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企业全面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来源:一二三四网
Enterprise Management | 企业管理企业全面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实施精细化管理对于提高工作标准,量化工作任务,严格工作考核具有重要作用。对于老矿井而言,只有加强内部精细化管理,深挖企业内潜,才能实现降本增效,提升发展活力,让“老树发新芽” 文/靳 锋 张升壹 狄玉维

为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提升发展空间,自2017年以来,山东能源新矿集团鄂庄煤矿在各个发展环节积极推广实施精细化管理,极大地促进了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效益的提升,企业发展不断向好,摘掉了连续5年亏损的帽子,提前完成“三年三步走”(2016年减亏,2017年止亏,2018年盈利)的发展目标。一、构建全面精细化管理体系的背景鄂庄煤矿属老矿井,开采年限已近40年,井深巷远,生产环节复杂,煤层薄,地质构造多,新面工作周期短,经常搬家撤面,开采成本相对较高。企业人员多,人吨效率相对较低。2011年底,煤炭经济形势开始下滑,企业经营形势不断恶化,煤炭价格呈现断崖式下跌,连续五年大幅度亏损,2016年亏损更是达到10662万元。作为一次能源生产企业,在无法改变市场的情况下,企业只能面对现实,通过加强内部精细化管理,深挖企业内潜,实现节支降耗,降低成本,提升企业活力,让“老树发新芽”。二、全面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实施1. 积极推进 “行为”“环境”精细化管理,现场安全环境面貌大幅提升鄂庄煤矿坚持以生产系统完善可靠、设备状态完好高效、质量标准符合要求,以现场环境安全整洁为目标,大力推进质量标准化建设,持续改善现场作业环境,不断加强员工标准化操作管理,促进矿井静态环境和员工动态行为“双达标”,推动生产环境由安全向健康提升。一是加强基础管理精细化。首先抓源头。加强掘进工程质量管理,生产标准化掘进先行。牢固树立“严把毫米关口,打造精品工程”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理念,高标准严要求,做到“一把尺子一个标准”,把每项工作具体化。其次,抓超前。思路清晰,提前准备,周密部署,掌握工作主动权。第三,抓决策。提升决策高度,整体规划,细节微调,做到精细安排,形成链式闭合,保证各项工作的完成质量。重点工程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担子。第四,抓管理。坚持“不靠投入靠管理”的理念,注重细节,提高标准,做实安全质量基础工程,用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果。二是创建亮点工程精细化。坚持以“亮点工程”创建活动为载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于油脂硐室提升到“血液”“无尘”的标准进行管理,在各个采掘工作面建成自动化油脂硐室,避免油脂接触污染,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效率。在掘进工作面风动机具供风管路中安装风质过滤器、管接头保护和油杯“套袖”,有效消除供风系统中的杂质,延长掘进工作面风动机具使用寿命,提高风动器具的使用效中国煤炭工业 2019/03

21

企业管理 |Enterprise Management

率,为快速掘进创造有利条件。2. 积极实施“亲情”“严管”精细化管理,安全生产周期不断延长鄂庄煤矿始终将安全生产作为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一号工程”,牢固树立“归零”思想和“万一”观念,强化“红线”意识,严守“底线”思维,全力以赴保安全、保稳定,安全生产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一是深化隐患闭环管理。坚决把隐患当作事故来对待、把苗头当作事故来处理、把问题当作事故来追究,做到隐患排查治理思想认识到位、责任落实到位、隐患治理到位、现场监管到位“四个到位”。创新工程质量环节追责制度,施工现场发现重大安全隐患不及时处理,该施工地点后续所有工作量不支付费用。二是加强下井质量管理。对管理人员下井实行走动式“痕迹”管理,每周随机抽查2名管理人员的下井轨迹,对照“管理人员下井综合考核卡”,核实下井质量,每月进行评比筛选、奖优罚劣,下井质量不断提高。三是创新班前会监控管理模式。在工区学习室安装音视频监控系统,在调度室可随时监控查看各区队班前会召开情况,同时利用音视频信息发布功能,在调度台与各区队互动,实现信息化管理。每月评选一个最差班前会,并通报处罚,以督促区队值班人员认真开好班前会,提高班前会质量。四是抓好职工安全教育培训。持续开展安全事故案例进区队活动,由区队班子成员选取与职工工22

