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1)

来源:一二三四网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39分)

一、基础知识(共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黑体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伺(cì)候 愀(qiǎo)然作色 偏裨(bí) 前合后偃(yǎn) B.提(dī)防 敷衍塞(sè)责 帐簿(pù) 提纲挈(qì)领 C、寒伧 (chen) 掎角之势 (jǐ) 对峙(zhì) 面面相觑(qù) D、粮囤 (tún) 称(chēng)心如意 熨帖(yù) 有恃(shì)无恐

2、下列四组词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租赁 孤僻 褴缕 胁肩谄笑 B.谬种 撮和 誊写 挺而走险 C.诡密 丰韵 袒护 老态龙钟 D.杜撰 惦记 玷辱 恰如其分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易中天飞扬的神采,得益于什么呢?得益于他的“狡猾”,得益于他的妙语连珠。 .... B.谁知此身一翻,竟浑身颤了几颤,一颗心像被线穿着吊了几吊,牵肚挂肠。 .... C.他平时无论在什么场合说话都是咬文嚼字的,这种认真的态度是值得提倡的。 .... D.自由市场开放了,他又不投机倒把,卖一点农副产品,冠冕堂皇。 ....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咱们千方百计去找, 找到了,不是大家都可以放心了吗?

②钱文忠为在“百家讲坛”讲好“唐三藏西域记”, 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③培养公民的法制观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从学生时代就进行法制教育, 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A. 如果 批阅 只有/才 B.如果 披阅 只有/才 C. 万一 批阅 只要/就 D.万一 批阅 只要/就 5.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使用、销售、生产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B.优秀的现代小说,入情入理而又生动逼真地提供了一幅幅精彩的生活画面,成为引导读者认识社会和体验人生。

C.关于课外阅读,这位教育专家提出如下建议:诗词、小说最好推荐给初中学生比较合适,曲赋和笔记文学则最好推荐给高中学生。

D.有的同学认为,反正老师要讲,课前预习是多余的;有些则认为,反正有些内容看不懂,预习等于“瞎子点灯白费蜡”……这些看法往往是造成学习下降的原因。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冯梦龙编订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其中保存了不少 “宋元话本”,也有不少明人的“拟话本”。

B.杂剧演唱用北曲,传奇多用南曲,并吸收北曲,创造了“南北合套”的方法。例如《桃花扇》中的《哀江南》就是一套北曲。北曲豪迈雄壮,南曲婉转柔媚。

C.李朝威的《柳毅传》是唐传奇的代表作之一,以神话故事反映人间的悲欢离合。唐传奇是唐代文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的成熟。

D.法国的莫泊桑和俄国的契诃夫是欧洲文学史上少数几个只写短篇小说的杰出作家。 二、科技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每题3分,共9分)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9月6日宣布,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将于9月25日至30日择机实施。此次“神七”发射最引人关注的,无疑是中国航天员将首次实施空间出舱活动试验,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的首次重要飞行。

出舱活动试验技术难度高、风险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它对于我国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技术,进一步推动载人航天事业向更高水平迈进具有重大意义。

太空行走是空间出舱活动的俗称,是指航天员离开载人航天器座舱,到开放的太空中活....

动,从更广的意义上说,也包括在其他天体表面上的活动。严格地说,人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下是无法行走的,只能是飘来飘去;在其他天体上也只有在具有固态表面,如月球、火星等类地行星上才能行走。

通常而言,航天员出舱活动是为了完成以下任务:一、将从地面分散运到轨道上的舱段、构件进行拼接组装,建造空间站等大型航天器;二、检测、维修或更换航天器安装在外部暴露在太空中的仪器、设备和部件,如太阳电池翼板、天线、望远镜等遥感仪器的镜头、探头,探测太阳紫外辐射、粒子辐射、微流星和空间碎片等实验装置;三、检查、维修或回收在轨道上发生故障的航天器。

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国已完成舱外航天服研制、神舟飞船改装、气闸舱研制,以及航天员地面模拟出舱活动训练等一系列工作。

凡有执行出舱活动任务的载人航天器,必须设置气闸舱。气闸舱是一种特设的专用小舱室,可供两名航天员同时在里面穿、脱航天服。

气闸舱的主要特点是有内、外两扇门,内闸门与座舱相通,外闸门与太空相通。航天员欲出舱,先在外闸门关闭情况下打开内闸门。航天员进入气闸舱,穿好航天服后,关闭内闸门,以防止座舱中的空气外泄,然后将该舱的压力逐步降低到零,然后打开外闸门,走入太空或其他天体表面。返回时,则经过相反的过程。因此,气闸舱必须具有良好的减压与增压功能,压力变化速度必须与人体生理功能相适应。

