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非手术治疗肠梗阻

来源:一二三四网
 64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103

·临床研究·

浅谈非手术治疗肠梗阻

娄仲仓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龙羊峡镇人民医院曲沟社区服务中心,青海 海南州)

摘要:目的  了解肠梗阻患者用非手术手段治疗对病情的改善以及患者接受程度。方法  一般资料来自本社区2014年-目前为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随机抽取7例用非手术方案治疗肠梗阻患者,对其临床数据用回顾性方式进行分析并归纳常见保守治疗措施及对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对患者采取的保守综合治疗手段包括如下:胃肠减压、控制胃酸分泌、纠正并保持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应用广谱抗生素、用3%盐水灌肠以达到对肠蠕动的刺激作用、以鼻胃管为渠道应用液体石蜡、用肌注方式给予新斯的明。所有患者完成治疗后病情明显改善痊愈出院,治疗及随访期间患者均未发现有肠绞窄以及肠坏死等并发症。结论  肠梗阻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以往对此类患者常用外科手段治疗,但部分患者自身机体机能衰退或者合并其他症状难以耐受手术刺激,因此,非手术保守治疗成为重要的手段,治疗前对发病诱因的深入了解非常重要,排除患者存在手术指征情况下采取综合保守治疗有突出意义,值得推广。关键词:非手术;肠梗阻;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656.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103.037

0 引言

肠梗阻是普外科发病率相对较高的急腹症,诱发该病的原因有多种,对其治疗应该确认具体病因,有利于治疗方案更具针对性。根据其原因不同可将诱发病因分为三种类型: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和血运性肠梗阻。由于腹部手术导致的粘连性肠梗阻、腹部疝嵌顿、粪石堵塞、肠扭转等机

[1]

械性肠梗阻;第二种类型一般诱发原因为无器质性疾病也称为动力性肠梗阻,大部分患者发病原因为神经反射,常见腹部手术患者或者水电解质紊乱群体;还有一种类型属于血运性肠梗阻,诱发原因主要是肠系膜血管出现血栓并直接导致肠管麻痹,在临床并不多见[2]。一般情况下,肠梗阻患者存在典型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通过检查还有问诊后能够进行确诊。目前对肠梗阻患者治疗措施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部分患者难以忍耐受手术后的刺激,因此保守治疗就成为了重要手段。笔者为深入了解非手术对肠梗阻患者治疗效果,对本院近年收治此类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患者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感染表现有明显改善,肠道功能明显提升;液体石蜡从鼻胃管渠道注入患者1例,对症治疗2小时之后典型症状明显改善;1例患者用新斯的明治疗,胃肠道痉挛得到控制后病情明显好转。所有患者对症治疗后顺利出院,期间未发现有肠坏死、肠绞窄情况。

3 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数据来自于本社区2014年到目前为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从中随机抽取7例。患者中男性与女性例数分别为5例、2例;年龄在8-50岁之间,平均年龄(37.2±2.1)岁;5例患者为腹部手术术后,2例患者存在腹泻。询问后症状和体征如下:存在腹部轻微疼痛、呕吐、腹胀以及排便排气障碍情况,例数分别为2例、4例、1例以及5例。所有患者均存在腹部压痛症状,应用X线方式检查后提示存在气液平面。

1.2 治疗方法

患者确认诱发病因后制定保守手段治疗,包括如下:抑制患者胃酸异常分泌,进行胃肠减压从而缓解肠道所承受的负担,控制肠道水肿病情发展;补充患者流失液体并对其电解质和酸碱失衡调整后保持平衡;刺激肠蠕动;可用3%盐水灌肠方式;通过输注方式对患者应用广谱抗生素;通过肌注方式给予患者新斯的明。

一般早期肠梗阻疾病是在腹部手术后的1个月,大部分患者为炎性肠梗阻。对此类肠梗阻患者治疗手段首选保守措施,由于此类患者之前曾接受过手术治疗,肠管之间存在水肿、炎症等,生理解剖结构出现混乱,增加了手术治疗的难度。另一方面,再次手术不但难以缓解梗阻状况甚至剥离操作会对肠管造成进一步损伤,提高发生梗阻概率,甚至可引发肠瘘并发症。

小儿腹泻得不到控制可能出现低钾血症,胃肠分泌液当中含有较多的钾,因此腹泻、呕吐患儿会大量流失钾并导致钾摄入量不足,本身肾脏对钾的保存效果较差,即使处于缺钾状态下依然会排出钾,因此腹泻儿童存在低血钾,程度不一,情况严重可诱发肠麻痹和梗阻等。另一方面肠道病毒感染也是导致动力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部分则是肠道受到病

[3]

毒感染后肠蠕动功能紊乱,诱发肠梗阻。

在本文中,有2例为小儿患者诱因均为腹泻,接受原发病治疗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后,患儿肠蠕动恢复正常并痊愈。可知对此类患者无需立即采取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也能得到

[4]

令人满意的疗效。

对本文研究结果可知,保守治疗手段下肠梗阻患者均得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而非手术保守治疗可作为对肠梗阻患者重要的干预手段,治疗前对发病诱因的深入了解非常重要,排除患者存在手术指征情况下采取综合保守治疗有突出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国强.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断的治疗[J].中国临床医

学,2002,9(4):434-435.[2]  黄孝王,蔡元训,吴伟.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6例观察[J].全科医

学临床与教育,2007,5(1):71-72.[3]  陈志奇,刘龙江,梁春林.胃管注入生豆油在术后早期炎性肠

梗阻治疗中的应用分析--附26例报告[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7,20(6):523-524.[4]  齐文学,王绍金.小儿腹泻合并动力型肠梗阻18例保守治疗[J].黑

龙江医学,2002,45(7):565.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痊愈出院。具体情况如下:其中有2例小儿患者肠梗阻原因为腹泻,此类情况应立即进行电解质、酸碱纠正后保持平衡,可在短时间内促进肠功能恢复;有1例患者用盐水灌肠方式治疗,肠蠕动得到刺激,6小时后典型症状有所缓解,连续接受胃肠减压治疗,痊愈;有2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