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脚连续向前跳》教学设计(水平一)
作者:邹美菊 许战光
来源:《体育教学》2009年第02期
一、课的构思
本课是刚升入二年级的小朋友,孩子的好动、好奇、好仿、好胜,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感兴趣,对通俗上口的东西记得陕,对表扬鼓励的话乐意听,对新颖有趣的活动愿意参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生理和心理特征,通过“故事”、“情境”、“唱游”的形式对教材进行处理和再创造,使学生在身心处于负荷较宽松、欢快的氛围中,接受体育的启蒙教育,使之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承受力,促进身心正常发育。
二、教材处理
在本课教学中,我将教材与动物的动作联系起来,通过“模仿”、“森林赛跑”,“动物爬行”、“动物跳跃、”“动物走”、“森林运动会”等多种形式施教。 将教材与“童话故事”联系起来,组织学生在故事的情节中练习,提高练习兴趣,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在本课教学中,我利用儿童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根据故事的情节,逐步引导学生感知动作,使学生在认知过程中,通过场景的布置,音乐渲染的配合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由单纯的机械模仿到学会掌握前脚掌用力蹬地的技能。同时通过启发谈话,语言和思维的训练,使学生懂得谦虚使人进步、骄做使人落后的哲理,从而加深对故事内涵的理解。 将教材与学生边唱、边做的游戏,集体舞蹈或小群体(几个人)的协调动作联系起来,在练习中实施美育,促进学生情感交流和人际关系的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