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1.洞身开挖三检表(下右台阶)

来源:一二三四网
新建**铁路**到**段

***隧道洞身开挖自检记录表

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名称 自检部位 ***隧道(DK217+560~DK228+904) 洞身开挖 DK217+959.0~DK217+960.2下右台阶(进尺) 现场施工负责人 分项工程名称 检查日期 开挖 填开挖结束日期或施工日期 检查依据: 1、《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18 2、《客货共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653-2017 3、《DK223+232***隧道设计图》(若是八月岭隧道则改为《DK234+115八月岭隧道设计图》) 4、《时速16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普通货物运输)双线隧道复合式衬砌(无砟)》成昆峨米隧附02-08(各队按照自身情况对照相应的图纸进行填写) 检查内容: 1、拱顶设计高程为213.49m(按设计图填写),拱顶实际高程为213.59m(设计值+C13表A点超挖值(25cm以内),实际要比设计大),开挖中线距左设计为4.19m(按设计图填写),开挖中线距左实际为4.23m(设计值+C13表D点超挖值(10cm以内),实际要比设计大),开挖中线距右设计为4.19m(按设计图填写),开挖中线距右实际为4.15m(设计值+C13表E点超挖值(10cm以内),实际要比设计大),符合设计及验标要求; 2、周边眼眼口间距为46cm、47cm、48cm、45cm、(根据爆破设计值±5cm,4个数据),周边眼眼底深度为1.3m、1.2m、1.2m、1.3m(进尺+30cm左右,4个数据),周边眼外斜率为1%、5%、2%、5%、(孔身小于3米,为±5%,孔身大于3米,为±3%;4个数据),经检查符合设计及验标要求; 3、开挖进尺1m(按进尺填写),炮眼痕迹保存率为69%(根据围岩级别填写,V级60%-65%;IV级65%-75%;III级75%-85%),符合设计及验标要求; 4、采用三台阶法(根据台账填写)开挖,开挖后经测量无欠挖,隧道开挖断面净空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5、拱部地质为片麻岩,鳞片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裂隙发育,全风化至弱风化,岩体破碎,呈角砾碎石状松散结构,钻进中钻速均匀,无裂隙水渗出。(地质按超前地质预报报告实际情况填写) 检查结论:以上各项检查项目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检查人: 质量员 检查日期: 复查意见:上述相关各项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未发现问题,无复查意见。 复查人: 技术负责人 复查日期: 施工单位 专业技术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并保存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成昆铁路峨眉至米易段项目经理部 专业质检员 质量员 专业工班长 此道工序带班人

新建**铁路**到**段

***隧道洞身开挖互检记录表

编号: 工程名称 分部 互检部位 ***隧道(DK217+560~DK228+904) 洞身开挖 DK217+959.0~DK217+960.2下右台阶 分项 互检日期 开挖 互检内容: 1、开挖断面中线和高程; 2、炮眼间距、深度和角度; 3、开挖进尺、炮眼保存率; 4、开挖断面净空及超欠挖控制。 检查结果: 1、拱顶设计高程为213.49m(按设计图填写),拱顶实际高程为213.59m(设计值+C13表A点超挖值,实际要比设计大),开挖中线距左设计为4.19m(按设计图填写),开挖中线距左实际为4.23m(设计值+C13表D点超挖值,实际要比设计大),开挖中线距右设计为4.19m(按设计图填写),开挖中线距右实际为4.15m(设计值+C13表E点超挖值,实际要比设计大),符合设计及验标要求; 2、周边眼眼口间距为46cm、47cm、48cm、45cm、(根据爆破设计值±5cm,4个数据),周边眼眼底深度为1.3m、1.2m、1.2m、1.3m(进尺+30cm左右,4个数据),周边眼外斜率为1%、5%、2%、5%、(孔身小于3米,为±5%,孔身大于3米,为±3%;4个数据),经检查符合设计及验标要求;(数据与自检表相比可在规定范围内变化) 3、开挖进尺1m(按进尺填写),炮眼痕迹保存率为69%(根据围岩级别填写,V级60%-65%;IV级65%-75%;III级75%-85%),符合设计及验标要求; 4、采用三台阶法(根据台账填写)开挖,开挖后经测量无欠挖,隧道开挖断面净空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5、拱部地质为片麻岩,鳞片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裂隙发育,全风化至弱风化,岩体破碎,呈角砾碎石状松散结构,钻进中钻速均匀,无裂隙水渗出。(地质按超前地质预报报告实际情况填写) 同意进入下一道工序 检查人: 质量员 检查日期: 复查意见: 上述相关各项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未发现问题,无复查意见。 复查人: 技术负责人 复查日期: 签 字 栏 专业技术负责人 技术主管 班组 班组老板名字 班组长 此道工序带班人 1、此表一式三份

新建**铁路**到**段

***隧道洞身开挖交接检查记录

编号: 工程名称 ***隧道(DK217+560~DK228+904) 接受单位名称 支护 交接日期 移交单位名称 洞身开挖 交接部位 DK217+959.0~DK217+960.2下右台阶洞身开挖 交接内容: 1、开挖断面中线和高程; 2、炮眼间距、深度和角度; 3、开挖进尺、炮眼保存率; 4、开挖断面净空及超欠挖控制。 检查结果: 1、拱顶设计高程为213.49m(按设计图填写),拱顶实际高程为213.59m(设计值+C13表A点超挖值,实际要比设计大),开挖中线距左设计为4.19m(按设计图填写),开挖中线距左实际为4.23m(设计值+C13表D点超挖值,实际要比设计大),开挖中线距右设计为4.19m(按设计图填写),开挖中线距右实际为4.15m(设计值+C13表E点超挖值,实际要比设计大),符合设计及验标要求; 2、周边眼眼口间距为46cm、47cm、48cm、45cm、(根据爆破设计值±5cm,4个数据),周边眼眼底深度为1.3m、1.2m、1.2m、1.3m(进尺+30cm左右,4个数据),周边眼外斜率为1%、5%、2%、5%、(孔身小于3米,为±5%,孔身大于3米,为±3%;4个数据),经检查符合设计及验标要求;(数据与自检表、互检表相比可在规定范围内变化) 3、开挖进尺1m(按进尺填写),炮眼痕迹保存率为69%(根据围岩级别填写,V级60%-65%;IV级65%-75%;III级75%-85%),符合设计及验标要求; 4、采用三台阶法(根据台账填写)开挖,开挖后经测量无欠挖,隧道开挖断面净空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5、拱部地质为片麻岩,鳞片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裂隙发育,全风化至弱风化,岩体破碎,呈角砾碎石状松散结构,钻进中钻速均匀,无裂隙水渗出。(地质按超前地质预报报告实际情况填写) 本道工序施工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请予以检查。 申报人:质量员 复查意见: 上述相关各项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未发现问题,无复查意见。 复查人: 技术负责人 复查日期: 见证单位意见: 经检查,以上各项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同意交接,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见证单位名称: 成都西南交大工程建设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新建**铁路**到**段监理项目部 见证日期: 签字栏 移交单位 此道工序带班人 接收单位 下道工序带班人(如果两道工序是同一个班组,就写这个班组的另一个人名,移交人和接收人不可以为同一人) 见证单位 监理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城建档案馆各保存一份。 2、见证单位应根据实际检查情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