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微观经济学第3章学习题

来源:一二三四网


微观经济学第3章学习题

第三章 效用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 )。A.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B.取决于它的价格C.不可比较D.可以比较2.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A.消费者偏好B.消费者收入C.所购商品的价格D.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3.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 )。A.可以替代的B.完全替代的C.互补的D.互补相关的4.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A.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C.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D.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5.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A.消费者的收入B.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C.消费者的偏好D.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价格6.总效用达到最大时,( )。A.边际效用为零B.边际效用最大C.边际效用为负D.边际效用为正7.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被称为( )。A.边际替代率B.边际技术替代率C.边际转换率D.边际效用8.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 )。A.实际所得B.主观感受C.变相所得D.实际损失9.某些人在收入较低时购买黑白电视机,在收入提高时,则去购买彩色电视机,黑白电视机对这些人来说是()。A.生活必需品B.奢侈品C.低档商品D.吉芬商品10.某低档商品的价格下降,在其他情况不变时,( )。A.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增加B.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减少C.替代效应倾向于增加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减少其需求量D.替代效应倾向于减少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增加其需求量11.恩格尔曲线可以从( )导出。A.价格-消费线B.收入-消费线C.需求曲线D.无差异曲线12.需求曲线斜率为正的充要条件是( )。A.低档商品B.替代效应超过收入效应C.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D.低档商品且收入效应超过替代

效应13.若消费者甲的MUx/MUy小于消费者乙的MUx/MUy,甲可以( )来增加效用。A.用部分X从乙处换得更多的YB.用部分Y从乙处换得更多的XC.用X从乙处换得更多的Y,或者用Y从乙处换得更多的XD.以上都不对14.若消费者的消费低于他的预算线消费,则消费者( )。A.没有完全用完预算支出B.用完了全部预算支出C.或许用完了全部预算支出D.处于均衡状态15.已知X商品的价格为5美元,Y商品的价格为2美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时,商品Y边际效用为30,那么此时X商品的边际效用为A.60B.45C.150D.75

二、填空题:

1.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用两个理由来解释:第一,消费者的生理和心理原因;第二,商品用途的多样性。3.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4.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5.在同一个无差异曲线图上,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6.消费者偏好必须满足以下三个基本假定:(1)完备性;(2)可传递性;(3)非饱和性。7.效用是消费者在消费某种商品时所能感受到的满足的总量。8.正常商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因此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9.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10.完全替代品的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不变的直线;完全互补品的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状。

三、 判断题:

1.同一杯水具有相同的效用。( )2.无差异曲线表示不同的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所得到的效用是相同的。( )3.如果边际效用递减,则总效用下降。( )4.消

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主观感受。( )5.对所有人来说,钱的边际效用是不会递减的。6.作为消费者的合理选择,哪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最大就应当选择哪一种商品。( )7.吉芬商品是一种低档品,但低档品不一定是吉芬商品。( )8.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要求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交。( )9.收入-消费曲线是由于消费者收入的变化引起效用最大化变化的轨迹。( )10.预算线的平行移动说明消费者收入发生变化,价格没有发生变化。()

四、名词解释:

1.效用:效用是消费者在消费选择的商品时所能感受到的满足程度。2.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是指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集合。3.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4.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5.收入效应:由于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从而引起对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收入效应。6.替代效应:由于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从而引起对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

五、计算题:

1.某人每月120元可花费在X和Y两种商品上,他的效用函数为U=XY,Px=2元,Py=3元。试计算:(1)为获得最大效用,他会购买几单位X和Y?此时的总效用是多少?(2)货币的边际效用和总效用各多少?(3)假如X的价格提高44%,Y的价格不变,为使他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收入必须增加多少?[参考答案]解:(1)MUX/PX=Y/PY=Y/2,MUY/PY=X/PY=X/3,把 X/3=Y/2代入2X+3Y=120得:X=30,Y=20,此时U=XY=600(2)边际效用:MUM=MUX/PX=Y/PY=20/2=10,或

