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代码:21104141302 二、课程名称:
(1) 中文名:工程图学1
(2) 英文名:Engineering drawing 1
三、课程治理院〔系〕及教研室:机械及包装工程学院机械基础教研室 四、大纲说明
1、 适用专业、层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四年制本科、机电一体化专业四年制本科 2、 学时与学分数:72学时、3学分 3、 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1〕本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2〕本课程的目的:工程图样被喻为〝工程界的语言〞它是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工程技术部门的一项重要文件。它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制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打下必要的基础,并在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完成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不断巩固和提高。
〔3〕本课程的要紧任务:
① 培养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能力; ② 培养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能力; ③ 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
④ 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审美能力。 4、先行、后续课程
先行课程:工程图学1
后续课程:工程图学2、工程图学课程实践、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及课程设计 5、考试方式与成绩评定 考试方式:闭卷,2小时 成绩评定: 五、纲目
第十三章 零件图的绘制
[教学目的] 学习零件图的绘制和阅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零件的表达与分析 [教学时数] 4
[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一节 零件图的内容与绘制步骤 第二节 零件的视图选择 第三节 零件结构的工艺性 第四节 零件上圆角过渡的画法
第十四章 尺寸的标注方法
[教学目的] 学习组合体及零件的尺寸标注方法。把握用形体分析的方法标注组合体的尺寸,做到数量完全;标注规那么正确;尺寸分布清晰。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组合体及零件的尺寸标注方法以达到正确、完整、清晰、合理的要求。
教学难点:尺寸的合理标注 [教学时数] 4
[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一节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第二节 尺寸的清晰布置 第三节 尺寸基准
第四节 尺寸的合理标注
第五节 零件上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
第十五章 表面粗糙度与公差配合
[教学目的] 把握零件图中的技术要求的相关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难点:技术要求的制订 [教学时数] 4
[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一节 表面粗糙度 第二节 公差与配合
第三节 表面形状和位置公差 第四节 技术要求的制订
第十六章 连接件和常用件的画法
[教学目的] 把握标准件和常用件的作图及标注,熟悉有关国标的查表和运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时数] 8
[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一节 螺纹及螺纹紧固件 第二节 键、花键和销 第三节 齿轮 第四节 弹簧 第五节 滚动轴承 第六节 焊接
第十七章 典型零件图例及读图方法
[教学目的] 把握典型零件的绘制和零件图的阅读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四类常见零件的绘制
教学难点:箱体类和叉架类零件的绘制和零件图的阅读 [教学时数] 2
[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一节 几种典型零件的画法 第二节 零件图的读图方法
第十八章 装配图的绘制
[教学目的]学习装配图的绘制、阅读及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装配图的绘制、阅读及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的方法 [教学时数] 6
[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一节 装配图的用途和要紧内容
第二节 装配图的差不多规定、专门画法和简化画法 第三节 装配图的视图选择
第四节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明细表和零件编号 第五节 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第六节 装配关系的正确表达与装配结构的合理性 第七节 如何样读装配图
第二十章 运算机绘图
六、课程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章〕 第十三章 零件图的绘制 第十四章 尺寸的标注方法 第十五章 表面粗糙度与公差配合 第十六章 连接件和常用件的画法 第十七章 典型零件图例及读图方法 第十八章 装配图的绘制 复习 合计
讲课学时 实验学时 上机学时 习题课 4 4 4 8 2 6 2 其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