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参加对象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学校教师、“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学校教师、具备“班班通”教学设施的其他学校教师.
二、活动学科设置
1.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学校教师:小学数学;
2。 “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学校教师:小学语文、初中地理;
3。 具备“班班通”教学设施的其他学校教师:小学音乐、初中英语。
三、活动形式
1.“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学校教师:现场说课; 2.“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学校教师和具备“班班通\"教学设施的其他学校教师:微课。
四、活动具体要求
根据活动形式的不同制定具体的活动要求. (一)现场说课
1。各设区市、省直管县(市)在辖区内“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学校教师中进行选拔并推荐一名教师参加省级活动,要求所有“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学校均要组织教师参加。省电教馆将对教师的身份进行审查确认,没有通过审
查的教师不能参加活动。
2。参加活动的教师依据现行的课程标准和相应的教材选择一个课时内容现场向评委及观众展示.现场说课时间为15分钟。
3.其他
⑴教师自带说课用教学资源及教案纸质稿(一式六份); ⑵省级活动教师按抽签顺序依次现场说课,评委根据现场说课评分标准(见附表1)对教师进行评分。
(二)微课 1。 报名
参加活动的教师通过江西省电教馆网站“活动管理”平台报名,省电教馆根据教师在平台上的注册情况,对教师的身份进行审查确认,没有通过审查的教师不能参加。
2. 上传作品
教师在报名的同时需上传一节5—10分钟的微课视频(格式为wmv或flv)及相关课件、教学设计等(课题自定),作品上传的同时进行公示,并接受网络投票,网上作品网络投票截止时间为9月10日。未按要求上报上述材料的教师取消参加省级活动资格,且不计入组织奖的评选。
3。 活动方式
各设区市、省直管县(市)根据活动所设各学段各学科可选拔推荐1名教师参加省级活动。
参加活动的教师现场随机抽取一个课题(知识点),根据所抽取的课题(知识点)内容利用网上的资源在限定的时间内(3个小时)进行教学设计并完成微课教学课件制作,再依据制作好
的微课教学课件和教学设计,利用“班班通”设备,在10分钟之内,向评委及观众现场进行展示。
4。 其他
⑴各学科教材版本指定使用人教课标版,教材自带。全省统一命题,各学段各学科为同一课题(知识点);
⑵省级活动现场提供的设备及软件:电脑、一体机(SCT中电)、黑板,Microsoft Office 2007等;
⑶教师按抽签顺序依次进行现场展示,评委根据微课评分标准(见附表2),对教师进行评分。
⑷参加活动的教师最后得分为现场得分(占90%)和网络投票得分(占10%)之和。网络投票得分又由网上上传作品投票得分和现场投票得分两部分组成,网上上传作品投票得分和现场投票得分分别占网络投票得分的50%。
网上上传作品投票得分计算方法:计算平均每天投票教师数/参加活动教师所在设区市或县(市)教师总数的比值,比值最高的可得满分5分,其他设区市或县(市)的投票得分为各设区市或县(市)比值/全省最高比值×5分。
现场投票得分计算方法:计算现场上课教师投票教师数/参加活动教师所在设区市或县(市)教师总数的比值,比值最高的可得满分5分,其他设区市或县(市)的投票得分为各设区市或县(市)比值/全省最高比值×5分。
五、推荐评委
根据本次活动的要求,为确保活动的公平、公正、公开,各设区市、省直管县(市)需推荐相关学科评委(名额见附表3),
并填写《江西省第五届中小学教师“班班通”教学资源应用成果展示活动专家推荐审批表》(见附表4,表中所列各项均为必填项目),经所在学校和活动组织单位审核推荐后,于9月30日前报省电教馆研究部。原则上不推荐本系统的工作人员担任评委。
六、有关事项
各设区市、省直管县(市)于9月20日前完成本辖区中小学教师“班班通”教学资源应用成果展示活动的选拔推荐工作。
各设区市、县(市、区)中小学校均要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展示活动,扩大此项活动中小学校和教师的参与面,要求每个活动学科每个县区最少组织五名以上(含五名)教师参加,并做到校、县(市、区)、设区市逐级选拔。县区选拔情况纳入设区市组织奖的考核。
各设区市、县(市、区)的选拔及奖项设置可参照省级活动方式进行.各设区市、省直管县(市)开展活动前须将本辖区“班班通\"教学资源应用成果展示活动方案报省电教馆(包括所辖县(市、区)活动方案).