MUM=MUY/PY=X/PY=X/3=30/3=10,总效用:TUM=MUM·M=10×120=1200(3)PX=2.88,Py=3 ,MUX/PX=Y/PY=Y/2.88,MUY/PY=X/PY=X/3,把 X/3=Y/2.88代入XY=600得:X=25,Y=24M’=2.88X+3Y=2.88×25+3×24=144所以,需增加的收入:△M=M’-M=144-120=242.假定X和Y两种商品的效用函数为U=,要求:(1)若X=5,则在总效用为10单位的无差异曲线上,对应的Y应为多少?这一商品组合对应的边际替代率是多少?(2)计算上述效用函数对应的边际替代率。[参考答案]解:(1)由U=(XY)1/2=10得XY=100当X=5时,Y=20又因Y=100/X,MRSXY=dY/dX=-100/X2=-4(2)MRSXY=-MUX/MUY=-Y/X3.假定某消费者在某晚消费香烟(C)和啤酒(B)的效用函数为U(C,B)=20C—C2+18B—3B2,问在该晚此消费者应该消费香烟和啤酒各多少数量才能达到最大满足?[参考答案]解:由 dU/dC=20-2C=0,得:C=10由dU/dB=18-6B=0,得:B=34.小张购买第一件装饰品愿付10元,第二件愿支付9元,……,直到第10件1元,第11件就不愿付钱。问:(1)假如每件装饰品需付3元,他将买多少件装饰品?他的消费者剩余是多少?(2)装饰品的价格每件涨到5元,情况又怎样呢?(3)你能表述小张所获得的消费者剩余和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吗?[参考答案]解:(1)因为小张对第8件装饰品愿意支付3元,也就是说,在她看来,第8件装饰品的边际效用等于3元货币的效用之和,所以,当每件装饰品的价格为3元时,她将购买8件装饰品。这时,她所花的最后1元所得的边际效用恰好等于货币边际效用,即dU/dM=λ。小张购买第1件装饰品愿支付10元,而实际上只付出3元,剩余7元;同理,第二件剩余6元,……第7件剩余1元,第8件没有剩余。因此,消费者剩余=7+6+5+4+3+2+1+0=28元。(2)因为小张对第6件装饰品愿意支付5元,所以当价格上涨到5元时,她将购买6件装饰品。这时,她所花的最后1元所得的边际效用恰好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即dU/dM=λ。消费者剩余=5+4+3+2+1+0=15元(3)由上面消费者剩余的计算可知,消费者剩余=愿意支付的价格总额-实际支付的价格总额。5.已知某人消费的两种商品X和Y的效用函数为,商品价格分别为PX和PY,收入为M,求此人对商品X和Y的需求函数。[参考答案]解:根据等边际原理,X、Y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

其价格比,MUX/PX=MUY/PY代入预算方程M=PX·X+PY·Y,求得:X=M/2PX,Y=M/2PY

六、简答题:

1.请解释亚当·斯密提出的“价值之迷”——水的使用价值很大,而交换价值却很小;钻石的使用价值很小,但交换价值却很大。[参考答案]答:商品的交换价值(价格)并不取决于该商品的总效用,而是取决于它的边际效用。水的边际效用很小,而钻石的边际效用很大。2.如何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来解释“累进所得税”问题?这种解释存在什么弱点?[参考答案]答:累进所得税就是随着收入的增加,收入中更高的比例将作为税收上缴。累进税率的思想可以被看作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延伸。由于富人收入的边际效用低于穷人,所以对高收入者征收较多的税收也就显得合理了。以上解释的弱点,在于它忽略了效用具有主观性的特点,即同一物品的效用在不同的人之间是不可比的。3.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是什么?[参考答案]答:无差异曲线具有四个重要特征: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第二,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第三,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第四,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4.简述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区别。[参考答案]答: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以求和的,故效用是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而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作为一种主观感受是无法用基数来衡量其大小的,故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满足程度的高低和顺序。5.简要分析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原因。[参考答案]答:其主要原因在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发生作用。