出舱之前,航天员必须在气闸舱内完成吸入纯氧、呼出氮气的程序。因为座舱内航天员呼吸的是1个大气压的氮氧混合气体,而航天服内提供的是W3大气压的纯氧,外界压力降低时,人体血液中的氮气会逸出,在血管内形成气栓,引发减压病。所以,在穿航天服之前, 。

7.下列对“太空行走”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

A.太空行走一般就是指航天员的空间出舱活动。

B.太空行走是指航天员离开载人航天器座舱,到开放的太空中活动。

C.太空行走实际上是指人在太空中飘来飘去,因为人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 D.太空行走严格地说,只是指人在其他天体的表面,如月球上的行走。

8.根据文意,下列对“神七”航天员出舱活动试验的重大意义的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 ...

A.出舱活动试验技术难度高、风险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B.它有助于我国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技术,进一步推动载人航天事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C.它是实现发射空间实验室,开展短期有人照料、长期自主飞行的运营任务的先决条件。

D.它保证空间实验室能长寿命、高可靠地运行,为建造多舱组合式大型空间站创造条件。

9.填入文末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必须提高溶解在人体组织中的氧的含量。B.必须提高溶解在人体组织中的氮的含量。 C.必须降低溶解在人体组织中的氧的含量。D.必须降低溶解在人体组织中的氮的含量。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郭生,邑之东山人。少嗜读,但山村无所就正,年二十余,字画多讹。先是,家中患狐,服食器用,辄多亡失,深患苦之。一夜读,卷置案头,狐涂鸦甚,狼藉不辨行墨。因择其稍洁者辑读之,仅得六七十首,心恚愤而无如何。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晨起,见翻摊案上,墨汁浓泚殆尽。恨甚。

会王生者,以故至山,素与郭善,登门造访。见污本,问之。郭具言所苦,且出残...

课示王。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又复视涴卷,类冗杂可删。讶曰:“狐似有.意。不惟勿患,当即以为师。”过数月,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观其异。比晓,又涂之。积年余,不复涂,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王阅之曰:“狐真尔师也,佳幅可售矣。”是岁,果入邑庠。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由是两试俱列前名,入闱.中副车。

时叶公文章,风雅绝丽,家弦而户诵之。郭有抄本,爱惜臻至。忽被倾浓墨碗许于上,污荫几无余字,又拟题构作,自觉快意,悉浪涂之:于是渐不信狐。无何,叶公以正文体被收,又稍稍服其先见。然每作一文,经营惨淡,辄被涂污。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以是益疑狐妄,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狐又尽泚之。乃笑曰:“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旦见封锢俨然,启视则卷面涂四.画,粗于指,第一章画五,二章亦画五,后即无有矣。自是狐竟寂然。后郭一次四等,两次五等,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 .

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选自《聊斋志异·郭生》,有改动)

[注]①沈:弄脏。②狃:因袭。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 询问 B.素与郭善,登门造访 友好 ..C.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 玩味 D.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 记载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心恚愤而无如何 何前是而今非也 ..B.会王生者,以故至山 以是益疑狐妄 ..C.郭具言所苦 其所涂留,似有春秋 ..

D.不自选择,但决于狐 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 ..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表现郭生虚心和骄傲态度的一组是( )(3分) A.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 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 B.又复视涴卷,类冗杂可删 于是渐不信孤

C.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 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 D.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 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郭生家中经常闹狐患,丢失了许多东西,不少习作也被弄得污浊不堪,难以阅读,因此他非常怨恨狐狸。

B.老友王生前来拜访,郭生向他倾诉了自己的烦恼。王生觉得狐狸不仅无恶意,而且还可以当郭生的老师。

c.叶公名气很大,郭生珍藏了他的文章抄本,但狐狸却在抄本上泼墨,郭生便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

D.郭生屡拔前茅之后,狐狸还是涂抹他的文章。郭生很不以为然,就不再为狐狸设馔,并将读本锁在箱子里。

第Ⅱ卷(共 111分)

四、(19分)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2)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

15. 阅读下面的两首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中吕】普天乐

滕宾

①柳丝柔,莎茵细。数枝红杏,闹出墙围。院宇深,秋千系。好雨初睛东郊媚,看儿孙月下扶犁。黄尘意外,青山眼里,归去来兮。

②翠荷残,苍梧坠。千山应瘦,万木皆稀。蜗角名,蝇头利。输与渊明陶陶醉,尽黄菊围绕东篱。良田数顷,黄牛一只,归去来兮。

注:滕宾,主要活动于元武宗至大到英宗至治年间(1308—1323)。至大年间任翰林学士,出为江西儒学提举,后弃家入天台为道士。“【中吕】普天乐”是滕宾写的系列无题小令,这是其中的第一、第三首。 (1)填空:(3分)

