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双脚连续向前跳的教学设计

来源:一二三四网


双脚连续向前跳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为了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参照《全日制培智学校教师教学用书》双脚连续向前跳。本节课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反复的游戏中学习技能。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共有12名学生。其中有四名唐氏综合症儿童,在这4名儿童中有一名运动及协调能力较好,2名儿童的运动及协调能力一般,一名唐氏儿童运动及协调能力较差;有一名侏儒儿童,因身高矮小,走路时脚踝内旋,走路不便,其运动能力差,不能跳跃,可以走路,但是走不稳。一名自闭症儿童,这名儿童不能较好的听从指令,其运动及协调能力一般;六名儿童为智障儿童,一名儿童右上肢有残疾,影响其运动能力,一名儿童因智商较低,很难理解指令,运动能力较差,剩余四名儿童运动能力一般。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习双脚连续向前跳的动作。

2、技能目标:发展学生下肢力量及弹跳能力,培养学生动作协调性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思想品质,发展想象力和模仿能力,培养学

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生初步学习双脚连续向前跳的动作。

2.

展学生下肢力量及弹跳能力,培养学生动作协调性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发展想象力和模仿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五、教学方法

在教法上,采用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的方法。在教学时,以情景导入,使学生在情境中反复练习跳的动作。

在学法上,本课采用语言激励法、游戏法、练习法等进行学习。同时,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对动作的反复练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六、教学准备

泡沫垫(3个),大号圈(4个),音乐《两只老虎》、《青蛙找家》的伴奏、《快乐哆来咪》的伴奏

七、教学过程

(一)课的开始(2分钟)

(1)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

(3)安排见习生

(4)宣布本节课所讲内容及要求

(二)准备部分(8分钟)

1.学生围绕教室走几圈。

2.指令练习(稍息、立正、报数)

3.律动《两只老虎》。一边律动,一边播放《两只老虎》的音乐。

(三)基本部分

1.青蛙跳荷叶(10分钟)

动作要求:双腿屈膝,双脚用力蹬地,向前腾空跳起,轻轻落地,双腿屈膝,缓冲身体。

情节:今天我们学习青蛙跳荷叶,青蛙是怎样跳的呀?教师播放视频《青蛙跳荷叶》的动画,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青蛙吧。

教师演示青蛙跳荷叶(用泡沫垫做荷叶),在教师演示完以后,学生练习。教师在学生练习跳荷叶以后,播放《青蛙找家》的伴奏,让小青蛙们下池塘跳一跳。

3. 小兔子采果子(15分钟)

(1)教师模仿小兔子跳,导入小兔子采果子的动画。学生观看动画。

要求:学生模仿小兔子跳,双脚屈膝,双脚用力蹬地,向前腾空跳起,轻轻落入圆圈中,从第一个圈跳进第二个圈,再跳进第三个圈。走到大树前,把苹果摘下来,按原路返回,把苹果放进规定的盒子里。在小兔子摘苹果的过程中,教师边播放音乐,边让学生进行活动。

4.收拾器材

(四)结束部分(1分钟

1.集合 2.解散

运动/保健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授课年级:一年级

授课内容:双脚连续向前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