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利平
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3年第9期
济源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张利平
一、实验室现状
济源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实验室面积1 200 余m2,先后配备了气质联用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液相色谱仪等国内外先进检测仪器和前处理设备110 余台(件)价值500 余万元。2006 年,先后通过了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计量认证和河南省农业厅的机构认可,是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认定定点检测机构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定点检测机构,是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的承担单位。
二、存在问题
(一)检测人员不足
济源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每年承担河南省的例行监测任务以及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认定和产品认证检测工作,具有48 项参数、67种无公害农产品的检测资格,但检测人员只有5 人,不能满足实验需要。
(二)实验室管理不到位
尽管济源农产品质检中心成立以来一直在规范、完善、提高,但在仪器设备维护上存在不足。由于仪器多、人员少,仪器很少定期维护,只是使用前对仪器进行维护、修理,这样会减少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规定的一些制度执行的不好。
三、加强质检体系实验室建设的建议
(一)进行实验室信息化管理
实验室检测系统还未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无法全面、快速、准确地掌控实验进度、人员管理等实验室短信息;人员和任务分配过程复杂;检验流转卡、原始记录、检测报告等信息需要重复录入,而且查询不方便;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查询、维修、校准、各种标准文本的发放、查询等管理手续繁琐;检测流转卡、原始记录、检验报告等都由人工处理,虽然每个实验室和每个检测人员都配备了电脑,但每台电脑都是独立使用,没有很好地实现资源共享。因此,实现检测工作的计算机化、网络化管理和检测数据的自动采集,是确保检测数据的公正性、科学性和准确性,确保检测报告的规范性和权威性,确保检验工作的高效率和服务的及时性。
(二)增加财政资金投入
济源本身既是地级市也是县级市,承担了地县两级的所有任务,但目前实验室仪器设备却只是比县级市好,甚至在液相色谱和原子吸收上还逊色于一些县级市。此外,由于农业部对于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检测参数连年增加,目前的检测设备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工作,需要新增添仪器设备。
(三)加快人才引进和技术培训实验室工作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工作任务繁重,但目前济源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检测人员仅有5 人,并且人员素质参差不奇,因此有必要引进一
批具有一定检测方面素养的人才,增强检测技术骨干,壮大检测人员队伍。此外,对原有检测人员进行检测技术培训和实验室管理方面的培训,以适应当前农产品质量实验室检测工作的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