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社会科学年第期金融论坛农发行信资资产风险防范和李树范任广洲亿解的对策内容提要信贷资产质量低下是制约我国银行改制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认为农发行产生信贷资产风险由指,令性贷款功利性贷款农业生产单一性和风险的双重性银行的双业性历史包袱及对政策性贷款错误认识而导致:,、并针对上述原因形成的风险提出强化银行内部经营管理和创造有利于社会环境和法律的约柬对策搞好宣传建好机制制定政策和业务的界限搞好立法盘活资产处理好遗留问题,。今年是我国金融风险防范年提高风险意识已成为金融机构及金融监管部门的当务之急。,,(三)领导的功利性导致信贷资产形成风险,。农发行。农业发展银行和政府的特殊关系使贷款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有的,作为新成立的我国首家农业政策性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也同其它银行一样具有一定的金融风险正确认识其面临的风险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寻求防范对策是摆在农发行面前一个巫待解决的课题。,,,,领导为了出数字出政绩不顾客观条件千方百计上项目要资金、。使一些项目和资金或因脱离实际下马或,,,已因管理不善效益不佳致使贷款不能按期归还进而坐观风险。一信贷资产形成风险的原因农发行的性质职能任务和经营机制决定着其信贷资产风险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有以下六个方面:。、、、(四)认识上的无偿性导致信贷资产形成风险,。当前一部分人甚至包括一些政府领导对农发行的扶贫等专项贷款存有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认为政策性信贷资金是国家无偿拨付的由此产生了重项目轻管理,、,重贷(一)贷款的指令性导致信贷资产形成风险。农发行、、款轻偿还的错误思想致使不良贷款数额增加风险加大。、的主要任务是承担国家明文规定的粮棉油收购调销、、储备加工等项目贷款和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等专项贷款的发放与管理。(五)企业经营的双业性导致信贷资产形成风,险农。其业务范围和贷款投向必须严格按国,。发行支持的企业很大一部分搞双业经营既有政策性业务又有经营性业务,,。家规定的政策办理贷款具有很强的指令性,因此为实,有些地方政府或企业受自身利益,,现产业政策和区域战略农发行必须按国家指令投入一些低效益或无效益的贷款从而形成了风险,。的驱动在取得贷款后想方设法转作他用致使收购贷款大量被挤占挪用,、。仅以某市为例该市农发行在清资162796(二)产业的单一性和风险的双重性导致信贷资产中共清出挤占挪用贷款达规模的31万元占其整个信贷,形成风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产业结构发生了,,5%这些贷款被长期占用严重地影响了该,。。一定的变化但结构单一的局面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转市农发行信贷资金的正常运转有的甚至形成了风险(六)历史性原因导致信贷资产形成风险,,变。由于农业生产手段和技术还十分落后抗御自然风,、、、,农发行基险的能力还十分薄弱旱霜风雹虫等自然灾害给单一的农业生产带来很大影响特别是当前农村的市场体系还未形成产业结构存在着极大的盲目性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很大。、层分支机构成立时有时间要求由于受时间限制加之界限不明或监督不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良贷款伴随着业务划转相伴而来。,,,从清资中我们发现仅某市就有不、这种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直接影,。符合农发行业务范围的超划错划过来的贷款达笔金额达,1071响了农发行的贷款质量形成了一些风险贷款14585万元而且绝大多数是呆滞呆帐贷,、一47一齐齐哈尔社会科学年第期金融论坛款。二、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对策针对上述原因,笔者认为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防范和化解风险提高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的质量实现农发行“政策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经营方针,单靠自身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从全社会的角度,在形成共识和合力上下功夫在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法律保障上作。文章具体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抓好宣传工作。