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消防试题

来源:一二三四网
一、单选择题

1.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 d )现象。 2. A、火焰、发光B、发光、发烟C、火焰、发烟D、火焰、发光和(或)发

3. 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报警。任何单位、个人应当(a)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

A、 无偿B、有偿C、自愿D、自觉

4. 在液体表面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火焰燃烧现象称(b)。 5. A、闪点;B、闪燃;C、燃点;D、爆燃 6. 扑灭固体物质火灾需用(b)灭火器。

A、 BC型干粉B、ABC型干粉C、泡沫D、二氧化碳 7. 设置的灭火器铭牌必须朝(a)。

A、 外B、内C、左D、右

8. 根据物质燃烧的特性,B类火灾是指(c)。

A固体物质火灾B、金属火灾C、液体物质火灾D、液化石油气火灾 9. 根据消防法的规定,消防工作由(A)领导。

A、国务院B、公安部C、地方各级人民政府D、公安消防机构 10. 常见的爆炸有( a )两种。

A、 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B、物理爆炸和核爆炸;C人为爆炸和化学爆炸;D、化学爆炸和气

体爆炸;

11. 在火灾扑救中,要坚持( c )的指导思想。

A、 疏散物资第一;B、保护重点第一;C、救人第一;D、扑救第一; 12.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消火栓,应设在(C)

A、 A储罐区内;B储罐下;C防护堤外;D防护堤内;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对过失引起火灾,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处以(c)

A、 10日以下拘留;B、警告、罚款;C、警告、罚款或10日以下拘留;D、15日以下拘留 14. 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 c )米,保护半径不应超过150米。

A、 60米;B、90米;C、120米;D、100米; 15. 据统计,火灾中死亡的人有80%以上属于(B)

A被火直接烧死;B烟气窒息致死;C跳楼或惊吓致死 16. 甲烷气的爆炸极限为( a )。

A、5-15%;B、8-15%;C、10-15%;D、10--20%; 15、消防工作贯彻(B)。

A、预防为主,以消防为辅;B、预防为主,防消结合;C、谁主管,谁负责; 16、发生燃烧的必要条件是(C)。

A可燃物,助燃物;B可燃物,着火源;C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 17、灭火的基本方法是(D)

A、冷却、窒息、抑制B、冷却、隔离、抑制

C、冷却、窒息、隔离D、冷却、窒息、隔离、抑制 18、扑灭固体物质火灾需用(B)灭火器。

A、BC型干粉B、ABC型干粉C、泡沫D、二氧化碳 19、火灾初起阶段是扑救火灾(B)的阶段。 A、最不利B、最有利C、较不利

20、以下物质火灾中,属于D类火灾的物质是(A)。 A、钠B、铜C、磷

二、多选题

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ADE)现象。

A、发光B、有毒气体C、水蒸气D、发烟E、火焰 2、发生无焰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BC)。

A、可燃物;B、氧化剂;C、温度;D、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E、足够的空间 3.燃烧的基本类型有(ABCD)。

A、着火;B、闪燃;C、爆炸;D、自燃;E、阴燃 4.气体物质燃烧的主要方式有( DE )。

A、蒸发燃烧B、分解燃烧C、表面燃烧D、扩散燃烧E、预混燃烧 5.下列燃烧产物中,( BCDE )是有毒性或强烈刺激性气体。 A、水蒸气B、一氧化碳C二氧化硫D、氰化氢E、二氧化氮

6.根据国家标准《火灾分类》的规定,火灾分为( ABCD )。 A、固体物质火灾B、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C、气体火灾D、金属火灾E、带电火灾 7下列是特大火灾的有(ABCE)。

