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建筑初步教学大纲

来源:一二三四网
《建筑初步》教学大纲

所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课程编号:23020044 课程名称:建筑初步 学时/学分:92/4 先修课程:《绘画》

适用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建筑初步》课程是建筑装饰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与绘画课同时开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墨线、水墨、水彩的建筑表现技法,培养学生的造型创造能力、形与色调能力、鉴赏能力与表达能力。通过教学,扩大了学生的专业视野,对新的设计基础观产生了正确的认识,提高造型能力和艺术鉴赏力,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表现能力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

该课程根据职业教育的理念即培养实用型,技术型人才的理念,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通过反复的作业练习,从掌握基本表现方法开始到自己动手进行简单的或设计性的模仿。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学习项目选取的基本依据是建筑装饰的基本原理知识,在具体学习过程中,以建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为基础,通过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习具体化。

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课时数。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水墨、水彩的建筑表现技法,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提高造型能力和艺术鉴赏力,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表现能力的基础。并且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尽可能广泛地接触到一些建筑的基本理论知识。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的,提升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乐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形成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观。

(二)分目标 1、知识水平:

(1)了解中、外古典建筑及近现代建筑的发展概况。 (2)了解中、外建筑装饰简史及流派的概况。 (3)认识建筑的功能、空间、结构的关系。 (4)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关系,建筑与社会的关系及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 (5)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构成的意义,以及三大构成原则制作方法和应用。 2、能力目标:

(1)能够熟练使用常用墨线绘图及渲染工具。

(2)会用技能技法完成建筑表现图及构成绘画制作。 (3)能独立完成绘制墨线线条图,图面整洁美观, (4)能独立完成绘制水墨渲染图。 (5)独立完成制作色环色块。 (6)绘制水彩渲染图。

(7)能够设计简单构成方案,所做构成设计符合形式美基本法则。

3、情感目标:

(1)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反复的作业练习,培养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 (2)通过参与课程学习活动,应用已学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具体的问题。具

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课程学习中,通过作业辅导增强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能相互合作,

共同解决问题。具有交流和相互合作的能力; (4)通过参与课程学习活动,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养成实事求是、尊重技术的科学态度,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意见,勇

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有创新的意识。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工作任务 (项目、单元) 项目1:建筑概论 任务2: 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 任务1: 教学内容 怎样认识建筑 应达到的知识、技能、态度目标要求 学时 了解建筑的发展,建筑的技术和艺术以及与地区、民族等的关系。 了解建筑的三要素:建筑的功能,物质技术条件及建筑形象。 2 工作任务 (项目、单元) 任务5: 任务3: 任务4: 教学内容 建筑空间 建筑与环境 应达到的知识、技能、态度目标要求 了解建筑空间和人的关系,以及空间的组织和处理手法。 了解建筑、人、环境的关系,从人与环境的角度进一步了解建筑和建筑学。 学时 2 8 我们的工作于学习 了解建筑设计工作的任务以及怎样学习。 中国古典建筑基本知识 西方古典建筑基本知识 西方现代建筑简介 了解近现代建筑的产生,知道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的发展与应用。了解建筑艺术处理特点,建筑装饰的简化,抽象形式的运用 线条图 水墨渲染图 了解不同类型线条代表的意义,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宋体字的书写。 掌握裱纸方法,掌握水墨渲染平涂、退晕技法。掌握光影知识,掌握水墨渲染方法与技巧。 掌握水彩的特性及渲染方及步骤法,了解水彩的渲染方法步骤,建筑局部水彩渲染技法要领。 熟练掌握钢笔线条的技法要领,能够运用不同的条表现不同材质。掌握钢笔徒手画不同画法。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基本特征以及地方特点和多民族风格,同时掌握清代建筑的做法及名称。 了解西方古典建筑概述,掌握典型西方古典柱式的比例,柱式与雕刻、绘画的组合。 任务1 项目2: 建筑基任务2 本知识 任务3 任务1 24 项目3: 表现技任务2 法初步 任务3 水彩渲染图 任务4 钢笔徒手画

工作任务 (项目、单元) 任务5: 模型制作 教学内容 应达到的知识、技能、学态度目标要求 时 了解建筑模型的种类,掌握简单的模型制作。 了解建筑设计的职责范围、特点及要求。 了解方案设计的任务分析包括对设计要求,环境条件,经济技术的分析。 掌握方案构思的切入点,并且能根据不同需要对方案经行选择。 掌握怎样根据需要对方案作出调整和深入。 了解方案设计表达的手法并且要学会运用。 了解在设计中要注意的问题并且记忆,注意与实际相结合。 知道构成性的基本要素及心理感受的特征 了解并掌握基本形的种类及其之间的关系。 掌握造型的基本方法,了解如何按照审美的法则造型 把握形态给人从视觉到心理的不同感受,正确运用形式美法则。 掌握学习的方法、实践的步骤,把握形态构成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对实例经行正确分析 任务1 认识建筑设计 方案设计的任务分析 8 项目4: 任务2 建筑方案设计方法入任务3 门 方案的构思与选择 任务4 方案的调整与深入 任务5 方案设计的表达 任务6 方案设计中应注意 的问题 任务1 形的基本要素及特征 项目5: 形态构任务2 成 基本形和形与形的基本关系 8 任务3 形态构成的基本方法 任务4 形态构成中的心理和美 任务5 学习方法及实例及 分析 工作任务 (项目、单元) 项目6:平面构成 教学内容 应达到的知识、技能、态度目标要求 学时 2 任务1:平面构成概念 一平面构成概述概念 历史 能够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 特点 分类 任务2:了解点线面体概念 二平面构成形态要素 基本形与骨骼 构成中的比例与分割 三平面构成形式 (一)重复构成 认识平面构成的要素—点.线.面.体 基础骨骼定义 任务3:设计绘制重复构成图案(25*25) 掌握重复构成的特征运用绘制设计重复构成图案 2 2