各设区市、省直管县(市)选拔后,将参加微课活动的教师通过“活动管理平台”进行报送,同时将《江西省第五届中小学教师“班班通”教学资源应用成果展示活动登记表(现场说课)》、《江西省第五届中小学教师“班班通”教学资源应用成果展示活动登记表(微课)》、《江西省第五届中小学教师“班班通”教学资源应用成果展示活动推荐名单》、各设区市各县区教学点参加现场说课活动情况统计表(见附表5、6、7、8)和各组织单位组织活
动工作小结(包括所辖县(市、区)活动开展情况、活动时间、参与学校数、教师数等情况)纸质文档报省电教馆。
省级活动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七、奖项设置 1。个人奖项设置
按学段分学科设一等奖3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按各设区市、省直管县(市)参加活动人数占全省参加活动人数3%的比例确定,为获奖教师颁发证书。
2.集体荣誉奖奖项设置
设设区市最佳组织奖5个,省直管县(市)最佳组织奖单独设立,有4个(含4个)以上省直管县(市)参与活动的设2个最佳组织奖;有4个以下省直管县(市)参与活动的设1个最佳组织奖;只有1个省直管县(市)参与活动的不设最佳组织奖。均由省教育厅颁发奖牌。
(1)设区市最佳组织奖的评选原则:按以下表格中四个指标记分、并由小到大排序确定最佳组织奖.
指 标 设区市获奖积分: 一等奖数×7+二等奖数×4 排 序 按积分值由大到小排序 记分 序号×0.4 设区市参与“活动”的中小学校数百分比 按百分比由大到小排序 序号×0。2 设区市参与“活动\"的中小学教师数百分比 设区市参与“活动\"符合要求县(区、市)的百分比 按百分比由大到小排序 序号×0。2 按百分比由大到小排序 序号×0.2 (2)省直管县(市)最佳组织奖的评选原则:按以下表格中三个指标记分、并由小到大排序确定最佳组织奖. 指 标 省直管县(市)获奖积分: 一等奖数×7+二等奖数×4 省直管县(市)参与“活动”的中小学校数百分比 省直管县(市)参与“活动”的中小学教师数百分比 排 序 记分 按积分值由大到小排序 序号×0。4 按百分比由大到小排序 序号×0.3 按百分比由大到小排序 序号×0。3 各地中小学学校数与中小学教师数均以《江西省中小学综合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数据为准.
未按规定进行选拔和上报材料的,将取消最佳组织奖评选资格.
联系方式:南昌市洪都北大道96号江西电教馆研究部 邮 编:330046 联 系 人:吴志强 电 话:0791-88510836 邮 箱:37406628@qq.com
附表:1.江西省第五届中小学教师“班班通”教学资源应
用成果展示活动评分标准(现场说课)
2.江西省第五届中小学教师“班班通”教学资源应用成果展示活动评分标准(微课)
3.江西省第五届中小学教师“班班通”教学资源应用成果展示活动各设区市评委推荐名额及学科分布
4.江西省第五届中小学教师“班班通”教学资源应
用成果展示活动专家推荐审批表
5.江西省第五届中小学教师“班班通”教学资源应
用成果展示活动登记表(现场说课)
6.江西省第五届中小学教师“班班通\"教学资源应用
成果展示活动登记表(微课)
7.江西省第五届中小学教师“班班通”教学资源应
用成果展示活动推荐名单
8.各设区市各县区教学点参加现场说课活动情况统
计表
附表1
江西省第五届中小学教师“班班通”教学资源应用
成果展示活动评分标准(现场说课)
授课人: 授课年级: 授课名称: 项目 权重 评 审 标 准 1. 说明本课选题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点、能力点和德育点; 15分 2。 说出教学目标的依据,目标要切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 3。 说出教学的重点、难点; 4.清楚地表达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合理 说 教 法 1。 阐述教学方法及选择的依据; 10分 2. 教学方法灵活、实用; 3. 能清楚地表述如何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1.说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 说 学 法 2. 说出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和良好习惯的安排; 10分 3. 说出如何有利于创新精神和求异思维的培养,教学过程中如何能体现师生互动; 4. 说出如何从教材特点出发,结合学生实际、渗透学法指导,操作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1. 说出课程导入、思路,讲解透彻; 10分 2.说教学主要活动,实验环节的安排与调控; 3。 简要、明确说出反馈练习的质和量,并归纳总结; 1。 说出如何将“班班通\"设施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 2。 阐述如何运用“班班通\"设施与教育资源为教学目标服务; 50分 3。说明如何运用“班班通”设施与教育资源,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策略和方法; 4. 说明教学过程中,利用“班班通”设施与教育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发挥“主导\"作用,突出“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具体方案. 1。在说课中或某个环节的设计,独具特色,效果显著; 教学特色 5分 2。运用“班班通”设施与教学资源有独具特色的主题或立意; 3。在说课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个人教学风格。 得分 总计 说 教 材 说 流 程 说 应 用 附表2
江西省第五届中小学教师“班班通”教学资源应用
成果展示活动评分标准(微课)