China Coal Industry 2019/03

作实际紧密相关的事故案例,制作成安全牌板悬挂学习室,在班前会向职工进行讲解,内容及时更新,警钟长鸣,提高职工自主保安能力。着眼于安全与‘孝爱’的情感归属,教育干部职工明白“实现安全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敬、保证安全就是对家人最大的关爱、管好安全就是对社会的积德行善”。3. 积极推动“小环节”“大系统”点面精细化管理,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大幅提升鄂庄煤矿注重系统优化提升,按照“系统越简单越可靠”的思路,不断进行系统优化,使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可靠。一是创新实施“多仓”布置。着眼于提高矿井缓冲能力,优化采区、水平煤仓,实现“多仓”布置,真正形成“一区一面一线、多仓并储”的生产格局,做到多煤种分储分运,提高煤质,精煤回收率由原来的26%提升到32%以上,主采煤层7层煤发热量达到4000大卡以上,矿井综合储煤能力由1100吨升级至4600吨以上。二是创新实施皮带“双向”运输。将104运输上原两部150KW皮带机改为一部2×160KW双向皮带机,并对系统进行技术创新,将皮带机的上层皮带与下层皮带之间距离加大,上层运矸石,下层运煤,实现皮带机上、下层同时运煤、运矸,达到双向卸料的目的,节省一部皮带、一条巷道,效益显著。三是创新实施“双泵双管”瓦斯抽放系统。在115采区安装两台移动式瓦斯抽放泵,敷设两趟φ315mm抽放管路至11503东面回风隅角,两台泵同时运转,24小时连续抽排回风隅角内瓦斯,安全保障能力大大提高。4. 积极推进创新创效精细化管理,生产组织科学有序鄂庄煤矿大力实施精细化管理,通过优化采掘工艺,提升装备科技水平,科学组织生产,提升安全高效发展水平。一是优化沿空留巷工艺。首先,加强单体切顶支护,在切顶排以里0.2m处按间距0.5m戴帽增加一排临时密集支柱,提高支护强度;其次,在切顶孔装药结构上加装双向聚能管,实现形成深部切顶爆破预裂线的目的,提高爆破效果;第三,接面刮板输送机机尾滞后在沿空留巷内,生产期间不再班班缩短接面刮板输送机,既减少环节,又解决留巷卧底煤矸运输问题。通过沿空留巷工艺优化,保证了采掘接续正常。二是创新应用690mm大截深滚筒。着眼于提高采煤机工作效率,通过对滚筒截深、叶片、齿座间距、截齿数量等多个参数进行改进,将原来使用的截深630mm滚筒更换为截深为690mm滚筒,在不增加施工工序、保证设备稳定的情况下,每循环增加15%产量,可以大幅减少职工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三是创新应用挖掘式装载机。6704掘进工作面成功应用矿用挖掘式装载机替代绳式耙装机,实现炮掘工作面“三突破一提高”:效率突破,工序减少,消耗降低,减少集中移机等工序,每月减少锚杆60根,实现薄煤层炮掘工作面单进230米;质量突破,增加空间Enterprise Management | 企业管理有效使用率,迎头煤矸彻底出净;煤质突破,装载机溜子高于铲板,进溜子积水量大大减少,降低了煤矸含水率。5. 强化设备精细管理,确保设备运行质量完好高效为应对市场下行压力,破解老矿井发展难题,提升发展空间,自2017年以来,山东能源新矿集团鄂庄煤矿在各个发展环节积极推广实施精细化管理,极大地促进了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效益的提升,企业发展不断向好,摘掉了连续5年亏损的帽子,提前完成“三年三步走”的发展目标。鄂庄煤矿以设备精细管理为基础,积极推进设备“安装、使用”双保证,确保设备完好高效运行。一是实施设备档案化管理。高度重视设备检修和维护,全面实施“温控、阻控、数控”三控一分析管理制度,所有设备全部建档立卡,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全面掌握每台设备运转、使用年限等情况。二是注重设备使用管理。以实现“机电设备零隐患、矿井装备零故障”的精细化管理为目标,将设备达不到效率当作事故来对待,向设备健康要效益。严把设备安装质量关,由使用单位负责验收,倒逼安装质量,新安装的采煤工作面支架回液率一次性达到100%。三是注重设备本质安全。在设备开关停电闭锁杆上钻2~3个直径5mm的圆孔,设备需要停电时,将开关停电闭锁,停电人员上锁保护,自己管好钥匙;需要送电时,必须开锁才能送电,多人停电时重复上锁。设备停送电环节实现本质安全。6. 积极推进煤炭“增量、提质”双提升,企业效益稳步提升鄂庄煤矿以效益最大化为落脚点,通过保障生产精准接续,创新劳动组织模式,加强生产经营管理,推进煤炭“增量、提质”双提升,促进企业效益稳步提升。一是强力保障生产精准接续。牢固树立“接续失调就是失职、接续失误就是事故”的责任意识,加快工程建设,抓好矿井中长期采煤接续和开拓工程,保证矿井大系统合理,采煤小接续正常。积极推进工艺优化,创新采煤工作面支架安撤工艺,在4201大倾角工作面安装过程中,将切眼开宽至7米,单轨吊从支架后面运输,由下向上安装支架,工作面安撤速度大大提高。二是创新劳动组织模式。对实行“两班制,取消夜班”工作进行有益的研究和尝试,先后在采煤、掘进项目部试行了“两班制”和“三七”制、定量生产等更加灵活的“弹性工作制”模式,保障了职工身体健康,提高了劳动效率。三是加强生产经营管理。坚持既要满足安全生产需要,又要科学控制生产成本的原则,合理掌控“产销平衡点”,实现效益最大化。根据采场布局,按照市场需求科学组织生产,合理调控各工作面推采速度,调整各工作面劳动组织结构,配洗市场需求产品。将各项费用与专业领导收入挂钩,严格考核,为各项指标任务的完成创造有利条件。7. 加强费用精细化考核,减少不必要支出,企业资金流得到保障为减少费用支出,鄂庄煤矿把各项费用指标进行了精细的测算和核定,从分管领导到机关科室,从基层单位、班组到个人、岗位,将所有费用进行层层分解。对生产单位实行工资、奖金、材料费用全额承包,对非生产经营性单位实行费用定额承包,超罚节奖。通过精细化分解,形成了“从上到下层层包,从下到上层层保”的良好发展格局,流动资金不断回升。三、全面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通过开展全面精细化管理体系建设,鄂庄煤矿活力不断增强,整体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2017~2018年,煤炭产量均突破90万吨,比计划增加20万吨;精煤完成32万吨,比计划增加12万吨。掘进进尺完成15518米,比计划增加1218米。连续两年实现产销平衡,2017年利润实现900万元,2018年利润实现1400万元;在岗职工年人均收入实现65108元,增幅31.8%,其中采掘职工人均达到79443元,井下辅助职工人均达到51559元,地面职工人均达到40520元。 总之,从各项指标完成情况看,鄂庄煤矿在产量、销量、成本、利润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提升,特别是在职工工资方面,创造了近年来最好水平。(作者单位:山东能源新矿集团鄂庄煤矿)(责任编辑:庞永厚)中国煤炭工业 2019/03

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