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科教论坛 《西藏科技))2008年1期(总第178期) 藏族中学生心理特征与教育 张雷鸣 (西藏昌都地区教育局,西藏 昌都摘854000) 要:文章分析了藏族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对如何抓好藏族中学生的教育进行了 心理教育 探讨。 关键词:藏族中学生中图分类号:G447 1藏族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1.1生理变化 思维、想象等智力结构的发展已接近成人,他们能长时 间地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和保持在较乏味枯燥的学习 活动上,还能在比较复杂的环境中把注意力分配到学 从年龄上划分,中学阶段的藏族学生一般在13— 18岁之间(个别同学的年龄略高于或低于这个年龄), 很显然已经进入青少年期。在这个年龄阶段,最明显 的特点是生理上迅速发育,急剧地变化着,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习的不同内容上,并不为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他们 在学习中,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学习时,采用意义识 记和归纳推理的方法来领会教材的基本内容。考察中 学阶段藏族学生的思维、情感、意向和理想,主要具有 以下一些特点: 1.2.1思维水平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急剧变化, 1.1.1 身高增长。在中学阶段,学生身体的生理发育 已基本完成。也就是说,男女同学的身高、体重、胸围、 力、速度、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灵活性等都已逐渐接 近成人。由于性激素对脑垂体的抑制作用,促使他们 的身高、体重和各种器官的增长发育速度逐渐缓慢下 来。藏族中学生的骨骼已成骨化,变得粗壮,韧带也强 化了,他们的支撑力大有增强,颜面骨的发育趋于稳 定,面部特征已经形成,胸围扩大、肺活量增大。同时, 肌肉系统也不断地成长发育,心脏的容积量和收缩力 大大增加。 1.1.2学生性机能的发育已趋成熟。由于性激素的 刺激,女生的皮下脂肪增大,乳房突起,臀部变得肥大, 并具有明显的不灵活性。思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 活动过程,它表现为对作用于人脑的客观事物进行分 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系统化、具体化等过 程。藏族中学生随着生理心理的急剧变化,家庭、学 校、社会教育、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其思维能力和思 维品质得到长足的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呈现出 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现象,开始关注事物的量变到 质变,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因与外因及其内在联系,他们 试图用理论把各种材料贯穿起来,不断使自己学到的 知识系统化。这是他们思维的组织性、深刻性、批判 长出体毛;男生喉节突出,声音变粗、长出胡须和体毛, 整个身体趋于匀衡丰满。同时,由于性激素的分泌,使 他们对性产生生理冲动,对性的体验亦较为敏感。 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等品质显著提高的表现。受自然 地理环境、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的影响,藏族中学生, 特别是来自农牧区的学生,视野不广,对新事物的了解 甚少,导致他们思路不开阔、具有明显的不灵活性。 1.2.2情感积极,稳定并具有闭锁性。情感对人的生 活、工作、学习等有很大影响。藏族青少年具有宽广的 胸怀,乐观的精神和豪爽的性格,他们在情感上很容易 产生积极的作用来推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同时,中 学阶段的藏族学生较为深厚而不轻易外露。他们只对 1.1.3学生的神经系统已趋发育完全。大脑的结构 和机能已经达到成人的水平,在各种活动中第二信号 系统发挥着主导的作用,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基 本平衡,但神经系统的复杂化和大脑活动的机能仍在 完善之中。 1.2心理特点 总体来看,藏族中学生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 32 知己者坦露自己的心事,对于一般人则不轻信,更不轻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西藏科技))2008年1期(总第178期) 科教论坛 易述说自己的内心情感,表现为闭锁性。但他们也希 受。这样,就会增加学生的信心,促使学生以更大的劲 望受到别人理解,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这样,他 头去加倍努力学习,尽快提高学习成绩。 们的心理在闭锁中表现为外露,在外露中表现为闭锁。 2.1.2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开始教以前,先要引 1.2.3需要的明确性,想象的狭窄性。需要是人在一 导学生产生学习某种知识的需要感,以便使学生的学 定生活条件下对一定客观事物需求的一种反映,是人 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实际上起作用的活跃状态,然 对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事物的内在需求。藏族中学生 后再考虑怎样教的问题,这样,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有迫 特别是来自农牧区的学生因其生活贫困,精神贫乏,极 切的欲望,学习效率也会提高得很快。 力想改变现实的生存状况,改变父辈的生活模式,因 2.1.3在教学中,适当开展各种竞赛活动。通过竞赛 此,对生活、对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非常明确。想象是人 活动,催人奋进,调动学生积极向上,克服各种困难,力 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 争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程。想象最突出的特征是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产生有 2.1.4采取鼓励和表扬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关事物的新形象。这些新形象不同于亲生感知过的, 教学实践反复证明,对于学生来说,鼓励、表扬多于批 简单再现于头脑中的记忆表现。想象是对客观现实的 评、指责,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为 反映,它是在感知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相应的感 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文化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性材料就不能产生想象。藏族中学生特别是来自农牧 2.1.5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明确学习目标是引 区的学生因其所处环境信息闭塞,所接触的事物有限, 起学习动机的一种良好的方法。学生知道了学习目 思维单一,导致他们想象力不丰富。 标,就会激发起学习欲望,就能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学习 1.2.4藏族中学生的独立意向显著提高,学习动机趋 中去。 于明确。自我意识的发展在个性形成中具有非常重要 2.2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的作用,因为每个人的兴趣、能力、性格、道德行为都要 学生的整个认识活动,都必须有注意力参与。否 受到自我意识的制约和影响。藏族中学生一般对自己 则,学生就不能搞好学习,学过的内容也难以掌握。所 的行为动机和个性品质有较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有较 以,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注意的特点,巧妙 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愿望,对成功和失败都能采取冷静 的引起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注意,然后再去讲授教材内 的态度;他们能从品德行为上去分析和评价别人,对照 容。在教学中,根据学生记忆的规律,提高对教材内容 和检查自己;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过失,既能从行动产生 的识记能力,我们知道记忆是人的知识经验的宝库,人 的不良后果上进行反思,还能进一步检查自己的动机 若失去对过去经验表象的记忆能力,那他就无法自理, 和产生过失的思想根源。藏族中学生的理想往往与自 社会也永远处在蒙昧状态。