处着眼,纵横生发,描写生动、情韵悠长。

4.《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共130卷。全书包括( )五大部分。 (分数:2.00)

A.西周、表、书、世家和列传 B.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 √ C.本纪、表、春秋、世家和列传 D.西周、表、书、春秋和列传

解析:解析:《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全书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共一百三十卷,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本纪”是记载历代帝王的兴衰和重大历史事件;“表”是以表格形式呈现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书”是关于天文、

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题史;“世家”是历朝诸侯贵族的活动和事迹;“列传”为历代各阶层有影响人物的传记,有少数篇章记载少数民族等的历史。由此,司马迁创立了史书新体例“纪传体”。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分数:2.00)

A.青藏铁路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是连接西藏与内地的一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铁路干线 √ B.这家老字号食品厂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倍受信赖的

C.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

D.中央财政将逐年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解析:解析:B项语序不当,应将“新老客户”放在“备受”之后;C项不合逻辑,“是否”与“否认”是两面对一面;D项成分残缺,“扩大”缺少相应的宾语。 6.“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出处是以下哪部典籍?( ) (分数:2.00) A.《诗经》 √ B.《论语》 C.《楚辞》 D.《庄子》

解析:解析:《诗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前七世纪)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指十五个诸侯国的民间歌曲,共160首;《雅》是周王朝国都附近的乐歌,共105篇;《颂》是国王用于宗庙祭祀的乐章,旨在歌颂祖先的丰功伟绩和鬼神的巨大威灵,包括祭歌、赞美诗等,共有40篇。“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诗经》“邶风”里的《击鼓》篇,原句为“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7.唐三彩是我国唐代兴起的釉色陶器,其釉色以( )为主。 (分数:2.00) A.红、蓝、黑 B.黄、绿、蓝 C.红、绿、白 D.黄、绿、白 √

解析:解析: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色釉中以铜、铁、钴、锰、锑等为着色剂,经过焙烧,形成多种色彩,以黄、绿、白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唐三彩的诞生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它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种类也多种多样。唐三彩古时多用于随葬,现在则作为独特的工艺品而用于文房陈设、馈赠亲友等。主要分布在长安和洛阳两地,在长安的称西窑,在洛阳的则称东窑。 8.“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句中“臭”的意思是( )。 (分数:2.00) A.气味 √ B.臭味 C.闻味 D.香味

解析:解析:这两句话出于《周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臭”本义为①闻气味;②气味之总名。在这句话中“臭”为气味的意思。这两句的意义为同心同德的人的意见给人的感觉,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气味。

9.“公子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染指”的意思是( )。 (分数:2.00) A.手伸到鼎中去染色 B.用鼎中的热水洗手 C.用手在热水中蘸了蘸 √ D.用手指着鼎

解析:解析:这句话出自《左传.宣公四年》,其典故为郑灵公请大臣们吃甲鱼,故意不给子公(公子宋,郑国贵戚)吃,子公很生气,就伸出手指蘸了点汤,尝尝味道走了。因此这里的“染指”是用手在热水中蘸了蘸。

10.拉丁美洲作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是一部( )作品。 (分数:2.00) A.浪漫主义 B.批判现实主义 C.魔幻现实主义 √ D.现代主义

解析:解析: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用魔幻的内容表现现实生活的写作手法。虽然情节怪诞,却凸显真实。它是20世纪50年代崛起于现代拉丁美洲文坛的现代派文学重要流派。这些作品大多以神奇、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丁美洲各国的现实生活,从而创造出一种魔幻和现实融为一体、“魔幻”而不失其真实的独特风格。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通过描写布恩迪亚家族7代人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反映了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经过巧妙的构思和想象,把触目惊心的现实和源于神话、传说的幻想结合起来,吸引着读者思考造成马孔多百年孤独的原因,从而去寻找摆脱命运摆弄的正确途径。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

11.提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这一名言的诗人是( )。 (分数:2.00) A.李白 B.自居易 √ C.李商隐

解析:解析: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这句话出自他的《与元九书》,“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他把诗比作植物,指出感情是它的根本,语言是它的苗叶,声音是它的花朵,思想是它的果实。这句话形象地阐明了诗歌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表达了他对诗歌的看法。 12.下列许渊冲先生关于诗歌翻译的叙述中,( )是不正确的。 (分数:2.00)

