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探讨
摘要: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中,有效的质量和安全管理,需要不断加强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力度。在有效管理力度的基础上,必须明确每个施工人员的职责,制定完善的质量及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从而为工程建设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状;质量控制;安全管理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是最被关注的问题。质量问题同进度问题、成本问题、安全问题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往往质量问题会转化成施工的安全问题,带给建筑工程现场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较多的困难。通常来讲这些问题主要包括:盲目的图纸套用,忽视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导致工程施工与工程的结构方案存在着较大的不一致性。在图纸计算的过程中,对实际受力情况计算不准确,原材料控制过程中又存在偷工减料、质量检查不认真的状况,等等都会致使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转化为安全问题,带给施工企业较大的经济损失风险。
一、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现状
1、建筑施工质量现状
我国的建筑施工在逐步完善的项目施工组织管理体系下,质量水平正在不断稳步提高。但是,我们不得不正视,有些项目仍然存在这样那样一些质量问题,许多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仍存在较大差距,工程质量事故仍然频频曝光。质量控制不到位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对规范标准的执行不严格;盲目赶进度,抢工期;不按图纸、施工规范规程、操作标准组织施工;使用不合格材料;偷工减料、简化作业程序;过程控制流于形势;验收把关不到位等等,同时,许多项目管理人员对项目疏于管理,检查验收部门疏于监督,施工作业人员标准不高、作业水平有限等也会造成项目质量方面缺陷和问题频发。其主要原因我认为主要还是项目管理各方质量意识不高,各种质量标准、规范、规程的执行不到位,项目管理程序缺乏有效严格的执行,有些项目施工中其设备、技术、人才、监管手段的不具备或缺失,作业人员缺乏系统的培训以至于对作业标准的一知半解,建材市场的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三无产品”仍然充斥市场,建筑质量检测检验手段缺乏或落后,分部分项工程验收把关不严等等。甚至我们可以看到,在许许多多的建筑施工项目中,一些常见的质量通病也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依然屡见不鲜。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可以看到有一条制度归定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企业法人在整个项目运营中全面负责安全生产。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就是赚钱赢利,赚钱赢利的前提就是保证本项目能够安全生产。如果项目出
现了安全事故,肯定会受到处罚,更谈不上赢利了。建筑施工企业要做到安全生产。就必需在企业内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机构不仅负责企业生产运营所有环节的安全,同时也是企业规章制度执行者,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负全责。就目前我国一些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现状来看,一些个体私营企业并没有设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有得甚至都没有专职安全员,安全员也是在别的企业借来的挂名,平时在现场根本看不到安全员的身影,有时上级检查紧了,企业会从别处掉过来应付一下检查,检查过后就离开了。我们在一些工地可以看到,工地现场的主管充当多种角色,既是技术员、又是安全员、同时还是管理者。一个人兼了很多职。导致企业安全生产制度无法落实,工地施工现场混乱无章,安全生产没有切实的保障。
二、有效改善现场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1、对于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核
建筑工程的质量优劣关系到很多的因素,所以进行质量管理工作前提就是要确保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是最佳的,确保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与方案相符,并保证设计方案中的每一个设计细节都是与实际情况相联系的。在进行方案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确保设计单位对于建筑工程的建设现场进行了仔细的勘察,设计的方案综合的考虑了建筑环境周围的特殊性,保证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不是大众化的建筑方案。在进行施工方案设计的时候,也要充分的与设计方案的主旨相联系,确保施工顺序不会破坏到设计方案中的一些细节的考虑,并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一定是工程进行设计阶段首先考虑的问题。
2、增强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的培养
人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因素,确保其具有积极正确的质量认知意识是相当重要的,定期的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意识的培训,强调作为作为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身上肩负的责任,教育施工人员将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与质量作为施工的前提,同时对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以及专业素质进行培训,使得施工人员在具备了过硬的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才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才可以真正做到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准。
3、极强政府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
政府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很高,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也是相当的重视,当政府的监督工作的力度进一步加强的时候,对于一些质量管理措施的实施也有很大的帮助,对于施工人员的思想教育意识也是一个有利的保障,使得施工人员更深切的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使得工作的态度更加的端正。
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策略
1、建立健全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制
建筑工程的建设需要一套健全而又系统的安全管理体制,我们只有将这一管理体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才能够保证工程顺利的进行,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建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安全目标,并将这一安全目标合理分配到每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身上,并需要适时进行考核,以保证安全目标能够认真的完成;(2)施工企业应该通过实践来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制,也就是说,在实际工作中,施工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以及工程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制,通过不断优化而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3)根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制落实的实际情况再对每一项施工环节加以规定,要求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4)严格按照安全管理体制进行管理,并且适时对施工现场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技能以及安全意识,从而保证工程安全、顺利的进行,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
2、对施工设备的管理与保养
施工设备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设备,只有保证其质量以及处于最佳的运转状态,才能够保证工程顺利的进行,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而这就需要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以及技能,这样才能够保证在实际工作中机械设备操作的规范性,避免遭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降低了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社会经济效益。
3、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
管理系统应当完善到包含施工现场的所有项目,并能够指挥整个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对现场施工人员要经常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使现场人员在日常施工中拥有安全意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施工单位要对将要进入现场施工的所有施工人员(特别是农民工),进行全面系统的安全生产教育。包含施工现场的环境和状况、施工设备的安全性能和防护措施,以及相关施工技术和安全操作流程等,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建设。并且现场施工人员只有在安全生产教育和施工技术考核合格之后,才能够到施工现场进行工作;特殊工种的施工人员除了以上的普通安全生产教育及施工技术考核外,还需要进行特种工种的相关知识及技术培训。只有在安全教育和施工技术审核合格之后,才可以上岗工作,并严格确保其持证上岗。
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还不是太重视,也没有建立完善的安全施工管理系统。但是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安全管理重要性已经成为了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施工单位投入巨额的费用到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系统也正在逐渐完善,相信未来我国的建筑行业会发展的更好。
参考文献
[1]王智成.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职责分配的现状及思考[C].商品与质量.2009.241―242.
[2]赵广福,赵君.浅谈关于建筑施工中的安全、质量和成本控制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6).
[3]金建中.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