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l卷第6期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 Sciences) V01.31 No.6 DeC.20l1 2011年l2月 中外高校创业教育的比较与启示 吕云超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摘要】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起步晚、基础弱,与发达国家高校相比有较大的差距。我国高校只有有 效地开展创业教育,才能培养和造就无数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企业家,才能创造就业岗位,缓解社会就 业压力,也才能增强国家经济活力、促进社会发展。为此,要提高创业教育在就业工作中的地位,加快推进创 业教育课程化建设,改变创业教育工作不到位的现状。 【关键词】高等教育;创业教育;就业;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873(2011)06-0116-03 我国高等教育已逐渐进入大众化时代,随着 生中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1982年增加到315所,大量毕业生走出校门,不少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 1986年有590所,到1989年达到了1060所。当 现状令人担忧。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笔者以 代美国很多著名的高科技大公司都是大学生创业 为,高校大力开展创业教育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有 者们利用风险投资创造出来的,如微软的比尔・ 惠普的休利特、帕卡德,Dell的戴尔等,他们 效一环。高校只有有效地开展创业教育,才能培 盖茨,养和造就无数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企业家, 都是创业的先锋和典范,这充分地说明了美国创 才能创造就业岗位,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也才能增 业教育的成功。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十余年中, 强国家经济活力、促进社会发展。然而,我国创业 美国的创业教育进入一个成熟的阶段。2005年 教育起步晚、基础弱,虽然近几年创业教育已经得 初,全美已有16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创业的相 到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的重视,并有较大的改观, 关课程,同时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创业教育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由此,研究 计划…。和比较中外高校创业教育的举措并从中汲取有益 的经验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英国也十分重视学生的创业教育,政府要求 中学就开设商业课程。2005年英国政府发起一项 中学生经商的计划,要求所有中学生参加商业培 训课程,从中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英国为了培 、国内外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国外创业教育的发展 近2O年来,创业教育在世界上已逐渐被各国 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政府专门拨款建立了全国 重视,美、英、法、日等国的创业教育均已推广到初 大学生创业委员会,全面管理全国各高校的创业 教育。1998年,英国政府启动了“大学生创业项 中甚至小学,尤其以美国最为典型。 美国的创业教育开展得非常早。1947年,美 目”(The Graduate Enterprise Programme),该项目 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赖斯・迈斯(Myles Mace) 既为大学生开办公司提供咨询指导,又开设创业 就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新创企业管理》,这 课程研讨班供学生与创业者交流。英国高等教育 被后来众多的创业学研究者认为是美国大学创业 学会有“大学生创业技能计划”,目的是在各个专 教育中的第一门课程,也是创业教育在大学的首 业的本科生课程中嵌入有关创业技能的内容 J。次出现。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有16所大学开 其他众多国家对学生的创业教育也各具特 设了创业课程,1979年发展到127所高校在本科 色。法国成立了创业计划培训中心(CEPAC),该 }【收稿日期】2011-08—21 [作者简介]吕云超(1977一),男,江苏无锡人,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学生工作处处长,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第6期 吕云超:中外高校创业教育的比较与启示 117 中心要求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要作创业计划书,经 经过近10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创业教育已 过认可的计划书可作为学生申请创业贷款的依 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无 据。2001年,法国研究与工业部成立了“创业教 论是政府,还是高校,对大学生创业都给予高度的 育实践观察站”(OPPE),旨在为大学教师及学生 重视和关注。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鼓励自主创 创业提供服务;2002年,法国罗纳~阿尔卑斯行政 业政策,促进各类群体创业带动就业”。《国家中 大区的大学合作创办了“创业之家”,高校教师或 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学生可以在“创业之家”学到开办公司的程序以及 明确要求高校“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 项目运作的知识,同时还可以与企业界人士交流, 务。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 获得创业帮助。德国在1999年提出了“要使高校 成为创业者的熔炉”的口号;同时,德国还提出了 在每届本科毕业生中培养出20%一30%的学生能 独立创业的目标,创业教育已经是德国教育的有 机组成部分。日本在1998年提出从小学开始实 施就业和创业教育;同年,日本国会通过了《大学 技术转移促进法》,在高校倡导创业教育;随后,在 日本,包括高校在内的各种创业竞赛备受关注,创 业竞赛的经验被融人高校的创业教育“综合课程” 中,对一茬又一茬的大学生起指导作用。 (--)国内创业教育的发展 我国过去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大学生毕业后 就业实行国家统包的办法,高校在没有必要为毕 业生就业操心的环境中办学,自然也就谈不上对 学生开展创业教育。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 确立,特别是近几年市场经济不断向纵深发展,我 国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校、社会越来越鼓励 大学生通过创业推进就业,高校的创业教育才提 上议事Et程。因此,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起步晚、 时间短,在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创业教育的课程 开发、创业教育的制度建设等方面,我国高校总体 上还处在学习、吸收和探索阶段。 在我国,较早把创业教育引入培养计划的是 清华大学。1998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率先 为MBA开设了创新与创业管理方向的课程,接着 又为本科生开设了高技术创业管理课程的选修 课。