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篮球的传接球技术应用及训练方法

来源:一二三四网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年05月上SPORTSANDTRAINING竞技与训练浅析篮球的传接球技术应用及训练方法阴甘海平渊浙江省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浙江衢州324000冤

摘要院传接球作为篮球运动中最基本的基础动作袁是篮球运动进攻的最有效配合方式袁也是进攻中使用最多的手段遥在当代篮球越来越讲究团队化的环境下袁传接球的技术应用以及针对其训练方法的设计成了必不可少的研究方向遥传接球作为一种有效串联队友的枢纽袁更需要细致的研究其技术特点和方式以及针对如何改进传接球的技术遥本文通过对传接球的技术应用及训练方法的相关文献对传接球技术应用及训练方法进行阐述袁为今后研究传接球的技术应用及训练方法提供理论基础遥

关键词院篮球运动传接球训练方法中图分类号院G8081尧引言

篮球的传接球技术是其运动中最基础袁最基本袁也是最重要的技能袁它是有目标地处理篮球比赛进攻球员之间的一种方法袁是连接各进攻球员进攻的枢纽遥它是球员在每一个比赛的组织进攻的重要方式袁是一个具体的实现方式的技巧与策略合作遥它是建议安排攻击战术的根底袁是球队制胜的必备要素和制胜之道遥在日益对抗激烈的篮球比赛中袁防守能力不断提高的前提下袁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袁传球球员需要的技术和战术素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遥提高球员技术和战术素养的传球可谓当务之急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尧专家访谈法尧逻辑剖析法对传接球技术进行剖析袁为中学生的篮球传接球技术提高做铺垫遥

2尧篮球传接球技术的理论内涵

渊1冤传球的概念院篮球传球技术袁主要包括双手胸前传球袁单手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8902-渊2019冤-05-245-2-SY

④双手头上传球院我们经常看到在篮球比赛中抢到篮板球的队员用这种方式将球传给位于远处前场处于有利位置的队友遥双手头上传球可以越过防守队员袁并且可以传得很远遥

双手从球的

两侧面持球(手指尖朝上)袁置于头顶袁肘部微屈袁向传球方向跨一步的同时手腕向后转袁球移至脑后袁将球向前抛出袁手腕向下转发力遥(同时要做好随球动作)曰

⑤单手肩上传球院单手肩上传球是篮球中常用的中远距离传球方法遥单手肩上传球袁用力大袁球飞行速度快袁利于抢到篮板球后迅速组织快攻遥其动作要领是单手持球的后下方袁利用蹬地扭腰尧转肩动作袁向前甩臂尧扣碗将球传出遥

渊2冤接球的概念院目前接球方式一般为双手接球院两眼注视来

球袁手指自然分开袁两拇指相对八字形袁两手成半圆形渊球形冤遥来球前袁主动伸臂迎球袁肩臂腕指放松遥接球时袁指端先触球袁同时两臂随球后引缓冲来球力量袁并做好衔接下一动作的准备姿势遥动作要点院主动迎伸袁触球后引遥接球一般分为正面双手接球和背对篮筐接球遥正面双手接球一般为外线倒球袁防守压力小袁故只需做反跑即可轻松接球遥而背对篮筐接球的关键在于接球前的要位遥要位时队员不要在原地等着接球袁而要根据球和防守队员的位置袁不断地运用各种碎步结合转身要位遥

2.2尧篮球传接球技术的作用

传接球技术是篮球运动中所有技术中最基础尧最基本的技能袁是一场比赛中实施战术以及加强比赛的流畅度的重要手段遥在比赛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和独特的效果,一方面可以提高对球的运行速度以及全体队员进攻的流畅度遥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比赛的观赏性袁加强竞争意识袁还能破解对方防守袁构成部分进攻优势袁可以全场压着带着对方的节奏袁使对手有劲使不出遥篮球传接球技术不仅是对篮球这个项目的淋漓尽致地诠释袁也是对运动流畅性袁唯美健康的极大体现遥篮球传接球技术是篮球项目不可替代的独一无二的野丝绸之路冶袁没有什么技术能替代这个串联整个团队的技能袁无兄弟袁不篮球袁恰恰是团队篮球的最好体现遥

3尧篮球传接球的技术训练方法

笔者通过在学校教学期间对学生的教学袁经过系统整理制定了以下几个训练院

肩上传球袁单手侧传球袁行进间传球的技术遥传球技术是篮球的基本技术袁篮球是一项团队项目袁练习传球技术是非常重要的遥

用何种方式传球取决于实际情况遥常用的传球方式有以下几种院

①双手胸前传接球院双手胸前传球是最基本最常用的篮球传球技术遥一般在中尧近距离运动双手胸前传球遥双手胸前传球是传球技术的基础袁具有准确性高尧容易控制尧便于变化的特点遥其动作方法是持球时袁两手五指自然分开袁拇指形成八字形袁用指根以上部位握球的侧后方袁手心空出袁两肘自然弯曲于体侧袁将球置于胸前遥肩尧臂尧腕部肌肉放松袁两眼注视传球目标袁身体保持基本站位姿势遥传球时袁后腿蹬地袁身体重心向前移动袁同时两臂前伸袁手腕由下向上翻转袁同时拇指用力向下压袁食指尧中指用力弹拨袁将球传出遥出球后手心和拇指向下袁其余手指向前曰

②双手击地传球院击地传球通常用来将球从防守队友张开的手臂下传出遥双手击地传球的技术要领与上面讲到的从胸前传球一样袁只是球传出时手指向下有力袁使球碰地板反弹后袁到达接球队友的腰部位置曰

③低手传球院低手传球是一种近距离的传球袁通常用于将球传递给离自己较近的队友院用手指托住球的下半部袁伸臂出球时袁向传球方向迈一步袁做随球动作时固定手腕袁也将球传向接球队友的腰部位置曰