A.诗歌的翻译有三原则,即意美、形美、音美 B.意美是第一位的,是最重要的 C.形美是第二位的,次要的 √

D.在诗歌翻译中,译者应尽可能做到“三美\"齐备

解析:解析:许渊冲先生提出了诗歌翻译的“三美论”,即“意美、音美、形美”。他指出,三美的重要性不是鼎足三分的,最重要的是意美,其次是音美,再其次是形美。所以C项描述错误。 13.《墨子》与《论语》的区别在于( )。 (分数:2.00)

A.《论语》多作论证,而《墨子》只作论断而不作论证 B.《论语》既作论证又作论断,而《墨子》只作论断不作论证

C.《论语》只作论断而不作论证,而《墨子》是在提出论题后进行论证,且论证常常从具体事例引出议论,进行归纳

D.《论语》是在提出论题后进行论证,且论证常常从具体事例引出议论,进行归纳,而《墨子》只作论证而不作论断 √

解析:解析:《论语》是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记述孔子及其门人言谈行事的著作,儒家经典之一。语录体。辞约义丰,直接议论。《墨子》,墨子及其后学的著作,文字浅显,质朴无华,善假具体事例说理,逻辑性强,论证严密,为战国时大量论辩文打下基础,是中国古代哲理散文发展史的里程碑。 1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分数:2.00)

A.屈原是我国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他因痛心国势日益危迫而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遂自投罗江而死,《离骚》《天问》《九歌》《九章》都是他的代表作

B.吴承恩的长篇小说《西游记》,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以及蒲松龄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都是清代著名的文学作品 √

C.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作家、学者和民主战士,他是新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的成员,他的代表作有《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等

D.法国十九世纪产生了一批伟大的作家,如写《红与黑》的司汤达、写《高老头》的巴尔扎克、写《俊友》的莫泊桑、写《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罗曼.罗兰等 解析:解析:吴承恩的长篇小说《西游记》是明代的文学作品。 15.以下所列剧目不全是莎士比亚作品的一组是( )。 (分数:2.00)

A.《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雅典的泰门》 B.《奥赛罗》《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 C.《麦克白》《伪君子》《第十二夜》 √

D.《李尔王》《温莎的风流娘们》《罗密欧与朱丽叶》

解析:解析:《伪君子》是法国古典主义时期最著名的喜剧作家莫里哀的戏剧作品。写了伪装圣洁的教会骗子答尔丢夫混进商人奥尔恭家,图谋勾引其妻子并夺取其家财,最后真相败露,锒铛入狱。剧作深刻揭露了教会的虚伪和丑恶,答尔丢夫也成为“伪君子”的代名词。

16.( )于1972年提出应将翻译学视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为该学科的发展制定出一幅路线图,后来中国学者关于翻译学的建设构想受到了他的影响。 (分数:2.00) A.霍姆斯 √ B.奈达 C.巴斯内特 D.斯坦纳

解析:解析:1972年,翻译研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霍姆斯在哥本哈根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上提出应将翻译研究视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霍姆斯在翻译理论史上最大的贡献在于首先对翻译学科作了比较有说明力的勾画,并对中国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产生了影响。

17.“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这句话出自古希腊的一位哲学家,其中的“吾师”是指( )。 (分数:2.00) A.泰勒斯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 D.亚里士多德

解析:解析:亚里士多德从17岁开始入师门,跟随柏拉图达20年之久。亚里士多德对老师是很崇敬的,师徒二人也是很好的朋友。然而在追求真理的征程中,亚里士多德非常勇敢、坚决地批评老师的错误和缺点,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都同柏拉图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于是有些人就指责他背叛了老师,亚里士多德对此回敬了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18.《圣经.旧约》原是犹太教的经典,原文本是希伯来文。公元前三世纪,七十二名著名学者于( ),经过近40年的翻译,才有了《圣经》的希腊语译本,史称“七十子希腊文本”。 (分数:2.00) A.埃及亚历山大 √ B.土耳其君士坦丁堡 C.意大利罗马 D.希腊雅典