第一首中“数枝红杏。闹出墙围”是从宋祁的词《玉楼春》“ ”和

叶绍翁的诗《游园不值》“ ”的名句化用而来。 第二首中“蜗角名,蝇头利”运用了 修辞方法。

(2)这两首小令所描写的景物虽然不同,但抒发的情怀却是一致的,请结合原作简要分析。(5分)

16.默写原文(每空1分,共5分)

(1) 潦倒不通世务, 。 (曹雪芹《红楼梦·西江月》) (2) , ,西风紧,北雁南飞。 ?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3)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关汉卿《窦娥冤•滚绣球》

五、(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兄 弟 情 深

圣诞节快到了,保罗的哥哥送给保罗一辆崭新的轿车。圣诞节那天,那个保罗离开办公室来到停车场时,一个小男孩正绕着那辆闪闪发光的新车,仔细地端详着,小心地抚摸着,不停地赞叹着。看到保罗走过来,十分羡慕地问道:“先生,这是您的车吗?”

保罗微微地点点头,自豪地说:“这是我哥哥送给我的圣诞礼物。”

小男孩惊讶地睁大了眼睛,看着保罗,半信半疑地说:“您是说这是您哥哥送给您的圣诞礼物,没花您一分钱?”

看到那男孩羡慕的眼神,保罗骄傲地点点头。 “天啊,我真希望也能……”

听到男孩这么一说,保罗以为他也希望能有一个像自己哥哥那样的兄长。但是那个男孩接下来说的话却完全出乎保罗的意料。“我真希望自己也是一个能送车给弟弟的哥哥。”男孩不无遗憾地说。

保罗吃惊地看着那男孩,脱口而出问道:“你想不想坐我的车去兜兜风?”

“哦,是真的吗,先生?”他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要是那样的话,可真是太好了。我太想坐坐您的新车了!”

保罗驾驶着车开了一小段路之后,那男孩转过头来,眼睛闪闪发亮,恳切地问保罗:“先生,您能不能把车子开到我的家门前?”

保罗微微笑了笑。他知道那男孩想干什么。他一定是想要向邻居炫耀炫耀,让大家知道他坐了一辆崭新的大轿车回家。但是这次保罗又猜错了。

“先生,您能不能把车子停在那两个台阶的前面?”男孩恳求道。

保罗在台阶前面停好车,那男孩飞快地跑上了阶梯。不一会,保罗听到他回来的声音,但动作似乎有些缓慢和笨重。

正在犹疑之间,保罗看到那男孩扶着一个跛脚的小孩缓慢地走了出来。保罗立刻明白了:“他应该就是那个男孩的弟弟吧!”

这时,那男孩已经来到了车前,他紧紧地抱着他那跛脚的弟弟,指着保罗的新车,兴奋地说:“你看,这就是我刚才在楼上对你说过的那辆新车。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哦!将来我也会送给你一辆像这样的车。到那时候,你就能自己开着车去看那些在圣诞节时挂在窗口上的漂亮饰品了,就像以前我对你说过的那样。”

面对此情此景,保罗的心里陡然涌起一股暖流,他感到眼眶湿润了。他走下车子,帮那男孩把跛脚弟弟抱到车子的前座。那男孩高兴极了,飞快地爬上了车子,坐在弟弟的身旁。他满怀感激地看着保罗,激动地说:“谢谢您,先生!”

保罗看着他们,还是微微笑了笑,说:“小心,坐好!”然后,他发动了汽车。就这样,他们三人开始了一次令人难忘的假日兜风。

就在那个圣诞夜,保罗才真正体会到耶稣所说的“施比爱更有福”的道理。

17.小说的情节共出现了几次转折?表明转折的句子分别是什么?安排这样的转折有什么表

达效果?(5分)

答: 18.文中哪些细节直接表现了兄弟情深?“那男孩”具有哪些性格特征?(5分) 答:

19.小说在后面写“保罗的心里陡然涌起一股暖流,他感到眼眶湿润了”有什么作用?

