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139题)
一、判断题(51题)
1、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道路交通事故,应当遵循公正、公开、便民、效率的原则。(√)
2、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的,应当经急救、医疗人员确认,并由医疗机构出具死亡证明。(√)
3、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押与事故有关的物品。扣押期限不和超过二十日,案情重大、复杂的,经本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或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4、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经过现场勘查认为不属于道路交通事故的,口头告知当事人,并将案件移送有关部门或者告知当事人处理途径。(×)
5、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侦办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期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受害人及其家属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询问案件侦办情况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告知。(√)
6、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二日内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
7、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与检验、鉴定机构约定检验、鉴定完成的期限,约定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超过三十日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
8、对未知名尸体,由法医提取人身识别检材,并对尸体拍照、采集相关信息后,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填写未知名尸体信息登记表,并在设区市级以上报纸刊登认尸启事,登报后三十日仍无人认领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或者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处理尸体。(√)
9、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收到检验、鉴定报告之日起二日内,将检验、鉴定报告复印件送达当事人。(√)
10、发生死亡事故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前,召集各方当事人到场,公开调查取得证据。证人要求保密或者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的证据不得公开。当事人不到场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予以记录。(√)
11、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收到当事人书面复核申请后三日内,应当作出是否受理决定。(×)
12、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之日起十日内,对当事人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依法作出处罚。(×)
13、外国人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在未处理完毕前,公安机关可以依法不准其出境。(√)
14、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的外国人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交通警察认为应当给予暂扣
或者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处罚的,可以扣留其机动车驾驶证。需要检验、鉴定车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征得其同意,并在检验、鉴定后立即发还。(√)
15、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收到重新检验、鉴定报告之日起三日内,将重新检验、鉴定报告复印件送达当事人。(×)
16、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知当事人领取扣留的事故车辆、机动车行驶证以及扣押的物品。(√)
17、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在两个以上管辖区域的,由最先发现或最先接到报警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
18、除简易程序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道路交通事故进行调查时,交通警察不得少于二人。(√)
19、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道路交通事故报警,应当按照规定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有人员伤亡的,应当及时通知急救、医疗、消防等有关部门。(√)
20、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无责任。(√)
21、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承担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
22、发生交通事故,交通警察到达现场后,除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和扣留肇事车辆。(√)
23、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交通事故损失赔偿期限为10日,对造成人员受伤的从医院确诊之日起算。(×)
24、发生交通事故仅损伤部分建筑物,但未造成人身伤亡的,当事人可自行撤离现场。(×)
25、交通事故当事人不得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
26、交通警察适用简易程序处理道理交通事故时,应当在固定现场后,责令当事人撤离现场。 (√)
27、公安机关警务督察部门可以依法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处理交通事故工作进行现场督察。(√)
28、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当日作出决定,并通知申请人。 (×)
29、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在发生事故后,可以查阅、复制、摘录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的证据材料。(×)
30、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查获交通肇事逃逸车辆及人员提供有效线索或者协助的人员、单位,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31、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外国籍当事人可以自己聘请翻译,翻译费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承担。(×)
32、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得扣留事故车辆所载货物。(√)
33、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办理肇事逃逸的案件中,发现与协查通报、电话相符的嫌疑车辆、嫌疑人员可以采取必要的控制或滞留措施,收集有关证据。 (√)