任务4:设计绘制近似构成图案以及渐变构成图案(25*25) 任务5:设计绘制发射(二)近似构成 (三)渐变构成 熟知近似构成 渐变构成实例,运用概念设计近似构成图案 2 (四)发射构成 构成图案以及对比 (五)对比构成 特异构成图案(25*25) 任务6:设计绘制矛盾空间以及肌理和图形想象图案(25*25) (七)矛盾空间 (八)肌理构成 (九)图形想象 (六)特异构成 掌握发射构成 对比构成 特异构成的特征运用绘制设计构成图案 2 能够掌握矛盾空间的基本概念 设计肌理以及图形想象作品 2

工作任务 (项目、单元) 项目7:色彩构成 任务1:认识教学内容 一彩色构成概述 应达到的知识、技能、学态度目标要求 时 重点解决感性认识色彩和理性认识色彩应有的区别,学会利用色立体调和理论,并能应用配色。 掌握色彩三要素 了解光于色关系 2 2 色彩构成 (一) 色彩原理认识 三原色 牛顿色彩构成基本原理,绘制牛顿色相环 色相环 色彩与视觉原理,光与色关系 任务2:用色彩秩序、色彩空间训练的方式,按授课要求在色环区域内选择冷暖两个色调进行配色训练。(25×25)作业两张。绘制纯度对比 补色对比练习图案(25*25) 任务3:绘制色彩推移中明度推移 色相推移(25*25) (二)色彩的对比关系 补色对比 色相对比 明度对比 冷暖对比 纯度对比 掌握色彩对比的基本类型及相互关系以及各对比的形成方法 避免用色彩的单一性如明度、纯度、色相去进行配色训练,并重点放在色彩综合对比调和关系的把握上进行反复训练。特别组成画面极大块颜色的对比、协调规律的把握。 2 2 2 (三)色彩推移的特点和种类 明度推移 色相推移 掌握推移手法,色彩推移是一种特殊的作品形式,其构图及形象组织亦有相应的特点和基本规律 。 2 2 任务4:绘制色彩推移中纯度推移 冷暖推移(25*25 纯度推移特性手法 冷暖推移手法比列 能够设计绘制推移图案,推移中色彩比列适度稳定 2 2

工作任务 (项目、单元) 项目8:图案设计 项目9:立体构成 任务1:立体任务1:适合文样 二方连续图案设计绘制(40*40) 教学内容 (四)图案设计 认识图案 图案分类(适合纹样 二方连续 四方连续) 应达到的知识、技能、学态度目标要求 时 掌握基础图案设计手法,图案图形变化基本规律 2 2 一、 立体构成概述 (一) 立体构成的概念 掌握立体构成的各种基本表现手法,按照一定的形式美的构成原则使用各种基本材料,将造型要素组成新的立体。 2 2 构成单片练习 (二) 立体构成的形式法则 面的切割、折(三) 半立体构成 叠、切割翻转 二、 形态与形态要素的构成 (一) 形态的分类 (二) 形态的要素与构成 任务2:利用不少于50根的吸管或木筷,制作框架构造,要求创造出多种动势,重心要在支承面内,并能承受一定的重量。 三立体形态材料构造与表现 (一) 材料与技术 (二) 面群综合材料构成 能够科学合理的设计 制作包装结构和容器 2 造型。

四、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

1.《建筑初步》是建筑装饰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将学生从枯燥的理论学习中解放出来,以设计基础为指导,以用人单位的需要为培养方向,让教学过程尽可能贴近实际工作过程。

2. 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结构,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信心与成就感。

3. 教师应指导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并将有关知识、技能与职业道德和情感态度有机融合。

(二)考核评价建议

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听课认真程度。 2.学生在完成实践课时的动手能力。

3.学生在课堂及完成课题时的交流、语言表达能力。 4.学生在完成课题时查阅资料的能力。 5.对课题的分析、理解能力。

(三)教材选用与编写建议

根据本课程标准对现有的教材进行修订、改编,也可以编写适合本地区或本

学校的补充教材。

五、参考文献

《建筑初步》第二版 清华大学 田学哲等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现代设计学院—基础设计卷》广西美术出版社 《色彩构成》清华美术学院

《立体构成》,卢少夫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