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 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2013-04 现代汉字假名版《万叶集》的含义缺失 ——万叶假名版《万叶集》的真正魅力 高香玲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苏州215000) 摘要:《万叶集》是日本现存最早的和歌集。在日本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的和歌均由当时的文字即 万叶假名表记。但是,现在出版的《万叶集》大多为汉字假名混合版,即采用汉字假名的现代表记方式。这样,其中一些 和歌的含义就有缺失之嫌。本文结合《万叶集》中的和歌实例,就这一点进行分析,并再现万叶假名版《万叶集》的真正 魅力。 关键词:万叶集;万叶假名;表记;和歌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05—531 2(201 3)1 2—0082—02 《万叶集》是日本现存最早的和歌集,其中收录了5世纪 用r多都J,在原版中两者之间有着明确的区分,然而在现代印 初叶到8世纪中叶约4500首和歌。作者上至天皇、贵族下至 百姓、庶民,分布极广。和歌内容大多朴实、率真、直抒胸臆,少 华丽的修辞技巧。全文均用汉字即当时的万叶假名表记。万叶 刷版中都是用动词r立 J。龙是中国神话中虚构的形象,象征 天子、皇帝。此处使用r音鲁J,隐含舒明天皇作为天子的骄傲。同 时,天皇登高而望,见山下云雾飘渺,蜿蜒向上,犹如飞升的龙 一假名是一种独特的文字,它使用汉字,但却舍去了汉字原本的 意思,仅用其字音或部分字义来代表日语语言。从这个意义上 般,因此此处用r青邑 使描写更形象,更生动。对之相对,r加 莴目j——表记海鸥,表示了海鸥数目之多,多至上万只,现场 来看,万叶假名虽是用汉字表记,但却是表达日本语言的最初 日语文字。万叶假名最早出现于6世纪,后因在《万叶集》中被 名作为当时独有的文字,将那个时代文学的魅力、独特之美保 感十足。而在此基础上又使用了『多都J。r都J有全部的意思, 此处与r多j组合,突出万鸟齐飞之势。山下云雾飘渺,如龙升 代版中,只写到了云雾上升,海鸥飞起,简单一个“起”的动词, 大量使用故名万叶假名。虽然现代人已经很难理解,但万叶假 腾,其间海鸥万只,振翅齐飞,这是何等壮观景象。然而,在现 存、流传了下来。然而,随着假名文字的出现,万叶假名对人们 来说越来越晦涩难懂。于是,万叶假名表记的文学作品也渐渐 被假名化,近代后,就正式采用了现代汉字假名版的表记方 少了原文中诸多韵味。也少了舒明天皇作为一代君王,登高欣 赏自己领导下的大好河山时油然而生的自豪骄傲之情。 此外,开头之处『山常庭村山有等j用r村山J代替『群 山 ,虽然r村J与r群J发音相同、此处含义却大不相同。首先, Fir-e J这个助词在原版中用了r庭j字标记,r庭j在日语中是 式。也就是说,现在我们读到的《万叶集》多是与原版不同的现 代表记《万叶集》。但是,文字在参与文学创作的过程时,本身 记方式,却造成了很多和歌含义上的缺失。下面本文就通过一 些实例,进行分析。 写为: 也成为了文学的一部分,现代版《万叶集》看似只是改变了表 家中的院子的意思。隐含着舒明天皇把整个大和国土看成自 己家,而自己家中院子群山林立,这些山又用r村山J表示,好 似一个个山就像一座座村落分布国土之上,又隐含大和国土 国的喜爱之情和对大和辽阔山河的自豪之情。而在现代印刷 版中,把r庭J换成了助词flc c J,索然无味。r村山J用了r群 山J只表示了山之多,缺少了对群山的喜爱之情和隐含山河辽 阔,村落云集之意。 接下来,看这首和歌原版书写为:石激垂兄之上乃左 和良妣乃毛要出春尔成来鸭 《万叶集》卷一中的第二首和歌,由舒明天皇所作。原版书 辽阔,有很多的村落及山脉之意。