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管理经济学69627

来源:一二三四网
一、名词解释: 1、 机会成本

是指资源用于次好用途时所能获得的价值,只有用机会成本做决策,才能判断资源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 2、 管理经济学

是一门研究如何把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 3、 需求的交叉弹性

说明一种产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相关产品的价格变化的反映程度。 4、 需求量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能够买得起的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5、 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反映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或者说,价格变动百分之一会使需求量变动百分之几。 6、 等收入曲线

等收入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个点代表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其中的一种组合比例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 7、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如果技术不变,生产中其他投入要素的投入量不变,增加某一个投入要素的投入量起初会使边际产量增加,但增加到一定点后,再增加投入量就会使边际产量递减。

1

8、 影子价格

影子价格是利用线性规划方法,对某种资源或投入要素的价值作出的评价。 9、 沉没成本

如果有的成本不因决策而变化(即与决策无关)的成本。 10、 产品转换曲线

如果企业的资源给定,在一种产品每个产量水平上,另一种产量最大可能的产量是多少。 11、 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具有非竞争性,既增加一名产品的消费者并不需要减少任何任何其他消费者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公共物品还具有非排他性,即不管人们是否付费,均不能排斥别人享用这种物品。 12、 完全竞争

在这个市场里,产品的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企业只是价格的接受者,对定价无能为力。 13、 卡特尔

签订公开的正式协议的叫卡特尔。 14、 完全垄断

如果一个行业只有一家企业,而且它所生产的产品没有其他产品可以代替,新企业进入又有很大障碍,这就产生了完全垄断. 15、 垄断竞争

市场结构的主要特征有三个:①在行业中企业数量很多②企业进出这

2

个行业是自由③各企业生产的同种产品是有差别的 16、 净现金效益量

净现金效益量是指企业经营中因决策引起的现金效益的增加量。 17、 风险

风险是指特定策略所带来的结果的变动的大小。 18、 增量分析定价法

增量分析定价法是分析企业接受新任务之后有没有增量利润(贡献) 19、 企业兼并

企业兼并就是把企业作为商品交易,也就是说,由一家企业收购另一家企业,其结果是一家企业规模扩大了,另一家企业则消失了。 20、 差别价格

差别价格就是指同一种产品,对不同顾客,不同市场,采取不同价格。 二、简答题:

1、 影响需求量的因素有哪些? ① 产品的价格 ② 消费者的收入 ③ 相关产品的爱好 ④ 广告费用

⑤ 消费者对未来价格变化的预期

2、 简述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

微观经济学 研究对象 抽象的企业 对企业目标的对企业环境的研究目的 假设 假设 利润最大化 假定企业的外企业行为的一部环境信息为般规律 3

管理经济学 现实的企业 现实的企业 已知 企业环境,特企业决策 别是外部环境信息是不确定 3、 分析市场机制失灵的原因。 ① 垄断因素的存在 ② 外溢效应的存在 ③ 公共物品的存在 ④ 信息的不完全性

4、 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支柱. ① 建立经济模型 ② 边际分析法 ③ 需求弹性理论

④ 关于市场机制和市场竞争的基本原理 ⑤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⑥ 机会成本原理 ⑦ 货币的时间价值

5、 影子价格对企业管理决策有何意义?

① 哪些投入要素正约束着企业的产量,是企业生产的“瓶颈”;哪些要素则利用不足,有富余。

② 为了扩大生产,管理当局用当高的价格去添购该投入要素才划得来的。

6、 促使规模收益递增的因素有哪些? ① 工人可以专业化

4

② 可以使用专门化的设备和较先进的技术 ③ 其他因素

7、 简述促使规模收益递减的因素。

主要是管理问题.企业规模越大,对企业各方面业务进行协调的难度也会越大。

8、 在用线性规划方法做产品产量最优产量组合的决策时,需要哪

些假设?

① 每种产品的单位产量利润是已知的常数

② 每种产品所使用的生产方法已知,而且它们的规模收益不变,即如果投入要素增加1倍,产量也增加1倍。

③ 企业如果得到的投入要素的数量有限,而且已知。 ④ 企业的目标是谋求利润最大。

9、 垄断性竞争和完全竞争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完全竞争是市场结构;产品差别能够改变产品需求曲线的弹性;产品差别越大,代替性越小

10、 寡头垄断企业在竞争中采取的非价格手段有哪些? ① 改进产品式样与结构,增加产品的用途和提高产品质量

② 做广告。除此之外,改善信贷条件,健全销售网点和改进售后服务等等也是竞争中可以采取的非价格手段。 11、 什么是寡头垄断市场结构?试举例说明。

寡头垄断是指几家大企业生产和销售了整个行业的极大部分产品,因此,在这种市场里,竞争只是在几家大企业之间展开。

5

12、 家电行业制造商发现,为了占有市场份额,他们不得不采取一

些竞争策略(广告、售后服务、产品外形设计等),其竞争程度也是很激烈的。因此,家电行业被认为是完全竞争行业,这种认识正确吗?

