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0 1 5年2月 蚪碑擎 学稚 Journal of Bengbu University Feb.201 5 Vo1.4.No.1 第4卷第1期 城市化与金融发展协调水平的测度研究 汪 艳 ,方 亮 (黄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安徽黄山245041) 摘要: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从系统协调发展角度构建城市化与金融发展综合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对城市化综合 水平与金融发展综合水平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在2000—2012年间,我国城市化与金融发展的协调度大致可分 为不协调期、基本协调期和协调期三个阶段,应该推进城市化与金融的共同发展,提升两者间的协调发展水平,以 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化;金融发展;主成分分析法;协调度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5)0l一0073—04 Gauge Research of Urbanization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Coordination Level WANG Yan ,FANG Liang (School of Economics&Management,Huangshan University,Huangshan,245041,Anhui) Abstract:By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it built level of aggregation data system between urbani— zation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atic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and meas— ured synthetic level of urbanization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It showed that coordination degree from 2000 to 20 1 2 between synthetic level of urbanization and synthetic level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which could be separated into roughly three stages:inconsistent,approximately consistent and consistent.To a- 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common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finance should be promoted,and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level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finance should be im— proved. Key words:urbanization;financial development;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coordination degree 目前对于城市化与金融发展关系的研究主要集 中在通过计量模型的方法,从短期与长期的均衡、因 1985—2001年我国城市化率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之间的关系,得出短期内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 分点,将带动8.9931%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增 加的结论。梁彭勇 等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法对中 国1986—2005年东、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与金融 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化 与金融发展的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王 果关系等角度探讨两者的相互影响,而缺乏从协调 性的视角下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动态的研究。因此, 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定 量分析新型城市化与金融发展之间的互动协调,确 定所属协调度类型。 1相关综述 近年来,城市化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受到了 楠 等采用34个城市1993—2009年的相关数据, 通过建立PVAR模型分析得出在长期金融发展是城 市化程度的Granger原因,在短期金融发展与城市 许多学者的关注。谢晶晶等 从定量角度根据 收稿日期:2014—06—29 通讯联系人 化程度互为Granger原因的结论。王娟 基于VAR 基金项目:安徽省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2011SQRW119ZD,2012SQRW148ZD)。 作者简介:汪艳(1979一),女,江西婺源人,副教授,硕士。E—mail:79641@hsu.edu.cn 74 汪艳等 城市化与金融发展协调水平的测度研究 旋转载荷矩阵。将成份得分系数矩阵0作为主因子 的系数,然后分别计算出城市化综合水平得分和金 融发展综合水平得分。 2.3协调度模型及评价类型 模型对1997—201 1年甘肃省金融发展与城市化率 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 与金融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效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 的正相关关系。 2城市化与金融发展协调度测算 2.1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协调度主要用来测度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之间 的协调状况 。城市化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协调 发展问题,协调度会在不同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特 选择国家统计局2000—2013年的统计年鉴,从 经济、人口、社会文化三个层面,多角度地构建了22 征。同时,两者协调度存在合理区间,最理想的状态 是两者整体发展保持最优,只有差距保持在一定范 围内,才有利于两者的协调。当然,某些阶段较大差 个具体指标以反映城市化的水平。