这其中,饱含舒明天皇对祖 山常庭村山有等取舆吕布天乃香具山腾立圆兄乎 羯者圆原波堙立 海原波加莴目立多都怜■( }+可) 园曾蜻峙八蔺跻能园者 而在现代印刷版中,书写为: 大和l二c耋村山南扎 匕 土 泰天 天具山登9立 国兄老寸札c 国原c 堙立 立,)海原c 鸥立 立,) 圭L国毛蜻蛉岛大和 国c 这首歌大意为:大和之地,群山林立,今特登香具山,赏祖 、现代印刷版书写为:石f0、扣)c L为、垂水( 为 ) 上 芒蕨(扫 ) 、萌之出 为春c二 })c二c3-为力 屯 这首和歌的大意为:雪水喘流急,顺势而下,遇石进溅,如 国河山。只见国土云雾飘渺,蜿蜒飘升;海鸥齐鸣,振翅高飞。 大和之地是多美丽的土地,多壮丽的山河! 现代人多对现代印刷版的内容比较熟悉,有感于歌中所 瀑布飘落天际;瀑边嫩芽生,春意日渐浓。 此处, 石( 、扫)c L为J在原版中用r石激j表记。r激J即 r激流J的激,带有三点水,用于表达水流之势,此处仅一 激J 副激流涌动,却在途中被礁石所阻,浪花飞溅的场面,让人有 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然而,现代版写作 石( 、扣)c L为J却深 意全无,甚至会凶无前述内容让人疑心为没有实在意义,只是 作为补充音节用的和歌枕词。这首和歌最后写道歌r春f: }J 描述的雄大而又朦胧飘渺的山川之美,争相传诵。然而,事实 字就形象的表达了水流湍急之势。r石j与r激j并列,展现了一 上,这首歌所采用的汉字后面还隐藏有更深的含义。例如,首 先 圆原波堙立青鲁J的r堙立育营J、这个地方表达云雾升起用的 是一个r靛J字。而在下面的『海原波加莴目立多都J海鸥飞起 同样表达“起”的意思用的是r多都 两个字。云雾用r{i皂J,海鸥 82 2013一O4 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说文解字 c二c于弓加屯J春天就要来到。那此处所述的应该是雪融之水。 来了,野鸭也要来了。 天气变暖,山顶的雪渐渐融化,汇成湍急的小溪顺山势而下, 原版中蕨(才) 1厥草用的是r和良妣J这一个词。这是一 愈流愈急。然而,途中一大石挡道,于是,水流直冲而来,水花 个日语自创词。借用汉字的音表达13本岛上的“厥”这一种植 进溅,被石头弹起的水流飞流直下,仿佛瀑布一般。比起直白 物的发音。但是,在这里用r和良妣j这三个字其实还有深意。 的用名词r淹J此处用了r垂兄j-字,r垂兄j读作『 弓 J, r和 当然指大和国土即日本,r良J是好的意思,r妣J指女子。 『垂J为垂下,r兄J为看见,观赏,这里是描述水流垂下,飘落天 三个字组合在一起就是大和的温柔贤淑女子的感觉。这里就 际的画面。显然如果仅仅写瀑布的话还可以用r垂水 ,但是这 赋予了厥草嫩芽一种较弱,引人怜惜之情。仿佛大和女子一 里还隐含着歌人在欣赏这幅画面的意味,所以仅用r垂水J动 般,温柔较弱,楚楚动人。 感不足,没有人物的参与,少灵动性。 如上面例子所示,万叶假名非常复杂,并且有着深厚寓 接下来,萌乏出 弓嫩芽生出在原版中用的是r毛要出j, 意,引人深思。它处在汉诗的汉字和平假名发展的中间环节, 此处的『毛J指的是嫩芽初生时,茎上毛茸茸的样子。使人眼前 一方面强调汉字的表意性,另一方面又相反的企图舍掉汉字 不禁浮现出一幅嫩芽迎着水花顶破泥土,嫩绿绒绒的可爱画 的原意,表达日语发音的含义,于是两个相悖的方向存在于一 面。r要J在这里指的是腰、在这里形象的将嫩芽的茎比作腰, 个文字系统中,相互作用。万叶文学,由这样的文字一个个组 小芽破土而出,扭动柔软细嫩的腰肢,向上生长,这是多么生 成,如果无视万叶假名的构造,甚至无视万叶假名,万叶文学 动的描写啊。然后,r春尔成来鸭J的r鸭J字也别有韵意。鸭是 将无从谈起。 迁徙的候鸟,春来秋去。这里r春尔成来鸭 有春天到了,野鸭 归来的意思。 参考文献: 这样,在现代版中简单的:瀑布边上有嫩芽生长,春天来 [1]石川九裼.万蘖饭名 就 『万蕖集j[M].日本:岩波害店,2011. 了。在原版的含义就变得更丰富,更深刻:雪初溶,汇流成河, [2]桑原博史.