A、死亡10人以上;B、重伤20人以上;C、死亡、重伤20人以上; D、受灾30户以上;E、损失100万元以上 8.热传播的主要途径有(BCD)。

A、热扩散;B、热对流;C、热传导;D、热辐射;E、热传递 9.爆炸可分为(ABD)。

A、物理爆炸;B、化学爆炸;C、粉尘爆炸;D、核爆炸;E、气体爆炸 10.影响爆炸极限的主要因素有(ABCDE)等。

A、惰性介质及杂质;B、混合物中的氧含量;C、初始温度;D、引火源;E、初始压力 11.常见的火灾蔓延形式有( ABCDE )。

A、直接燃烧;B、热传导;C、热对流;D、热辐射;E、飞火 12.下列( ABCD )是常用的灭火剂。

A、水及水系灭火剂、泡沫灭火剂B、干粉灭火剂C、二氧化碳灭火剂、卤代烷灭火剂 D、七氟丙烷灭火剂、IG541灭火剂E、砂土

13.扑救木材、棉麻火灾可选用( ABCD )灭火器。

A.水型B.泡沫C.磷酸铵盐干粉D.卤代烷E.二氧化碳 14.扑救汽油火灾可选用( BCDE )灭火器。

A.水型B.泡沫C.磷酸铵盐干粉D.卤代烷E.二氧化碳 15.扑救天然气火灾可选用( CDE )灭火器。 A.水型B.泡沫C.干粉D.卤代烷E.二氧化碳 16.扑救带电火灾可选用( ABE )型灭火器。 A.干粉B.卤代烷C.水D.泡沫E.二氧化碳 17.防雷装置由(ABC)组成。

A、接闪器B、引下线C、接地装置D、感应器E、导流装置 18、防止雷击的主要安全措施有( ADE )。

A、防直击雷的措施B、增设自动消防设施C、控制建筑高度D、防雷电感应的措施 E、防雷电波(流)侵入的措施

19.自燃物品的危险特性主要表现在( ABC )等方面。

A、遇空气(氧)自燃性B、遇湿易燃性C、积热分解自燃性D、静电性E、还原性 20、防静电措施有( ABCE )。

A、工艺控制法B、泄漏导走法C、静电中和法D、脉冲水枪冲洗法E、人体防静电措施

三、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1、消防工作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A)

2、热传播的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A)

3、发生火灾时要报警,因此报警的对象仅仅是公安消防队。(B)

4、阻拦报火警或者谎报火警的,处警告、罚款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B)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堵塞消防通道。(A)

6、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A) 7、火灾发展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初起、猛烈、熄灭阶段。(B)

8、单位应当组织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A)

9、岗位消防安全“四知四会”中的“四会”是指:会报警,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扑救初期火灾,

会逃生自救。(A)

10、灭火器压力表用红、黄、绿三色表示压力情况,当指针指在绿色区域表示正常。(A) 11、“ABC干粉灭火器”的意思是能灭A类、B类和C类火灾。(A)

12、由于室外消火栓不能擅自取消,因此构筑时可以把室外消火栓圈起来保护好。(B) 13、着火后应自己先扑救,救不灭时再打“119”。(B) 14、闪点小于28℃的液体是丙类可燃液体。(B)

15、燃烧的主要类型有:闪燃、着火、自燃和爆炸。(A) 16、干粉灭火器可分为ABC类和BC类二种。(A) 17、泡沫灭火器可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两种。(A)

18、扑救带电火灾除选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外,还可采用清水灭火器扑救。(B) 19、扑救A类火灾可选用二氧化碳、BC类干粉灭火器。(B)

20、设置在挂钩、托架上或灭火器箱内的手提式灭火器要竖直向上设置。(A) 21、单位因生产要求可以适当占用消防通道或疏散通道。(B)

22、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可不确定巡查的人员、内容、部位等。(B) 23、用火及用电的违章情况不属于每日防火巡查的内容。(B)

24、防火巡查应当填写巡查记录,但可以不用在巡查记录上签名。(B)

25、在液体表面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火焰燃烧现象称闪燃。(A) 26、可燃气体或蒸气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时,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A)

27、遇火产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浓度,称为爆炸极限,通常用体积百分比表示。(A) 28、CO2是火灾中致人中毒死亡的主要燃烧产物之一。(B) 29.静电的主要危害是引起火灾或爆炸。(A) 30、BC干粉灭火剂即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B)

四、问答题

1.什么是闪燃?

答:可燃液体挥发的蒸汽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遇明火发生一闪即逝的燃烧叫闪燃。 2.什么叫燃点?

答:可燃物开始持续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3.防雷的基本措施?

答:主要安装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避雷器等。 4.爆炸形式有几种?

答:物理性爆炸;化学性爆炸;核爆炸。 5.什么是爆炸浓度极限?

答:可燃气体和液体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着火源才能发生爆炸。这个遇着火源能够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叫做爆炸浓度极限。 6.什么叫可燃气体?

答:凡在常温下呈气体状态的可燃物均称可燃气体。如氢、一氧化碳、甲烷、丙烷、乙烯等。 7.消防“四个能力”

答:检查和消除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期火灾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8.手提式灭火器的设置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答;挂钩、托架、灭火器箱。 9.“四懂四会”指的什么?

答:会报警,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扑救初期火灾,会逃生自救。懂火灾危险性,懂预防措施,懂扑救方法,懂疏散方法。 10.灭火器设置地点的一般原则?

