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平江南
太祖建隆元年(960),南唐主李景带着贺礼来恭贺太祖即位。十一月,太祖平定李重进,让诸军开着舰船到迎銮镇,李景害怕,派使者犒劳宋师,并且让其子李从镒在扬州迎接。南唐臣子杜著、薛良投奔宋,献上“平南策”。太祖嫌弃他们的不忠,在下蜀市杀了杜著,把薛良发配到庐州做牙校,回到了汴京。
建隆二年(961)二月,南唐迁都到豫章。起初,南唐主李景承袭父位,因为中原多变故,跨据江、淮三十多个州,财力富庶,颇有挑战中原的势力。知道淮甸被周占据,南唐的势力就渐渐衰弱。太祖已经平定了扬州,虽然已经杀了叛徒,但李景还是担心,于是就迁都到豫章,让太子从嘉守卫建康。豫章城条件不好,君臣日夜都想回家,李景发怒,想要杀了说回去的人。
建隆二年八月甲辰,南唐主李景刚开始谈论回去的事宜,就因病死在了南都。太子李煜当时留在建康,就在建康即位了。派其户部尚书冯谥为父亲做遗表。李煜为父亲谥号文孝皇帝,庙号元宗,陵号顺陵。李煜本名李从嘉,聪悟好学,善于写文章,精通音律。
建隆三年(962)六月,太祖下诏李煜:“凡是朝廷在江淮地区的都同意让他们渡江。”李煜每次听说宋廷中有胜利或者喜庆的消息,一定会派使臣前去祝贺;要是大庆,更是另献珍宝。
唐主酷爱佛法,出朝廷的钱来招募僧。当时都城里面一般的僧人达到了数万人,都有官职。唐主退朝后,穿上僧服,念佛经,跪拜,手脚都有了茧子。僧人犯了罪,唐主都依照佛理赦免了。太祖很不解,选了口才好的少年南渡去见唐主,讨论性命之说。唐主的信念很强,说:“一佛出世。”因此没有治理国家的愿望。
开宝元年(968)五月,南唐以韩熙载为中书侍郎。韩熙载是显德中期进入南唐,当时的唐主李景问中原的大将,韩熙载说:“赵点校看起来不同寻常,不能估计。”太祖即位后,李景更加看中韩熙载,想让他做丞相,他拒绝了。到此时再次被李煜起用。
南唐主立周氏为后,她是已故皇后的妹妹,十分漂亮,因为姻亲关系经常出入宫廷,早就被李煜宠幸,皇后去世后,就立了周氏为后。李煜对音乐很上心,霓裳羽衣曲已经绝世不传很久了,李煜按照谱子把其曲调都写了出来。唐主经常想拿户部侍郎孟拱辰的宅子赐给袁承进作为教坊,御史张宪上疏竭力阻止,唐主不听。起初,唐宰相严绩忠贞不二,政事上意见多有不同,于是请求辞官,李煜答应了,之后百官政事都归于枢密院。枢密副使陈乔懦弱,狡猾的官吏们大多滥用职权,纪纲并坏。而张泊是因为文学方面得到重用,李煜特别授予他清辉殿学士,与太子太傅徐辽、太子太保徐游另住在澄心堂,秘密掌管机务,旨意大多都是从澄心堂出来的,徐游之子徐元楀等人宣告执行,中枢、密院都被隔离开来。
开宝四年(971)十一月,唐主派其弟李从善去宋,奉上贡品。太祖任李从善为泰宁军节度使,赐府邸,把他留在了京师。唐主亲自上疏请求让李从善回去,太祖不许。当时唐主对中原是表面上臣服,背地里却修整军队。南汉灭亡时李煜非常害怕,就上表乞求废掉国号,改“唐国主”为“江南国主”,“唐国印”为“江南国主印”,并且请求下诏的时候直呼其名,太祖答应了。唐主于是改变制度,改中书、门下省为左右内史府,尚书省为司会府,其他机构的名称也都有所调整。之前,唐主拿五万白银给赵普,赵普告诉了太祖,太祖说:“这个不能不接,但要写信回复,稍微的贿赂一下使者就行了。”赵普推辞了,太祖说:“大国之体,不可以自己削弱自己。”等到李从善来宋,经常赏赐李从善东西,数目已经达到了给之前李煜给赵普的钱数。南唐君臣都很震惊,都服于太祖的伟度。
开宝五年(972)二月,在江南江都留守的林仁肇秘告李煜:“淮南的宋兵减少,宋之
前已经灭了蜀,现在又拿下了岭南,路远军队都很疲劳。请让我带几万士兵,从寿春渡过,到了江北旧地中,你来支援我,我占据淮南进攻,势不能敌。起兵之日,请散出我背叛宋朝的消息。这样事成了,江南享受成果,事情败了,那就灭族臣一家,告诉陛下我没有二心。”江南主不许。太祖又派江南巡检卢绛招募流亡,练习水兵,在海门屡次攻破吴越水兵,林仁肇又对江南主说:“吴越是要害之地,将来一定会成为宋朝之地。我请求您对外宣称我反叛宋朝,太祖一定会讨伐我,我带兵去吴越,找机会偷袭,其国就可以被拿下了。”江南主也不许。太祖忌惮林仁肇的威名,贿赂他的侍从,偷来了林仁肇的画像挂在室内,带江南使者来看,问:“这谁?”使者说:“林仁肇。”太祖说:“林仁肇将来要是投降,先用这个为信物。”又指着空屋子说:“把这个赐给林仁肇。”使者回去后告诉了李煜,李煜不知道这是离间计,毒杀了林仁肇。
