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导航】
1、学习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并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的写法。 2、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
3、学习加旁批的阅读方法。
4、学习梁任公先生的治学风格,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2~1987),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原名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生于北京。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以简洁胜。以《雅舍小品》为代表作。1949年后曾任台湾省立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主要著作尚有散文集《雅舍小品》(续集),文学评论集《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秋室杂文》,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主编《远东英汉大辞典》。 【资料链接】 1、古人的名、字、号
古代人的名字和现代有很大的差别。古人有取字号的习惯。名,一般单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幼年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的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众朋友称呼。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有两种情况:①“名”和“字”词义相近或“字”是对“名”的进一步阐述,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原”是宽阔平坦的意思。②“名”和“字”相反,例如韩愈,字退之。后人取字常常以两个字为字,如诸葛亮字孔明。除了名和字之外,古人还有别号(也称别字)是名和字之外的称号。号和名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号可以是两个字,也可以是多个字,如:陆游,号放翁;陶潜,号五柳先生;苏轼,号东坡居士。字数多的,可以压缩为两个字,如苏东坡。此外,有人以为称别人的字、号,不够尊敬,于是就以其官职、籍贯来称呼,如杜甫被称为杜工部,称柳宗元为柳河东。 2、《箜篌引》:说的是一位白发老丈要横渡激流,他的妻子阻拦不及,老丈堕河而死。古诗以老妇人的口吻表达了她后悔又伤痛的心情。 3、梁启超
他是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近代思想家,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1895年追随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1898年入京,参与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后逃亡日本。先后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宣扬改良,反对革命。但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经济学说,对当时知识界有较大影响。五四时期,反对“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早年所作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颇有特色。晚年在清华学校讲学。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自主学习】
查阅字典,标出并识记以下字的读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