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分散系及其分类”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来源:一二三四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分散系及其分类”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作者:方丽 肖小明

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94期

摘要:新课改提出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理念,在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意义重大,笔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渗透进自主教学的理念,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旨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字:教学设计 分散系及其分类 自主 引导 1.教材与学情分析 1.1教材分析

学习分散系的内容,首先要突出分类的方法与思想,在这部分内容之前设置了“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在前面重点介绍了两种分类方法,用树状分类法对物质进行分类时,已经对纯净物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本节课就是在上节课的基础上以混合物分类为重点进一步对分类法进行深入学习,教材将胶体的制备以及其性质——丁达尔效应放在这里,就是要说明胶体的性质与溶液、浊液有着本质的不同,还是体现分类的思想;所以本节的重点是“理解以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胶体的科学性”和“丁达尔效应”。 1.2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混合物并不完全陌生,在初中已经重点学习过溶液,对浊液也有所了解;而且,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分类放法很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经验,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进行相关教学活动。本节“科学探究”中胶体的制备,不是重点,所以可以做演示实验,但丁达尔现象是本节内容的重点,通过初中以及高一第一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已具有一些化学实验方面的素养,所以有关实验现象、结论、注意事项可以注重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总结与表达呈现,这样不但可以让课堂气氛活跃,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比较、观察、分析、归纳和表达能力以及初步把握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对比实验;对于“科学探究”的过滤操作在初中和第一章中都有学过,一般也会安排学生实验,学生已有相关实验操作的经验而且该实验操作是重点,所以可以让学生代表操作,其他同学“监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教师在旁边引导、纠错。本班对化学兴趣比较浓厚,但还是要时时注意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2.教学目标 2.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分散系概念及分类,通过实验探究熟悉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 (2)掌握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知道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和溶液; (3)了解常见的胶体和胶体在生活的应用。 2.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进一步了解分类的方法,理解以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为分类标准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的科学性;

(2) 初步把握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比较实验法;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自主探索的精神以及积极思考问题并参与交流讨论的习惯,贯彻自主学习的理念与精神,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使学生学会分类的方法,并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3)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感受到科学美,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3.设计思想与理念

早在1972年,以法国前总统埃德加·福尔为首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委员会提出的教育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就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我们今天把重点放在教育与学习过程的“自学”原则上,而不是放在传统的教学原则上,自学,尤其是在帮助下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1]。 4.教学过程

【投影】物质的树状分类图

【讲述】上一节课,用树状分类法对“物质”进行分类,纯净物已经被我们延伸的很远了,而混合物还孤孤单单的被搁置在一边,今天我们就重点关注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引导回顾】在初中我们学过一个特殊的混合物:溶液 大家还记得什么是溶液吗? 【引出概念】

大多数同学都大声的说出了溶液的定义,说明基础不错嘛(微笑)!溶液是溶质分散到溶剂里,也就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那么整个溶液体系我们也可以称为分散系。

【引导剖析概念】

这么看来分散系首先应当是一个什么体系? 它最少有几种组分? 像溶液里就有溶质和溶剂

一般我们把比较少的那种物质,称为分散质,较多那种,称为分散剂,分散剂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

【板书】1.分散系: 分散质: 分散剂:

【投影】肥皂水、氯化铁溶液、蒸馏水、泥水的照片 【提问】这四种物质,哪些是分散系,哪些不是?

【提问】请三位同学分别分析三种分散系的分散质是什么?分散剂是什么?

【引导思考】到这里老师疑惑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刚才的分散剂都是水,那么是不是只有水可以充当分散剂呢? 那分散质呢? 【引导思考】

按照分散剂和分散质所处的状态,他们之间有几种组合方式?哪几种? 【投影】生活中常见的分散系:食盐水、雾、烟、汽水、空气、有色玻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提问】请分析他们的分散质和分散剂分别是什么?

【引导】前面4个都没有问题,对于空气,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初中学过的空气的组成;空气有哪些成分?有气体,有没有液体和固体?那空气的分散质和分散剂分别是?

有色金属这个比较难,其实在普通玻璃制造过程中加入一些金属氧化物就可以得到有色玻璃,Cu2O——红色;CuO——蓝绿色;Co2O3——蓝色;Ni2O3——墨绿色;MnO2——紫色;

那有色金属的分散质和分散剂分别是?

【讲述】刚刚是按分散质或分散剂状态不同,将分散系分为9种,那还有没有别的分类标准?

现在请大家翻开书本到26页,阅读科学探究上面的一段文字,思考分散系还可以怎么分?

根据你的已有经验和阅读所得,归纳分类之后每种分散系的特点。

【讲述】溶液和浊液的特点在初中学过,为了勾起你的记忆,老师准备了三个样品 【展示】硫酸铜溶液、泥水、氯化铁胶体 【提问】现在请一位同学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成果 【总结并板书】这位同学归纳的很好,我们再来总结一下

【问题】分散质粒径大小的不同是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但这是微观上的区别,通过外观我们仅仅能把浊液分出来,但溶液和大多数胶体都是透明的,我们又没有火眼金金,怎么区别呢?

【讲述】不错啊,有些同学课前预习了,都说出“丁达尔效应”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时检验一切的标准。

【讲述】要区分溶液和胶体首先就要制胶体,大家阅读教材P26 “科学探究”,思考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注意事项。

【实验操作】取3个小烧杯,分别加入25mL蒸馏水、25mL硫酸铜溶液、25mL泥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

【讲述】大家应该思考的差不多了,请一位同学说说你思考结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这位同学总结的很好,那下面我们就来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饱和氯化铁溶液,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在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Fe(OH)3胶体和CuSO4溶液,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

【讲述】请一位同学描述一下你观察到的现象。

【展示】下讲台,向全班同学展示,让全部的同学都能观察到此现象

【讲述】当一束光照射胶体时,在垂直于光束的方向上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首先被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为了纪念他,我们称之为“丁达尔效应”。 现在请一位同学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将Fe(OH)3 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讲述】此实验操作就是过滤的操作,比较简单但比较重要,下面请两个同学上来操作,大家观察他们的操作是否正确并观察实验现象。

【讲述】两位同学的操作非常正确,请他们为大家描述一下实验现象; 请你们做一下实验结论;

你们再分别用激光笔照射你们过滤得到的滤液,观察有什么现象。 【问题】

谢谢两位同学!大家想想为什么泥水过滤后的滤液也会有丁达尔现象呢?

【讲解】当光照射到胶粒上时,胶粒对光产生散射作用,胶粒即成一小光源,故可明显地看到由无数小光源形成的光亮的“通路”。当光照在比较大(如浊液)或很小的颗粒或微粒(如溶液)上则无此现象,所以溶液和浊液无丁达尔现象。 【板书】3.胶体的性质

“丁达尔效应”(区别溶液和胶体)

【投影】展示图片:清晨时,树林中的丁达尔效应;电影放映时的丁达尔效应。 【讲述】丁达尔现象在我们生活很常见,没有丁达尔效应,生活中会少很多美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教学反思

用此教学设计进行课堂教学后反思如下:整节课感觉比较流畅,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高,大部分学生课堂思维活跃、反应迅速,效果较好,大部分达到教学目标和设计意图,但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无论课堂与课外都要注重该理念的贯彻和相关教学策略的辅助,在这方面,仅仅让学生进行了学习情况总结与反思,而在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还需要更多相关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邵瑞珍等译:《学会生存育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18页

——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