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是民族文化特色最浓郁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长期练习武术,可以达到提高素质,强身健体、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品德、交流技艺、增进友谊的目的,是一项老少皆宜的大众化的运动形式。我校小学部自开办校本课程武术班以来,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响应号召“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方针与目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在武术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不仅坚持了体育教学的基本方法,例如:语言法、直观法、完整法与分解法、练习法与比赛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等,同时根据武术难学易忘、技术性强、易于疲劳的个性与特点,选用了“顺序教学法”、“塔式(金字塔)教学法”和“可逆教学法”,以求更好地完成武术教学任务。
所谓顺序教学法,就是按动作结构顺序进行教学。即在武术套路教学时,从预备姿势开始,逐个动作按顺序教至收势而结束。这样教学,不破坏套路结构的完整性,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正确的套路概念,并能认识各动作之间的联系。教学进度比较快,教学效果也比较好。
所谓塔式教学法,它不是像顺序教学法那样按顺序从头教到尾,而是宝塔式的重复教学,如1,1、2,1、2、3,1、2、3、4,……即学会第一个动作后,再学第二个动作。在学第三个动作之前,必须重复第一和第二个动作。这种教学方法,看起来进度慢,但根据我们实践,证明其进度是快的。
所谓可逆教学方法,就是根据动作、套路的结构需要,不按套路动作顺序进行教学的方法。采用可逆教学法的优点还在于学习复杂的套路和难度较大的动作容易学会和掌握。
除了教学方法的不断研究与改善,我同时也对学生的武术品德进行了专项训练,效果十分显著。例如:在礼仪方面,在上武术课前学生见到老师和下课都要行抱拳礼,要让学生知道这是对老师的尊重;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教会了同学之间互相谦让,不仅增加了友谊,而且使得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为了达到武术陶冶情操的目的,我还经常给同学们讲一些从古至今的英雄故事,例如岳飞精忠报国和现当代武术明星的感人事迹,期望学生从中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培养不怕吃苦、乐于助人、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让学生在“习武”的过程中,感受武术的内涵与要义,感受人生哲理,体悟价值与快乐。
通过武术的学习,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在灵敏性和协调性方面。由于武术动作变化快、内容丰富,对学生的动作记忆能力和注意持久能力的提高,效果特别明显。许多协调性很差的学生,在练习了武术后,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为家长解决了身体训练的后顾之忧。
每当周六放假的时候,很多家长总是笑着对我说“我的小孩很听你的话”、“小孩很喜欢上你的武术课”、“你们学校开办的武术课真好”等等,家长的认可对我来说是极大的鼓舞和肯定,同时也是一种压力,激励我去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这也是我的一个新课题。
在武术竞赛方面,我校武术代表队在省、市级武术比赛中,获得了六金一银的好成绩,体现与发扬了小学生天真活泼的一面,为我校取得了突出荣誉与广泛影响,对我校的素质教育工作更是一个集中的体现与展示。“百年英杰,志在立人”,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校的素质教育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