由于衡量金融发 展的指标体系已经相对比较成熟,本文将结合金融 发展的特点和数据的可获得性,用14个具体指标从 距存在于两者之间也是完全可能的,但只要是在阈 值范围内,依然可确定两者为正向型发展。基于此, 利用协调度的测算方法,定义城市化与金融发展之 间的协调度为: C =( +Y)/(X +y2) (1) 金融发展规模、效率及结构三个层面上诠释金融发 展水平。 2.2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是把原来多个变量重新组合为一组 新的互相无关的少数综合变量,并尽可能多地保留 其中, 代表城市化综合水平指数,y代表金融 发展综合水平指数,C 代表城市化与金融发展的协 原来较多变量所反映的信息的一种统计分析方 法 。本文将利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对经过 标准化处理后的城市化指标数据和金融发展指标数 调度。从协调度的定义可以看出,c 的值是由 和 l,共同决定的,当 与l,均为正值且相等时,为最大 值1.414;反之,当 与y均为负值且相等时,为最 小值一1.414。其他情形则界于两者之间。根据阈 值的变化,协调度分为以下6类,如表1所示。 据进行主成分分析,首先按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提 取主因子,从而起到降维的作用。继而对初始因子 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最大法正交旋转后,得到主因子 表1协调度类型表 2.4实证分析 在城市化水平分析中选取三个主因子,累计方差贡 献率为94.95%。金融发展分析中选取两个主因 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7.67%。主成分提取结果 如表2所示。 2.4.1城市化与金融发展综合水平指数计算 为消除量纲影响,对城市化与金融发展数据作 标准化处理,再进行主成分分析,从中提取主因子。 蚌埠学院学报2015年2月 第4卷 第1期(总第19期) 75 两者的累计方差贡献率都超过88%,提取的主 因子反映了各指标所要表示的主要特征,同时也起 到了降维的作用。在对初始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方差 最大法正交旋转后,得到主因子旋转载荷矩阵。如 表3、表4所示。 表3城市化主因子旋转载荷矩阵 表4金融发展主因子旋转载荷矩阵 76 汪艳等 城市化与金融发展协调水平的测度研究 度也为正,因此城市化与金融发展相互促进,系统呈 现优化。由以上分析可知,在2000—2012年间,城 市化与金融发展协调度经历了从不协调到基本协调 通过主成分法提取公因子后,如表3所示,“人 均GDP”等指标在第一主因子上有较高载荷,说明 第一主因子基本反映了这些指标的信息;而第二主 因子主要反映了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的基本信 息;第三主因子则是“城镇人口增长率”“城镇登记 失业率”这两个指标的综合反映。将主因子旋转载 荷矩阵中的数据除以主因子相对应的特征值,开平 方根可得到主因子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 J,就 可以计算得出各主因子的值。同时,以各主因子的 再到协调,以及协调度差到协调度越来越高的逐步 优化的过程。 3城市化与金融协调发展对策 充分利用城市化与金融发展互动性。一方面, 要以中心城市为战略基点,合理拉大城市发展规模, 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计算综合水平得分。 F:(75.043×F1+12.994×F2+6.915×F3)/ (75.043+12.994+6.915) (2) 其中,F为城市化综合水平得分;F 、F2、F,分 别为各主因子得分,系数分别为各主因子权重。 如表4所示,“金融产业产值”等指标在第一主 因子上的载荷较高,因此第一主因子主要是这些指 标的综合反映;而第二主因子则是“金融中介效 率”、“保费收入占GDP比重”的综合反映。 F=(73.067×Fl+14.601 x F2)/(73.067+ 14.601) (3) 其中,F为金融发展综合水平得分;F 、F:分别 为各主因子得分,系数分别为各主因子权重。 2.4.2城市化与金融发展协调度时序特征 通过公式2和3计算出城市化与金融发展综合 水平得分后,即可依据公式1协调度模型得出历年 城市化与金融发展的协调度(见图1)。 8 6 4 辎2 0 —2 —4 -6 年份 图1城市化、金融发展综合水平与协调度 从协调度的类型来看,自2000年开始,城市化 与金融发展的协调度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00— 2005年城市化综合水平与金融发展综合水平都为 负,协调度为负,表明此期间协调系统处于衰弱阶 段,两者协调关系差,为极不协调。而在2005— 2006年这两年内,城市化综合水平开始提升并高于 金融发展综合水平,但是两者的协调度仍然为负,为 不协调。2007年为基本协调时期,城市化综合水平 为正,金融发展综合水平为负。2008—2012年为协 调期,城市化与金融发展综合水平都为正,两者协调 促进城市的全面发展,加速城市化步伐,大幅度跃升 城市化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强有力地拉动金融 发展 J。另一方面,要重在现代金融体系和制度建 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以金融组织体系和发展模 式、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调控和监管方式的不断创 新来提高金融体系的发展效率,从而推动金融发展 规模、结构及效率的全面升级,更好地支持、推动新 型城市化的进程。 立足低碳模式,寻求金融业发展创新。低碳经 济发展模式已成为趋势,金融机构对城市化的支持 必须响应低碳模式,要有环境意识,明确自身作为融 资机构的社会责任来设计、创新相应的金融工具,建 立相应的“绿色”资本市场,对能构成低碳产业链上 的各“亲环境型”企业开绿灯,并提供相应的资金支 持。 参考文献: [1]谢晶晶,罗乐勤.城市化对投资和消费需求的拉动效应 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4(3):12—15. [2]梁彭勇,梁平,任思慧.中国金融发展与城市化关系的 区域差异[J].上海金融,2008(2):14—17. [3]王楠,张晓峒.基于PVAR模型的金融数字化资源与城 市化进程的关联性研究[J].情报科学,2011(10):1518 —1523. [4]王娟,呼文博.甘肃省金融发展与城镇化发展关系的实 证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69—71. [5]夏惠芬.主成分分析法在公司经济效率中的应用[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14):21—23. [6]张竟竟,陈正江,杨德刚.城乡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及 应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5—11. [7]陈诚,张勇,聂磊.环境污染、幸福指数和患病人数比例 之间的关系研究——基于动力学和统计学的模型研究 [EB/OL].[2014—05—11].http://www.doein.eom/p 一772394356.htm1. [8]吴旭晓.后发地区金融发展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研 究——以河南省为例[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2013(2):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