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练习题 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一) ( 5 分钟) 655= 9063= 8704= 7165= 806= 7833= 8042= 1488= 2467= 7505= 1033= 1233= 1449= 973= 3525= 2964= 8602=
2209=
1535=
3576=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二) 642= 1288= 4462= 9119= 4057= 768= 3254= 1554= 7186= 3508= 8716= 2209= 6184= 6545= 6228= 4513= 9006=
6776=
1927=
1204=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三) 755= 4253= 6155= 8745= 7408= 506= 2019= 1214= 3755= 3923= 6388= 6273= 4415= 4123= 6244= 2604= 3755=
606=
4685=
3576=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四) 5103=
1942=
5166=
1002=
第1页/共8页
1 / 8
除数是一位数
5 分钟)
5 分钟)
5 分钟)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练习题
438= 7053= 3525= 973=
1255= 9213= 4293= 874=
4154= 8745= 5248= 4123=
4536= 8703= 5947= 5128=
(5 分钟)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五)
1033= 4446= 1214= 6453= 9667= 7288= 3157= 7206= 9196= 884= 7569= 2543= 7288= 835= 9196= 4964= 3087=
4275=
988=
2696=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六)
192= 4328= 3685= 4513= 8042= 9419= 1572= 8735= 3153= 453= 8264= 6543= 8006= 987= 2677= 7164= 8255=
1322=
2856=
2673=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七)
673= 4348= 3752= 5676= 5694= 4987= 1972= 9745= 4838= 3202= 4082= 8906= 482= 3685= 7086= 9804= 6924=
7969=
1484=
5003=
第2页/共8页
2 / 8
5 分钟)
5 分钟)
(
(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练习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 (八)
(5 分 )
524= 4978= 5165= 9374= 4869=
1479= 3483= 4905= 2847= 968=
9605= 4864= 8733= 1374= 4804=
3475= 3963= 5073= 7185= 1285=
有余数除法
1、除法算式 132=
一、填空 :
6⋯⋯1中 13 是(),2 是(),6 是(),
1 是()。
2、在 □7中,假如有余数,余数最大是() 3、 49 里面最多有()个
9,余数是() 。
()要比()小。
。
,最小是()。
4、在 算有余数的除法 ,
5、在一个余数是 8 的除法算式中,除数最小是()
9。
6、 8 的 5 倍里最多有()个
7、 □里最大能填几?
□4< 378 □<7054>8□
□6< 399 □<6548>5□
8、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 ()。
9、 □8= 5⋯⋯ △,当 △ 最大 , □ 是()。 10、 19 根小棒能够 ()个正方形, 剩()根。 二、判断:( 的在括号里面画
“○”, 的画 “●”)
()
1、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不可以比除数大。
第3页/共8页
3 / 8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练习题
2、 49 除以 8,商 5 余 9。()
3、 487 和 609 的商同样,余数也同样。 () 4、 将一些糖果均匀分
8 个小朋友,每人分到
9 ,
剩 9 。()
5、一只 35 元的玩具熊能够 三、直接写答案: 216= 385=
_ ⋯⋯ _ 194= _ ⋯⋯ _ 527= _ ⋯⋯ _ 439=
7 8 元的小汽 。()
_ ⋯⋯ _ 679= _ ⋯⋯ _ 718= _ ⋯⋯ _ 253=
1 要 算)
_⋯⋯ _ _⋯⋯ _ _⋯⋯ _
172=
四、 算以下各 : (每行的最后
279= 607= 588=
496+ 317=
709= 295= 346=
618-239=
五、列式 算:
1、被除数是 57,除数是 7,商几余几? 2、 39 里面有几个 6, 余几? 3、除数是 9,被除数是 六、开放 : () 9=8⋯⋯ ()
62,商是几?余数是几?
要使余数最小,被除数是()
。算式:﹍﹍﹍﹍﹍﹍﹍﹍﹍
﹍
要使余数最大,被除数是()
。算式:﹍﹍﹍﹍﹍﹍﹍﹍﹍
﹍
第4页/共8页
4 / 8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练习题
七、找规律 A 、2、 4、()、 8、()、()、 14、16 B、1、5、9、13、()、()、 25
C、1、4、7、()、()、 16、()
D 、用 36 米长的绳索,做 8 条彩带,每条长()米。剩()
米。
八、用数学:
1、曾老师在部署教室, 把 36 条彩带挂在教室, 每几条一组?
