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第2套
一、单选题(共 34 道试题,共 68 分。)
1. 需要层次论是美国心理学家( C )首先提出的一种研究人的需要结构的理论。 A. 雪恩 B. 布莱克 C. 马斯洛 D. 德鲁克
满分:2 分
2. 法约尔于1916年出版的代表作( D ) A. 《科学管理原理 B. 《一般管理理论》 C. 《管理学基础》
D. 《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满分:2 分
3. 我国实行的教育行政体制是( C ) A. 中央集权制 B. 地方分权制
C. 中央与地方合作制
D. 中央集权制和地方分权制 满分:2 分
4. 下列有关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与管理目标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C ) A. 管理目标是制定教育目标的一个主要依据 B. 教育目标是管理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 C. 教育目标是制定管理目标的一个主要依据 D. 教育目标是管理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 满分:2 分
5. 幼儿园常规管理包括( D )。 A. 饮食常规 睡眠常规 B. 生活常规 学习常规 C. 卫生常规 游戏常规 D. 生活常规 教育常规 满分:2 分
6. 管理方格理论从领导者对工作任务的关心与对人的关心程度来分析,在最典型的五种领导者的管理类型中,最理想是( D )是最有效的方式。 A. 虚弱型 B. 任务型 C. 逍遥型 D. 协作型
满分:2 分
7. 幼儿园实施保教任务的基本单位是(C)。 A. 幼儿 B. 小组 C. 班级 D. 年级组
满分:2 分
8. 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 A. 戴明 B. 法约尔 C. 泰罗
D. 威廉.大内
满分:2 分
9. 幼儿园组织设置的隐性目的是( D) A. 实现幼儿园的工作目标 B. 幼儿园可以实现经济效益 C. 幼儿园的保教质量的提高
D. 为每个工作成员在职业上的成长和自我实现提供条件 满分:2 分 10. (C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这是我国改革中央集权的教育行政体制所迈出的重要一步,体现出中央向地方的适当授权 A. 1982 B. 1983 C. 1984 D. 1986
满分:2 分
11. 双因素论中的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是指( A ) A. 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B. 情感因素和能力因素 C. 保健因素和情感因素 D. 能力因素和激励因素 满分:2 分
12. 园长的首要任务是对全园进行( A ) A. 教育思想的领导 B. 保证保教中心工作 C. 建设好教职工队伍 D. 善于当家理财 满分:2 分
13. 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提出的理论( A ) A. 期望理论 B. 双因素论 C. Y理论 D. Z理论
满分:2 分
14. 1985年,明确提出了“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 B ) A. 《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
B.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 《关于明确幼儿教育事业领导管理职责分工请示的通知》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满分:2 分
15. ( B )是领导者的首要条件,也是决定其才干发挥的方向与动力。 A. 文化和专业素养 B. 思想素质 C. 领导能力 D. 管理才能
满分:2 分
16. 幼儿园人员管理的核心是( D ) A. 加强对教职工的纪律管理 B. 实行物质奖励政策
C. 为教职工创造专业发展的机会 D. 调动人的积极性 满分:2 分
17. ( B )是实现目标和计划的关键环节。 A. 计划 B. 实行 C. 检查 D. 总结
满分:2 分
18. 强调“自我控制”的管理制度或方法是(B ) A. 过程管理 B. 目标管理 C. 一般管理 D. 系统管理
满分:2 分
19. 在教育事业实行中央集权制的突出代表是( A ) A. 法国 B. 德国 C. 美国 D. 日本
满分:2 分
20.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1976年提出的理论是( DA. 需要层次论 B. 双因素论 C. 期望理论 D. 公平理论
满分:2 分
21. 我国幼儿园管理的首要原则是( B ) A. 内外协调,权变性的原则
)D. 为每个工作成员在职业上的成长和自我实现提供条件 满分:2 分
28. 幼儿园保健指导的对象是(A)。 A. 教师和幼儿 B. 教师 C. 幼儿 D. 园长
满分:2 分
29. 下列不属于行政法的特点的是(B ) A. 权威性 B. 利益性 C. 强制性 D. 单向性
满分:2 分