从1999年开始,由团中央、教育部、中国科 协、全国学联联合主办开展每两年一届的大学生 “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此项竞赛为大学生开展 创业实践活动提供了有效的载体,也是我国大学 生创业教育的高层次活动。2002年,教育部在北 京召开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确定一批名牌 大学作为全国首批创业教育试点高校,此次会议 为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实践起到了极大的促进 作用 。 才的新机制”。在高校,从2003年开始,南开大 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连续举办创业教育 研讨会,专家学者对如何开展创业教育、如何处理 创业教育与传统教育之间的关系等展开深入研 究,鼓励、支持大学生创业已成为共识。 二、我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现状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取得了一 定成绩,但与国际成熟的创业教育相比,我国高校 创业教育的进展还是比较滞后的。《国家中长期 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指 出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 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时就认为:“学生适应 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 型人才紧缺”。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 还是不容乐观的。 (一)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持肯定的态度, 但高校工作人员和大学生对国家创业政策知之甚 少。在一项关于高校创业教育必要性的调查中, 选择“非常必要”的占45.34%,选择“有必要”的 占45.21%,选择“可有可无”和“无必要”的分别 占5.67%和2.64%。可见,在高校中开展创业教 育得到普遍认可。但在一项关于对国家创业政策 了解程度的调查中,选择“知道”的大学生只占 16.75%,高校工作人员占37.41%;选择“知道得 不全面”的大学生占35.50%,高校工作人员占 41.06%;其余为“听说过但没印象”或“不知道”。 可见,在被调查对象中,大学生对国家创业政策了 解的很少,高校工作人员了解的也不多,有20%的 人员对国家创业政策几乎一无所知。这些数据说 明高校的创业教育有脱离实际的情况,如何把国 家鼓励创业的政策落到实处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二)大部分学生有较强烈的创业意愿,但对 高校开设创业必修课并不普遍认可。在一项关于 创业意愿的调查中,选择“有强烈的创业意愿”的 大学生占25.93%,选择“有过想创业的意愿”的 118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3l卷 保证创业教育有强大的动力。 大学生占53.02%,选择“根本不想创业”和“没有 入,(二)尽快建立健全创业教育的制度保障。创 考虑过”的大学生分别占7.61%和13.20%。选 择前两项的学生共占78.95%。可见,大部分大学 业教育不是一时权宜之计,而是高等学校服务于 生有较强烈的创业意愿。但在一项关于创业教育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长久战略,是高等教育深化改 方式的调查中,选择利用“选修课”的大学生占 革、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因此必须有 26.38%,高校工作人员占19.65%;选择“创业活 切实的制度保障。2010年5月,教育部颁发了《关 动或竞赛”的大学生占25.70%,高校工作人员占 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 高校应以此为据,尽快制定适 33.63%;选择“专题讲座”的大学生占21.12%, 创业工作的意见》,高校工作人员占17.76%;选择利用“必修课”的 合本校实际的创业教育的规章制度。比如,创业 大学生占15.55%,高校工作人员占13.10%;其 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创业 创业质量监控系统的建立、创新 余选择“专家专项辅导”。选择创业教育方式为必 实践活动的开展、有章可循。 修课的比例较低说明大学生与高校工作人员对创 创业的扶持政策等都应形成制度,业教育课程化的认识还不到位,同时也说明创业 (三)努力扩大创业教育的受益面。创业教育 教育方式应该丰富多采,因地制宜。 要让全体学生受益,不能把创业教育搞成形象工 面子工程,只在少数几个尖子学生身上化大气 (三)高校工作人员及大学生均认为高校创业 程、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但实践 力。许多高校把“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所获成绩 中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途径较少。在一项关于 作为创业教育的主要成就,这是不够的,因为高校 创业教育侧重点的调查中,选择“创业能力”的大 每年参加此类赛事的学生较少,活动受益面窄,如 将会 学生占41.24%,高校工作人员占38.92%;选择 果一味重视此项活动而忽视创业基础教育,“创业意识”的大学生占21.00%,高校工作人员 使创业教育本末倒置。应该说,创业计划大赛是 占25.19%;位列其后的分别是“创业心理品质” 一项非常好的活动,这为营造高校创业氛围、提高 及“创业知识”。可见,大家普遍认为大学生创业 创业水平、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但 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但在问及高校通过哪些途 基础教育不能忽视,必须把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 径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时,很多人感到很茫然; 系,从基础做起,培养广大大学生创业个性心理品 就目前在高校大力开展的“创业计划大赛”,许多 质和实际的创业能力。 大学生也认为受益的面较窄。近年来,全国性的 总之,我国创业教育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 “挑战杯”创业计划比赛影响越来越大,但在调查 教育活动开展等方面与国外成熟经验都有较大差 中也了解到,由于比赛是按省拔尖,全国再赛,奖 距。这与我国的国情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的教 项有限,获奖难度大,各高校均集中力量打造顶尖 育偏于应试教育,学生的学习中规中矩,很少有创 科技作品,由此也造成这种创业教育群众基础较 新创业的动力。对于国外创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 小,关注少数人而未顾及大多数学生。 成功经验,我们要积极吸收。各级政府和高校应 该在整体设计的基础上,把创业教育有机融入高 三、如何推进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 (一)大力提高创业教育在高校整体工作中的 等教育的各个环节,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就业,也有 地位。创业教育是一个较为系统的工作,要做出 利于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水平。 成效需要全方位的努力。但许多高校把创业工作 当做就业部门的事,将创业教育放在就业工作中 的辅助地位,未能在全校范围内系统设计。加之 【参考文献】 学出版社,2008:16—20. [2]赵霞.国内外高校创业教育支持措施的比较分析 [J].科技文汇,2010(2). 谢作渺.创业学:原理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 我国资本市场不够完善,融资比较困难;创业风险 [1]林嵩,投资资金不够充足,信息服务及各种咨询服务机 构不够发达,高校即使有许多优秀的创业计划,但 大部分均难以付诸于实践。这就提醒我们,高校 应不断加大创业教育在人力、物力及财力上的投 【责任编辑:郭锡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