尽管防范和化解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风险间题,已经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关注但还远远没有引起社会的重视。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领导,对、、农发行的性质方针职能还不甚了解以为政策性银行就是政府的银行,是政府的第二财政。因此,在地方利益和自身利益的驱动下,千方百计争资金、上项目,想尽办法打埋伏,转移资金,更有甚者明知这是“约法三章”所不允许的,却抱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态度,听之任之。因此,农发行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实事求是地宣传、反映间题,指出危害要使全社会特别是各级政府真正了解到,国家设立农发行,目的是为了解决因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间题而迫使大量基础货币非经济运行的矛盾,降低通货膨胀危险。如果随着经营损失的增加、风险的增大,农发行将因大量的不良资产而迫使中央银行超额发行货币,引发通货膨胀,。加剧国家财政收支困难为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大量的不良资金的存在对我国金融程序、经济生活、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危害是严重的。二是抓好机制建设。首先,农发行要建立专项贷款“选优”机制,坚持自主审定贷款,严格按国家政策性信贷要求,确定贷款投向,优化贷款结构,对不符合贷款条件的,银行有权拒绝。其次,建立防范机制。农发行在贷款发放时要严格把好“三关”:1、贷款手续程序要规范;2、项目贷款必须实行合法担保;3、企业自筹资金要及时、足额到位。第三,建立和完善强有力的责任约束机制,使质量、、风险责任、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对政策、性资金管理与对单位企业负责人的考评挂钩要把企业经营的好坏,造成不良贷款的多少作为考核其政绩的主要内容;对造成大量资金损失的单位或企业除给予必要的信贷制裁外,。还要追究其领导负责人的责任。三是把握政策界限针对当前企业既有经营性业务又有政策性业务的实际,国家应该划定政策性业务与经营性业务的界限,彻底将二者分开,、改变目前混为一体。难以分清的局面要么把经营性业务全部交给商业银行一48一8管理,要么中央银行给农发行安排专门资金由农发行。为经营性企业提供正常资金在财务上实行分业独立管理,做到径渭分明彻底摆脱挤占挪用,有效地控制风险贷款的形成。四是抓好立法工作。建立健全政策性银行法规,理顺农发行与政府的关系。农发行贷款体现了政府意图但政策性业务并非意味着以政策指定投放项目而是在划定的范围内以政策性资金选择符合政策并有优势的项目。因此,当前要尽快建立一种专门维护政策性信贷资产安全的法律,、理顺政府和农发行农发行与企业的关系,规范政府对贷款的干预行为。此外还要严格执行《贷款通则》、《担保法》等金融法规,要认真落实收购资金“约法三章”,尽快建立违反“约法三章”的处罚办法严格收购资金专户管理和库贷挂钩管理办法。五是抓好资产盘活。对于已经形成的风险贷款,首先采用激化方法进行活化。各行除对挤占挪用的单位和企业进行信贷制裁与处罚外,对出现新增风险贷款的单,位和企业不准发行新贷款,不准申请新项目对主动活化风险贷款的,可给予优惠政策。其次要运用法律手段进行活化,对于信用观念差,但有能力归还的企业和个人,应通过法律程序,予以强制收回。六是抓好遗留问题的处理工作。农发行信贷资金是以国家专业银行划转的政策性业务为基础的,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专业银行甩包袱的间题特别是复杂因素形成。的粮食企业财务挂帐问题这些历史包袱困扰着农发行的资金营运,也是农发行信贷风险的主要方面。笔者认为,应由国家采取政策措施来解决,单靠农发行自身力量是很难消化的,而且会导致农发行债权风险进一步加大,。影响政策性金融职能作用的发挥一是对农发行接收的信贷资产进行彻底清理对不属于农发行业务范围的贷款要予以退回对属于农发行业务范围的“双呆”贷款经审计认定,确属呆帐应由国家出政策一次性予以。解决二是彻底划清粮食财务挂帐责任,属政策性行为的由财政部承担,一次性核销解决;属企业行为造成的由企业承担并落实消化期限同时杜绝新财务挂帐产生。总之,农发行信贷资产风险贷款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其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只要政府企业和农发行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就能提高政策性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作者单位:农业发展银行齐齐哈尔市分行)口编样/王庆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