广告、售后服务、产品外形设计主要属于产品差异化营销策略,完全竞争行业产品是同质的,其主要竞争手段是低成本策略,寡头垄断市场主要采用非价格竞争手段,所以家电行业是寡头垄断行业。 13、 市场调查的方法通常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

市场调查方法 访问法 实验法 优点 成本低、使用方便 真实性、有用性、较大的客观性 缺点 资料可靠不保障 可靠性有待提高、实验者无法控制、成本太高 14、 简述降低风险的途径。

①回避风险②减少风险③承担风险④分散风险⑤转移风险 15、 决定价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①产品的成本②产品的需求③竞争对手的情况④政府关于企业定价的政策与法令

16、 投资建议一般分为哪四类?

① 扩大现有产品的生产规模②设备更新或技术改造③发现新产品④其他 三、论述题:

1、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

(1)要有独立的市场竞争机制。企业首先必须是自主经营的,还必须是自负盈亏的,还必须有明晰的产权.

6

(2)建立竞争性的市场体系。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是资源的流动。只有建立完善的包括各种生产要素在内的市场体系,才能保证社会资源能够流动起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种市场体系还必须是竞争性的市场体系,要反对和抑制垄断,还要反对其他不正当的竞争行为。 (3)建立宏观调控体系和政府进行必要的干预

①制定各种市场运作的法规,反对垄断,维护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环境,防止公害②为公众提供必要的公共物品和劳务,举办公共事业,实施必要的社会福利③实施税收、劳动等政策,调节收入分配,保持收入公平,保护劳动者权益④实施财政,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保持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优化经济结构,保证经济持续协调的发展 2、

3、试述如何在投资决策中进行敏感性分析

(1)确定投资方案对不同数据(变量)的敏感程度.在决策时,决策者对敏感性大的数据估计,必须是小心谨慎。对于敏感性小的数据估计,则可以少花一些精力和时间。

(2)测算为了保持方案的可取性,各有关数据的允许变动范围。为了保持投资方案的可取性,该方案的净现值必须大于或至少等于零. (3)测算如果有关数据发生一定幅度的变动,对投资决策结果会产生什么影响,由于有些数据估计不能准确,人们往往它变动的幅度。 4、分析垄断性竞争条件下的企业行为特征。

(1)关于价格和产量决策。在垄断竞争条件下,由于企业能容易地进

7

出市场,因此可以长期看,企业的利润会趋向于消失,从而与完全竞争企业相似,倾向于只获得正常利润. (2)关于生产效率。

(3)关于竞争策略①价格竞争策略②产品差异化策略③促销(包括广告)策略。

5、试述垄断企业存在哪些弊端?政府对垄断企业的干预主要有哪些方面?

弊端:(1)高价格。在完全竞争企业里,价格定在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企业只能获得正常利润。(2)产量不足.在完全竞争企业里,P=MC,说明它的产量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来说是最优的。(3)生产效率低。

干预:(1)制定和执行反垄断法。①分解垄断企业②防止垄断的企业③阻止能削弱竞争的兼并④防止串通(2)对自然垄断企业进行管制 6、什么是差别定价,差别价格存在需要哪些条件?

差别定价是同一种产品,对不同的顾客,不同市场,采取不同的价格. (1) 企业对价格必须有一定的控制能力.显然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只是价格的接受者,对制定差别价格是无能为力的。(2)产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被分割的市场.就是说在这两个或两个以上市场之间,顾客不能倒卖产品。如果不是这样,不同市场的价格就会趋于相等。(3)不同市场的价格弹性不同。所以要实行差别价格,就是为了利用不同市场的价格弹性不同,采取不同的价格,以取得最大的利润。就是说,对价格弹性大的市场,价格定得低一点,弹性小的,价格定

8

得高一点,可以增加销售收入.这样,对于不同的市场,实现不同的价格,就可以使总收入最大.

7、增量分析法与成本加成定价法的主要区别?什么情况下适宜于使用增量分析法?

主要区别:增量定价分析法则是增量成本(或变动成本)为定价基础 适用情况:(1)企业原来有正常的生产任务,也有利润,但因为生产能力还有富余,为了进一步挖掘这富余的生产能力,需要决定要不要按较低的价格接受新任务。(2)市场不景气,企业任务很少,生产能力远远利用不足,同行竞争激烈,这时企业的主要目的是求生存。 (3)企业生产好几种产品,在这几种产品的需求之间存在联系。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