34、同一起道路交通事故中当事人为三方以上的,交通警察可以根据赔偿权利人和义务人的共同申请,分别组织调解。(√)
35、发生一次死亡三人以上的交通事故或者其他有重大影响的道路交通事故,应当立即向上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告,并通过所属公安机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 (√)
36、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许可的医疗机构具有执业资格的医生为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
出具的诊断证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作为认定人身伤害程度的依据。 (√)
37、交通警察适用简易程序处理道理交通事故时,应当在固定现场后,责令当事人撤离现场。 (√)
38、案件管辖发生转移的,处理时限从移送案件之日起计算。 (√)
39、证人要求保密或者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的证据不得公开。 (√)
40、《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终结书》是调解结束的标准,属于即时生效的法律文书。 (√)
41、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不再是公安机关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的必经程序。 (√)
42、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主要工作内容是认定事故事实、分析事故成因,属于运用证据工作。 (×)
43、发生交通事故,碰撞建筑物、公共设施或者其他设施的,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 (√)
44、公路上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驾驶人应立即组织车上人员疏散到路外,避免发生次生事故。 (×)
45、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道路交通事故报警或出警指令后,应当按规定向领导报告后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
46、当事人未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经
核查无法证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的,应口头告知当事人。 (×)
47、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发生财产损失事故的,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
48、因交通事故需要对现役军人给予行政处罚或者追究刑事责任的,应移送当地民政部门处理。 (×)
49、简易交通事故,一方当事人要求调解的,交通警察应当当场进行调解,并在认定
书上进行记录。 (×)
50、发生人员死亡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可以在报警后,将肇事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等候处理。 (×)
51、询问未成年人的场所,尽可能选择少年儿童所熟悉的环境。 (√)
二、单项选择题(54题)
1、有县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道路交通事故由发生地的()管辖。(D)
A、县级以上公安机关
B、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C、县级公安机关
D、县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2、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在两个以上管辖区域的,由事故()所在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A)
A、起始点 B、终止点
C、转折点 D、拖印起点
3、道路交通事故案件管辖发生转移的,处理时限()计算。(B)
A、连续 B、从移送案件之日起
C、延期二十日 D、延期三十日
4、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C)
A、查明事故真相和原因,听候查处
B、任何情况不准移动现场,等候处理
C、同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D、自行撤离
5、当事人未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相关规定予以记录,并在()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A)
A、三日 B、五日
C、二日 D、十日
6、当事人自行协商处理交通事故时,车辆可以移动的,应当立即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再进行协商,因不自行撤离造成交通堵塞的,()。(C)
A、依法扣留车辆
B、依法扣留机动车驾驶证
C、对驾驶人处以200无罚款
D、暂扣三个月机动车驾驶证
7、交通警察适用简易程序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时,应当在()后,责令当事人撤离现场,恢复交通。拒不撤离现场的,予以强制撤离。(D)
A、询问驾驶人 B、询问证人
C、询问伤害人 D、固定现场证据
8、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的,应当经()确认,并由()出具死亡证明。(B)
A、法医 医疗机构
B、急救、医疗人员 医疗机构
C、法医 检验、鉴定机构
D、急救、医疗人员 检验、鉴定机构
9、发生一次死亡()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应当进行现场摄像。(C)
A、1 B、2
C、3 D、4
10、交通警察勘查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应当按照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拍摄现场照片,绘制现场图,提取痕迹、物证,制作现场勘查笔录。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应当进行现场摄像。(C)
A、死亡 B、一次死亡两人以上
C、一次死亡三人以上 D、一次死亡五人以上
11、交通警察可以对()依法传唤。(B)
A、当场难以查实身份的肇事人
B、交通肇事嫌疑人
C、证人
D、肇事人家属
12、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押与事故有关的物品,扣押期限不得超过()日,经本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或者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日。(D)
A、20 20
B、20 30
C、30 20
D、30 30
13、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押与事故有关的物品,扣押期限不得超过(),案情重大、复杂的,经本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或者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法律、法规另有所指规定的除外。(C)
A、十日 B、二十日
C、三十日 D、六十日
14、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经过现场调查认为不属于道路交通事故 的,应当()当事人,并将案件移送有关部门或者告知当事人处理途径。(B)
A、口头通知 B、书面通知
C、通知 D、告知
15、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与检验、鉴定机构约定检验、鉴定完成的期限超过二十日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但最长不得超过()。(D)
A、三十日 B、四十日