开宝七年(974)春正月,李煜派常州刺史陆昭符上贡,上疏请求让弟弟李从善回来,太祖不许。李煜天性友爱,自从李从善被留在汴京,悲伤不已。
九月癸亥,太祖派曹彬等人讨伐江南。太祖想讨伐江南但师出无名,就派知制诰李穆宣李煜入朝。李煜要去,其门下侍郎陈乔说:“我和陛下都受元宗顾命,现在去,一定会被留住,那么我们的社稷怎么办呢?我死了也无颜在九泉之下见元宗啊!”内史舍人张泊也劝李煜不要入朝。当时陈乔与张泊掌管机要,李煜相信了,于是就称病推辞。并且说:“推辞入朝只希望能保全性命,现在如果去了,那一定就会死。”李穆说:“我们是否兴亡,国主自己生活自己就好。但宋朝兵器精锐,财力雄厚,恐怕不好抵挡。要好好考虑一下,不要后悔。”李煜不听,派使者请求册封。太祖不许,命梁炯又去了,劝李煜入朝。李煜不答应。梁炯回去后,太祖就命曹彬为西南路行营都部署,潘美为都监,曹翰为先锋,带领十多万精兵讨伐江南。自从王全斌平定蜀地后大多都把投降的士兵杀了,太祖每次想到都觉得很遗憾。到现在,曹彬等人辞行的时候,太祖对他们说:“平定江南的事情就全都委托给你们了,一定不要抢掠百姓,不要施以威严,要让百姓自己归顺,不要急于进攻。”又说:“攻
下城的那天,不要大肆屠杀,假如觉得很困难,那么李煜一族不要加害。”并且把宝剑授予曹彬:“副将之下的士兵,不遵守命令的就杀了!”潘美等人都害怕了。曹彬从荆南出发,乘船东下,江南戍守边关的都是每年从宋朝派遣出去的士兵,但防守之时,用酒肉招待宋师,觉得和平常不一样,池州将领戈彦弃城逃跑。曹彬进池州,在铜陵打败江南军,进驻采石矶。
起初,江南池州人樊若水没中进士,就来归顺宋朝。在采石江上垂钓,乘小舟载上丝绳,系在南岸,快速划桨到北岸,共往返了数十次,就知道了采石江的宽度。于是向汴京上书,说江南可取,请求制造浮梁来帮助 军队。太祖答应,派使者去荆湖,遭了黑龙船数千艘。又用大船载着大的竹杠,从荆渚而下。有人说江阔水深,从来都没有不用浮梁就过去的,太祖不听,提拔樊若水为右赞善大夫。等到宋师南下,让樊若水做向导,攻克池州后,就任命他为知州。十一月,樊若水请求试舟,于是就先在石牌口尝试,到采石矶三天就到了,不差尺寸。潘美因此率兵渡江如若平地。当时江南很久都不打仗了,老将都没了,掌握军队的都是新进的人,都凭借功名自负。听到要打仗了,数十人都踊跃率兵出去。李煜就派了将领各领数万人去抵抗宋师。要出发的时候,李煜告诫他们说:“两军水陆都差不多,我们可能打不赢啊。”郑彦华乘船鸣鼓,逆流而上,快速划浮梁,潘美指挥部队打败了他。杜真以自己率领的步兵相接,没救下郑彦华,也被打败了。金陵开始戒严,下令去开宝的年号,更多的招募百姓为兵,民众用钱财就可以换来官职。
开宝八年(975)二月,曹彬接连在白鹭洲、新林港攻破江南军队,派田钦祚攻打潥水。江南统军使李雄对他的儿子们说:“我一定就死在国难上了,你们一定要以此为勉啊!”父子八人都死在了战场了,田钦祚攻下了潥水。曹彬大军进驻秦淮,江南兵水陆几十万在城下列阵。当时舟船装备都没有准备好,潘美率军先去,命令说:“潘美率领数万人,乘胜攻城,怎么会因为有水阻挡就过不去了呢!”于是下水,大军随他,江南兵大败。马军都虞候李汉琼率领部下,取大船,搜集芦苇借着风势纵火,攻下了城南水寨,守城的人都争相
逃跑,淹死的人数以千计。
起初,陈乔、张泊为江南主要谋事者,请求用城墙阻挡宋师。李煜没有主意,自己到后院带着僧人到时诵经念佛,不问政事。军书告急,并不是王元等人不同传,宋师在城下驻扎好几个月,李煜还不知道。当时军政都归属于皇甫继动。继动向来贵骄,起初并没有效忠的意愿,并且想让李煜快点投降,但不敢说,每次对士兵们说话,就说:“宋军强势,谁能抵挡的过啊!”听到被打败非常高兴:“我就知道打不赢的。”有想出来迎战的士兵继动一定杖打并且囚禁。一天,李煜出来巡城,见到宋师排列的栅栏,旌旗满野,知道被左右蒙蔽了,才开始害怕,吧继动杀了,派使者召来朱令斌去给江南军队支援。
