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国法学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来源:一二三四网
2O14年9月 第38期 教育教学论坛 EDUCATION TEACHING FORUM Sep.201 4 N0.38 我国法学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杨(吉首大学估,谭国群 吉首416000) 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摘要: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国传统法学教育太忽视法学实践,过于侧重法学理论教育。为了适应社会的 快速变革与发展,我国的法学教育必须提高学生的培养能力,加快教学改革,不能片面的注重法学理论教学,而应该理论 教学与实践教学双管齐下,这样才是法学教育长久发展之路。 关键词:实践教学;必要性;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175—02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无实践则如同“盲人摸 象”般,不能真正领会法律的内在精神与现实适用性的意 那就必须让学生在更多的实践掌握。我国的填鸭式教学目 前依然基本保持原状,在教学中,老师不停的将书本上的那 义,不能熟练灵活地运用所学的法学知识解决社会的纠纷。 些概念解释了一遍又一遍,将书本上的内容一板又一板的 正是如此,我们要求法学学生既能把理论烂熟于胸,也能将 概括在黑板上,正是由于老师教学只注重理论,学生也只能 理论运用自如。因此,理论与实践的能力是必备的。传统法 把那些抽象的东西硬装进自己的大脑中。由于老师注重理 学教育太忽视法学实践,基本完全侧重于法学理论教育。 论教学,而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重,导致法学学生在理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纠纷随时都可 论与实践上脱节严重,无法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 能出现,这势必要求我国的法学教育必须提高培养能力,加 社会中,这样就势必无法培养出法律精英来满足社会对法 快教学改革,不能片面的注重法学理论教学,而应该理论与 律人才的需求。目前,许多的高校已经意识到法学填鸭式教 实践双管齐下,这样才是法学教育长久发展之路。 育的严重弊端,所以部分高校一反常态的接受了法学“诊所 一、重视我国法学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式”教育方式,由此他们开展了模拟法庭、课堂上上开展案 目前,我国的法律制度与法律思想大多是经过我国早 例分析、建设法学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调查报 期的改革,前辈们抛弃了固守自封的思想,大胆的学习西方 告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其自主性,深人了解法律职业这 的先进思想,尤其是学习西方的法律制度之后逐步发展而 一工作和了解当前的社会,以备以后更快或者直接融人这 来。正是由于这些伟大的先辈们,才出现了一些对我国历 一职业。但由于施加的力度不足,其效果也并不是非常的明 史有深远影响的法律历史事件,如,戊戌变法、中华民国颁 显。老师只是扮演指导者、配合者的角色,在最后学生都已 布的临时约法等。正是由于这些重要的事件,使得自由与 经完成了自己该做的事情后,老师就需要总结,并且帮助学 民主的观念一步一步的深入人 tL,,这也使得人们的法律意 生解答一些困惑。由于上述一些原因,我国法学实践教学方 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面始终不甚如人意。 放眼当前,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快速发展,这使得国 三、增强法学实践教学的力度,是培养出法律精英必由 家的稳定与社会的发展就备受人民的关注,因此,我国提出 之路 了依法治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管理方略。 法学教育是关乎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的学科,与人们 由于这些依法治国的方略的提出,更加地刺激了我国法学 的生活利益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既然法学与人们的生活 教育的发展,也刺激了社会对法律精英的需求。西方发达 与社会稳定、发展如此的重要,那么我国的法学教育就应该 国家法律职业是被认为实践性很强的职业,所以他们很注 对法学学生要求更加严格,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品质高 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英美国家,他们设置了将基本职 水平,对当事人负责的具有高度责任感的法律精英,这样的 业技能如法律文书的制作都规定在一年级的必修课程中。 