古典 lJ一 万某集、古今集、新古今集【M].13本:三 顺流而下,水流转急。突然,大石当道,水流直冲而上,水花四 省堂,1990. 溅,逆流如瀑布漂流,让人驻足流连。只见瀑布边,厥草嫩芽破 [3]佐々木信纲.新 万蘖集上、下[M].日本:岩波害店,1968. 土而出,绒绒嫩嫩,扭动着柔软的腰肢,伸展着躯体。啊,春天 [4]中西连.万蕖 言藁 四季[M].日本:角川送害,1986. (上接第81页)轻滑,宁真率毋安排。”③刘熙载《艺概》说:“学 方、圆、三角三种形态之间的关系:点画上,具体表现为起 书者始由不工求工,继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也”。④这 笔时的外形形态,圆笔就是藏锋起笔,中锋行笔,大多数篆书 些论述更加丰富了书法美学形态。 采用此法。具有内敛,含蓄的特点。方笔就是在起笔时增加一 四 个与笔画运动方向垂直的动作,即“横画竖入笔,竖画横人笔” 书法艺术形式构成的核心是对比关系,这在传统书法中  ̄n:lt魏造像。三角为侧锋或露锋,是笔锋方向与行笔方向的角 古已有之,只不过在今天,书法的生存环境与功能发生重大变 度大约呈现一百 十五度角,然后逐渐行笔调整到中锋,古语 化,作为纯粹的视觉艺术,它的形式构成问题越来越突出了。 “侧以取妍”,“有锋以耀其精神”。结体上,分内撅和外拓两类, 这是时代的需要。 内撅是四周的线条往内弯曲变成锐角,如张瑞图、欧阳询、黄 书法艺术的对比关系十分丰富,如疏密、虚实、长短、大 道周等的书法;外拓是四周的线条往外弯曲变成钝角,如颜真 小、正侧、收放、浓淡,轻重,快慢等等,相辅相成,相应成辉。其 卿、虞世南、傅山等的书法。 中还应涉及到节奏,方向性,角度等等。具体分析如下: 五 疏与密:指空间布白的对比关系。汉字的造型,无论怎样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主要以儒道两家为主,其中以儒家思 变化,高和宽都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就会不自然。因此,最 想为核心,其主张温厚敦实端庄,然而身处于当代社会,现实 好将几个字并成一组,连成一片,这样便可随意调控章法的局 生活中的不断出现的各种冲突、矛盾与荒诞,现代人需要面对 部形态。 更多复杂丰富的状况,平正的审美形式已不能满足人类的精 大与小:结体要有大有小,大是放,小是收;大是开,小是 神需求。艺术家更多的是通过点画结体的造型及其相互关系 合。章法中字的排列时须有大小变化,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来表达书者的思想感觉,表达对自然社会与人生的理解的。 比较复杂。 正与侧:点画上,横画有稳定、平静的意味,能引起博大的 注释: 感觉;竖画刚健而有力度,给人挺拔与崇高的感觉;横与竖在 ①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 形态上都属于正。撇和捺是斜线,不稳定,属于侧。结体上,分 163页. 为平画宽结与斜画紧结两类。平画宽结的结体相当宽阔,转折 ②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2月 处接近直角,显得平正大气。如《石门颂》、《好大王碑》以及康 版,第26页. 有为书法等。斜画紧接减弱了横势,减弱了结体的开张程度。 ③潘运告主编.清前期书论.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1月 横画左低右高,右上角转折变为锐角,显得跌宕奇险,劲挺峻 版,第85页. 峭。如《张猛龙碑》、《石门铭》和张瑞图书法等。 ④潘运告主编.晚清书论.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第96页.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