C、五十日 D、六十日
16、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日内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A)
A、3 B、5
C、7 D、10
17、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与检验、鉴定机构约定检验、鉴定完成的期限不得超过()日,经批准,最长不得超过()日。(B)
A、20 30
B、20 60
C、30 40
D、30 60
18、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许可的医疗机构具有执业资格的医生为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出具的诊断证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作为()的依据。(C)
A、伤残评定 B、事故认定
C、认定人身伤害程度 D、调解
19、检验尸体不得在公众场合进行。检验中需要解剖尸体的,应当征得其()的同意。(D)
A、亲属 B、近亲属
C、父母 D、家属
20、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知当事人领取扣留的事故车辆、机动车行驶证以及扣押的物品。(B)
A、三日 B、五日
C、十日 D、十五日
21、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进行检验、鉴定的事故、应当在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A)
A、五日 B、十日
C、十五日 D、二十日
22、发生死亡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前,召集各方当事人到场,()。(D)
A、告知事故认定的程序
B、告知事故认定的结论
C、公开认定的事故责任
D、公开调查取得证据
23、发生()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前,召集各方当事人到场,公开调查取得证据。(C)
A、疑难、复杂 B、重任以上
C、死亡 D、死亡3人以上
24、道路交通事故成因无法查清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出具(),载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情况及调查得到的事实,分别送达当事人。(C)
A、事故认定书
B、不予受理通知书
C、道路交通事故证明
D、事故调查意见
25、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收到当事人书面复核申请后()内,应当作出是否受理决定。(A)
A、五日 B、三日
C、十日 D、二日
26、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日内,提出复核申请。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收到复核申请后()日内,应当作也是否受理决定。(B)
A、3 3 B、3 5
C、5 5 D、5 10
27、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作出责令重新认定的复核结论后,原办案单位应当在()日内重新调查,重新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撤销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B)
A、7 B、10
C、20 D、30
28、对交通肇事构成犯罪,依法应当吊销驾驶人机动车驾驶证的,应当在(),由设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吊销机动车驾驶证。(D)
A、送达事故认定书之日起五日内
B、损害赔偿调解结束之日起五日内
C、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以前
D、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决后
29、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制作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书,由各方当事人签字分别送达各方当事人。(D)
A、十日内 B、五日内
C、三日内 D、当场
30、外国人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在未处理完毕前,公安机关()。(A)
A、可以依法不准其出境
B、应当扣留其出入境证件
C、可以限制其人身自由
D、应当层报省级公安机关
31、下列()情形属于交通肇事逃逸。(D)
A、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驾驶人驾车将受伤人员送至医院治疗途中,被交通警察截
获的
B、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驾驶人因害怕对方亲属对其人身伤害,驾车赶赴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案的
C、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驾驶人未感觉到事故发生,而继续正常驾车回家的
D、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驾驶人驾车逃离现场,第二天主动投案的。
32、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权利人、义务人一致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损害赔偿的,可以在收到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内提出书面调解申请。(A)
A、10日 B、7日
C、5日 D、3日
33、交通违法行为与交通事故的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B)
A、交通事故是交通违法行不引起的
B、发生交通事故并不一定有交通违法行为,有可能是意外造成
C、交通事故造成交通违法行为
D、交通事故同时发生交通违法行为
34、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称为()。(A)
A、交通事故
B、交通违法行为
C、故意肇事
D、意外事件
35、交通警察应当自现场调查起(C)日内,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在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C)日内,向道路交通处理机构负责人提交道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
A、3、2 B、5、3 C、7、2 D、7、3
36、交通警察处理道路交通事故,应当取得相应等级的处理(A)。
A、道路交通事故资格 B、执法资格 C、主办责任人资格
37、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逃逸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刑事立案之日起(A)个月内将逃逸嫌疑人信息录入全国在逃人员信息系统。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38、交通警察接到处警指令后,白天应当在(A)分钟内出警,夜间应当在(A)分钟内出警。
A、5、10 B、10、15 C、15、20
39、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与当事人约定调解的时间、地点,并于调解时间(C)日前通知当事人。
A、1日 B、2日 C、3日 D、5日
40、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后,应当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发现有人员受伤的,先(A),并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
A. 组织抢救受伤人员 B. 组织抢救财产
C. 组织抢救车辆 D. 组织抢救公共设施
41、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C)调解申请。