解析:解析:《希伯来圣经》最早的希腊文译本,其中《妥拉》部分,是由72位犹太学者应埃及法老之请,在亚历山大城翻译的,后统称全译本为“七十子文本”或“七十贤士译本”,公元前3~2世纪用流行的希腊文编译而成,首先为不熟悉希伯来文的亚历山大地区犹太人使用,因此,亦称“亚历山大本”。

二、 名词解释(总题数:4,分数:28.00)

马未都: 莫言 获奖让中国人长舒一口气 文学是一个残酷社会的梦想,是一个完美社会的消遣,而对中庸社会来说,它是一种寄托,为作家所用,替自己也替百姓宣泄情感。 千万不要把文学误认为仅是小说,小

说仅是一段历史时期最为时髦的文学表达,诗词曲赋是,话剧电影也是;汉赋 唐诗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 都在中国历史上创造过无与伦比的辉煌,只是那时没有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人企盼多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终于花落中国,算是水到渠成。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最辉煌的时刻,听论大作家们以仰望的口吻谈论诺贝尔文学奖时,仿佛这奖是上帝发的;我们熟知的泰戈尔、萧伯纳、蒲宁、赛珍珠、福克纳、 海明威 、萨特、肖洛霍夫、川端康成、索尔仁尼琴、马尔克斯等等像神一样在文学的巅峰上矗立,我们只能仰望,不能近身。 我印象中莫言先生敏行讷言,小说写的多,话说得少;一般作家都是话痨,喋喋不休,而莫言常一笑对之,充满了内心的神秘,所以他能获奖。据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透露,莫言在他电话里得知获奖后,“他狂喜并惶恐(he was overjoyed and scared)”,狂喜是为中国作家的整体荣誉;惶恐则是 儒家思想 的谨慎谦虚。向莫言先生致以祝贺!(分数:8.00) 莫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生,祖籍山东高密,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自在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莫言在自己的小说里大量运用了意识流的手法,包括内心独自、多视角叙事、慢镜头描写、意象比喻、自由联想等。代表作《丰乳肥臀》。) 解析:

(2).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①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的诗,唐诗的创作分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唐代的诗人特别多。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称为绝句,一种称为律诗。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 ②宋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宋代盛行的一种汉族文学体裁,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宋词是中国古代汉族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汉族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③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这个时代的小说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从明代开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清代则是中国古典小说盛极而衰并向近现代小说转变的时期。) 解析:

(3).海明威(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海明威,美国作家和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是美国“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作品中对人生、世界、社会都表现出了迷茫和彷徨。1954年,《老人与海》为海明威夺得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他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海明威的作品标志着他独特创作风格的形成,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解析:

(4).儒家思想(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思想的内涵丰富复杂,封建皇权逐步发展出基础理论和思想,即讲大一统、讲君臣父子和讲华夷之辨。) 解析:

19.中医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珍贵的遗产之一,它的特点是在 “四诊” 的基础上,依照“八纲”之间相互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病人进行综合的辩正治疗。 四诊(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四诊是望、闻、问、切4种中医诊察疾病基本方法的合称。四诊具有直观性和朴素

性的特点,在感官所及的范围内,直接地获取信息,医生即刻进行分析综合,及时作出判断。其基本原理是建立在整体观念和恒动观念的基础上的,是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等基础理论的具体运用。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普遍联系,就是四诊原理的理论基础。) 解析:

非常有意思的是,一个半世纪前,贵国[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杰出的哈佛人— 爱默生 先生,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他在文章中摘引孔孟的言论很多。他还把 孔子 和 苏格拉底 、 耶稣 相提并论,认为儒家道德学说,“虽然是针对一个与我们完全不同的社会,但我们今天读书仍受益匪浅。”(分数:8.00) (1).爱默生(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年~1882年),美国思想家、文学家、散文作家、诗人,是确立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美国前总统林肯称他为“美国的孔子”“美国文明之父”。1837年爱默生以《美国学者》为题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讲辞,宣告美国文学已脱离英国文学而独立,同时这篇讲辞还抨击了美国社会的拜金主义,强调人的价值,被誉为美国思想文化领域的“独立宣言”。爱默生的主要代表作有《论文集》《代表人物》《英国人的特性》《诗集》《五日节及其他诗》等,重要讲演稿有《历史的哲学》《人类文化》《目前时代》等。) 解析: 孔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以“仁”为核心,认为“仁”即“爱人”。他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提倡“忠恕”之道,又认为推行“仁政”应以“礼”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解析:

(3).苏格拉底(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但他一生未曾著述,其言论和思想多见于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著作,如《苏格拉底言行回忆录》。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认为各行各业,乃至国家政权都应该让经过训练,有知识才干的人来管理,而反对以抽签选举法实行的民主。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解析: 耶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耶稣是基督教里的核心人物,在基督教里被认为是犹太旧约里所指的救世主(弥赛亚)。大部分基督教教派相信他是神子和神的转世。而伊斯兰教则认为,耶稣是先知以及救世主。耶稣生平见于基督教新约的四大福音书。耶稣在传教中宣扬如何进入天国。根据福音书,在耶路撒冷的犹太祭司压力下,耶稣被古罗马犹太行省执政官彼拉多判处在十字架上钉死,并且死后复活升入天国。) 解析:

秦汉是中国文学的形成期。秦代文学成就甚微,稍有成就的仅李斯一人。汉代是我国文学自觉的萌动期,汉赋是汉代文学的代表,政论散文和史传文学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诗歌远不及前二者,但在文学史上亦有重要地位及影响,尤其是乐府民歌。 汉赋 经过了骚体赋、大赋、小赋三个发展阶段。代表两汉史传文学的最高成就的是 《史记》 ,在史学、文学方面都有显著的成就,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 《离骚》 ”。 《汉书》 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 《三国志》 并称为“前四史”。(分数:10.00)

汉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汉赋是汉朝流行的主要文学体裁,由《楚辞》发展而来,吸收了荀子《赋篇》的体制,外加纵横家的夸张手法,形成一种兼有诗歌与散文特征的文学形式,其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搞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汉赋的内容可分为5类:一是渲染宫殿城市;二是描写帝王游猎;三是叙述旅行经历;四是抒发不遇之情;五是杂谈禽兽草木,而以前二者为汉赋之代表。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在两汉400年间,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因而盛极一时,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解析:

(2).《史记》(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史记》,原名《太史公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二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该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解析:

(3).《离骚》(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离骚》,《楚辞》的代表作,是战国时期楚国著名诗人屈原的作品,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解析:

(4).《汉书》(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变更,改“书”为“志”,改“列传”为“传”,改“本纪”为“纪”,无“世家”,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解析:

(5).《三国志》(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三国志》全书一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三国志》位列中国古代二十四史记载时间顺序第四位,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 解析:

三、 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

20.许国璋先生认为把“revolution”译为“革命”,把“metaphysics”译为“形而上学”,是得体地翻译有文化负载的词语(culture-loaded words)的典范。请指出“革命”和“形而上学”出自什么中国典籍,并对许国璋先生的评价作简单的阐释。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革命”一词,出自《周易.革卦.彖传》:“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

而应乎人”;“形而上学”出自《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许国璋先生对英文的翻译恰到好处,他给翻译过来的词语赋予了中国文化的底蕴,使得翻译的词语丰富而有韵味。这给我们在以后的翻译过程中做出了典范,应尽量把翻译的词语本土话,而不是生硬的直译。) 解析:

21.以《圣经》为代表的基督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两大支柱之一,请说出《圣经》的两大部分的名称,以及西方文化的另一大支柱是什么?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圣经》分为《旧约》与《新约》两大部分。 (2)除基督文化外,西方文化另一大支柱是希腊罗马文化。) 解析:

22.囧、兲和槑这三个网络新字的汉语拼音读音及其词义具体是什么?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囧,读音为“jiǒng'’,本义“光明”。它现在是网络聊天、论坛、博客中使用最频繁的字之一,被赋予“郁闷、悲伤、无奈”之意。 (2)兲,读音为“tiān\",古同“天”,“天”是“天”的异写。现网络用语中常误用此字作“王八”解。 (3)槑,读音为“méi”,古文梅字。它是一个异体字,读音、意义和“梅”完全一样,在网络语言里被用来形容人很呆,很傻,很天真。) 解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