245竞技与训练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年05月上SPORTSANDTRAINING3.1尧发力与消力

第一节课上篮球课袁发现学生们的传接球技术非常粗糙袁于是重点对他们采用发力消力的教学讲解与示范袁通过脚蹬地袁重心的起伏来完成教学遥主要练习学生各种位置和方向的传接球袁保证力量的恰当性袁对于传球员而言袁最佳力度是接球球员不用消力便可以直接运球或者进攻袁对于接球球员而言袁需要第一时间化解传球的力量直接转化为运球或者进攻的动作遥经过一节课的练习袁学生能够熟练的通过重心移动来控制发力与消力了遥

3.2尧传接球位置

在掌握了发力消力袁确保传接球质量后袁给他们制定了更加严格的目标袁就是传接球的位置遥首先确定最佳的传接球位置是齐胸传接球袁也就是传球者把队友的胸口高度作为传球目标点袁保证队友举起手能够顺利接到传球而不需要调整动作就可以选择进攻遥当时训练时强调传球路线平实袁不需要弧线袁学生在经历了频繁掉球袁反应接球难后袁渐渐的在融入发力消力之后袁初步掌握了传接球位置的准确度遥

3.3尧击地传球训练

此训练是看到队中的后卫资质还不错袁又爱玩飘逸球袁于是为了增加比赛的观赏性与传球的飘逸性袁对其进行专门的指导遥击地球传接球是在当有防守球员卡在持球球员和要球球员之间的情况下袁应该选择防守球员的身前身后作为击地点袁以避免被抢断袁长距离的击地传球把与要球球员的距离之间的三分之二点作为击地点袁保证要球球员可以齐胸传球遥在进行常规的击地球训练之后袁增加了难度袁行进间击地传球和不看人传球遥由于对其有强烈的爱好与吸引力袁学生们掌握的非常好遥

4尧篮球传接球的战术训练方法设计

传接球训练的最佳效果是传接球之间力量上恰到好处袁接球球员不需要调整动作就可以直接开始运球快速进攻或者继续传球袁不会导致任何推进速度的凝滞曰而传接球的最佳线路是尽可能减少失误为准袁这将在团队分组对抗中得到验证袁也是经验的积累才可以完成提高的技巧遥在训练队为了提高全员的整合性与战术素养袁设计了以下几个训练方法遥

4.1尧快攻中路分球两侧的训练

快攻推进球员大多选择中路持球推进袁左右两名无球球员下底袁三人组快攻训练遥在训练时要求中间的球员为控球后卫袁呈漏斗状的三角形袁当时训练一开始成功率不高袁两边球员有意的在等中间球员袁传球连贯性不足袁问题出在中间球员与两边球员几乎成直线遥在经过我的多次练习与指导袁控球后卫留在后面跑袁两侧球员侧身跑练习袁可以初步的进行这项简单的战术袁但实际比赛中成功率与使用率均不高袁有待加强遥

4.2尧快攻中左右路传球训练

两名球员分为左右路推进的快攻传接球训练遥因为看到快攻中路分球两侧的训练对于初中生来说运用实践比赛有所难度袁因此就制定了较为简单的快攻中左右路传球训练遥由于之前学过侧身跑袁因此行进间传球难不倒他们袁但是在控制两人距离与传球点

246的问题上还是不够失恋袁成功率不过一半袁在确定传球点在身前一米处之后袁距离控制在5m袁效果大大增强遥之后进行自由距离训练袁效果也不错袁此战术非常成功遥

4.3尧持球球员下底左右侧无球球员稍后的传接球训练持球推进球员带球中路快速靠近篮筐牵制袁左右路无球球员顺势推进完成进攻之间的传接球训练遥由于发现球队中有攻击性比较强的后卫袁我就将这套稍难的战术教给他们遥此战术必须要有攻击性后卫撕破防线袁然后到篮下吸引众多防线再分给左右跟进的队友进行上篮以及投篮的训练遥在传接球的环节上袁出现了默契程度不够的问题袁因为事先不知道传给哪位球员袁在增加了注意力与熟练程度后袁这套战术运用的炉火纯青袁而且在比赛中也运用的很多袁成功率也很高遥

5尧结论与建议5.1中的渊纽1冤尧带篮结论

袁球是的实行传球战与术接的球方基本要式素多曰

种多样袁传接球技术是篮球进攻练袁全方渊2冤针位的对改出变现的其对传篮接球球的理问题解袁对其与运用进遥

行技术尧战术尧心理的训5.2制定渊行1冤尧之要建有效从议

思的想战上术对曰

篮球的传接球技术给予充分重视袁要针对其的手渊脚2冤袁加强并且运动员鼓励他基们本在功比的赛训练中也要强大有,不尤擅其长是手注脚重的运动员进攻尝不试擅袁长提高传渊球3冤的现应代篮变能球力比袁赛鼓励是双传方球方激烈式的对多样抗与遥合比理化赛它曰

技术袁也比坚强的毅力袁不仅需要球员有优秀的技不战比单术水纯平的袁基还要本

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遥在平时的训练中,要以体系训练为主袁在加强个体自身技术的基础上加强队员之间的默契袁加强相互对抗的实践训练袁注重毅力品质的锻炼袁完善偷懒不努力的作风袁还要进行培养队员的心理素质训练遥

参考文献院

[1]冯秋明.篮球传接球教术教学与训练法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2).

[2]苏和.浅谈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的教学方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

[3]郭永东.欧洲篮球的飞跃与中国篮球的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

[4]刘玉林.现代篮球运动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12).

[5]杨静.培养高校学生篮球传接球意识的实用策略探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23.

[6]郭永波.现代篮球训练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袁2005(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