A、继续受理 B、不得受理 C、不再受理 D、应当受理
42、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有饮酒或者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嫌疑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及时(C),送交有检验资格的机构进行检验。
A、提取唾液或尿样 B、提取唾液或抽血 C、抽血或提取尿样
43、检验尸体结束后,应当书面通知死者家属在(B)日内办理丧葬事宜。
A、7 B、10 C、20 D、30
44、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B)日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知当事人领取扣留的事故车辆、机动车行驶证以及扣押的物品。
A、2 B、5 C、7 D、10
45、交通警察应当在事故现场撤除后(C)小时内,按照《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对交通肇事嫌疑人、其他当事人进行询问,及时对证人进行询问,并制作询问笔录。
A、8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46、对逃逸交通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查获肇事嫌疑车辆之日起(A)内对嫌疑车辆进行检验、鉴定。
A、3 B、5 C、7 D、10
47、发生死亡交通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前,召集(C)到场,公开调查取得的证据,证人要求保密或者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的证据不得公开。
A、事故处理人员 B、事故研究小组 C、各方当事人
48、对精神病的鉴定,应当由(C)指定的医院进行。
A、县级人民政府 B、市级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 D、市级公安机关
49、因调查需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组织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证人对肇事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时不得少于(C)张。
A、5 B、7 C、10 D、20
50、因调查需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组织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证人对嫌疑车辆进行辨认时,嫌疑车辆不得少于(C)台。
A、3 B、5 C、7 D、10
51、参加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时,当事人一方不得超过(B)人。
A、2 B、3 C、4 D、5
52、道路交通事故成因无法查清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出具(C)。
A、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B、道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
C、道路交通事故证明 D道路交通事故不予受理通知书
53、在办案中交通警察需要回避的,由(B)决定。
A、由办案交通警察自行
B、由本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
C、由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
54、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应当吊销驾驶人机动车驾驶证的,应当在(C),由设区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进行吊销。
A、事故认定书下达后 B、事故处理完后
C、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决后 D、刑事和解后
三、多项选择题(34题)
1、道路交通事故管辖权有争议的,由共同的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指定管辖前,()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先行救助受伤人员进行现场前期处理。(AD)
A.最先发现 B.上一级
C.事故发生地 D.最先接到报警
2、道路交通事故有下列()情形的,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ABCD)
A.机动车无号牌、无检验合格标志、无保险标志的
B.驾驶人无有效机动车驾驶证的
C.当事人不能自行移动车辆的
D.驾驶人有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嫌疑的
3、公安机关及其交通管理部门接到道路交通事故报警,应当记录下列()内容。(ABC)
A.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间、地点、
B.人员伤亡情况
C.报警方式、报警时间、报警人姓名、联系方式,电话报警的,还应当记录报警电话
D.受伤人员抢救情况
4、机动车与机动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发生财产损失事故,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自行商议处理损害赔偿事宜。车辆可以移动的,当事人应当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后,立即撤离现场,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再进行协商。(AB)
A.对现场拍照
B.或标划事故车辆现场位置
C.或现场绘图
D.或现场标记
5、()的道路交通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处理,但是有交通肇事犯罪嫌疑的除外。(AB)
A.仅造成财产损失
B.仅造成人员轻微伤
C.仅造成人员轻伤
D.未造成人员死亡
6、对仅造成人员轻微伤或者具有()情形之一的财产损失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处理,但是有交通肇事犯罪嫌疑的除外。(ABCD)
A.机动车无号牌、无检验合格标志、无保险标志的
B.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品车辆的
C.驾驶人无有效机动车驾驶证的
D.驾驶人有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嫌疑的
7、适用很容易程序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有()情形之一的,不适用调解,交通警察可
以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上载明有关情况后,将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付给当事人。(ABC)
A.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
B.当事人拒绝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上签名的
C.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的
D.当事人拒绝撤离现场的
8、交通警察调查事故时,应当()。(BCD)
A.不得少于二人
B.向被调查人员出示《人民警察证》
C.告知被调查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D.向当事人发送联系卡
9、交通警察到达事故现场后,应当立即进行下列()工作。(ABCD)
A.划定警戒区域,在安全距离位置放置发光或者反光锥筒和警告标志,确定专人负责现场交通指挥和疏导,维护良好道路通行
B.组织抢救受伤人员
C.指挥勘查救护等车辆停放在便于抢救和勘查的位置,开启警灯,夜间还应当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和示廓灯
D.查找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和证人,控制肇事嫌疑人