冬十月,江南都虞候刘澄将润州投降。李煜感到危险紧迫,派学士徐铉向宋朝求援,徐铉到了宋,对太祖说:“李煜无罪,太祖师出无名。李煜以小事大,就如同儿子侍奉父亲,从来没有过失,怎么会被讨伐呢?”太祖说:“你说父子还是两家,对嘛?”徐铉不能应对就回去了。几个月后,江南又派徐铉去跟太祖求援,以保全一城的姓名。徐铉见到太祖,争论不止,太祖按着宝剑说:“不需要多说了!江南是没有罪过,但天下是一个人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徐铉惶恐,回到了江南。
朱令斌从湖口进入增援,士兵十五万,顺流而下,想要烧掉采石矶的浮梁。曹彬听说,派王明偷偷派人立长木在河间,好像要杨帆。朱令斌见到,怀疑有埋伏,不敢前进,王明就带着士兵袭击了他。朱令斌乘大船到了皖口,王明联合步军将领刘过快速攻打他,朱令斌形势仓促,防火抵抗,刚好盛行北风,火反向烧,江南兵大溃,于是擒获了朱令斌。金陵唯一的支援就是这个了,于是孤城越来越危险。
曹彬派人对李煜说:“事情已经这样了,我可惜的是这一城的百姓。如果能够归顺,这是上策,某日城一定会被攻破,应该早点想好该怎么办。”李煜不听。一天,曹彬忽然称病
不理军务,诸将都来探病。曹彬说:“我的病不是药能治好的,只需要你们诚心起誓,攻破城的那一天,不要随便杀一人,我自然就好了。”诸将许诺,一起焚香起誓。第二天,曹彬就好了。又一天,城被攻破。起初,陈乔、张泊约好一起为社稷赴死,但是张泊并不想死。到现在,陈乔告诉李煜:“今天亡国,请杀了我,以谢国人。”李煜说:“这是历数啊,你死了也没有什么用处啊。”陈乔说:“纵使不杀我,我又有什么脸面见士人们呢!”就自杀了。勤政殿学士钟倩穿着朝服在家坐着,宋军到门口了,也全家赴死。李煜率领群臣在城门请罪,曹彬接受了,好生接待,请李煜入宫整理衣着,曹彬带着大军等在宫门外。左右偷偷对曹彬说:“李煜进去遭遇不测怎么办?”曹彬笑着说:“李煜向来不果断,现在既然已经投降,一定不会自杀。”李煜整理好衣着,就和宰相汤悦等四五十个人去汴京。曹彬从出师到凯旋而归,将士们都畏服,没有敢轻率放肆的,攻克城的那天,兵不血刃,共得19州、3军、180县。捷报到达汴京,君臣相贺,太祖哭着说:“土地分裂,百姓受苦,攻城的时候,一定有死在刀刃下的,这真的是太可悲了啊!”命令放出十万米来抚恤百姓。
开宝九年(967)春正月乙亥,曹彬俘获江南主李煜回到汴京。太祖到明德门,因为李煜曾经侍奉宋朝,命令不要公开,只让李煜君臣穿着白衣纱帽在城楼下待罪。太祖下诏赦免,赐器物,授予李煜检校太傅、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他的随从官员也都留用,大赦天下。太祖问责张泊:“你劝说李煜不投降,才到了今天这个地步。”然后出示了张泊起草的为江南增援的蜡丸书给他看。张泊说:“这确实是我写的,然而狗只对一个主人叫,别的都太多了。现在能赴死,这也是我分内之事!”太祖非常惊奇,任命他为太子中允。
二月庚戌,任曹彬为枢密使。起初,曹彬讨伐江南的时候,太祖对他说:“等到你攻克了李煜,就让你做丞相。”潘美提前向恭贺,曹彬说:“不要,我们都是为皇帝效命,仰仗天威,遵守家法,才能成事,我有什么功劳呢!何况是丞相呢?”潘美说:“怎么这么说?”曹彬说:“太原还没有平定啊!”等回来,太祖对他说:“本来要授予你丞相的,但是刘继恩还没有推下来,你就再等等吧。”潘美看曹彬在微笑。太祖诘问,潘美据实以告,太祖也大
笑,于是赐钱五十万给曹彬。曹彬推辞:“人生何必要做到丞相,高官不过是为了多拿钱啊!”不久,就被授予枢密使。
江南州郡都投降了,唯独江州指挥使胡则杀了此时谢彦实,集众固守。曹翰围困了他四个多月,胡则被擒获,曹翰杀了他,趁机把他的士兵都收了财货都拿了百姓都杀了。
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秋七月壬辰,陇西公李煜去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