授课人: 授课年级: 授课名称: 权项目 重 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围绕教材的某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设计,设计10教学设计 分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包含学习导入、核心概念/知识点讲解阐述、课堂小结或反思等环节。 1。教学内容严谨,没有科学性、知识性错误; 10教学内容 分 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 1。符合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要求,并能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习的积10教学方法 分 2。 循序渐进地实施教学目标,创设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指挥、调配得当,具有驾驭课堂的应变能力; 10教学能力 分 3。结构设计完整合理,层次清楚,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 4。 基本功扎实,专业技能强,教态大方,亲切而不拘谨。 教学效果 101.构思新颖,教学方法富有创意,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2.传授知识准确无误,系统性强; 极性;教法灵活、多样、新颖、具有创新意识; 2.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规律,过程主线清 合理,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等问题 评 价 标 准 分 得总计 分 2。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精彩有趣,启发引导性强,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 3.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能力的提高。 1.媒体及教学资源的应用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有利于解决重、难点; 2.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选择恰当的媒体和资源,与教学过程有机结合,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以“自主、 “班班通”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媒体设施及教学资源的应用 创新能力的提高; 4。媒体及教学资源的选择科学、合理,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密切结合,教学效果显著; 5.设计的教学课件紧密结合教学,制作精美,格式规范。 503.媒体及教学资源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分 有利于学生个性培养及心智技能、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附表3
江西省第五届中小学教师“班班通\"教学资源应用 成果展示活动各地评委推荐名额及学科分布
设区市 南昌 九江 景德镇 萍乡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1 1 小学音乐 1 1 初中英语 1 1 初中地理 1 1 合计 2 2 2 2 新余 鹰潭 赣州 宜春 上饶 吉安 抚州 共青城 瑞金 丰城 鄱阳 安福 南城 合计 1 1 1 1 1 5 1 1 1 5 1 1 1 5 1 1 1 5 1 1 1 5 2 2 2 1 1 1 2 1 1 1 1 1 1 25 注:各地按以上指定的学科推荐评委。
附表4
江西省第五届中小学教师“班班通\"教学资源应用
成果展示活动专家推荐审批表
姓 名 出生年月 职 称 工作单位 联系地址 单位电话 电子信箱 主要工作经历及业务成绩(可自行加页): 家庭电话 性 别 学 历 职 务 任教学段学科 邮 编 手 机 2寸彩色免冠 照片 所在学校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活动组织单位推荐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江西省电教馆审批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评委推荐条件:
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师德高尚,教育观念先进;
2、对所任教学科有较系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精通业务、治学严谨,具有改革创新精神; 3、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五年以上,最好为特级教师或学科带头人(特殊项目可适当放宽条件);
4、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近三年需一直从事一线教学,熟悉所任教学段、学科教材;各级教育部门的教育管理人员和教研人员需具有一线教学经验。
附表5
江西省第五届中小学教师“班班通”教学资源应用
成果展示活动登记表(现场说课)
活动组织单位(盖章) 课题名称 学科 年级 章节 教师姓名 联系地址 性别 小学数学 出生年月 册别 学年 □上 □下 教材版本 单 位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作者照片 (2寸彩色免冠) 我(们)同意江西省电化教育馆合理使用我(们)的作品,并将我(们)的作品整理、加工、制作、编辑成册。
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附表6
江西省第五届中小学教师“班班通”教学资源应用
成果展示活动登记表(微课)
活动组织单位(盖章) 网上上传课题名称 □ 小学语文 □ 小学音乐 学科 □ 初中英语 □ 初中地理 □上 教材版本 册别 □下 资源来源 历年任教年级(可多选) 教师姓名 联系地址 小学 初中 性别 出生年 □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单 位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是否示范校 作者照片 (2寸彩色免冠) 教师资源 我(们)同意江西省电化教育馆合理使用我(们)的作品,并将我(们)的作品整理、加工、制作、编辑成册。
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附表7
江西省第五届中小学教师“班班通”教学资源应用
成果展示活动推荐名单
学段 学科 课题名称 姓名 单 位 联系电话 附注:参加本届“活动\"的学校数: 所;
参加本届“活动”的教师数: 人。
活动组织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附表8
各设区市各县区教学点参加现场说课活动情况统计表
县(区、市) 主管中心小学 教学点名称 教师姓名 课题名称 联系方式 活动组织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