七、论述题:

1.试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之间的关系解释低挡商品和吉芬商品之间的区别。[参考答

案]答:当某低档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倾向于增加此商品的需求量,但收入效应则倾向于减少此商品的需求量。如果替代效应强于收入效应,此低档商品的需求曲线的斜率为负,这是最常见的情形;但如果收入效应等于替代效应,需求直线呈垂直;如替代效应弱于收入效应,需求曲线的斜率为正,此物品被称为吉芬商品。由此可见,低档商品不一定为吉芬商品,低档商品是指收入和需求量之间的反向关系;而吉芬商品是因低档商品中的收入效应足够强以致于使该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发生了同方向的变动。2.如果你有一辆需要四个轮子才能开动的车子已经有了三个轮子,那么当你有第四个轮子时,这第四个轮子的边际效用似乎超过第三个轮子的边际效用,这是不是违反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参考答案]答:不违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因为边际效用是指物品的消费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增加(或减少)的总效用的量。这里的“单位”是指完整的商品单位,它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有效性的前提。比如,这个定律适用于一双鞋子,但不适用于单只鞋子。对四轮车而言,必须是有四个轮子的车子才成为一个单位;三个轮子不能构成一辆四轮车,因而每个轮子都不是一个有效的物品;增加一个轮子才能使车子有用。因此,不能说第四个轮子的边际效用超过第三个轮子。3.消费者剩余是如何形成的?[参考答案]答:消费者剩余是由以下两种因素造成的,一方面,由于存在着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消费者购买数量的增多,他愿意支付的价格越来越低;另一方面,在市场上总是存在着一种现实的价格。而消费者实际支付的市场价格一般反映了他对所拥有的最后一单位商品的边际效用的估价。因此,除了他所购买的最后一单位商品之外,消费者从以前购买的所有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都超过他为之付出的代价。换句话说,他先前购买的每一单位商品给他带来的边际效用都高于他从最后一单位商品中获得的边际效用,超出的部分就是消费者剩余。4.你能举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反例吗?[参考答案]答:这种例外往往发生在“癖好”或“集邮”两类情况中。譬如,对酒鬼而言,他喝第二杯酒的满足程度大于第一杯,而第三杯酒给他带来的满足程度又大于第二杯;而对一个集邮者来说,他总是在收集到更多邮票时满足也越大,而一套邮票中最后收集到的那张或许给他带来最大的满足。5.我国许多大城市,由于水源不足,自来水供应紧张,请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设计一种方案供政府

来缓解或消除这个问题。并请回答:(1)这种措施对消费者剩余有何影响?(2)这种措施对生产资源的配置有哪些有利或不利的效应?(3)这种措施对于城市居民的收入分配有哪些有利或不利的影响?能否有什么补救的办法?[参考答案]答:可用提高自来水的使用价格来缓解或消除这个问题。自来水价格提高,一方面,用户会减少(节约)用水;另一方面,可扩大自来水的生产或供给。这样,自来水供给紧张的局面也许可得到缓解或消除。(1)采取这一措施,会使用户消费者剩余减少。(图略)(2)对生产资源配置的有利效应是节约了用水,可使之用于人们更需要的用途上,从而使水资源得到更合理更有效的使用。但这样做,也许会造成其他资源的浪费。比方说,工厂里本来用水冷却物品,现在要改用电来冷却,增加了对电和有关装置的需求。如果自来水价格过度提高,必然会带来更多其他资源的消耗。这是不利的一面。(3)如果城市居民收入不变,自来水的价格提高无疑是降低了居民的实际收入。补救的办法就是各城市给居民增加货币工资或予以价格补贴。

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B

B

B

A

A

B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B

A

D

判断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

×

×

×

×

×

×

***以上内容如有错误之处请批评指正***

EN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