答:1、位置明显2、便于取用3、不影响安全疏散。 11.泡沫灭火器不能扑救什么火灾?

答:1、不能扑救电器火灾;2、不能扑救忌水性物品火灾;3、贵重物品、仪表火灾。 12.防火防爆的基本技术措施是什么?

答;1加强生产、作业场所的管理和设备维护,消除跑、冒、滴、漏。

2易燃易爆场所按国家规定配备隔爆设施,加强治理。 3严格控制各类火源。

4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有关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5掌握抢救知识,学会正确使用防护,救护器材。

6岗位配备好应有的灭火器材、防毒用具、并有专人负责管理,确保随时都能有效使用。

13.消除静电的方法有什么? 答:1减少摩擦。

2接好接的装置 3降低电阻率 4加防静剂 5增加空气湿度

6禁止不穿劳保护具上岗,发静电服岗位必须按要求穿带

14.带电灭火应注意什么?

答:1、防止扑救人员身体触带电体

2、必须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剂

3、扑救人员应穿绝缘靴,带绝缘手套。

4、高压电气设备带电灭火时要注意灭火剂的机体,喷嘴及人体与带电体保持相当的距离。

15.为什么不能把消防器材挪作它用?

答:因为消防器材是专用器材,是用来扑救火灾的。火灾什么时候发生,人们无法预先知道,所以要随时做好准备。

16、发生火灾拨通“119”后,应向“119”台报告哪些情况?

答:应报告失火部位所在的区县、街道,燃烧的物质,火势大小,所威胁的物质,报警人姓名、单位、电话号码等情况,并派人到路口迎接消防车的到来。17、进入油区的汽车,拖拉机应采取什么措施?电瓶车是否能进入油区?

答:汽车、拖拉机在进入油区时,应加防火罩。电瓶车不能进入油区。 18、电气设备引起火灾的原因有几种?(至少说出四种)

答:(1)短路;(2)过负荷;(3)接触电阻热;(4)电火花和电弧;(5)照明灯具、电热元件、电热工具的表面热;(6)过电压;(7)涡流热。 19、什么是爆炸极限?

答;当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的蒸气或可燃粉尘和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成为爆炸极限。

20、按照不同物质发生的火灾,火灾基本上分为哪几种类型?并举例说明。 答: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溶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沥青、石蜡等。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锂、铝镁合金等。 21、为什么一时不用的汽车应将电瓶线拆下来?

答:电瓶线若老化容易连电起火,电线连接不牢,容易发热起火,所以一时不用的汽车,应将电瓶线拆掉,以确保安全。 22、三不动火的原则?

答:不见批准的动火手续不动火,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动火,监火人不在场不动火。

23、CO2灭火器适合扑灭的火灾有哪些?

答:二氧化碳灭火机,适用于扑救电器、适用于扑救电器、珍贵设备、档案资料、仪器仪表和其他一般物质的火灾,但不能扑救钾、钠等轻金属火灾。 24、如何检查防雷装置?

答:每年雷雨季以前都要检查一遍,看有无锈蚀,损伤或拆断,接地装置四周土壤有无沉陷,测量全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有无变化另外是否因施工,栽树将接地线拆断,要详细认真地检查一遍,接地电阻一般不超过10欧姆。

25、干粉灭火器适合扑灭的火灾有哪些?

答:主要用来扑救石油及其产品、有机溶剂等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气设备的初起火灾 26、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

答:干粉灭火器在使用前,应先把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在使用ABC干粉灭火器扑救固体火灾时,应使灭火喷嘴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左右扫射,并应尽量使干粉灭火剂均匀地喷洒在燃烧物表面,直至把火全部扑灭。因干粉的冷却作用甚微,灭火后一定要防止复燃。 27、静电的危害?

答:引起爆炸或火灾、造成电击、妨碍生产。 28、什么是火灾隐患和重大火灾隐患?

答:凡存在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可能造成火灾危害的,均为火灾隐患。凡存在严重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为重大火灾隐患。 29、发生火灾时为什么不能随便开启门窗?

答:房间门窗紧闭时,空气不流畅,室内供氧不足,因此,火势发展缓慢,一旦门窗被打开,新鲜空气大量涌入,火势迅速发展;同时大量烟气涌入,容易使人中毒、窒息而死亡。同时,由于空气的对流作用,火焰就会向外窜出,所以在发生火灾时,不能随便开启门窗。 30、天然气爆炸极限是多少? 答:若天然气在空气中浓度为5%~15%的范围内,遇明火即可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即为天然气的爆炸极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