(4分)

答: 20.本篇小说是怎样表现主旨的?结合你个人的理解和体验,谈谈怎样理解文末的“施比爱

更有福”。(5分)

答:

六、语言表达(13分)

21.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淋巴细胞”下定义。不超过35 个字(3 分)

①医学界称淋巴细胞为“免疫细胞” ②白细胞中的一种叫淋巴细胞

③淋巴细胞产生于脾脏、淋巴结等器官 ④淋巴细胞具有消灭外来入侵病毒的功能

淋巴细胞是 。

22.仿照下面句子的句式和比喻形式,本体不变,写两个句子。(6分)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次漂流,那么家便是一只小船,在漂流中有了依托;

答: 23. 将下面一段话概括成一则标题新闻。(4分)

许多农业专家指出,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单单依靠政策性规定,依靠大量的不稳定的措施、办法,而不完善农业立法,远远不能维护农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还会阻碍农业市场经济的发展。

答: 七、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2.世界上有一些东西是随着岁月更递、时光流逝才逐渐变得有价值起来的。譬如古董,没有岁月的积淀便没有它的价值,年代愈悠久便愈值钱!

3.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汉·韩婴《韩诗外传》

有人认为生活不能够等待,否则错失良机,到头来两手空空;有人认为必须等待,不懂等待的人品尝不到果实熟透的甘甜。你的看法是什么呢?请以“等待” 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答题卡

第Ⅰ卷(39分)

一、选择题:(39分) 1

第Ⅱ卷(共 111分)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2)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阅读下面的两首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1)填空:(3分)

第一首中“数枝红杏。闹出墙围”是从宋祁的词《玉楼春》“ ”和叶绍翁的诗《游园不值》“ ”的名句化用而来。 第二首中“蜗角名,蝇头利”运用了 修辞方法。

(2)这两首小令所描写的景物虽然不同,但抒发的情怀却是一致的,请结合原作简要分析。(5分)

16.默写原文(每空1分,共5分)

(1) 潦倒不通世务, 。 (曹雪芹《红楼梦·西江月》)

(2) , ,西风紧,北雁南飞。 ?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3)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关汉卿《窦娥冤•滚绣球》) 17.小说的情节共出现了几次转折?表明转折的句子分别是什么?安排这样的转折有什么表

达效果?(5分)

答:

18.文中哪些细节直接表现了兄弟情深?“那男孩”具有哪些性格特征?(5分) 答: 19.小说在后面写“保罗的心里陡然涌起一股暖流,他感到眼眶湿润了”有什么作用? (4分)

答: 20.本篇小说是怎样表现主旨的?结合你个人的理解和体验,谈谈怎样理解文末的“施比爱

更有福”。(5分)

答:

21.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淋巴细胞”下定义。不超过35 个字(3 分) 淋巴细胞是: 22.仿照下面句子的句式和比喻形式,本体不变,写两个句子。(6分)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次漂流,那么家便是一只小船,在漂流中有了依托;

答:

23. (4分)答: 24.作文(略)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1、 C(A偏裨(pí)B账簿(bu)D 粮囤(dun)称心如意(chen)) 2、 选D(A褴褛B撮合 铤而走险C诡秘)

3.C 4.选B,分析:“万一”只用于不如意的事;从内容看是必要条件,只能用“只有/才”;“批阅”阅读并加以批示或批改,“披阅”披览阅读,

5.选D(A应为“禁止生产、销售、使用”B缺少宾语;C句式杂糅,应删去“最好”或“比较合适”) 6.选D“只写短篇小说”不正确 7.D (“只是”的说法错误) 8.A (这一项不是对出舱活动试验的意义(价值、作用)的推断)

9.D (前文有“呼出氮气的程序”和“人体血液中的氮气会逸出,在血管内形成气栓,引发减压病”的叙述,故D项最恰当。) 10. D 11. D 12. B 13. C 14. 翻译: (1)(狐狸)只是用浓墨洒成大黑点,(弄得)满终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但:只是,仅仅) (2)郭生因此感激狐狸,常常置办(美味的)饭菜,供给狐狸吃喝。(德:感激,感恩) 15. (1)“红杏枝头春意闹” “一枝红杏出墙来” 比喻(每空1分,共3分)

(2)这两首小令虽然描写的景物不同:第一首是春景,第二首是秋景,(2分)但作者

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对陶渊明生活的倾慕,抒发了一种不追求名利的隐逸情怀。(2分)作者将“蜗角名,蝇头利”等“黄尘”观念置于“意外”,表达对官场的厌弃,借陶渊明归隐园田来抒写自己“归去来兮”的浩然归志。(1分)

16. (1) 愚顽怕读文章(2) 碧云天,黄花地,晓来谁染霜林醉(3)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17. 主要有两次转折。转折的语句:① “但是那个男孩接下来说的话却完全出乎保罗的意料。”②“但是这次保罗又猜错了”。(2分)文中的两次转折使情节产生了波澜,更能吸引读者,打动读者的心;对表现“那男孩”对弟弟的一片深情效果更佳。