可供选择的方案以下所示:
( 1)每 3 条一组( 2)每 4 条一组( 3)每 5 条一组 ( 4)每 6 条一组( 5)每 7 条一组( 6)每 8 条一组 ( 7)每 9 条一组
正好分完的方案:______还有节余的方案:____ ___
你还知道的正好分完方案有:_______。 2、食堂买来 40 袋面粉。假如每日吃
6 袋,能够吃几日?还
剩几袋?假如每日吃
7 袋呢?
4 条,剩下多少条金鱼?
3、小刚买来 20 条金鱼,送给小明 小刚把剩下的均匀放在
3 个鱼缸,每个鱼缸放多少条金鱼?
还剩多少条?
4、一本书共 86 页,小丽看了 30 页,节余的每日看
7 页,
还需要看几日?
5、__________,均匀分给
6 个小朋友,每个小
第5页/共8页
5 / 8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练习题
朋友分得几 , 剩几 ?( 充条件,并解答出来)
6、有 32 本 ,最少取出几本后就能够均匀分 5 个小朋友?
有余数的除法
1.直接写出得数。
78= 347= 749= 486=
233= 176= 549= 192=
245=
637=
829=
778=
2.填空。
(1)() 8= 56() 7= 7
365= () ⋯⋯ () 3()= 2481()= 9 409= () ⋯⋯ () 61()=
8⋯⋯5
255=
45()
( 2)在除法中,余数 比除数() 。一个数除以 4,商是 9,余数可能是() 。
3.下边的 算 ?把不 的更正 来。 4.列 式 算下边各 。 567= 607= 709= 358= 529= 466= 5.列式 算。
( 1)把 34 均匀分红 7 份,每份是多少? 余几? ( 2)73 除以 8,商是几余几?
( 3)9 除一个数,商是 4,余数是 3, 个数是几? ( 4)63 是 7 几倍?
第6页/共8页
6 / 8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练习题
6.应用题。
( 1)姐姐买来一束花,有 11 枝,每 5 枝插入一个花瓶里,可插几瓶?还剩几枝?
( 2)妈妈买了 21 米花布,每 4 米做一个窗帘,可做几个窗帘?
余几米布?
( 3)老师将 15 个香蕉均匀分给 4 个同学,每人分几个?还剩
几个?
照本宣科是一种传统的教课方式 ,在我国有悠长的历史。 但跟着素质教育的展开 ,照本宣科被作为一种僵化的、 阻挡学生能力发展的教课方式 ,逐渐为人们所摒弃 ;而另一方面 ,老师们又
为提升学生的语文修养呕心沥血。其实 ,只需应用适当 , “照本宣科 ”与提升学生素质其实不矛盾。相反 ,它正是提升学生语文水
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与现在 “教师 ”一称最靠近的 “老师 ”观点,最早也要追忆至宋元期间。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 “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 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期间小
学教师被称为 “老师 ”有案可稽。清朝称主考官也为 “老师 ”,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 “教师 ”或 “教习 ”。可见, “教师 ” 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现在领会, “教师 ”的含义比之 “老师 ”
一说,拥有资历和学问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异。 辛亥革命后,
教师与其余官员同样依法律委任,故又称
“教师 ”为 “教员 ”。
(4)王老师买来一条绳索,长
20 米,剪下 5 米维修球网,
第7页/共8页
7 / 8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练习题
剩下多少米?剩下的每
2 米做一根跳 ,能够做几根跳 ?
剩多少米?
我国古代的 人 ,从上学之日起 ,就日 不 ,一般在几年内就能 几千个 字 ,熟 几百篇文章 ,写出的 文也是咬文嚼字 ,琅琅上口 ,成 腹 的文人。 什么在 代化教课
的今日 ,我 念了十几年 的高中 生甚至大学生 ,竟提起作文就 疼 ,写不出像 的文章呢 ? 叔湘先生早在 1978 年就尖 地提出 : “中小学 文教课成效差 ,中学 文 生 文
水平低 , ⋯⋯十几年上 数是
9160 , 文是 2749
,恰巧是 30%,十年的 ,二千七百多 ,用来学本国 文,倒是大部分不 关 , 非咄咄怪事 ! ” 根究底 ,其主要原由就是腹中无物。 特 是写 文 ,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 文的 “三因素 ”是 点、 据、 ,也通 文的基本 构 :提出 ―― 剖析 ―― 解决 ,但真实 起笔来就犯 了。知道 “是 ”,就是 不出 “ 什么 ”。根来源因
是无 “米”下 “ ”。于是便打开作文集 之 的 大段抄起来,
抄人家的名言警语 ,抄人家的案例 ,不参照作文 就很 写出像 的文章。因此 , 乏、内容空洞、一模一样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 个 ,不可以 在布局 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 ,必 到 “死 硬背 ”的重要性 , 学生 累足 的 “米 ”。
第8页/共8页
8 /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