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1、 当下,手机已经进入千家万户,也已成为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工具。对于学
生,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 如何用好这个先进的工具?在手机强大的功能前,又将如何自控?
2、 本课时完成《学生上学带手机是否合适》的辩论,由学生分正反方,每方各4名学
生组成。展开辩论的目的是让学生有充分地讨论,同时认真思考。然后用其他学校的做法,引出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我们手中的手机》
过程:
一、 手机的现状分析
1、 组图:手机运用十分广泛;学生拥有并随身携带的状况普遍
以上的现象我们每个同学都十分熟悉,它和我们身上、身边的现象一样。“你是否想过,作为学生,手机对我们的作用有多大,手机对我们又有多少危害?” 2、 分析我们做过的一份问卷调查的情况,从中分析数据,得出初步的结论。
手机拥有情况:有 78.46% 没有 21.54%
有带手机到学校习惯的:有60.78% 没有39.22%
手机中最实用功能排序:打电话 短信 查资料 聊天 游戏 视频 带(或不带)手机来学校的原因:主要有与家长联系等 大家各有各的看法和理由,那么手机对于学生到底是弊多还是利多呢?中学生上学带手机是否合适呢?
二、 辩论:中学生上学带手机是否合适 (时间为15分钟)
正方:由王祎旻带队 观点:合适 反方:由郑思炜带队 观点:不合适 程序:1、正反方代表阐述各方观点(主要论点)
2、展开激烈辩驳 3、总结
三.分析,整理大家的意见,讨论今后可持续方向
1、我们刚才听了辩论,有许多同学也是跃跃欲试,想表明自己观点和立场,相信大家在这个问题上都有了新的想法和思考。手机的功能毋庸置疑,它带给我们生活上的便捷,给学生、老师、家长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但正因为手机过大的信息量也在考验着我们尚未长大的青少年。
2、当手机开始在校园里流行起来,就有越来越多的老师、学校开始关注起这一现象,也已经有不少学校为此开展了行动。(看图片)
3、老师的观点:
手机归根结底只是一件工具。谁使用都谈不上对或错。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从客观上说,手机对中学生确实有一定的实际用途,不过范围较窄。而对于中学生使用手机这件事情本身,也应该理解与管理齐抓才好。 4、思考:我们如何对待我们手中的手机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