10、下列属于交通警察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时应当做的工作的是()。(ABCD)
A.勘查事故现场,查明事故车辆、当事人、道路及其空间关系和事故发生里的天气情况
B.固定、提取或者保全现场证据材料
C.查找当事人、证人进行询问,并制作询问笔录
D.其他调查工作
11、交通警察勘查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应当按照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ABCD)
A.拍摄现场照片 B.绘制现场图
C.提取痕迹、物证 D.制作现场勘查笔录
12、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具有下列()情形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制备检验。(AC)
A.车辆驾驶人有饮酒嫌疑的
B.造成人员死亡的
C.车辆驾驶人当场死亡的
D.车辆驾驶人可能在交通事故中负主要以上责任的
13、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留(),并开具行政强制措施凭证。(AC)
A.事故车辆
B.事故车辆所载货物
C.事故车辆的机动车行驶证
D.肇事驾驶人的驾驶证
14、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交通事故现场痕迹、遗留物等线索,及时启动查缉预案,布置()。(BC)
A.侦查 B.堵截
C.查缉 D.传唤
15、下列善于检验尸体的表述正确的是()。(ABCD)
A.不得在公众场合进行
B.解剖尸体需征得其家属的同意
C、解剖未知名尸体应当报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
D.检验完成后,应当通知死者家属在十日内办理丧葬事宜
16、检验、鉴定机构应当在约定或者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检验、鉴定,并出具局面检验、鉴定报告,由()。(AD)
A.检验、鉴定人签名
B.当事人签名
C.加盖事故处理专用章
D.加盖检验、鉴定机构印章
17、检验、鉴定报告应当载明的事项包括()。(ABCD)
A.委托人及委托事项
B.提交的相关材料
C.检验、鉴定的时间
D.依据和结论性意见
18、道路交通事故认定应当做到()。(ABCD)
A.程序合法、事实清楚
B.责任划分公正
C.证据确实充分
D.适用法律正确
19、下关于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正确的是()。(ABCD)
A.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B.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C.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D.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20、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车辆、道路和环
境污染等基本情况;();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名称和日期。(BCD)
A.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情况
B.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经过
C.道路交通事故证据及事故形成原因的分析
D.当事人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及责任或者意外原因
21、有()情形之一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请不予受理,并局面通知当事人。(ABCD)
A.任何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经法院受理的
B.人民检察院对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的
C.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
D.车辆在道路以外通行时发生的事故
22、参加损害赔偿调解的人员包括()。(ABD)
A.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及其代理人
B.道路交通事故车辆所有人或者管理人
C.道路交通事故车辆所投保的保险公司有关人员
D.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参加的其他人员
23、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下列规定日期开始调解()。(ABCD)
A.造成人员死亡的,从规定的办理丧葬事宜时间结束之日起
B.造成人员受伤的,从治疗终结之日起
C.因伤致残的,从定残之日起
D.造成财产损失的,从确定损失之日起
24、处理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的外国人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BD)
A.该外国人不同意检验、鉴定车辆的,不强行检验、鉴定。
B.该外国人不同意接受调查谈话的,记录在案
C.任何情况下,不得扣留其机动车驾驶证
D.交通警察认为应当给予该外国人暂扣或者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处罚的,可以扣留其机动车驾驶证。
25、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的外国人发生死亡事故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将有关情况迅速通报()。(AD)
A.省级人民政府外事部门
B.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C.省级人民政府宣传部门
D.该外国人所属国家的驻华使领馆
26、应当适用一般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有(A、B、C)。
A.造成人员死亡、重伤的。
B.造成交通事故逃逸的
C.造成人员轻伤的
D.财产损失2000元,当事人对事实无争议
27、道路交通事故认定应当做到(A、B、C、D、E)。
A、程序合法 B、事实清楚 C、证据确实充分
D、适用法律正确 E、责任划分公正
28、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道路交通事故,应当遵循(A、C、D、E)原则。
A、公正 B、公平 C、公开 D、便民 E、效率
29、交通警察到达事故现场后,应当立即进行的工作有(A、B、D、E)
A、划定警戒区域 B、组织抢救伤员
C、固定、提取或者保全现场证据 D、查找当事人、证人
E、控制肇事嫌疑人
30、有下列哪些情形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终止调解(A、A、在调解期间有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
B、一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调解的
C、一方当事人调解过程中退出调解的
31、道路交通事故对当事人的责任认定原则是(A、B、C、D)。
A、依法定责原则 B、以事实为依据原则
C、分析因果关系原则 D、全面分析、综合评断原则
、C)。
B
32、按照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可将交通事故分为( B、C、D )。
A.轻微事故 B.财产损失事故
C.人员受伤事故 D.人员死亡事故
33、交通警察勘查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时,记录现场情况和物证的手段包括(A、B、C、D)等。
A. 拍摄现场照片 B. 绘制现场图
C. 提取痕迹、物证 D.制作现场勘查笔录
34、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送达交通事故处理法律文书所采用的方式有(A、B、C、D、E)
A、直接送达 B、留置送达 C、委托送达
D、邮寄送达 E、公告送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