法律人才才是社会渴求的,这样的法律人才能很好地适应 法律精英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思路来体现自己的理念和主张 社会。因此,我国法学教育必须增强一下几方面的投入: 的。法律精英就是法官、律师、检察官和法学家所构成的共 1.加强法学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教师除教授学生 同法律人。而这种权利的捍卫使得法律精英往往与社会上 理论知识外,更加重要的是讲一些社会生活中具体的新鲜 的弱者站一起,为的就是解决尖锐的社会纠纷,就像古典绅 的案例,亦或是把自己在从事法律这一职业或者从事与法 士一样成为庇护弱者捍卫公正的道德象征。 律这一职业有关的经验等讲授给学生听,以开阔他们的视 二、我国法学教育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弊端 野,并弥补他们的生活阅历少、经验不足的问题。如此,就要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法律精英的培养只靠理论来装 求老师必须是在法律事务部门工作的律师,在法院、检察院 满法学学生的大脑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他们大脑中只是装 工作的相关法律人士,或者是在律师事务所兼职或挂职的, 满法学理论知识却不知道如何运用,那么这样的学生怎么 只有这样的老师才能具备足够的经验为学生解疑释惑,使 算是法律人才。所以法学教育不仅仅让理论装满学生的大 其明白该职业的具体性质和工作内涵。 脑,更加重要的是他们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 2.学校积极开展模拟法庭实践活动。模拟法庭是一个 社会实践中。要想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在社会中运用自如, 几乎真实的法庭,在这里法学学生可以切实感受到审理案 节内容的重要依据。不同于一般的大学英语作业,专业英语 模式特别强调了平时的表现(即平时成绩),从而在一定程 作业的难点和重点一般都是专业术语的掌握,篇章的阅读 度上避免了应试教育倾向,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 理解和翻译。 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四、课堂评价方法 我院专业课的学习效果评价方法采用“平时(20%)(出 作者简介:尹朋(1983一),女,山东德州人,研究生,讲 勤,课堂表现,作业)+期末(80%)=期末总成绩”的模式。此 师,研究方向:车辆安全。 -175- 2014年9月 教育教学论坛 EDUCATION TEACHING FORUM Sep.201 4 第38期 NO.38 【课题项目】 高校图书馆学术共享空间建设研究初探 吕学财 (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河南焦作454000) 摘要:本文概述了学术共享空间建设研究现状,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构建学术共享空间的意义,并指出了高校图书馆构 建学术共享空间面临需要研究的学术共享空间的理论知识体系整理、高校图书馆学术空间共享空间构建模式、管理制度、 服务规范、专业队伍、保障机制等问题。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学术共享空间;研究现状;意义;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0,G250 文献标志码:A 一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176—03 、概述 共享空间是2O世纪9O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新的服 务理念和服务模式,是信息数字化尤其是网络社会化时代 下的产物【l_。对图书情报界而言,共享空间是综合运用互联 网、计算机软硬件设施、知识库资源、图书馆参考咨询馆员、 计算机专家、多媒体工作者及指导教师等人力资源,为用户 教学、研究及自主学习提供一站式服务资源和服务平台。 具体形式主要有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简称 IC)、学习共享空间(Learning Commons,简称Lc)及学术共 享空间(Academic Commons,简称AC)等。前两者在国外图 书馆研究时间较长,是国内近几年来的研究重点之一。而 后者则是国外图书馆,特别是美国研究型大学图书馆近年 来的新探索和新发展,也是国内相关学者最新关注的研究 前沿课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空间展示了研究过程中所需要的网络资源,实体空间展示 了根据研究需要所构建的物理空间。宾州大学学术共享空 间开设了机构库、学术研讨会、面对面交流和咨询以及提供 培训等服务项目。麻省理工学院的学术共享空间是建立在 机构库和DSpace的基础上,侧重于开放存取(Open Ac— cess)的政策与实务、研究成果的发表与交流、研究基金的 申请、知识产权与保护等问题。此外,迈阿密大学、乔治城大 学、内华达里诺大学等大学图书馆也相继开设了学术共享 空间服务 。