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蔬菜秸杆及残菜还田沤肥技术

来源:一二三四网
蔬菜秸杆及残菜还田沤肥技术

作者:暂无

来源:《农家之友》 2016年第11期

蔬菜秸杆及残菜的含水量通常在90% 左右,以干物质计算含氮量为3%~4%、磷含量为

0.3%~0.5%,钾含量为1.8%~5%,其营养成份与常用的天然有机肥相当,是一种很好的有机肥。通过技术手段将蔬菜秸杆及残菜进行肥料化处理再利用,不仅可以提高土地肥力,还可以减少农村环境污染,目前蔬菜秸杆及残菜还田沤肥技术有以下几种:

沤肥法:就地开挖沤肥池,一般挖长约2 米、宽1.5~2.0 米、深0.5~1.0 米的土坑,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而定,如果是建设永久性的,可用水泥粉刷。将蔬菜秸杆及残菜和土按3 ∶ 1 的比例分层填入池内。

具体做法是:先在池底垫入30 厘米的熟化土,填入蔬菜秸杆及残菜50 厘米摊平,撒入适量碳酸氢铵(每池用量5 公斤),加10 厘米土均匀覆盖,再填入蔬菜秸杆及残菜50 厘米,上面均匀盖土,直至堆满为止,然后踏实,尤其要踏实边缘。

同时为了加快发酵速度,达到完全分解,每填入1 层,就用生物菌肥(如EM 益生菌、“301”菌剂、催腐剂等)稀释液均匀喷洒蔬菜秸杆及残菜,最后在表面多喷些,然后用塑料膜包严发酵。

通过45~75 天的高温堆闷腐熟后,颜色呈黑色或黑褐色,挖出,晒干耙细,便成为很好的有机肥,即可作为基肥施入田地。

堆肥法:蔬菜收获后,就近铲平1 块约3~4平方米的空闲地,用同等面积大小的塑料膜铺于地面,将蔬菜秸杆及残菜和土按3 ∶ 1 的比例分层建堆并压实,堆放时喷洒生物菌肥(如EM 益生菌、“301”菌剂、催腐剂等)稀释液2~3 次,直至堆完蔬菜秸杆及残菜为止,上面均匀盖土,然后用塑料膜包严进行密闭发酵;经过7~10 天的高温堆闷,进行1 次机械或人工翻堆,再次用塑料膜密闭发酵7~10 天,晒干耙细便得到很好的有机肥,可作为基肥施入田地。

直接还田:蔬菜收获后将蔬菜秸杆及残菜均匀撒于地面(清除难降解的绳子和塑料制品),撒施秸秆发酵菌肥,或撒施碳酸氢铵(每亩用量为50 公斤),或喷洒EM 益生菌等有效微生物稀释液,再用微型旋耕机结合深耕翻地埋入(无旋耕机要先切断菜叶),最后压实耙平。若有灌水条件的,灌透耕层,有利于腐熟分解。

经过一段时间,蔬菜秸杆及残菜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就会腐烂,使得土壤含水量提高,有机质显著提高,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改善。

蔬菜秸杆及残菜还田注意问题

(1)不同的季节处理要分别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以便更好地发挥肥效。为了确保蔬菜秸杆及残菜处理后能够充分分解腐熟不影响生产,且避免还田后的土传病害发生,高温季节(6~8月份)蔬菜收获后秸杆及残菜采用就地深耕埋入,其他季节的蔬菜收获后秸杆及残菜采用沤肥池沤制或是高温堆闷后浅耕埋入。

(2)经堆沤处理后的有机肥一般作基肥施用。为降低蔬菜秸杆及残菜携带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还田前可用适量的杀菌剂和杀虫剂处理菜叶或堆沤肥,再结合翻地施入田中。

(3)蔬菜秸杆及残菜处理前,随作物收获及时收集好,不应随意乱丢,以防被暴晒、雨淋而随之蒸发、渗透,损失掉大量营养成分。同时在处理时要注意及时清理出田间废膜和不可分解的布带、塑料等,以防垃圾污染。

(4)堆沤肥时,底部要用塑料膜铺实底面及四周,并垫上30 厘米的熟化土,防止腐熟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营养液向下渗漏流失,造成养分损失及污染地下土层。上面要用塑料膜或地膜

盖严实,一是高温腐熟,可杀死病虫害;二是可抑制腐熟时产生有害气体挥发,防止污染环境。

(5)蔬菜秸杆及残菜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处理时,需加入一些秸秆腐熟剂或是EM 有效微生物稀释液等菌种,再或是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铵,才达到充分加速腐熟分解、杀死病虫害的效果。

(6)蔬菜秸杆及残菜中含钾高,蔬菜秸杆及残菜处理利用后在施肥中可减少和不施用钾肥。另外在施用蔬菜秸杆及残菜还田之外,还需配合施用一定量的氮、磷等无机化肥,以便更好地发挥肥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