18. “那男孩飞快地跑上了台阶”;“那男孩扶着一个跛脚的小孩缓慢走了出来”;“那男孩高兴极了,飞快地爬上了车子,坐在弟弟身旁”;“他紧紧地抱着他那跛脚的弟弟”。(3分,答出三处即可)——那男孩具有纯朴、无私、真挚和诚恳等性格特征。 19. 主要是从侧面表现那男孩爱弟弟的情真意挚。

20. 本文是通过一个小男孩,小小年纪就立志要送给他跛脚的弟弟一辆新车,好让跛脚的弟弟能驾车出游的故事来表现主旨的。(3分)人与人之间,都应该施爱和被爱。一个人,能“被爱”是幸福的;但一个人不应该光想到被爱,更应该想到施爱,去感受施爱的幸福。 21. 淋巴细胞是 一种产生于脾脏、淋巴结等器官,具有消灭外来入侵病毒功能的被医学界称为“免疫细胞”的白细胞

22.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次跋涉,那么家便是一个驿站,在跋涉中有了休憩;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次攀登,那么家便是一个支点,在攀登中有了后盾。

23. 农业专家呼吁完善农业立法。 24.作文(略)

附:译文

在人们的心目中,狐狸是狡猾的别名。不通人性的狐狸能读懂人写的诗文吗?这则故事讲的就是闻所未闻的狐狸帮人改诗文的事。郭生是淄博东山人,他从小特别喜欢读书,但山村没有地方可以请教。二十多岁时,他的字画还有很多错误。

以前,他家中狐狸作难,衣服、食品、器物,总是丢失,他深深地为狐狸的祸害而苦恼。

一 天晚上,他阅读自己的诗文,读完后,随手把诗卷放在案头。第二天一看,他惊呆了:自己精心写出的诗文竟被狐狸涂得乌黑,以至于连字行都分辨不清。于是,他 只好选择稍稍干净的编辑起来读。他心里十分愤恨,但又无可奈何。后来,他又收集了新写的二十多篇,准备向名人请教。早上起来,见诗卷被狐狸翻开摊在案几 上,墨汁几乎把它全部涂满了,他更加愤恨。刚好王生因事到东山,他与郭生是好友,登门拜访郭生时,见到被墨汁污染的诗卷,问是怎么回事。郭生详细诉说了他 的苦恼,并拿出残剩的诗给王生看。王生仔细地看了看,发现狐狸的涂抹,好像有章法,被它污染的地方好像可以删去。他惊讶地说:“狐狸好像懂诗,它不仅不是 你的祸害,而且你应该马上拜它为师。”

郭生开始不以为然,过了几个月,郭生回头看自己的旧作,忽然感到狐狸涂得很对。于是修改了两篇放在案上,以观察有什么怪异。到天亮时,又被狐狸涂了。

过 了一年多,狐狸不再涂,只是用浓墨洒洒点点,弄得满卷都是。郭生感到奇怪,拿去告诉王生。王生看了看说:“狐狸真是你的老师啊!这好文章可以入试了。”这 一年,郭生果然考上了秀才。他从此感激狐狸,常常买些鸡肉黍米,备给狐狸吃。他买了别人名稿,自己不选择,而是让狐狸选择。因此,他在县、府两级考试中都 名列前茅。 当 时,叶、缪等人的作品,风格典雅,文词华美,家传户诵。郭生有一个抄本,爱惜备至,不料被狐狸倒了约一碗墨汁在上面,污染得几乎没有剩余的字;第二天,郭 生又仿照叶、缪的题目创作,自己感到很得意,没想到,狐狸又把它涂得漆黑。于是郭生渐渐不相信狐狸。但过了不久,叶公因为文章内容不当被囚禁,郭生又不得 不佩服狐狸有先见之明。但自己每次惨淡经营地写一篇文章,总是被狐狸涂坏。他还是怀疑狐狸妄为,就拿了从前被狐狸圈点很多的文章来试狐狸,狐狸又全部涂 污。郭生笑着说:“这真是胡闹了!为什么以前肯定而现在否定呢?”于是,他就不再为狐狸安排饮食,并把读过的书锁在箱子里。第二天清晨看箱子分明锁着,打 开一看,卷面却涂了手指粗的四道印,第一章涂了五道印,第二章也涂了五道印,后面就没有涂了。此后狐狸没有再来打扰。以后郭生在科举考试中得了一次四等, 两次五等,才知道那征兆已寄寓在狐狸的涂划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