30. 幼儿园管理过程的起始环节是( A ) A. 计划 B. 实行 C. 检查 D. 总结
满分:2 分
31. 在管理对象中,最核心的要素是( C ) A. 时间 B. 财务 C. 人 D. 物
满分:2 分
32. 因其在管理领域所作的开拓性工作、故而被后人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B )A. 唐纳利 B. 泰罗 C. 西蒙 D. 梅奥
满分:2 分
33. 最早将社会心理研究引入管理领域的理论是( C ) A. 行政组织理论 B.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C. 人际关系理论 D. Z理论
满分:2 分
34. 既是组织一切管理活动的出发点或称起点,是组织内部各项管理活动的依据,也是管理活动的最后归宿或称终点的是(A ) A. 管理目标 B. 管理过程 C. 检查 D. 总结
满分:2 分 二、多选题(共
16 道试题,共 32 分。)
1. 幼儿园两大目标(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的关系:(ABCD )
A. 幼儿园工作目标包括教育目标和各项管理活动的质量标准(管理目标); B. 教育目标使园所全部工作的核心,是确定管理目标的依据; C. 管理目标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保证和前提;
D. 教育目标的实现体现全部管理工作的结果,二者统一于教育目标的实现上。 满分:2 分
2. 西方管理学论著中提到领导者的两大功能,即( AB ) A. 组织功能 B. 激励功能 C. 奖励功能 D. 协调功能
满分:2 分
3. 以时间的角度来区分,幼儿园工作检查的方式有( BC ) A. 全面检查 B. 定期检查 C. 经常性检查 D. 自我检查
满分:2 分
4. 幼儿园组织机构设置的依据:( ABD ) A. 组织设计的原则
B. 国家和有关部门的政策规定 C. 机构与职能高度统一 D. 幼儿园自身实际 满分:2 分
5. 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是一个三维结构的领导效率模型,三个维度是( ACD A. 工作行为 B. 工作关系
C. 被领导者的成熟程度 D. 关系行为
满分:2 分
6. 幼儿园家长工作的管理与指导包括(BCD) A. 与家长建立家校通
B. 把家长工作列入幼儿园各级工作计划
C. 把家长工作要求以条文形式固定下来,统一布置和检查 D. 重点加强班级教师的家长工作意识和能力 满分:2 分
7. 幼儿园管理过程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ABCD )
A. 计划(目标)统帅整个管理过程,是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 B. 实施是使计划付诸实行和实现的过程;
C. 检查是对实施环节的监督和反馈,是对计划落实情况的检验;
D. 总结是对计划、实施、检查的总评价,是制定下一管理周期计划的依据。
) 满分:2 分
8. 幼儿园公共关系三要素:(ABC) A. 幼儿 B. 公众 C. 传播方式 D. 传播方法
满分:2 分
9. (B)和(D)构成了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特别是其中的幼儿教育)的较为纲领性的文件,作为有效的行政手段,它们对于实现学前教育计划中的目标,完成学前教育一贯的任务是能持久地发挥作用的A. 《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目标实施意见》 B. 《幼儿园管理条例》
C.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的规范》 D. 《幼儿园工作规程》 满分:2 分
10. 幼儿园管理实践中的基本矛盾包括(ABCD)。 A. 幼教机构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B. 工作与工作的关系的矛盾 C. 人与人的关系的矛盾
D. 资源的投入与工作效果的关系的矛盾 满分:2 分
11. 幼儿园管理目标的几个方面的作用为( ABCD ) A. 指向作用 B. 激励作用
C. 协调和凝聚作用 D. 评价作用
满分:2 分
12. 幼儿园领导方式的四种类型:即( ABCD ) A. 专制型领导方式 B. 民主参与型领导方式 C. 放任型领导方式 D. 权变型领导方式 满分:2 分
13. 园人员管理的内容及方法有哪些?( ABCD ) A. 合理选聘和安排使用人 B. 满足教职工的正当需要
C. 采用多种激励的方式,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D. 加强教职工的培训 满分:2 分
14. 教育行政的作用分为:( AB ) A. 权利方面的限制作用 B. 非权利方面的促进作用 C. 激励作用 D. 管理作用
满分:2 分
15. 下面属于幼儿园管理的基本原则的有(ABCD)。 A. 方向性原则 B. 整体性原则 C. 社会协调性原则 D. 有效性原则
满分:2 分
16. 幼儿园组织机构设置的标准:( ABCD) A. 行政组织体系要涵盖保教、保健、总务 B. 照顾党、群、工、团等非行政组织的参与 C. 人员任用要精心选拔
D. 幼儿园组织机构设置的唯一标准是有利于园所职能的发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