学术共享空间虽然在美国很多高校图书馆都 有设立,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统一的表述、统一定义以及 统一的构建框架和服务管理模式。 在我国,学术共享空间的概念是于2010年7月在上海 举行的“学术共享空间”实践工作组的第一次会议上被提 出,目前还在探索与研究阶段,但相关讨论及研究工作也已 经得以开展。在港、台的各大高校以及内地的厦门大学等已 经兴起学术共享空间形式中的机构库。在“2011年高校图 书馆发展论坛暨数字图书馆前沿问题高级研讨班”上,任树 怀从学术共享空间的概念及定位、构建学术共享空间的必 要性、学术共享空间的基本构成和构建学术共享空间的策 略等几个角度,介绍了上海大学图书馆学术共享空间实践 工作组所取得的研究成果_5J。黄勇回、吴敏琦网、王婉[41等研究 了国外大学图书馆学术共享空间发展与实践进展,讨论了 学术共享空间在国外的研究较早,既有实际案例分析、 实证研究,也有理论探讨和分析框架的构建,但研究时间不 足十年,也仅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团。国外的学术共享空间主 要提供学术成果共享和学术研究支持,即可共享的学术机 构库和类似信息共享空间的一站式学术支持服务(如发表 论文、版权、召开学术研讨会等)。目前,美国一些研究型大 学图书馆已经成功建立了学术共享空问。但尚未形成统一 的服务框架,不同学校有不同的做法。例如,伊利诺伊大学 的学术共享空间开设了数据交流、学术交流、知识产权、研 究向导、数字化服务、网络与计算机应用等服务项目。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为其成员提供学术文献的保存、管理和分享。 华盛顿大学学术共享空间包含虚拟空间和实体空间,虚拟 国外学术共享空间经验带给我国高校图书馆建立学术共享 空间的启示。李红霞旧探索了Web3.0,为拓展高校图书馆学 术共享空间提供技术或服务,提高和提升图书馆信息共享 的服务水平,满足高校图书馆向学术型图书馆的转型需求。 我国的信息共享空间服务主要局限在简单的信息共享服 实习中能够有所收获。 5.保证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毕业论文是学生在大学 四年的一次对于自己所学知识有力的体现,从这样的论文 中能够看出学生在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情况,所以必须要 求学生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以确保其毕业论文的质量。 我国的法学教育如果一如既往的坚持只注重理论教 学,而漠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如此培养出来的法学学生 只能是“纸上谈兵”的理论型人才,而绝非我们法学教育所 追求培养的理论与实践都造诣颇深的法律精英,这样有悖 于法学教育的初衷,因此,要想改变我国法学教育的尴尬境 况,必须在法学重理论的基础上,让实践教学也占据举足轻 件的全过程,使学生们了解进行案件审理的步骤,并且能够 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扮演案件 审理的各个角色,如法官、辩护律师、当事人,以一种更近乎真 实的感觉,使得学生提前感受到在从事法律工作时的感受,以 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发挥其创造性,如此,可以帮助学生增 加工作经验,在毕业后更陕的融人所从事的法律职业。 3.贯彻落实学生开展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社会实践 调查报告要求法学学生融人社会,与社会各个层次的人进 行交流,这样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与人际关系,再者 又可以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部分高校 要求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却效果不佳,其主要的原 因就是学生主关方面的偷懒,但是学校也有责任,因为他们 只是提出了要求,却并未真正监督学生进行的怎么样,所 以,学生也必定会偷工减料。因此,学校必须要提高监督力 度,让学生彻底贯彻落实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4.提高学生实习的效果。当学生去相关的法律部门实 习时,一定要其秉持端正的态度,认真、诚恳地进行实习,同 时,高校应与学生实习的相关部门达成协议,以保证学生在 一重的地位,如此双管齐下,法学教育才能培养出法律精英。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首大学2013年实验室开放基金项 目《法学专业辩论技能的培养与创新》与吉首大学2013年 实验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理 论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杨估(1981一),女,湖南吉首人,在读博士,讲 师,研究方向:民商法。 17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