在中学教学中,教师应就 己未来职业的选择、个人前途及祖国、民族的前途相联 如何提高藏族学生的记忆效率?怎样利用两种注意的 系。积极学习、努力探索、不断接受新知识已成为他们 相互补充作用?在识记材料时,如何利用各种感受器 学习的主要动力,这部分同学学习目的明确,能以饱满 官进行协同活动?怎样科学用脑等等诸多问题一一加 的热情投人到学习中去。但也有部分学生“乡土”观 以引导,帮助学生尽快全面、系统地掌握各种文化知 念很浓,满足于现状,目光短浅,学习缺乏动力,学习积 识,提高学习效率。 极性不高。 2.3加强思维训练 2对藏族中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在中学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提高学 针对藏族中学生的以上特征,应抓好以下几方面 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 工作: 能力。 2.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2.3.1 通过联想和探索,培养思维的灵活性。藏族中 2.1.1 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师在教 学生在思考问题时经常放不开,跳不出条条框框的束 学中应尽量应用生动、形象、直观等多种教学方法,以 缚,长期下去必然造成学生思维的定势。在教学中,教 生动幽默的语言,使课堂教学声情并茂,并且借助与教 师要注意开阔学生的思路,引导他们充分开展联想,积 学有关的内容并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 极探索用不同方法,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去思考问 兴趣、动机和热情。经过一段时问的努力,学习进步较 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和变通性。 快,或者某一项活动任务完成之后,给学生以满足的享 2.3.2通过分析和概括,培养思维的(下转36页) 3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科教论坛 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就是为了服务于学生,努力做到 该机制随着学生心理的变化而变化,不落于形式,保持 最优化状态。 其次,同步、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本规划的内容。 本规划就是要作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能适应高校的 发展速度,在高校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忘记同步进行的 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再者,要正确看待对心理健康教 育的资金投入。经济基础是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发展的 前提,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于学生,不求回报,适当资金 的投入是必要的。最后,把握好每个发展时期的侧重 《西藏科技))2008年1期(总第178期) 健康教育,这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政策上的支 持;人们逐渐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看到了内地 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成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和 应用心理学知识,并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在政 策的支持、西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支持心理健康 教育工作的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取得辉煌的 成绩。 参考文献 [1] 贺会勤.西藏学校教育的新课题——心理健康 教育.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2,(4) [2]杨淼.宗教与西藏经济发展关系透视.西藏民 点,争取利益最大化。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立可能 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把握好每个时期的侧重点,才 能做到用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 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5对在西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展望 西藏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几乎是空白,要在这空 地上建立起符合西藏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大 厦,的确存在一定的困难。困难是存在的,前景是乐观 [3] 张廷芳.校园文化建设与西藏高校人才培养. 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5(4) [4] 赵水琛.试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 育的关系.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3) [5]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 编校白玛普赤 的。西藏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方面是一块沃土,正处 于宗教性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中,人们更容易 接受新鲜事物;国家、自治区政府都十分重视发展心理 (上接33页)深刻性。藏族中学生在学习中常常迷恋 于表面现象,经常人云亦云。为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引 导学生自觉地思考事物的本质方面,让他们能够透过 特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 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把西藏的中学教育提高到一个新 的水平,才能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 事物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 藏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2.3.3通过探求和猜想,培养思维的创造性。藏族中 学生在学习中,受到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习惯于重复 性的学习,不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为此,在教学中切 忌简单地由教师独自指出一个个知识,而应该创设一 系列情景或提供必要的素材,引导学生独立地思索、分 析和解决问题,能够光开思路,善于联想,培养学生的 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2.4发挥情感功能 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因素很多,教师要关心学生, 与学生交朋友,准确分析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消 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要有 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学识、人格魅力,以自己的言 行去教育感化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和价值观,端正生活、学习态度,激励学生积极向上。 总之,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时期,藏族青少年独 [1] 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年版 [2] 丹珠昂奔著.藏族文化发展史.甘肃教育出版 社,2002年版 [3]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室编著.中学心理健康教 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 周润年著.西藏教育五十年.甘肃教育出版 社,2002年版 [5] 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6] 陈家麟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编校白玛普赤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